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9027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7.51KB
电影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电影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鉴赏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入论世"
.他说"
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
"
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
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
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
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
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
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
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
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
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
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
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
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
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
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
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
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
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
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
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
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
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
《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红高梁>》。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拆弹部队》是根据纽约记者马克-保勒在亲历前线采访报道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的故事,他曾在巴格达和拆弹部队有近一个月的近距离接触。
而去年水城参赛片《决战以拉谷》的创造灵感同样来自记者马克-保勒的经历。
(这场还在无休无止进行的战争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比虚构故事更真实更戏剧化的场面,它足以提供一切电影拍摄所需要的耸人听闻的素材)。
当马克叙说那些精英排弹专家在伊拉克前线面临比平常战争更高的死亡威胁,他们用很简单的排爆工具,面对那些可以在几百灭范围内造成强大杀伤力的武器时,导演震惊了。
而进一步得知这项危险工作是战士主动选择的结果,极端的经历往往让他们再无法继续其他工作。
影片以马克-保勒的观察为视角,从心理层面审视这些战士内心的脆弱和面对职业的挑战。
在讲述这个独特的排爆小组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时,导演凯瑟琳-毕格罗选择了他们具有代表意义的场面,排弹现场从街道转移到楼房,炸弹从垃圾废物堆转到孩子尸体内,又从汽车转移到活人人体,现代战争惊心动魄的真实元素,都可以找到踪影。
人们对战争的场景并不陌生。
但如何将战争拍出新意?
《拆弹部队》中有一个值得琢磨的情节画面,片中的主人公詹姆斯化妆成平民去找寻卖光盘的小男孩,当他重新回到军事基地时,却被当作入侵的危险份子残暴地按倒在地。
在这个对美国士兵来说处处都是陷阱的国家,刹那间身份的错位,就有可能导致杀身之祸。
观众观察和体会战争的角度也在这时发生了改变。
但是遗憾的是,如果说影片开头成功地制造了悬念和紧张气氛,接下来更多的镜头却渐渐流于通常的战争叙事,影响了影片的张力,在变换了时间地点的战争场面叙事中,带给观众的情感激动也在递减。
此外,导演对美国式的英雄主义也有所涉及。
电影节的官方杂志《ciak》封面以“出售的生命”为标题报道这部影片,影片中的战士和越战中不同,他们主动选择了将自己放在危险的战争位置上。
在毕格罗的摄像机镜头下,这些拆弹战士是无畏的英雄。
然而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将士兵美化成充满人性和智慧的完美结合体,却召来一部分记者的置疑。
《鬼子来了》姜文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喜欢语不惊人誓不休的主。
他居然敢将日本侵略这样的严肃主题也玩上一把,这不一部《鬼子来了》,在设计黑色笑料时所流露的可堪玩味的小聪明,黑白的古典美学,工整的地域性叙事特征,成为让人直到看完以后才能进入沉思并悲愤的影片。
该片完成于1999年。
2000年4月,姜文未通过审查却私自将该片送往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参赛,国家电影局要求3家制作公司从戛纳电影节上撤回该影片,没想到该片却获得了戛纳电影节最高奖评委会大奖。
2002年4月27日,《鬼子来了》正式在日本公映。
在日本,《鬼子来了》也堪称“话题之作”。
由于影片具有极大的冲击力,看过该片的人都难免因赞赏或排斥的态度而泾渭分明。
一位日本影评人指出:
“鉴赏后的混乱是名作的证明”。
在日本,《鬼子来了》的放映现场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剧终亮灯时场内会有几秒钟缄默,然后就是不同意见的尖锐对立。
有的观众走出剧场时连声称赞“了不起的作品”,也有观众认为影片把日本兵描写得过于残忍,更多观众一声不哼,沉默地走出剧场。
尽管存在着意见分歧,尽管大部分观众被刺痛,但这部影片依然以压倒多数的优势在权威性的“每日电影奖”中获奖。
这些是这部《鬼子来了》的简单背景。
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在看片之前我就抱着一种疑惑,不知道姜文这次想用什么方式来调侃民族曾经的剧痛。
片子以黑白的方式贯穿全篇,要不是最后三哥被日本军官战俘砍去脑袋之后,从落地头颅的眼睛里所看见的景象,是彩色的并最终变为愤怒的红色,我会定性它为复古黑白片。
当彩色出现的时候,我才发现这是姜文故意设计的,那鲜血遮盖住眼睛的时候,我的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并用绝大部分的黑白色调告诉我们那场战争的悲愤基调,而尽管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充斥着无数黑色的幽默与调笑,但却在结束的时候让你一点也笑不出来,并陷入长长的沉默。
我以为姜文这样的设计是具有血性的并成功的。
并不像很多国内影评所描述的“鬼子来了?
