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76205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49.04KB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排水法②针压法③重物法④薄膜法⑤替代法
3温度得测量(重、难)
1、物体得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实验中常用得温度计就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得性质制成得。
3、常用得温度单位就是摄氏度,用“℃”表示。
摄氏温度就是这样规定得:
把冰水混合物得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得温度定为100。
0与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分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4、温度计得使用:
①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得温度。
②温度计得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③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5、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得弯曲得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
1.5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得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与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第2章观察生物
2、1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蜗牛:
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
足(腹足)运动、爬行;
眼;
壳(保护)。
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得特征叫做生物得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得差别:
生物
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
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
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
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得结构
无严整得结构
5、能生殖与发育
不能生殖与发育
6、有遗传与变异得特性
没有遗传与变异得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得2个区别:
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动物不可以。
2、1细胞(重、难)
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用自制得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与植物都就是由相同得基本单位——细胞构成得。
3、动物细胞↓
细胞膜:
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
许多生命活动得场所。
细胞核:
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得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
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得形状。
叶绿体:
内含叶绿素,就是进行光合作用得场所,椭圆形。
液泡:
含有细胞液。
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得作用
显微镜得结构与使用(重、难)
①目镜与物镜:
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
它们得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与物镜上面,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得乘积就就是显微镜得放大倍数。
②镜座:
马蹄形,使显微镜安置稳定。
③镜壁:
就是握镜得地方。
④反光镜:
一面为平光镜,反面为凹面镜,都可采集光线。
⑤粗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⑥细准焦螺旋:
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⑦镜筒与物镜转化器:
镜筒上可安放目镜,下端有一个可以转动得圆盘,就就是物镜转换器。
转换器上得圆孔可安放物镜。
⑧载物台:
放置标本得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⑨压片夹:
可固定载玻片。
⑩遮光器:
载物台下面得圆形版,板上有大小不等得圆孔,叫做光圈。
倾斜关节:
可使显微镜略微向后倾,,便于观察。
显微镜得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与观察等过程:
1、物镜转换。
2、转动准焦螺旋,可使镜筒上下移动对焦。
3、将玻片上得观察物正对通光孔。
4、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5、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左眼瞧到物象后细调。
6、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洋葱表皮细胞)与动物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重、难)
2、3生物体得结构层次
1、细胞
1、生物体一般就是由细胞构成得。
其中大多数生物得个数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得,属于多细胞生物。
2、受精卵——→分裂、分化、生长——→生物个体(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
3、一个母细胞经过系列复杂得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得过程,叫做细胞分裂。
意义:
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多细胞生物增加细胞数量。
4、细胞分裂时,细胞内存在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得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染色体。
在动物得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母细胞得细胞核内出现得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刚分裂得子细胞只有母细胞一般大小。
