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归纳礼仪篇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938443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50KB
初中语文古诗文归纳礼仪篇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语文古诗文归纳礼仪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古诗文归纳礼仪篇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母亲或许因过失而被父亲休掉,或者改嫁,但母亲生育我的劳苦,也是不可以背弃的。
幼年就失去父母而孤苦伶仃,恩爱养育我的养父母,都不可忘记,何况是亲生父母。
同母兄弟,我固然应当友爱;
前母所生兄弟,我也应当友爱。
亲生姐妹,我固然应当和敬,对于妯娌,我也应当和敬。
我的亲生子女,我固然保爱;
前妻所生的子女,我也应当保爱。
一切善行,家人一起身体力行,无不是由此孝心推及而来。
按照这个样子来尽孝,才能够真正为孝。
于是开始知道百般品行,孝才是源头。
弟子规
我孝父母,不敬叔伯,不敬祖曾,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不爱子孙,不敦①宗族,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不和姻娅②,不睦乡党③,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不忠君上,不信师友,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不爱人民,不恤物命,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不敬天地,不敬三光④,不敬神祗,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不敬圣贤,不远邪佞⑤,于孝有亏。
我孝父母,财色妄贪,不顾性命,知过不改,见善不为,于孝有亏。
淫毒妇女,破人名节,于孝有亏。
力全名节,于孝更大。
奉行⑥诸善,不孝吾亲,终为小善;
奉行诸善,能孝我亲,是为至善。
孝之为道,本乎自然,无俟勉强。
不学而能,随行而达。
读书明理,因心率爱,因心率敬,于孝自全。
愚氓愚俗,不雕不琢,无乖⑦无戾,孝理自在。
苟具灵根⑧,知爱率爱,知敬率敬,于孝可推。
孝庭子容,孝阃妇仪⑨。
孝男端方⑩,孝女静贞。
孝男温恭,孝女顺柔。
孝子诚悫,孝妇明洁。
孝子开先,孝孙承后。
孝治一身,一身斯立;
孝治一家,一家斯顺;
孝治一国,一国斯仁;
孝治天下,天下斯升;
孝事天地,天地斯成。
通于上下,无分贵贱。
①敦:
敦睦,互相友好和睦。
②姻娅:
亲家和连襟,泛指姻亲。
③乡党:
泛指乡里、家乡。
④三光:
指日、月、星。
⑤邪佞:
奸邪小人。
⑥奉行:
履行。
⑦乖:
违背;
不和谐;
不协调。
⑧灵根:
灵性之根。
⑨阃(kǔn):
官里的道路,借指行孝的途径。
妇仪:
妇女的容德规范。
⑩端方:
正直;
端庄。
静贞:
娴静贞洁。
温恭:
温和恭敬。
《尚书·
舜典》:
“溶哲文明,温恭允塞。
”悫(què
诚实。
明洁:
清白;
高洁。
升:
即升平。
太平的意思。
我孝敬父母,不敬爱叔伯,不敬爱祖先,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不爱子孙,不敦睦宗族,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不和爱姻亲,不与乡邻和睦,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不效忠君上,对师友不讲信用,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不爱人民百姓,不怜恤万物的生命,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不礼敬天地,不礼敬日月星辰三光,不礼敬天地神明,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不敬奉圣贤,不远离恶人,有损孝德。
我孝敬父母,非分地贪求财色,不顾性命,知道过错而不悔改,见有善行可为而不去做,有损孝德。
奸淫毒害妇女,破坏人家的名声和节操,有损孝德。
极力成全别人的名节,这算是大的孝行。
虽能奉行各种善行,但不孝敬父母,终究只是小善;
奉行各种善行,而又能够孝敬父母,这才称得上是“至善”。
为孝之道,本于人心自然本性,没有一点勉强。
不通过学习就能实行,随着自己的良心去做,所作所为自然就合乎孝道。
读书明白了道理,用良心统率爱,用良心统率敬,自然就能够使孝圆满。
愚夫俗子,不经过雕琢,没有不和暴戾之气,自然合乎孝道。
假使他们具有了灵明的根性,知道用爱心来统率爱,知道用敬心来统率敬,这样,孝行就可以推行于外了。
想知道在父母之前的孝敬,看儿子的容颜,就可以知道;
想知道闺中女子的孝行,看妇女的容德威仪,就可以知道。
孝子的行为端重大方,孝女文静贞洁。
孝子温良恭敬,孝女顺从柔和。
孝子行事诚恳,孝妇持身清洁。
孝子率先行孝,就必定会有孝孙继承孝行。
通过尽孝来修身,一身的品行就可以立正;
通过尽孝来治家,全家就会和顺;
通过尽孝来治国,国家就会充满仁爱;
通过尽孝来治理天下,天下就会升平;
通过尽孝来事奉天地,天地就会太平。
孝道可以通达于天地,不分贵贱,都要尽孝。
阳子之宋(敬)
原文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
逆旅者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
“弟子记之!
