《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000357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1.41KB
《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
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
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
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
(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
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
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
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
掷骰子"
游戏
2.游戏规则
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
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
(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
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
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
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
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
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
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
本课我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使学生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
对于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运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去观察、操作、推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然后让学生探究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证、总结,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知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同时,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展现了常见的正方体,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
《纲要》中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数学方法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与有趣。
同时强调: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即强调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
由此我们感到,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的发展,就值得我们大胆尝试。
目标:
1.在认识面与体的特征的基础上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感知他们的特征,能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2.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重点:
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征,能正确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难点:
能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形与体的不同。
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各一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纸盒若干。
过程:
一.认识正方体
1.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宝贝,是什么呢?
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物品,有意识地让幼儿看清楚每一个物体,初步感知共同点。
2.瞧,这些宝贝对小朋友们说:
我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知道是什么吗?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正方形让幼儿观察比较,了解形与体的区别。
3.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了解其基本特征。
正方体有几个面?
这6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
这些正方形大小都一样吗?
教师将正方形的六个面一一撕下、比较并记录下来。
帮助幼儿分析了解形与体的区别,知道正方体与正方形的关系,知道正方体是由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有六个面。
二.幼儿探索长方体的基本特征,并记录
1.出示长方体,那这又是什么呢?
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测,基本都会认定为长方体。
2.幼儿自由探索、记录长方体的六个面。
为了幼儿不按既定的思维模式,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幼儿:
记录的时候仔细看看,它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吗,还是几个面?
3.幼儿讲述自己记录的长方体
4.小结:
有六个面,并且全是长方形的六面体或对应的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他四个面为长方形的六面体均为长方体。
三.找找生活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闭上眼睛想想,你在哪里看见过正方体和长方体?
活动室、家中、社区等。
幼:
幼儿闭上眼回忆的时候,教师给予语言提示,帮助幼儿回忆、梳理
四.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
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
(正方体、长方体。
)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
幼儿共同检查
共同互相检查过程中可能会有矛盾,掌握得好的幼儿自然能将对方说服。
五.延伸活动
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这两张可能是什么图?
为什么?
我把它们放在区角,你们去试一试吧。
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解答,巩固所学。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正方体的'
特征,理解三维形体与二维平面图形的关系。
2、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泡沫垫若干、骰子(正方体)、餐巾纸盒(长方体)、杯子(圆柱体)。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辨认正方体
出示实物(骰子、餐巾纸盒、杯子),请幼儿从中找出正方体的物品。
二、通过个别制作,感知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泡沫垫,请幼儿每人做一个正方体。
2、分享:
用了几块垫子。
3、小结:
正方体有六个面,无论从哪一个面看都是正方形。
三、制作大正方体,过程中深入了解正方体的属性特征
1、请幼儿两人合作拼正方体,要求:
把正方体变得更大一点。
2、根据幼儿情况讨论:
第一种情况(未能成功),教师可出示完整的小正方体,边提问边演示:
---正方体有几个面?
六个面大小怎样?
都是什么形状?
正方体是有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组成的。
---观察幼儿的正方体,说说为什么不像?
六个面的大小、形状一样吗?
怎么办?
---请幼儿继续将正方体完成。
第二种情况(基本成功),教师出示完整的正方体,提问:
----和原先的正方体比较,是否变大了?
怎么把它变大的?
用几块垫子拼成一个正方形?
----每一面都一样大吗?
看不见的下面用了几块垫子?
活动延伸:
1、如果给你更多的垫子,能不能做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你会怎么做?
2、一个面,可能需要用几块垫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对形体的认识不是仅仅依靠感知过程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视觉和触觉的联合活动,并借助语言表达来实现的。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能促进儿童建构起关于形体更准确的认知。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也提供了幼儿熟悉的材料在进行活动,那么,老师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参考一下抛问一起来交流哦!
抛问:
1、你是如何利用生活中的材料,组织幼儿开展几何形体学习的?
2、在合作游戏中,如何兼顾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
大班数学: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活动一: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1、复习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
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设计意图: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习内容。
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
在操作性的学习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感知正方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体验4-8块正方体的数形关系,理解它们的空间组合。
2.借助实物操作,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能与同伴共享材料,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
1.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了正方体,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
7个相同大小、颜色的正方体积木,实物图两张(图1、图2)
学具:
数积木封塑操作单(图3、图4)两组每组6套,水彩笔,相同大小的红、黄、蓝、绿正方体积木若干。
1、观察图1,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1)教师将6个正方体积木相互重叠地堆放再一起(图1),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数量。
教师边出示图1边提问:
我们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请你帮助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讨论到底用了几块积木建造了这座城堡。
(4)教师用实物正方体积木,与幼儿一起集体验证积木的数量,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图2,猜一猜积木的数量。
(1)教师边出示图2边提问:
我们设计了另一座城堡,请你帮助看一看,这次需要用几块积木?
(3)教师请个别幼儿用积木按提示搭建,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数积木(图3)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幼儿数数每堆积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记录用数字记录,再用相应颜色的实物积木摆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请他们再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记录结果。
(2)数积木(图4)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堆积木要放8块积木,请幼儿数数每堆还缺几块,请将缺少的相应颜色和数目的积木放在这堆的旁边。
当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4、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
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平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习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
(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
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
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习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平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
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5、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他们手中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6、制作数字魔方:
师幼共同观察正方体展开图,看一看有几个正方形组成?
讨论制作方法,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给与指导。
7、游戏:
抛数字魔方(教师抛魔方停下时,看魔方面上是数字几,幼儿就拍几下手或跺几次脚)
8、出示各种包装盒,请幼儿说出哪些是正方体的,哪些不是,为什么?
9、请幼儿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正方体的。
三、结束部分
1、装饰数字魔方,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展示作品。
把魔方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并说一句祝福的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
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正方体正方形学具:
《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
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正方形),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
(6个)
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正方体》大班数学教案】相关:
1.正方体与长方体大班数学教案
2.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
3.数学教案-正方体的认识
4.大班数学教案
5.单数与双数大班数学教案
6.《魔术机器》大班数学教案
7.买票大班数学教案
8.认识"
>"
和"
<"
大班数学教案
9.新建小区大班数学教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正方体 大班 数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