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6545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49.86KB
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Word下载.docx
《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与影响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ThispaperaimstoexploretheRMBexchangeratedecisionandinfluencefactors.Thethesisconsistsofthreeparts:
thefirstpartisaboutRMBexchangeratedeterminationtheoryresearch;
thesecondpartisontheimpactofRMBexchangerateinthelongtermfactorsanalysis;
thirdpartoftheanalysisofcurrentRMBexchangeratesystem.
Thefirstpartoftheapplicationofthetheoryofpurchasingpowerparity,theinterestrateparitytheory,theoryofbalanceofpayments,assetmarketanalysis.ThispartfocusesonthepurchasingpowerparitytheoryanditsapplicabilityinChinaanalysis.
ThesecondpartanalyzesthedecisionofChina'
sRMBexchangeratetrendofthethreemainfactors:
thelong-termpricetotallevelchanges,thechangeofrealexchangerateandexchangerateofUSdollarlong-termtrend.ThefirsttwofactorsdecisiveactionisChina'
sGDPgrowth.Dollarlong-termtrenddependsontheUnitedStateseconomysustainabledevelopment.Lookfromthenearfuture,ourcountryeconomypresentsthesteadydevelopmentperiod,theUnitedStateseconomydidnotoccurinanewroundofhighspeeddevelops,theRMBexchangerateappreciationpressure
ThethirdpartofthecurrentexchangeratesystemofRMBexchangeratesystem,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importandexporttradeandthemodeofeconomicgrowth.
KeyWords:
RMB;
purchasingpowerparity;
exchangeratesystem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第一章引言................................................................4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4
1.2文献综述...........................................................5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8
2.1购买力平价理论介绍.................................................8
2.2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10
2.3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适用性分析.....................................11
第3章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因素分析.........................................14
3.1物价总水平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14
3.2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16
3.3美元汇率变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18
第4章对现行人民币制度的分析.............................................21
4.1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经济影响.......................................21
4.2现行人民币汇率制的优缺点..........................................24
参考文献....................................................................27
致谢........................................................................28
第1章引言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2011年,人民币继续保持渐进可控的原则,对美元汇率在震荡中缓缓升值。
截止12月3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尾部收于6.2940,较年初开盘下跌4.7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4.94%)较2010年重启汇改以来下跌7.81%(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幅度为8.48%)。
全年随着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避险需求成为外汇市场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经济及就业情况明显好转,因此美国触底反弹,并带动美元指数重返80整数关口。
同期,人民币汇率暂时摆脱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形成单边升值趋势,全年累计下跌逾3000bp,盘中略有起伏,尤其自11月30日起,人民币汇率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跌停,反映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有所弱化。
单中间价的持续高开,不仅出现人民币汇率在跌停中缓缓升值的怪象,而且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持坚定态度。
2012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将基本稳定并小幅波动。
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未来既不存在持续大幅升值的空间,也不存在持续大幅贬值的空间。
在过去6年持续大幅升值并已经进入均衡汇率区间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继续大幅升值的空间已经很小,但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空间。
由于现实中的汇率波动往往出现超调现象,在欧债危机没有有效解决、人民币继续以美元为主要盯住目标的环境下,2012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呈现基本稳定、小幅升值的趋势,但波动将有所加大。
预计升值幅度在2%-3%,波动幅度在1%-2%。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有利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改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单边升值预期,也有利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
这对于降低国际投机资本套利冲击,增强中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减少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冲击都是有利的。
图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在2011年人民币有效汇率创出全球金融危机后新高和欧债危机尚未有效解决、新兴经济体继续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小幅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有效汇率在2012年将呈现上半年继续小幅升值、下半年有所回落的态势。
预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在120-125之间波动。
虽然中国通货膨胀在2012年仍会逐步回落,但与样本国的通货膨胀的回落可能相差幅度不大,相对价格指数仍将维持相对稳定,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将在124-130之间波动。
1.2文献综述
林斌(2010)将信号效应、资产流动效应和资产存货效应纳入统一的模型框架,设定中央银行(央行)干预的非二次福利函数和干预成本为目标函数,在最优化一阶条件下推导出内含汇率政策目标的央行干预下人民币汇率决定方程,并基于此进行了动态分析。
段京怀(2011)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自然资源,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