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庄子·
山木》)
翻译
阳子(杨朱)到宋国去,住宿在客栈里。
客栈的主人有两个姨太太,其中的一个很美丽,其中的一个很丑陋。
长得丑的人受尊重,长得美的人却受到冷漠对待。
阳子问客栈主人这样做的原因,客栈的主人回答说:
“那个美丽的自以为美丽而骄傲,所以我不认为她美;
那个丑的自认为丑陋,但我不认为她丑。
”阳子说:
“弟子记住了!
品德高尚而又不自以为贤明的人,到哪里去不受尊重呢?
”
寓意
做人要品德高尚而又不骄傲自己的长处才对;
恃才而骄傲被人轻视,贤德而谦虚受人喜爱。
注释
阳子:
也做“杨子”,据说就是杨朱,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
逆旅:
客栈
恶:
丑陋
小子:
这里指旅店主人
贵:
尊贵,受尊重
贱:
受到冷淡对待
自美:
自己认为漂亮
故:
原因。
缘故
去:
离开,此指去掉
安:
哪里
爱:
被人所爱
阳子之宋练习
指出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1.阳子之宋(之)①的②他的③到选:
3
2.其一人美,其一人恶(其)①其中②其他③那选:
1
3.阳子问其故(故)①故意②原因,缘故③老朋友选:
2
1.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
答案:
那个美的觉得她自己很美,可是我并不感到她美。
2.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做贤德的事而不认为自己有贤德的品行,这样的人到哪里不受人敬爱呢?
②阜:
丰富;
富有。
熙:
兴盛。
旧唐书忠义传
原文:
冯立,同州冯翊人也。
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
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
“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
”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
谓其徒曰:
“微以报太子矣!
”遂解兵遁于野。
俄而来请罪。
太宗数之曰:
“汝在东宫,潜为间构,阻我骨肉,汝罪一也。
昨日复出兵来战,杀伤我将士,汝罪二也。
何以逃死!
”对曰:
“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无所顾惮。
”因伏地歔欷,悲不自胜。
太宗慰勉之。
立归,谓所亲曰:
“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
”未几,突厥至便桥。
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
太宗闻而嘉叹,拜广州都督。
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由是数怨叛。
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
尝至贪泉,叹曰:
“此吴隐之所酌泉也。
饮一杯水,何足
道哉!
吾当汲而为食,岂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
”遂毕饮而去。
在职数年,甚有惠政,卒于官。
译文:
冯立,同州冯翊县人。
有武艺,略识文字,隐太子李建成援任为翊卫车骑将军,当做可以依托的心腹骨干。
李建成被杀,他身边的人大多逃散而去,冯立感叹说:
“怎麼能在太子活着时接受他的恩典,太子死后却逃避他的灾难呢!
”於是率兵进攻玄武门,苦战了很久,杀掉屯营将军敬君弘,对他自己的部下说:
“可以稍稍报答太子了厂於是扔掉武器逃入荒野。
不久又前来请罪,太宗数落他说:
“你在东宫,暗地裹离间中伤,阻隔我们的骨肉之情,是你的罪过之一。
昨天又出兵来战,杀伤我的将士,这是你的罪过之二。
怎麼能逃脱一死!
