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98158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33KB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⑥抑郁。
遇到挫折会过度悲伤而长期不能恢复,多愁善感,对周围的人或事缺乏兴趣,情绪悲观、失望等。
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表现出焦虑、多动等情况。
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2、家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是我们现在和今后若干年内必须奉行的基本国策,一些家长实行的“小太阳”教育导致许多独生子女“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经不起挫折。
我校通过对200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90、5%家长意识到孩子不好管,学校应加强管理。
调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有87、5%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逆反心理较强。
因此,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其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品质,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学生活泼健康发展的前提。
我们大程庄小学地处舞钢市的最西南,属于较偏远的农村小学,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思想观念迅速更新,农村致富道路进一步拓宽,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一大批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交由第二监护人或亲属照管的留守学生。
这些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管教,往往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好,心理状况欠佳,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影响。
如何做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无疑成了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我校申报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科研课题的研究,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获得在农村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生心理状况,获得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实验研究,获得农村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个案,探索出适应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意义
1、通过研究实践,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人际关系。
2、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实验教师自身的健康心理素质和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奠定基础。
3、通过校本培训增强和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通过家校合作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实验,使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高,教师观念发生变化,领导办学观念发生变化。
三研究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7、1)
本阶段确立了课题组成员,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查阅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掌握了个别学生的材料。
查阅了有关文献资料,组织了课题论证,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组成员如下
课题组长:
张志刚
负责课题组工作、课题立项、课题实施、资料积累等。
成员:
1、袁春阳2、黄红云3、陈春晓
4、于慧敏5、邢亚丽6、田素华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07、2——2007、7)
本阶段主要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包括: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研究。
以此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交往能力。
形成了教师活动课公开课教案集,教师个案、论文集。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07、8)
搜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成果报告》。
对探索到的心理健康活动的主要途径及内容在全校学生中推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结出在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式,并继续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辅以问卷法、心理测试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成果分析法。
(1)问卷调查法:
了解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了解教师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态度,探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2)心理测试:
对参研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把教育前与心理健康教育课后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并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期间进行阶段性测试,以观察学生心理变化,对结果进行总结;
对教师和家长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认识问卷调查分析总结。
(3)理论学习法:
稳定、秩序、有效的开展活动课,进行理论的教育。
(4)学科渗透法:
除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外,在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师生有效沟通。
(5)个别监测辅导法:
参照检测评价的内容,结合活动课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然后进行个案辅导,个案辅导中要用观测、调查、谈话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个别矫治。
除上述以外,我们还将进行家校结合、信息反馈、对比分析、追踪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
四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内容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研究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来抓,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农村地区实际情况和农村小学校实际,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促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实施。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促进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注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培训,一是教师的人格特点:
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
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
真诚、宽容、理解、尊重。
三是教育机制:
循循善诱、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因材施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题负责人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十五”继续教育紧密结合。
根据教师的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让老师们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的教师进行分类辅导。
同时心理辅导内容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建立教师心理咨询室、温馨的谈心室,开展谈心交流等活动,为教师解决特殊心理问题。
因此,教师都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工作之中,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严格按照心理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教学是实施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主渠道,是构建信息技术条件下探索交流学习的平台。
尤其是结合当今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活动更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
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意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困扰学习的心理问题,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施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反馈结构。
使教师与学生都是学习的参与者,对学生产生更深刻、更有效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小学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的意志,发展他们的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而变得感知敏锐,想像丰富,思维活跃,从而达到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目的。
1、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良好课堂学习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
教师要更新观念,重审师生关系,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
即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带领学生向既定目标前进。
教师在课堂中尊重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出发,运用激励性语言,在学习活动之中,帮助学生揭示心育内容,感受心育滋润,接近心育目标。
(1)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学生尊重和敬仰教师,形成积极向上,愉快、活跃、和谐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因此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面、学生的独立性和日益增强的成人感的需要。
如微笑地走进教室,微笑地上课。
当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有困难时,老师适时地微笑可以减轻或者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耐心的启发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时用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诚信感化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2)建立适当合理的学习期望。
教育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妨碍学生的进步。
对于学生学习的期望,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
只有当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期望合理,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
因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赞扬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例如“请你继续讲”、“你的分析是不是这样”、“请听听我的想法”、“我想作一点补充”、“如果这样说是不是更全面”等。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这样的语言表述,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因此我们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顺利地解决。
在小学各学科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心理教育的内容和素材,而且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心理教育的情境。
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挖掘学科心育内容,收到心育的实效。
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反复渗透、耐心诱导和细心培养。
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设计“激发——探索——总结——升华”的教学结构,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
教师要多尝试进行开放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不仅可以给学生以乐趣,更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要着眼于心理素质教育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真正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1)品味感悟,榜样激励。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描写英雄的文章。
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环境,抓住描写他们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使学生油然而生钦佩之情,向英雄学习遇事不慌、沉着冷静、勇敢坚定、机智敏锐等心理品质。
(2)结合事例,恰当评价。
如教学《李时珍》一课,黄红云老师让学生围绕“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这一重点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在分析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不怕困难,不顾生命安危,在深山中吃住,一连好几天都不下山时,有的同学就提出疑问:
“李时珍不怕死固然可贵,但是如果他真让老虎等野兽吃了,他还怎么编书呀?