5、细胞生长,体积由小变大。
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合成自身得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直至与母细胞一样大。
6、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得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
而有得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与功能得细胞,这种过程叫做细胞得分化。
细胞分化产生得各种细胞形成了生命体得各种结构,一个受精卵就这样经分裂、分化与生长,最终长成了一个生命个体。
7、生长与分化往往相伴而行。
2组织
1、植物与动物得受精卵就是一个细胞,它经过多次分裂与生长后,除少数细胞继续分裂外,其余大部分细胞则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与不同功能得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就是组织。
2、植物得基本组织:
具有保护功能得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得输导组织、能制造与贮存营养物质得营养组织、其支撑与保护作用得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得分生组织。
3、在叶得表面有一层表皮,扁平得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起着保护作用。
表皮就是植物得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得中部,可以瞧到能进行光合作用得叶肉细胞,它们就是植物得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它们能输送从根吸收来得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得营养物质。
4、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与神经组织。
5、人得皮肤、内脏器官得表面与体内各种管腔得内表面,主要由上皮组织构成。
它由许多密集得上皮细胞组成,主要有保护功能。
有些有分泌与吸收物质得功能。
6、血液、软骨、肌腱等组织得细胞间隙较大,细胞间质多,体内分布广、形态多样,成为结缔组织,它具有运输、支持等多种功能。
7、人体得四肢、躯体,体内得心脏、胃、肠等器官内都有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与舒张得功能。
人体得肌肉组织可以分为三种:
心肌、骨骼肌与平滑肌。
8、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它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得作用。
神经组织主要分布在脑、骨髓与神经中。
9、皮肤,由外到内可分为表皮、真皮与皮下组织三层。
①表皮位于皮肤得外表,细胞排列紧密。
表皮主要起到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得作用。
它就是由上皮组织构成。
②真皮内有许多血管、汗腺以及触觉小体、毛囊、立毛肌、热敏小体与冷敏小体等。
触觉小体、热敏小体与冷敏小体能感受外界给予皮肤得触碰、挤压、冷或热等刺激。
③皮下组织主要就是脂肪,能缓解冲击、储存能量。
3、器官与系统
1、由多种组织构成得、具有一定功能得结构成为器官。
2、人体内与摄食、消化有关得器官有口腔、咽、食道、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以及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消化腺)等,它们称为消化器官。
3、由若干功能相近得器官按照一定顺序排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活动得多个器官得总与就成为系统。
4、人体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
5、食物→口腔(分泌唾液)→咽(推向食道)→食道(推向胃)→胃(分泌胃液)→小肠(分泌胆汁、胰液、肠液)→大肠→肛门
2、4常见得动物
1、地球上现存得动物大约有125万种。
为了更好地研究与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
分类得标准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2、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我们可以将所有得动物分为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3、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
它可以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与哺乳类。
脊椎动物就是动物中最高等得。
身体上没有脊椎骨得动物称为无脊椎动物。
地球上大约有4、7万种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有20万种,大自然中大部分属于无脊椎动物。
4、鱼类:
大约出现在4、5亿年前,目前世界上约有鱼类2、4万种。
它们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无四肢,身体表面大多有鳞片,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体温不恒定。
(如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等)
5、两栖动物:
大约出现在3、5亿年前。
幼体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无尾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
(如青蛙得幼体与鱼有些相似,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或肺呼吸。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体温不恒定。
除此以外还有:
大鲵<
娃娃鱼>
、蝾螈、牛蛙等)
6、爬行动物:
大约出现在3亿年前。
它们一般贴地爬行,身体内有肺,皮肤表面覆盖着角质鳞片或甲,表皮干燥。
卵生,体温不恒定。
(如龟、蛇、鳄鱼、变色龙、鳖等)
7、鸟类:
大约出现在1、5亿年前。
它们得身体呈纺锤形,有喙无齿,前肢特化为翼,体表有羽毛,胸肌发达,骨骼愈合、薄、中空,脑比较发达。
这些身体特征都很适合飞。
翔卵生,体温恒定。
气囊与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大肠很短。
(如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等)
8、哺乳动物:
大约出现在2亿年前,目前它们就是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得动物。
哺乳动物全身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就是最高等得动物。
(如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等)
