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本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选题设计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96147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88KB
课题申报范本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选题设计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课题申报范本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选题设计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范本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选题设计与实践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和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的一门新兴学科。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是针对高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必修和选修教材,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知识水平设计的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微视频课程。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
【微课选题设计】是根据教学的知识类型特点,以及对微课使用的用户,确定出所要设计制作微课的课题。
【微课选题设计与实践】一个好的课题是制作优秀微课的重要环节,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微课选题设计与实践”是探究信息技术学科微课选题设计的策略,并将这些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制作出老师和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学科新型微课资源。
二、课题研究现状、选题意义及研究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微课程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北大,他们把课程上的录像形成碎片,叫碎片式电视教材;
后来美国人将长达数小时的课程压缩为60秒课程,1分钟课程,5分钟课程,这些短小精致的课程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习的兴趣,再后来借助互联网的共享平台,国外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迅速传入国内教育界。
在国内,201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李玉平老师在长期的教学研究中,研究了课堂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并用PPT数字化的方法把它做出来,称作微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受到了老师广泛欢迎。
2011年,佛山的胡铁生老师,把过去的教育资源库改了一个方式,将其制作成碎片称之微课;
自此微课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以其短小、精悍,适合网络传播重要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开来。
近几年微课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但由于不发达地区信息相对滞后、教育技术相对落后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使得微课的有效推广和普及更多的是局限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目前在县级高中多数一线教师依然采用低效能的传统授课模式,对什么是微课还很模糊,也就不可能意识到微课作为新型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网络以及很多刊物有关微课研究文献和课题也很多,但着眼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选题与实践的研究还没发现。
研究本课题有两个意图,一是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老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最新的教育改革理念传播和推广出去,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
二是把本课题研究做为一个引燃微课之光的火石,通过微课知识的普及,转变老师传统的教与学观念,带动老师主动应用微课教学,在应用微课中提高专业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选题意义
利用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及学科老师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研究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程在选题设计方面的策略;
通过课题研究影响周边的老师,带动年轻老师来学习微课知识,积极应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进而参与微课的制作。
(三)研究价值
1、普及微知识,推广新的教育改革理念。
一个好的教育模式必须将其应用于课堂教学才能检验和体现它的价值性。
2、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微课的运用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需要突破自己,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改革理念,明晰微课知识,重视微课教学所具备的优势,积极实施新的教育改革理念。
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对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应用促使老师对微课资源库的研修、以及网络教研的开展,树立老师在教中研研中教的科研意识,建立一批科研型教师队伍,为建设信息化学校提供有力保障。
4、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且,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可以随时随地的按需学习、查漏补缺。
5、建立学校自主学习的微课资源库。
(四)学科应用微课资源的优势
①信息技术学科在应用微课方面具有优势
信息技术课堂本来就是由若干个微型学习环节组成的。
如果将其中的某个环节用微课来实现,学生就能以个人的程度,选择针对性的内容,反复复习查漏补缺。
信息技术学科实践操作性比较强,教师可以将需要精讲的知识点或操作制作成简短的微视频,学生依据个人情况观看微课,实现自主探究学习。
②信息技术教师在微课的制作方面具有优势。
教师无论是使用录制软件的实施上,还是在拍摄视频的后期剪辑制作方面,都比其它学科更有技术优势,几乎不需要专门的培训就可以实施,所以,微课的制作对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没有问题。
③多媒体网络课堂教学环境有利于微课的实施。
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就是实践操作应用,课堂教学也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进行,网络化的教学平台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备的硬件支持。
学生一边看视频,一边可以随时暂停,自主操作学习。
这种边学边练的学习平台,有助于学生的自学。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目标是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微课知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能力选择合适的课题,制作相对应的微课。
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这一目标。
(二)研究内容
1、开展针对微课知识的培训活动,普及微课知识,使老师充分认识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优势,转变传统的教与学观念。
2、开展微课选题环节研究:
选题是制作一个优秀微课的重要环节,包括如何确定微课教学主题,如何细分微课教学知识点,微课的教学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定位微课设计等等。
3、开展微课设计环节的研究:
探究什么样的微课才是学生喜欢的。
3、建构信息技术学科微课资源传递与使用的教学平台:
借助本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分享微课资源,创建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资源环境,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主要观点
如何将微课资源作为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有效辅助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四)创新之处
以本课题研究为载体在县级及农村中学普及微课知识,让教师们充分了解资源库建设理论的发展与走向,积极在教学工作中推广和运用微课。
使教师们的教育技术能力得到发展,大部分教师掌握微课的设计制作,创建针对我们学校学情和教情的微课资源库。
四、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从普及微课知识出发,引导教师们认识微课,重视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主动运用微课教学,进而参与微课的设计制作。
在课题研究前制定研究方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具体分工,初步预计有如下工作:
专题讲座,问卷设计、调查、分析,微课环节设计交流探讨,微课选题与设计培训,微课资源库建设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查阅国内外微课相关资料,掌握最新研究动态,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点,为课题论证服务。