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应调低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就业和引入外资;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
外汇占款较大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又应调高人民币的币值;
又要考虑汇率对利率政策的抵消作用等
马树才贾凯威(2009)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为背景,以BEER现代汇率决定模型为基础,依托1980-2007年的相关数据,运用所建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对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决定、失衡及调整进行了实证研究。
林玲(2010)文主要从相对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以及相对经济增长率的角度来分析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如何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为了研究人民币的变动趋势,需要引入有效汇率。
刘沁徐康宁(2005)建立了产业转移影响实际汇率变动的理论模型,并检验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的实际汇率、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及我国贸易特化系数,认为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所认为的贸易品劳动生产率降低带来的实际汇率上升在中国是存在的。
针对我国加工贸易比重过大的现实,本文提出应当在及时调整我国贸易结构的基础上合理重估人民币汇率。
许莎雯(2011)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李霜(2010)从西方汇率决定理论出发,结合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动情况,从多个角度探究并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姜涛(2011)基于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四个理论视角,选取代表性变量,建立了由协整变量构成的VAR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外汇储备、中美相对生产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效应与贡献度.结果表明:
从长期看,中美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大程度的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弱
江珊陈诗(2011)选取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差异、利率差异、外汇储备四个因素作为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通过构建VAR模型分析其他4个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通过实证得到:
以上5个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通货膨胀率和利率对汇率的影响较大并且持续时间长;
经济增长率对汇率存在两个方向相反的影响。
国家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影响非常有限,仅在短期内有影响
孙音(2010)根据汇率理论和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得出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应为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差异、货币供应增速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利率差异和财政收支状况,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得出,影响我国汇率中短期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外汇储备额,其次是两国利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和两国通货膨胀差异。
第二章人民币汇率决定理论
2.1购买力平价理论介绍
在所有的汇率理论中,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最简单、最直观,同时也是最易于理解的汇率决定理论。
尽管存在许多争议,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今天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人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被公认为是一国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
2.1.1学说简介
购买力平价概念正式提出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卡塞尔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对比决定的。
其理论基础是:
一种货币的价值,从而对这种货币的要求,是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决定的,即,由它的内在购买力评价决定。
内在购买力平价就是商品和劳务的物价水平的倒数。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隐含前提是经济学中最基础的定律:
一价定律。
即,在本国经济中,若两个物品完全相同,则他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
开放经济中,对于相同商品,应有下面的公式:
Pa=S*Pb+C(1.1)
Pa为商品在A过的价格,Pb为商品在B过的价格,S国货币以A过货币表示的价格,C为交易成本
一价定律形成的机制是商人对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价格不等情况下进行的商品套利。
购买力平价具有两种表现形式:
绝对形势和相对形式。
绝对形势即绝对购买力平价,以为汇率是两个国家价格水平或购买力平价之比,其公式为:
Ro=Pa/Pb(1.2)
Ro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Pa和Pb分别表示a、b两国各自的物价水平。
由绝对购买力平价可以推出现对购买力平价。
对等式(1.2)两边取对数,一小写字母表示对数,有:
Ro=Pa-Pb(1.3)
对(1.3)式进行微分,我们即可得到均衡汇率的变动率,即相对购买力平价公式:
Dr=DPa-DPb(1.4)
其内涵是:
两国货币汇率在两个时期的变化反映这两国在两个时期内物价指数的变化。
对于交易成本的处理,通常采取下面方法:
(1)假定交易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令其为0,直接采用购买力平价公式的原始形式;
(2)如果成本不能够忽略,还可以认为整个成本中的主要部分与交易商品的价值成固定比列K,绝对购买力公式为:
Pa=Ro*K*Pb(1.5)
对等式(1.5)两边取对数,以小写字母表示对数,则有:
Pa=r+k+Pb(1.6)
对(1.6)式两边同时微分,成本项消失,可得:
dPa=dr+dPb,即dr=dPb-dPa,从而得出相对购买力平价
2.1.2西方国家对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
(1)短期内,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经常出现,其偏离程度无法用统计误差来解释;
(2)在长期内,购买力平价成立的情况也很少。
70年代和80年代汇率水平从长期高于购买力平价变成长期低于购买力平价,即汇率水平的变动由一种不平衡变成另一种不平衡。
但是在更长的时期内,汇率变动依然是围绕购买力平价关系的。
(3)汇率剧烈波动的幅度比价格变动大。
2.1.3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发展-----实际汇率的引入
购买力平价机制的核心是一价定律,而一价定律成立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如产品的同质性,不存在关税壁垒和交易成本等国际贸易障碍,不存在资本流动,价格机制充分作用等,很显然在现实中几乎无法成立。
这样,不可避免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会存在相当的偏差。
从数学表达上看,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可以用一个系数Q来实现,即:
Ro=Q*(Pa/Pb)(1.7)
将公式(1.7)稍做变动,即得:
Q=Ro*(Pb/Pa)(1.8)
其中Q为实际汇率,R为名义利率。
由(1.8)我们可以看到实际汇率的含义:
他是外国商品和劳务相对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
如果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没有偏差,即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额等于两国价格指数的对比,则Q值恒等于1。
对方称(1.8)取对数后进行微分处理并稍做变形,就可以得到:
Dr=Dq+DPb—DPa(1.9)
即引入实际汇率后的相对购买力平价。
2.2其他主要汇率理论简介
2.2.1利率平价理论的介绍