不就没法为人民做贡献了吗?
”有的提出:
“李时珍是出色的医生,他上山搜集编书资料,长年不回家,那老百姓得重病了怎么办?
”还有的提出:
“李时珍常年不回家,是不是他没有家呀?
”这些看似幼稚的问题,不能置之不理,要利用学生积极提问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
教师首先赞扬了学生随时有问就提出的做法,然后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和李时珍本人的经历去讨论。
最后学生明白了李时珍自己是出色的医生,又常年在外和各行各业的人打过交道,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的经验,遇到野兽也有自己防御的方法,即便这样一般人也很难有这样的胆量和毅力。
他常年不回家不是没家,他要精心准备,争取更快、更好的把书编写出来。
这是对人民生命高度负责的表现。
通过这样的处理,加深了对“伟大”一词的理解。
同时学生也从中获得了情感满足,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创设情境,扮演角色。
由于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因而我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情景表演,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
例如:
田素华老师在欣赏教学《鸭子拌嘴》一课中,由于乐曲的发展顺序是出发——到池塘——拌嘴——回家,在录音时,老师通过电脑将乐曲分四次将四个乐段分别命名录制,播放时点击哪个乐段,就会播放那个乐段,还将“拌嘴”这一乐段设定成循环播放,反复聆听,并且绘制了符合音乐的图片,便于学生在欣赏时加深印象,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后,顾老师便去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己去分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有的组给音乐创编了情景剧,每个学生表演不同的角色,大部分同学扮演行动缓慢、一摇一摆的、形态各异的小鸭子;
一个同学扮演赶鸭子的老爷爷;
有的组用打击乐器和自制乐器来给乐曲伴奏;
……由于这种方式是学生喜欢的,因此,收到的课堂效果非常的好。
学生在课堂中处于愉悦的状态,形成了优势兴奋中心,变“苦学”为“乐学”,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
(4)设身处地,探究实践。
袁春阳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认识了圆后,老师就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画圆,先是不给学生任何工具,让学生自己画圆。
在学生画不圆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给每组提供了小绳、铅笔、圆形实物、圆规。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圆,画好后谈谈自己的体会。
结果,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方式画圆,有的同学画的很圆,有的仍然没有画规范。
这时,教师让画得很好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画的,应该注意什么才能画好;
又让那些画的不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哪一点没做到或没做好。
通过一番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要想把圆画得标准,用绳拴笔得注意两点:
一是先固定一点,二是把线拉直,画圆时绳子不能弯曲;
用圆规画圆,也得注意两点:
固定的一点不能变,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能变。
于是,教师启发学生:
这两种画法都强调了固定不变的点、固定不变的距离。
看来这两点在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名称各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自学。
学生通过自学很快弄清了这固定不变的点叫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固定不变的距离)叫半径。
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中,进行充分的操作体验,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认识了圆的半径和圆心,同时探索出画圆的要点。
有了这样一个经历,学生所学的知识会终身难忘。
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就在丰富多采的生活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于慧敏老师教学《零点降生的女孩》一课时,学生明白了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女孩从有点迷信而自暴自弃,到树立了自信,并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功的转变过程。
同时也清楚小女孩的变化,与母亲的“谎言”是分不开的,母亲的“谎言”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时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作为子女的感想。
同学们尤为感兴趣,兴致勃勃,畅所欲言。
此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
经过一番据理论争,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提高了认知,起到了教书育人的效果。
他们认识到:
1、人的命运不是上天或别人安排的,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2、前途、幸福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3、一个人命运的好坏有很多因素,主要是主观因素。
4、有的人有迷信思想不足为怪,说明这些人缺乏科学的思想。
5、自己确立人生奋斗目标,要努力去实现。
6、母亲的谎言是善意的,是促使女儿成功的一部分。
7、从母亲编谎言这件事中,我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由此可以看到学生品读归纳提升了自己的思想,懂得要看到自己的力量,不能听天由命;
潜在的机会要靠自己去把握,幸运之泉要靠自己去开掘。
引导学生在想像、讨论中受到教育。
(5)精选方法,自感自悟。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学习《有趣的游戏》一课时,邢亚丽老师先带学生到教室外自由组合做游戏;
丢手绢、贴鼻子、猫捉老鼠等。
自己不会做的游戏去请教同学,人人积极参与。
活动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另外,教师还设计了“打电话”、“问路”、“到超市买东西”等情景,学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生活技能,丰富了生活的经历和经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交际的主动性,让全体同学都能做到事事主动热情,人人乐说会讲,充分发扬主人精神。
4、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深层次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
教师对学生适时、恰当、正确的评价,会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喜悦感,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欲望。