还是人性来了”的题旨。
影片开头是小鬼子从据点出来巡逻却是一个乐队,并奏着一听就有搞笑元素的曲子,并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与村民交流,会不自觉地感觉这部片子就是一部纯粹的搞笑片。
便耐着性子想看看到底想怎样搞笑我。
姜文将片子的背景定格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处境里,那就是在二战末期鬼子快投降的时候,一个被鬼子占领了很久的中国村庄糊里糊涂的接下,被某组织(片子最后也没有交代到底是那个性质的组织)扔下的一名日军战俘和一名汉族通译官,想杀又不敢杀,又生怕被日本驻军发现。
在这样特殊的处境下,姜文将一群性格鲜明而又普通得掉渣的角色放了进去,来了一回生死恩仇的现场实验,看看他们在这个环境下及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怎样的思想行为,由此瓜藤蔓式的衍生出冗长和不乏幽默的剧情。
影片是围绕三哥、三哥相好、二脖子、二脖子妈、八爷等一群中国农民组成的单元,与鬼子战俘、翻译官组成的衔接单元和两个据点的鬼子单元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本单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让观众体会到在虚假融合的背景下,中国人和日本鬼子之间的不可调和性。
姜文描写的中国农民单元是最具典型性,善良、怯弱、窝里横与长期被教化下的愚昧混合物,一点点激情,一点点自私,再加上一点点的相互依靠,在侵略和封建双重统治下的脾性展现。
为了害怕处理不好鬼子俘虏牵连到全村,才有了非常搞笑的八竿子也打不着的审问;
用高利贷方式借白面包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饺子来对待鬼子,以期“稳妥”地送走瘟神;
怕鬼子自杀象拴狗和绑粽子似的对待,并用对待老子也不过如此的待遇喂食敬酒,三哥还日夜不怕寒冷的守着关押俘虏的破屋。
村民讨论问题沿袭了古老的民主集中制,一面是自我感觉的强大一面却又怀揣怕事不想惹火上身的规避,在这样的矛盾冲突里将这些小人物表演的淋漓尽致。
一周过去了那个组织还没来提人,三哥们也实在顶不住“养”这个要死觅活战俘的疲劳,只能商议将他杀掉,但是谁也不肯主动承担这个任务,抓阄的结果还是三哥,但是已经怀孕的相好不愿让他的手沾上杀人的血(传统的不吉利吧),三哥只好再次将俘虏私自藏了起来但还不能向村民说清,相好也误解了他杀人。
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暴露了。
再次批斗加讨论,二脖子妈的那出不依不饶演的很细腻,思前想后最终推出的结果是雇人来杀。
最后还是三哥千辛万苦雇佣了前清刽子手来处理掉鬼子,但是那个仗着“辉煌历史”在那儿摆酷,在面对现实中的麻烦时却明哲保身,装模作样的侩子手还是未能完成任务,讽刺性的暗喻了另一类中国人对这种棘手事情的态度。
而恰恰就在这段巧合中,日俘刹那间失去了之前那种为国为民、舍身赴义的气概,原来被逼退到一隅的求生本能,骤然浮现,而影片也进入了转折。
片子中很幽默的将日俘和翻译官单元演绎成一组对立统一,一开始日俘强烈地渴望自杀,翻译官却想保命,之后是翻译官歧视日俘是农民,日俘却看不惯翻译官没有知识分子的气节。
日俘想用语言激怒中国人以便杀了他,翻译官教他的却是“大哥大嫂过年好,我给大家拜年啦”的句子,脸上露出凶光嘴里却是求饶,那是典型的姜文式笑料,在割裂沟通的路径中包袱不断,却隐隐的保留了鬼子不肯屈服的个性印象。
最终鬼子还是在长期的羁押和莫名其妙的杀头过程给吓坏了,并虔诚地提出以命换粮的方案,并按照中国的规矩签字画押,日俘说大据点的少佐是跟他一个村的,会答应这个条件的。