利率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在20世纪20年代由凯恩斯等人给予阐述。
利率平价可分为抵补的利率平价与非抵补的利率平价。
抵补的利率平价认为汇率的远期的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如果本国利率高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将升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贬值;
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远期汇率将贴水,这意味着本币在远期将升值。
也就是说,汇率的变动会抵消两国间的利率差异,从而使金融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其表达式为:
T=i-if,
其中,
T=(f-e)/e,e:
即期汇率(直接标价法),
I:
本国投资收益率,
If:
外国投资收益率。
抵补的利率平价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被作为指导公式广泛应用与交易之中,在外汇交易中处于市场创造者地位的大银行基本上是根据各国利率差异来确定远期汇率的升贴水额。
在实证检验中,除了外汇市场激烈动荡时期,抵补的利率平价基本上都能较好的成立。
当然,实际汇率与抵补的汇率平价的预期存在一定的偏离,这一偏离常被人为反映了交易成本、外汇管制以及各种风险的因素。
非抵补的利率平价认为:
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
在非抵补的利率评价成立时,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则意味着市场预期本币在远期将贬值。
ET=i-if,
ET:
预期的汇率远期变动率(直接标价法),
利用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进行实证检验的并不多见,这是因为,预期的汇率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变量,难于获得可信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实际意义不大。
在经济分析中,对非抵补的利率平价的实证研究一般是与对远期外汇市场的分析相联系。
利率平价理论不是一个独立的汇率决定理论,它只是描述汇率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即:
不仅利率的差距会影响汇率的变动,汇率的变换也会改变资金流动,影响不同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从而影响利率。
更正要的是,利率和汇率可能同时受到更为基本的因素(如货币供应量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
因此,利率平价理论与其他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的,常常作为一种基本的关系时而被运用在其他汇率决定理论的分析中。
2.2.2国际收支论介绍
_国际收支说亦称为外汇供求说,或国际借贷说,由英国经济学家戈逊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外汇汇率决定于外汇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外汇供给和需求的产生,根源于国际借贷,即是由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借贷关系所引起的,除了商品的输出人以外,债券买卖、利润收支、捐赠收支、
旅游收支和资本交易等,也会引起国际借贷关系,它是汇率变动的主要根据国际借贷中的流动借贷,即已经进入支付阶段的借贷的变化,才对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产生影响,而尚未进人支付阶段的固定借贷,不影响外汇供求的变化_国际借贷作用于汇率变动的一般过程是_若一国的流动借贷里流动债权高于流动债务,就是外汇供给超过需求,外汇汇率会下跌,本币会升值,
反之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若一国的流动借贷相等,外汇收支也相等,那么汇率将处于均衡状态,不会发生汇率变动。
国际收支说用国际借贷引起外汇供求变化来说明汇率,特别是短期汇率的变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是仅以国际借借关系解释外汇供求变化,是不全面的。
因为引起外汇供求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通货膨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等。
2.2.3资产市场法介绍
资产市场法主要包括资产组合平衡法和货币法两种,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将汇率是做资产的价格,或更精确地说,是两国资产的相对价格。
因此在分析汇率变动时,资产市场法是从国内外资产市场存量平衡而不是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和劳务市场的平衡这一角度着手的。
在资产市场法中,市场预期和信息对资产供求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它一般要求商品价格自由活动,无贸易限制,货币和资本市场充分发达和开放,而目前我国同这些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因此,利用资产市场来建立人民币汇率决定模型在我国的条件尚不成熟。
2.3购买力平价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通货膨胀率的数据更易获取,因而相对购买力平价被更为广泛地使用。
本节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作为购买力平价指标为了阐述当前汇率中购买力平价理论的适用性问题,首先对2005年汇改后历年市场汇率和依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进行对比,通过图形和图表的方式进行直观分析。
图2为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之后至2010年7月8日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走势图.
图22005年7月21日-2010年7月8日我国名义汇率走势图
图3、表1为2005-2009年我国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走势。
其中,通货膨胀率由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来衡量。
表12005-2009年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上年=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中国
101.8
101.5
104.8
105.9
99.3
美国
103.4
102.5
104.1
100.1
99.6
图32005年-2009年中美两国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图
由于购买力平价由中美两国的通货膨胀率决定,而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又涉及基期选择等问题,所以此处采用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走势图(即消费者价格指数走势图)来替代中国购买。
根据以上两图,我们可以得出:
依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汇率并不能很好地吻合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的市场汇率走势,在2006年之后甚至出现了趋势相反的情况,这说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我国的汇率走势并不具备较强的解释能力,并不具有对中国汇率确定的适用性。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5年的情况分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2005-2006年末,从图3和表1中可以看出:
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由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上涨至1美元兑换7.8元人民币,上升幅度为6%;
同时国内出现通胀,但是通胀程度小于美国,可由此估算由购买力平价模型计算的汇率会上扬,上涨幅度在2%左右,市场汇率与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汇率变化趋势相同,但是程度上相差较大。
2007年初-2008年末,从图3和表1中可以看出:
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进一步走高,由1美元兑换7.8073元人民币上涨至1美元兑换6.8346元人民币,上升幅度超过10%;
但同时国内出现严重通胀,且通胀程度大于美国,由购买力平价理论可知人民币汇率在此阶段内应贬值,但是市场汇率却在大幅上涨,两者显然在走势上相反,同时程度上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009年初-2009年末,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各方面的影响,中美两国的通胀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是幅度不大,且减少程度上非常接近此阶段我国人民币汇率在国际压力下继续走高,由1美元兑换6.8367上涨至1美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人民币汇率 决定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