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40337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91KB
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
《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理解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4、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实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1、2年级)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
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2、经历直观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二、数学思考:
1、能使用生活经验,对相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
简单现象。
2、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点。
3、在教师的协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实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4、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实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能够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1、在他人的鼓励与协助下,对身边与数学相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历与协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了解能够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即时改正。
小学数学第一册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这个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理解和加减法,理解立体图形,11~20各数的理解,理解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理解钟表,会理解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册实验教材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实行设计的。
教材的编者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
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结合,加法和减法穿插编排,突出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较好的做法。
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水平,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根据《标准》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3.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能够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实行计算。
6.直观理解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点。
7.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水平。
8.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点:
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理解,位置,以及初步理解钟面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发展用数学实行交流,解决问题的水平。
学情分析:
我们面临的是刚刚入学的新生,学生年龄比较小,对小学的学习生活还不了解,加上学生的学前教育各不相同,又面临城乡结合部,学生情况比较复杂,所以,一开始面临的困难有不好。
首先,要让这些来自不同家庭,不同幼儿园的孩子尽快适合小学的学习生活,会上课,会听课,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其次,让一些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能主动的获取知识。
再次,改掉学生的不良习惯,拜托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和同学友好相处。
最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进度。
教学准备:
教师:
实物图画卡片、识字卡片、符号、图形卡片,口算卡片。
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数的组成练习卡片,计数器,绒板,钟面,方木块,小棒,数位表。
学生:
多媒体课件、练习本、学具袋、数字卡片、口算卡片。
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协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相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4、联系儿童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儿童接受的练习题。
5、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水准的进步。
6、即时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适当关心和协助有困难的学生。
教学策略:
数形结合策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策略,情境教学策略等。
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理解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理解………………………………………………………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理解…………………………………………………3课时
3.0的理解和相关0的加减法………………………………………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理解图形
(一)(2课时)
五、6~10的理解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理解和加减法……………………………………………7课时
2.8、9的理解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理解和相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11~20各数的理解(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对应的减法……………………………………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数学乐园(1课时)
七、理解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3课时
2.8、7、6加几………………………………………………………2课时
3.5、4、3、2加几…………………………………………………4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全册结构图
第一单元:
准备课
第二单元:
位置
第三单元:
1—5的理解和加减法
第五单元:
6—10的理解和加减法
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理解
数数→读数→顺序和大小→写数→个位和十位→10加几和相对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四单元:
理解图形
(一)
第七单元:
理解钟表
第一单元
这个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
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及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协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
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水准以及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协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水平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实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分析:
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的主题图,协助学生了解校园生活,使学生感到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可供学生数数的内容,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的各数。
通过数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有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师能够通过学生数数,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水平和语言表达水平,为今后的教与学做初步准备。
教科书第2--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对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的认数、读数的情况。
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策略。
会数10以内的数。
能用数字说一句流利的话。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幻灯机。
学具准备:
练习本、学具袋。
课时安排:
1课时。
单元结构图:
(第一周)
教科书2—4页新学年开学第一天,分类,练习一第1题。
教材分析:
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往往要数一数有多少个。
“数一数”也是认数和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学生对某些物体个数数一数的过程中,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数数的已有基础,便于确定数学教学的起点。
教材选择儿童乐园场景图,图中物体或人的数量分别能够用1-10各数表示。
从儿童喜欢的场景入手,能够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以1-10各数的顺序出现的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并用点子图表示出数量,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分类数数的方法,逐步培养数数的水平。
(一)知识教学点
1、初步学习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观察并数出图中的人和物的个数,或按方位数出周围物体。
2、学习物体分类,并把同一类物体圈起来。
3、学习指物数数,认相对应的数字。
(二)水平训练点
1、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图画或周围物体,学习观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水平。
2、做到指物数数,培养数数水平。
3、引导学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水平。
(三)德育渗透点
1、为学生介绍数学知识的用途,渗透教学目的教育。
2、结合观察图画,初步培养学生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的思想感情以及爱学习、爱劳动、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四)经验目标:
使学生掌握数数是从小到大的数,并且每个数量代表的就是哪个数的经验。
1.实行入学教育。
2.引导观察图画,数图画中人和物的个数。
3.学习分类,初步知道什么是同类物体,把同一类物体圈在一起。
1.按一定顺序指物数数。
2.理解物体分类。
3.学习用完整、规范的语言表述。
1.放大的挂图或幻灯片,内容是教科书2—3页的开学图。
2.教学“分类”用的实物图,幻灯片或电脑软件和理解1—10数字及相对应的整体图画。
教学设想:
(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协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好好学习、锻炼身体。
(2)通过学生计数图中人和物的数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观察事物的方法、语言表达的水平,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奠定基础。
(3)协助学生感受数与生活的关系,保持对数学的好奇心,保留对学习的新奇感,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同学、喜欢学习、喜欢上学。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从你们迈进学校大门那时起,你就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
学生在学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我们要学习很多知识,其中数学是我们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
数学知识用途很广,从数物体个数的1、2、3……;
买东西要花钱,汽车行驶的快慢,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及产值,农业上的施肥及收成,到科学家研制发射人造卫星、原子弹、导弹及航天飞机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这说明,世界虽大,但到处都离不开数学知识。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看数学书的封面,下方中间最大的两个字就是“数学”,上面的图画中三只小鸭子与小朋友抱着的一只小鸭子之间就含有很多数学知识,图画背景是七巧板,七巧板有很多拼摆方法,里面藏着很多数学秘密。
这说明学习数学很重要,也很有趣,我们现在就从这本书学习开始。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二、引导观察,指物数数
出示图画,引导数数。
(指图)这幅图画是一所小学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都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学校环境很美,你们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1.看图无序观察。
学生看什么说什么。
(有学生、老师、有的浇花,有的踢球,有树、有小鸟……)
2.引导有序观察学说完整话。
(1)边指边数出数量是1的人或物。
(一位教师,一面五星五旗,一个足球)
(2)边指边数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
(两个同学向老师敬礼,两个同学在浇花,两把喷壶)
(3)边指边数出数量是3、4、5……10的人或物。
(3个同学在踢足球,4棵葵花,5个大字“欢迎新同学”,6朵花,天上飞着7只小鸟,楼旁边有8棵树,一共有9个学生,一位老师,一共有10名师生。
)
(4)按顺序数一数画面上1—10的人或物。
教师谈话:
通过看这幅图我们知道,学校到处都有数学,而且这里的老师、同学互敬互爱,整个校园充满着团结、欢乐的气氛。
通过观察使学生对数字产生兴趣,并初步感知数的概念。
3.观察周围物体指物数数。
学生互相讨论。
(1)数一数教室有几个门?
几个窗?
每个窗上有几块玻璃?
有几盏灯?
教室墙上挂着几张画?
……
(2)横着数,一排有几张桌子?
竖着数,一行有几张桌子?
(3)数一数,你左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
右边的一行有几个同学?
前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后边一排有几个同学?
互相讨论使学生放松对课堂的紧张,并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增长对数的理解。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既让学生体验成功,又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发言、交流的好习惯。
三、组织室外活动,理解学校。
1.课上教学内容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从学校门口开始,参观理解学校,边看边引导同学们: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校牌、花坛、教学楼、办公楼、树木、操场上有老师、同学……)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
安排学生数身边的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都学习了什么?
(看图数数,分类,数数,认数字。
先对本节课数数活动实行总结,然后将数数活动延伸到课外。
五、布置作业
1、回家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学了什么?
2.观察周围物体数一数个数,说说哪些属于同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