中国村民还喜滋滋的说“原来他也和我们一样是种地的”,笑声中充满着无知的信赖和不知天高地厚的判断。
便上路兑现去了。
两个鬼子据点单元描写比较平淡,只是习惯性地表现了鬼子那种暴躁的略带刚性的军国主义气息,日俘被自己人一次又一次打倒在地,不断提醒被俘的屈辱。
来来回回之后少佐居然同意了换粮方案。
三哥们和两个据点的鬼子一起兴高采烈地压粮回村,晚上还进行了“现代式”的联欢会,二脖子妈还非常搞笑的表演了一个无法入耳的河北梆子。
当文章开篇提到的有搞笑元素的曲子再次奏响的时候,就不像之前感觉这样搞笑了,因为一场类似南京大屠杀开始了,少佐还要求那个日俘和经常给中国孩子糖吃的军乐队长官首先杀人,他们都不加犹豫的动手了。
可怜八爷、二脖子和他妈,三哥相好的儿子以及所有村民全部都残忍地倒在血泊里,三哥和他的相好正商量着结婚从外面赶回来之时,看见的只是熊熊火光的村子。
三哥的眼睛充血了,但是就在此时日军很戏剧地宣布了投降。
在接管大员宣布优待俘虏的政策下这些真正的侩子手却被保护了起来。
无地自容并悲愤的三哥仍然拿着一柄小斧子冲向战俘营,追杀那个一直骗他日俘和军官。
结果却被接管部队抓住,并要杀他以示纪律的鲜明。
影片制造了一个更加让人气愤的场景,就是接管大员让日本战俘来执行枪决,鬼子少佐还提出要拿被没收的日本军刀执行,接管大员也会同意。
就这样,三哥的头被已俘的鬼子砍了头。
影片此时变成了彩色并最终定格成不能瞑目的红色。
全局终。
回忆完影片的过程,在这些黑色笑料的拷问中,我的心却在流血,并想到了半个世纪过去后的今天,鬼子是否还会来?
!
《太阳照常升起》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符号和暗示的故事。
不,应该说那些你就算是不去探寻也会自己跳出来的符号已经不能算暗示了——它们被捧到你的面前,随着你的视线摆放在任何地方,打着隐喻的旗号赤裸裸的招摇叫嚣着。
故事1:
关键词:
脚、鞋、树、石头、河、房子、鸟
房祖名的寡妇妈周韵在做了一个梦之后就疯了。
她开始无节制的爬树,挖树下的圆石头,抱着羊上树,摔碎家里所有的东西,说当年送她来村的警察已经死了,甚至用火烧儿子的手。
周韵折腾的理由是她丢了一双鞋。
她洗干净自己的脚,去买了那双鞋之后还没穿就丢了。
而据她所说,那双鞋是被一只叫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叼走的。
于是她否定一切,因为只有她知道的世界才是真实。
先不说赤脚和鞋的关系在心理学领域中有sex的暗示,而树和圆石、羊更是显而易见的男性符号,只是她去爬树,并且从树上跳下的这种行为就已经是再明了不过的渴求表现。
连古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都成了sex压抑爆发后的呐喊。
当儿子房祖名游到在代表阴性符号的河水尽头,发现周韵用她挖来的石头盖了一所圆形的房子,里面放满了她拼凑起来的碎裂物品。
它们脆弱的只需用一个喷嚏便可以击垮。
于是房祖名逃走了。
河水的寓意不言而喻,圆形的房子在符号中是代表“子宫”。
房祖名在这时相当于回溯到了在母体的时期,而在希腊文中,子宫一词就是歇斯底里症的词根。
“你就是阿辽沙”——周韵曾经对房祖名这样说,隐约的有一丝禁忌的不安。
故事的后来,观众终于在影片末尾看见了那个说“我知道我知道”的就是周韵自己。
那只鹦鹉就是她本性的爆发,她在压抑了多年之后,终于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
周韵穿上了那双鞋。
当房祖名去接下放的唐老师走后,镜头向着周韵拉近的模式是在模拟《天使艾美丽》。
姜文似乎是在借此暗示,他的这个故事和让·
皮埃尔·
热内讲述的那个一样,都是一种即将释放的狂喜。