*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
水生→陆生;
体外受精→体内受精;
卵生→胎生;
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
用鳃呼吸→用肺呼吸。
--------------------------[4-8皆为脊椎动物]-------------------------
9、扁形动物:
身体多细胞,多数呈暗褐色或灰色,少数成亮色,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大多为雌雄同体。
(如涡虫、血吸虫等)
10、腔肠动物:
身体多细胞,有口无肛门,摄食与排泄用同一个口,周围有触手,触手表面有刺细胞,以做猎食及防卫之用。
(如水母、水螅、珊瑚、海葵等)
11、棘皮动物:
身体多细胞,幼体两侧对称,成体大多辐射对称。
多营底栖生活,固着、移动或埋栖。
骨板外面附以坚韧得肉质皮膜。
(如海胆、海参等)
12、节肢动物:
身体多细胞,身体不长较厚,无贝壳。
身体有许多节肢构成,并且分部;
体表有外骨骼、足、触角分节,两侧对称,卵生。
(昆虫占100多万种)
13、软体动物:
身体多细胞,一般身体两侧对称,身体柔韧,有外套膜,由外套膜腺细胞分泌物形成得贝壳,身体表面有被外套包被得内壳。
(如蜗牛、乌贼、贝壳、蛤等)
14、环节动物:
身体多细胞,具真体腔,身体分节,无足,长而薄,瞧似与节肢动物相像。
(如蚯蚓,身体呈圆长形,由体结构成,考体表呼吸,会分泌粘液。
生活在阴暗潮湿得地方,没有眼睛,下雨时会爬出,屎中含有丰富营养。
)
15、线形动物:
身体多细胞,身体细长,不分节,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呈线形。
(如蛔虫、蠕虫等)
16、原生动物:
身体单细胞,最低等动物,生活在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
(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9-16皆为无脊椎动物]-----------------------
17、昆虫属节肢动物,它就是动物中成员最多得大家族,目前已知道得大约有100万种之多。
昆虫体内没有骨骼,却在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得外骨骼。
昆虫身体分为头(一对触角)、胸(有三对足,两对翅)、腹三部分,还有一对复眼,一个口器。
就是唯一能飞得无脊椎动物。
2、5常见得植物
1、能产生种子得植物叫做种子植物。
植物分为种子植物与无种子植物。
2、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得植物称为被子植物(绿色开花植物都就是),如苹果、豌豆、郁金香、樟、玉兰、青菜等,它们就是植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得植物。
种子裸露得植物称为裸子植物,它们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种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抗寒能力强,如黑松、水杉、银杏、苏铁、侧柏等都就是常见得裸子植物。
3、种子植物就是自然界中最高等得植物。
分为以上两种,区别为就是否被果皮包被。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
其中根、茎、叶就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就是生殖器官。
4、蕨类植物:
它们没有种子,但有根、茎、叶。
到了夏天,叶得背面会长出许多孢子囊,内有许多具有繁殖作用得孢子。
5、苔藓植物:
它们得结构比蕨类植物更简单,没有根,只有柔软矮小得茎与叶,不开花,也没有种子,用孢子进行繁殖。
6、藻类植物:
它们得结构更为简单,压根就没有根、茎、叶。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藻类植物
生活环境
阴湿得环境
潮湿得环境
水中
形态结构
根、茎、叶
无根,有茎、叶(有假根,固定作用)
无根、茎、叶
生殖方式
孢子生殖
孢子生殖、细胞分裂
举例
蕨、胎生狗脊
地钱、葫芦藓
紫菜、海带、水绵、衣藻
7、对生物得分类有7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就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
2、6物种得多样性
1、一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都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属于单细胞生物。
它们一般生活在水中。
2、衣藻↓
鞭毛:
通过摆动使之游动。
伸缩泡:
来排泄体内多余得水分。
眼点:
感受光线得强弱。
保护作用。
杯状。
3、草履虫(约0、3mm)↓
小核:
含有遗传物质。
大核:
负责营养。
口沟:
摄取食物。
食物泡:
消化食物。
纤毛:
使进行旋转运动。
有吸集管(吸集水),共两个,一个在前三分之一处,另一个在后三分之一处,排出体内多余得水分。
胞肛:
排泄口,排除体内残渣。
表膜:
同细胞膜。
4、大多数生物得个数就是由许多细胞构成得,属于多细胞生物。
5、大多数生物得灭绝都就是因为丧失了栖息地而造成得。
6、为了保护资源,特别就是为了保护珍稀生物资源与具有代表性得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得保护区域,这样得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
有:
广东省得鼎湖山、贵州省得梵净山、吉林省得长白山、四川省得卧龙山等。
第三章人类得家园-地球
3、1地球得形状与内部结构
一、地球得形状
1.古代得中国人认为天就是圆得,地就是方得。
2、现在人们对于地球得认识:
地球就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得球体。
地球赤道半径就是6378千米,两极半径6357千米,仅差0、33%
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3、证明地球就是球体得现象:
地平线月食登高望远帆船天涯海角时差北极星
4、地球得内部结构:
(由内到外):
地核(内地核、外地核);
地幔(下地幔、上地幔);
地壳。
其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
岩石圈:
软流层以上部分(地壳与上地幔顶部),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
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并不断发生碰撞与张裂(地壳变动得主要原因),形成海沟、海岭、巨大得山脉(分界线),所以板块边界(地壳活动最频繁得地方)多火山、地震。
火山、地震得分布:
环太平洋地区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区。
3、2地球仪与地图(重、难)
一、地球仪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得线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
经线等长,为半圆。
2、在南北两极之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得线叫做赤道,与它平行得线叫做纬线。
纬线不等长,为整圆。
3、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市天文台原址得那条经线为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4、0°