”冯立回答说:
“献身侍奉主上,希望能舍命报效,在任之时,是没有什麼可顾忌的。
”於是伏在地上抽泣,悲哀不能自已。
太宗慰勉了他。
冯立回去,对亲信说:
“受到莫大的恩典,有幸得到救助,终生应当以死来报答。
”不久,突厥来到便桥,冯立率领数百名骑兵与虏兵在咸阳作战,杀死并俘获很多虏兵。
太宗闻讯而赞叹,拜授广州都督。
以前做州牧的,大多因贪污纳贿而被蛮夷所厌恨,因此屡次因怨恨而反叛。
冯立到任,不经营产业,衣食取其够用而已。
曾到贪塞。
感叹说:
“这是吴隐之酌饮过的泉水,饮一杯泉水,哪裏值得一提呢!
我应当汲取而食用,何止一杯呢,它怎麼能改变我的心性呢!
”於是全都饮下而去。
在职数年,很有德政,后死在任上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
“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
“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大踧踖。
译文或注释:
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
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
“我是李府君的亲戚。
”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
李元礼问:
“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
”孔融回答说:
“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
”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
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
“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
”孔融听后说:
“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陈韪听了感到非常不安。
【解读】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
写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
这里对李元礼名气之盛的描写,为后文孔融成功地以年仅十岁、无官无名之身成为李元礼的座上宾提供了一个背景和基础。
第二层
写孔融聪明机智地拜访了李元礼,人皆称奇。
这里孔融巧妙地运用了“亲戚关系”这个概念,将孔夫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不可谓不机巧,其思维不可谓不敏捷。
第三层
写孔融机智地反驳陈韪的刁难,再次表现出他聪明机智的特点。
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
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
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
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能养德,终归末节
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
【译文】气节和正义足可傲。
视任何达官,情真而生动的文章足以用过“白雪”名曲。
然而如果不用高尚的道德来陶冶它们,所谓的气节与正义不过是出于一时意气用事或感情冲动,而生动的文章也就成了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
【注解】青云:
比喻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
白雪:
是古代曲名,比喻稀有杰作,《昭明文选》陆机《文赋》说:
“缀下里于白雪。
注:
淮南子日师旷奏日雪而神禽下降。
白雪,五十弦琴乐名。
”血气之私:
血本指有血液和气息的动物,此指感情,即个人意气。
【评语】这里的德是从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追求来讲的。
陶土经过烧炼才能成为器皿,铁砂经过熔炼才能成为钝钢。
一个人不论如何清高或有学问,如没有高尚的品德来配合,没有一种为大众利益献身,为社会公益服务的主旨而只限于一己之私,一隅之见,那么这种清高和学问就成为不受世人重视的“血气之私,技能之末”,成了微不足道的孤高和雕虫小技。
这是不足取的。
这种人自我清高,咏诵风雅可以,却于世无补。
日知录·
正始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
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
昔者嵇绍之父康被杀于晋文王,至武帝革命之时,而山涛荐之入仕,绍时屏居私门,欲辞不就。
涛谓之曰:
“为君思之久矣,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于人乎。
”一时传诵,以为名言,而不知其败义伤教,至于率天下而无父者也。
夫绍之于晋,非其君也,忘其父而事其非君,当其未死,三十余年之间,为无父之人亦已久矣,而荡阴之死,何足以赎其罪乎!
且其入仕之初,岂知必有乘舆败绩之事,而可树其忠名以盖于晚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遍于天下,如山涛者,既为邪说之魁,遂使嵇绍之贤且犯天下之不韪而不顾,夫邪正之说不容两立,使谓绍为忠,则必谓王裒为不忠而后可也,何怪其相率臣于刘聪、石勒,观其故主青衣行酒,而不以动其心者乎?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墨子兼爱中》(仁爱)
子墨子言曰: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①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然则天下之利何也?
天下之害何也?
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②,人之与人之相贼③,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崇④此害亦何用生哉?
以不相爱生邪?