在评价中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
1.保护学生的自尊。
2.营造和谐、宽松、平等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3.努力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特长,诊断问题和不足,尊重学生的现有状态。
通过评价找出学生不足的原因,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引导学生不断走向成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安全”。
健康的课堂学习氛围,能给学生创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学习的环境,能帮助学生愉快地适应学习环境,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取得学习成绩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探索学校心理辅导模式,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成长。
心理教育和辅导是一种爱的教育,是师生良好关系的共建,是师生美好心灵的沟通。
这种良好关系的共建和美好心灵的沟通本身就具有强烈的心理教育作用。
在师生心灵沟通中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动。
我校在申报了《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研究》的科研课题后,我校教师积极地推进和倡导构建小学心理辅导的七种模式,以发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全班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师组织下,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活动,师生平等融合,重在心灵的沟通和心理感悟。
如:
主题班队会、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已突破了“课”的界限,学生通过游戏、唱歌、沉思、遐想、讨论、辩析、观察、演讲、表演、小品等方式方法为中介使“课”活动化。
教师作为一员参与其中,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中,心心相印,共同进步,体验主人责任,培养主人翁精神。
2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一般有8-12人左右组合。
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利用课余时间,有共同心理需要的学生自觉结合成组,因此参与的学生对象则较为专一,活动主题也较为集中,如班、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遇到了困惑,可在一起交流;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结合成组一切学习讨论,针对一个目标组织一次沙龙活动,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3心语小屋
在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即心语小屋。
心语小屋具有心理咨询、心理松弛、心理辅导、心理活动等功能。
辅导和咨询的内容涉及学习、生活、智力、能力、性格、品德、文体、学生的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教育,起到了较好的缓解矛盾、解除困惑、平息愤怒、平衡心态、了解自我、建立自信的作用。
学生走进心语小屋,在心理辅导老师的耐心启发下,求得美好的心灵,身心潜能得到开发,增强塑造良好心理的技巧,解决成长的烦恼,消除心理的困惑,获得心理渴望的满足。
4心育报刊
心育报刊是由学生自办的“手抄报”,在学校班级、墙报、黑板报中开辟专栏。
其宗旨是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内心世界;
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问题讨论和心理辅导。
每个班每月办一期“心育报刊”。
报刊内容设有学习心理、个性心理、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心理小常识、名言名句等多个栏目,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道理,生动活泼的题材,向学生宣传心理学、心理健康、心理辅导与咨询等基本知识。
心育报刊又与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相结合,定期、按时广播,充实校园文化的新内容,丰富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
5心理日记
结合中高年级学生写日记、写周记,鼓励学生记“心语日记”。
“心语日记”中有学生心理的渲泄和排解,有学生心理的认知和感悟。
心理日记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发展师生间心灵的沟通,实验教师努力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在心灵沟通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
当孤独的时候,老师能送给我温暖;
当委屈的时候,老师会理解我;
当痛苦的时候,老师会来安慰我;
当迷惘的时候,老师会开导我;
当怯懦的时候,老师会给我壮胆;
当受窘的时候,老师会为我解围;
当自卑的时候,老师会给我自信;
当偏激的时候,老师会让我冷静;
当沮丧的时候,老师会鼓励我;
当懒惰的时候,老师会来鞭策我。
让学生把老师当作真正的朋友,与老师无话不说,在老师地耐心引导下,健康成长。
同时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解除学生的心理防卫,特别注意尊重学生、尊重人格。
心语日记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也是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还能成为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
教师通过浏览“心语日记”,能把握学生的“脉博”,进行对话,交流思想情感,达到心灵沟通。
6、“心理热线”
“心理热线”由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建起心理桥梁,通过“心理联系卡”、家访、家长来校交流、家长参加心理教育活动课、电话联络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发展的“心育”。
教师、家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了解,增进理解,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扩大学校心理教育功效。
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获得教师和学校教育,家长和家庭教育的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宽松广阔的、愉悦的氛围。
7、“心语赠言”
“心语赠言”是教师主动向学生的心理冲击。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抓住时机,在学生生日、毕业升学、受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方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