于是周韵变成了河的一部分,真正的流走了。
故事2:
面团、吉它、小号、枪、辣椒、果实、绳子
被一双鞋子引领着遂水流去的女人形状的衣服渐渐漂向远方,然后故事就进入了另一个时间。
这一次的暗示是那首《美丽的梭罗河》和放在黄秋生身边的胡萝卜、韭菜、蒸锅里的馒头,女人们跟着他唱的时候揉面劈腿撒面粉的动作。
如果说姜文在故事1里还藏着掖着,这一段的隐喻就已经明显到了明眼人就能看出来的地步。
摸与被摸是事件的起源,重点是谁摸的,而不是摸了谁。
人人都爱弹着吉他的黄秋生,但是她们的爱也就停留在和他一起揉面蒸馒头唱歌撒面粉了而已,更深一步,也就是被他的味道包围。
黄秋生是大家的yy对象,是女人的,也是打着手电一起照着他的男人的。
如果说穿着透明雨衣的陈冲对黄秋生的露骨表白还不足以让他明白自己的无奈的话,当煽动着鼻孔的丑女出现的时候,黄秋生才真正明白了自己是一个不应该在这个故事里的人物。
所有人都爱着他一个不属于实体的部分,气味、声音,将他视为一个告白的对象,但是告白之后……就没有下面了。
于是他把自己藏在下面的枪给了姜文,并且掀开了姜文与陈冲的偷情关系。
姜文说他只要吹小号,陈冲就会来和他幽会,并且在黄秋生面前显示了一把。
于是陈冲果然如姜文所说,在听到小号的声音之后来找他,并且用跺脚的方式呼唤开门。
小号在符号中是代表阳性的、带有攻击意识的,而黄秋生弹的吉它,是阴性的、内敛的。
当三人嬉笑着在屋里关上门的时候,也许会有很多人猜屋里会发生什么。
但是即使能发生什么,也和黄秋生无关。
他的枪已经给了姜文了。
最后,当黄秋生把自己吊在门洞之外的时候,他是双手插在口袋中的,成为了一个大微笑着死掉的阳性符号。
死去的黄秋生被停放在门口,身上的尸布上放着各种的果实,而压在他腰间的,是一枚鲜艳的红色长辣椒。
这段场景的指向性符号多的让人感觉到发愁。
王小波将绳子的意向描述为“历史的脐带”。
被这个脐带绕颈而死的黄秋生永远只能在门口之外。
故事3:
相片、树、山、石头房子、野鸡、枪、
房祖名问当年见过他父亲的人:
我爹长什么样子?
、
那人将手指从他母亲将他父亲的脸剪掉的照片洞中伸进去:
这就是你爹。
村里人也没见过房祖名真正的爹,他们将他的爹描述成了另外一个被烈士打死的男人。
、
这个从未出现过的男人于是只剩下了这个有着鄙视性的阳性符号。
时间进行到了房祖名的娘失踪的那日,当房祖名开着拖拉机将从城中下放的姜文和他老婆孔镱珊带回村的时候,姜文问:
你们这野鸡能打吗?
房回答:
在天上飞的就能打。
于是姜文在充斥了男性符号的森林中奔跑,吹着小号打遍了村里所有在天上飞的野鸡。
而他留在家里的鸡,被房祖名打到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在房祖名带着“李铁梅”去向孔镱珊“请教”的时候,在孔镱珊身后有趣的画面构图——在薄雾缭绕的背景中,左边是一根木柱,而右边是一座峰峦,再旁边是一丛垂下草丝的柔嫩草坡。
身处其中的孔镱珊果然如人所料的成为了房祖名性爱的启蒙者。
当姜文抓奸后想开枪杀死房祖名的时候,却被房祖名问的一句“天鹅绒”是什么暂时收了杀意。
他说:
我给你去找天鹅绒,但是等你见到天鹅绒的时候,就是你的死期。
他去了北京,找到了崔健。
一嘴京骂的崔健告诉他,出了这样的事情怨不得别人,只能怪他自己“占着茅坑不拉屎”。
然后问他:
全中国哪没天鹅绒,你还非跑北京来找我要?
姜文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杀房祖名,所以才会找到能几句话就打开他疑惑的崔健,以对方的嘴给自己的不杀找一个理由开脱。
但是,当返回村里,想要忍下事情和老婆分手的姜文在听到房祖名说:
你的老婆肚子根本就不像天鹅绒的时候,反身一枪还是结果了他的性命。
虽然只差一步,可是姜文到底做不成黄秋生。
他有枪。
故事4:
尽头、非尽头、辫子、《怎么办?