2、行动研究法:
利用我校已有的微录设备,紧密联系我校实际校情学情,探索信息技术学科微课的制作方法。
3、调查分析法:
关注微课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与学,发现应用典型,详细分析使用微课课程前后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影响。
4、通过访谈、调查、听课、个案研究等,对不同教师利用微课课堂教学行为及课程设计加以研究,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
(三)课题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5.1-----2015.4)
(1)确定研究的课题,并组织申报。
(2)认真学习微课教学理论,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
(3)认真研究学生、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为研究课题提供依据。
(4)开展理论培训、专家讲座,让老师深入学习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第二阶段
课题研究阶段(2015.5----2016.9)
(1)完成至少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读书心得,初步制定本学科微课课题设计方案。
(2)再次撰写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设计并制作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微课课例,撰写一篇教学案例
(3)完成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听课笔记,上一堂使用微课的案例课,撰写一篇教学案例。
(4)撰写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
课题研究推广阶段(2016.10----2016.12)
通过座谈会、研讨会、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等形式,形成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微课,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在学校推广。
第四阶段
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17.1-----2017.9)
组织课题组成员、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及专家,对课题分析研讨,找出不足并加以完善。
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可行性分析
一、已经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负责人和主要参加人员都有部分的论文发表或获奖,如《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几点策略》、《信息技术环境下合作学习策略探究》、《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等。
这些都是在一线教学中由实践创作出的论文,为研究此课题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论文《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几点策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建议》《浅谈“学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课堂提问设计及实施》等获得省级市级论文奖,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研究,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郭燕:
课题负责人,中学一级教师,安阳市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长。
她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尤其注重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教法灵活,课堂教学生趣活跃,教学中善于借助现代教学技术,采用先进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环境中感受知识,学习知识;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建立兴趣小组,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在能力,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教学效果极好。
袁清力:
中学一级教师,教育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县骨干教师。
多年从事班主任和信息技术一线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善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发表过《浅谈学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等多篇国家级论文,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荣获“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黄国平:
中学一级教师,县学科带头人,县骨干教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多年从事信息技术一线教学研究工作,善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开发。
发表过《浅谈如何教好信息技术课》等多篇级论文,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多次荣获“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于晓娟:
中学二级教师,网络工程专业,市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学科一线教师,教法灵活,教学成绩优良,所教班级成绩优异。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是学校的骨干,在教研方面有能力又有热情。
其中有县优秀教师、县优秀班主任、市骨干教师、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他们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有自己个性化的研究和探索,都负责和参加过学校课题的研究。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我校从各方面具备成功完成该课题的条件:
1、领导保障。
校长亲自参加策划管理,从人力、财力等方面予以保障。
2、师资保障。
课题组成员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教科研能力。
组长有一定的课题研究经验;
其他研究教师均为我校第一线的优秀教师,以年轻人为主,有朝气,勇于创新,既有一线教学的经验,又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参加科研的积极性较高。
其中有不少成员曾在CN刊物、省市各种论文评比竞赛中获奖,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本课题由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全程指导。
3、硬件保障。
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全,有一流的电子备课室和录播室,教师每人备有电脑,光纤联网已实现校校通班班通,是完成本课题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4.时间保证
课题研究和课程实施同步进行,主要参加人员长期扎根教学和研究第一线,对课题研究有较浓厚的兴趣。
课题组建立了良好的课题动作机制,有较严密课题研究计划,定时进行科研活动,实行定期经验交流制度,课题各项活动都作了具体的安排。
5.科研手段
学校领导对教科研工作十分重视,课题启动后,主持人积极带领组员学习(文献资料及网易云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法》等),并相互交流,同时学校有丰富的学科资源库,及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从中得到启发。
我们将采取以研促教的策略,把课题的研究和我校的课改结合,抓实过程管理,追求管理实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把课题的研究和我校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相结合,促使研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把课题的研究和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相结合。
在积极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同时,促使广大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附:
课题研究主要参考文献
[1]唐军李金钊.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上海教育科研:
2013年(09)
[2]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远程教育杂志:
2013年(06)
[3]刘福城,肖安庆,李通风.微课小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02)
[4]刘锐,王海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和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05)
[5]李莉,顾朝志,李世宝.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通信类课程教学平台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6]网易云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法》及胡铁生老师
预期研究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申报 范本 高中 信息技术 选题 设计 实践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