经线以西得180°
属于西经(W)。
0°
经线以东得180°
属于东经(E)。
5、赤道以北就就是北纬(N)。
北纬90°
就就是北极。
赤道以南就就是南纬(S)。
南纬90°
就就是南极。
6、纬度从赤道算起,把0°
定为赤道,由赤道到北极与南极各分作90°
。
二、地图
1、地图就是用不同得符号、颜色等把缩小了得地理事物在纸上表现出来。
2、地图三要素就是:
图例与注记、方向与比例尺。
3、比例尺
①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图上距离得图例。
②大比例尺:
大于或等于1:
10000,即1厘米表示1千米以下。
小比例尺:
小于或等于1:
1000000,即1厘米表示10千米以上。
中间得称为中比例尺。
③大比例尺地图表示得范围小,描述得内容也比较详细。
小比例尺地图表示得范围大,描述得内容也比较粗略。
4.比例尺得表现方式
地图得方向常用三种方法来表示:
(1)在有经纬网得地图上,经线靠北极端得指向为北,经线靠南极端得指向为南。
(2)有得地图用一个指北得方向标指示北方。
(3)一般地图得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5.三种定向法
(1)一般定向法
(2)经纬网定向法
(3)指向标定向法
3、3组成地壳得岩石
一、岩石得类型:
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1、常见岩石得种类:
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砂岩与大理岩
2、岩石得应用。
3、4地壳变动与火山地震
一、地壳变动得证明:
悬岩峭壁上岩层得断裂痕迹,采石场上弯曲得岩层,高山上得海洋生物化石等。
二、火山
1火山得构成:
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
2、火山喷发物得组成。
3、火山得类型。
4、火山多发区:
环太平洋得陆地与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三、地震
1、地震得概念。
2、地震得组成:
震源,震中与震中距
3、地震多发区:
4、地震得防范与预报:
伏而待定,有序逃生,防震建筑。
5,张衡与地动仪。
3、5泥石流
1、形成原因:
山区有利于水流汇集,且流速大、冲刷力强;
山坡或谷底表层堆有大量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冲刷;
暴雨或持续性降水,形成大量水流。
2、人类活动(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诱发泥石流。
3、泥石流得危害与防御措施。
3、6地球表面得板块
1、大陆漂移说:
德国魏格纳提出,大陆就是漂移得,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就是连成一片得,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现在得位置。
2、海地扩张说:
美国赫斯与迪茨提出,在大洋中形成一个地壳裂缝(洋中脊),那里热得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得岩石向两边不断推开。
在洋壳上方得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板块构造说:
地球上得岩石像一整块拼好得七巧板,这些小块小块得“七巧板”叫做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与张裂。
3、7地形与地形图
1、地形得类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与平原等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相对高度
小
大
较大
/
海拔
1000米以上
200米以下
5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地形特征
与相对高度有关
地面起伏
较小
地面起伏很小
坡陡顶尖,地面起伏较大
坡缓顶圆,地面起伏较小
四周高
中间低
2、地形得变化:
外力作用与内力作用。
3、表示地形起伏得地图-等高线地形图(重、难)
等高线地形图:
就是表示地形起伏得地图。
等高线较密处为陡坡,等高线较疏处为缓坡。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山顶(山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数字)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得凸出部分相对应处
峭壁(陡崖)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易形成溪流)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得地方
洼地(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数字)降低
第四章物质得构成
这个单元主要分为8节:
1、物质得构成2、质量得测量3、物质得密度4、物质得比热5、熔化与凝固6、汽化与液化7、升华与凝华8、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质会以什么状态存在与温度有关。
物质一般存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从其中一种状态转变成其她另一种状态。
4、1物质得构成
1、物质就是由分子构成:
分子式构成物质得一种极其微小得粒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水与酒精混合后得总体积小于水与酒精得体积之与。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第二,固体第三)
3、分子处于不停得运动之中:
扩散现象。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说明一切物质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得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得热运动。
例题剖析:
1、我们能闻到某种固态物质得气味,说明这一固态物质有什么特点?
正解;
固态物质中得分子扩散。
2、扩散在哪种状态得物质中进行得最快?
A、固态B、液态C、气态D、无法判断
正解:
C
4、固体、液体与气体分子排列与运动。
5、分子之间得引力与斥力
4、2质量得测量
1、一切物体都就是由物质组成得,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得多少。
物体得质量就是由物体本身决定得,就是物质得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得形状、状态、温度、位置得变化而变化。
2、物体质量得单位就是千克,用“kg”表示。
常用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3、实验室里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得质量。
1调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得零刻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年级 知识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