》、最可爱的人、火车、婴儿、
这是最后一个故事,但是按照时间排序,它应该是前三个故事的开始,又是解答前三个故事的Key。
两个女人走上了寻找爱情的路途,她们在一个路标分手,走向“尽头”一方的孔镱珊遇到了用信来和她ML的姜文;
而走向“非尽头”的周韵,得到的却是男人已死的消息。
当苏联的老大妈安抚着身怀六甲的周韵的时候,孔镱珊已经投入在姜文的怀中,听着他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
说着这句话的姜文,也许从未真正注意的去体会过天鹅绒的触感,所以他才会在多年之后惊觉自己描述的诗意之外,是毫无真实性的,也许正是因此而杀掉了刻意去探寻天鹅绒触感的房祖名。
周韵得到了男人留下的遗物,在一堆摆放的整整齐齐的衣物当中,夹着三条不同颜色的辫子,旁边的茶缸上印着一句话——献给最可爱的人,另一边放着一本书《怎么办?
》。
《怎么办?
》是车尔尼雪夫斯基描述的一个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三角恋爱的故事,故事的男主角为了给和妻子感情融洽的朋友让位而装死去了国外。
于是我们有理由猜测,姜文就是房祖名的父亲,他从一开始就是用已经死了的一个男人的名字与周韵交往,甚至因为想要抛弃周韵而装死,实际上是改名换姓的去了南洋,并且在那里结识了后来的妻子孔镱珊。
其中具体的事情已经无法探寻了,只有周韵留着眼泪站在一堆遗物前说:
我知道我知道……、
亦或者,这是一个女人,在选择了两条不同路线后的结局。
当周韵在火车的车厢中穿越而过的时候,她走的方向是和火车行进路线相反的,似乎是想要回到那个她出发的地方,却不得以的还是被火车带离了那里。
而此时姜文在和孔镱珊举行盛大的婚礼,在一片热情的宣泄中,黄秋生正在肆无忌惮的摸女人的屁股。
被烧着的帐篷吹向了从婚宴旁经过的火车,在火光的笼罩下,周韵痴迷的看着自己摇摆不定的影子,等她清醒后才发现,生下的儿子已经顺着排污口掉到了火车的外面。
当她找到儿子的时候,发现他躺在被鲜花包围的轨道中。
在故事4中一直都愁眉不展的周韵终于露出了笑容,她抱着孩子站在车顶上大喊:
他一笑太阳就出来啦!
儿子成了她继续活下去的希望之路,这个希望会维系到她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之前。
END
这个影片是木子泳群姐特意推荐的,我在看它的片花的时候,忽然感觉音乐部分风格相当熟悉,查询的结果证明,果然是久石让先生的作品。
久石让的风格就是,当你开始听到他的时候,会感觉只有他的声音是最醒目的,但是一旦故事的剧情铺展开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他了,因为他已经融入了背景中。
实际上,当我看完之后曾经和泳群姐说:
我不打算写这个影评。
因为它将想要让你看到的都摆在你面前了,而想让你知道的,都埋在满眼凌乱碎片的下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顾左右而言他。
如果你只看到碎片,就看不懂它的整体,如果你注意到了它的整体,就会忽略那些被小心拼凑出的碎片。
但是那些符号和表象混杂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所以经过一夜的纠结之后,我还是写出了这些文字。
我一向对那些年代的东西心存敬畏,因为它是一口在你身后凿出的井,停留在那里。
而你自己却向前走去,和它越来越远。
但正因为如此,当你回头看的时候就会越发体会到它的纵深和真实,从而感觉头晕目眩。
OK,实际上井也是一种符号。
这个故事也可以总结如下——实际上姜文什么都没表现,他只是将大家带入了一个混乱扭曲的场景空间里,放满了可以指向一切的路标,走向何方发现什么是你自己的事情。
比方母亲和一个叫做“阿辽沙”的男人曾经在一起后来又分道扬镳的事情、黄秋生吊死的时候姜文和一群女人在下面看升旗一样的队列、崔健在纸上画的五角星符号、房祖名手里抖动的天鹅绒锦旗、左边的繁体尽头右边的简体非尽头……
你是看不懂,不是没看见。
井太深了。
对这一部分的领会言尽于此,于是,太阳照常升起。
《霸王别姬》是导演陈凯歌的第5部影片,它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艺人的生活,细腻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
影片充满激情地叙述了一个延续半个世纪的故事,内中二男一女的情感纠葛,同性恋与异性恋的冲突,极具张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错位及灾难时期的多面性和丰富性。
不仅具有纵深的历史感,更将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掺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发展盘旋纠错地展现出来,兼具细腻的男性情谊与史诗的格局。
“霸王别姬”本是一幕历史逸话,而在这里,它演变成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影 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