子墨子言:
以不相爱生。
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⑤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
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
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
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
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
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
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
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⑥弱,众必劫寡,富必侮⑦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⑧不相爱生也。
是以仁者非之。
①兴:
兴举,兴办。
②相篡:
相互争夺。
③相贼:
相互残害。
④崇:
应为“察”,考察。
⑤惮:
害怕,顾忌。
⑥执:
控制,掌握。
⑦侮:
欺侮。
⑧以:
因为。
墨子说:
“仁人所做的事,必定兴办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害,以此做为自己的事业。
”那么天下之利是什么?
天下之害又是什么?
“现在国家与国家相互攻打,家族与家族相互争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国君与臣子不慈爱忠心,父亲与儿子不慈爱孝顺,兄长和弟弟不和睦相处,这是天下的祸害。
”然而,考察这种祸害是如何产生的?
是因为人们普遍不相爱产生的吗?
“是因为人们不相爱产生的。
现在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因此,不顾忌用全国的力量,攻打别的国家。
现在家主只知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此不顾忌用全部家族的力量,以篡夺别人的家族。
现在人们只知爱自己的身体,不爱别人的身体,因此不顾忌以自己全部力量,残害别人的身体。
所以,诸侯不相爱,那么必然会发生战争;
家主不相爱,必然互相争夺;
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
君主和臣子不相爱,就不惠爱忠心;
父亲儿子不相爱,就不会慈爱孝顺;
兄弟不相爱,就不会和睦相处。
天下之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必然控制弱小的,众多的必然压迫少数的,富裕的必然欺侮贫穷的,尊贵的必然轻视贫贱的,奸诈的必然欺骗愚昧的。
凡是天下的祸害争夺,积怨仇恨,它们所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不相爱而引起的,因此仁人非难这种现象。
张孝基仁爱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
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
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
孝基与治后事如礼。
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
“汝能灌园乎?
”答曰:
“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
“汝能管库乎?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
又甚幸也。
”孝基使管库。
其子颇驯谨,无他过。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方勺《泊宅编》)
词解
1.许昌士人张孝基,取同里富人女。
富人病且死。
●不肖:
不成才
●斥:
指责,斥责
●逐:
赶
●且:
将要,快要
2.尽以家财付孝基。
久之。
其子丐于途。
孝基见之,恻然谓曰:
●付:
交付,托付
●如礼:
按照规定礼节、仪式
●恻然:
同情的样子
3.“汝能灌园乎?
”孝基使灌园。
其子稍自力,
●灌:
灌溉
●就:
本义为“接近”此指“得到”
●稍:
渐渐
4.孝基怪之,复谓曰:
”
●怪:
对…感到奇怪
●出:
超过望:
希望,盼望
●况:
何况
●甚:
更,更加
●幸:
幸运
5.孝基使管库。
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
●使:
让
●颇:
很驯谨:
顺从而谨慎
●徐:
慢慢地
●故态:
旧的坏习惯
●故:
旧的,原来的
6.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遂:
于是,就
●以:
把
●所:
用来......的
●委:
委托
●归:
归还
译文
许昌有个士人叫张孝基的,娶同乡某富人的女儿。
富人只有一个儿子,不成才,便骂着把他赶走了。
富人生病将要死了,把家产全部托付给孝基。
孝基按规定礼节为富人办了后事。
过了许久,富人的儿子在路上讨饭,孝基见了,同情地说道:
“你会灌园吗?
”富人的儿子答道:
“如果让我灌园而有饭吃,很高兴啊!
”孝基便叫他去灌园。
富人的儿子渐渐地能自食其力了,孝基对他的变化感到奇怪,又说道:
“你能管理仓库么?
”答道:
“让我灌园,已出乎我的意料,何况管理仓库呢?
那真是太好啦。
”孝基就叫他管理仓库。
富人的儿子很顺从、谨慎,没犯什么过错。
孝基慢慢观察他,知道他能改过自新,不会像以前那样,于是将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还给他了。
参考译文
许昌这个地方有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张孝基,同乡土的一个有钱人见张孝基为人正直诚实,就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他做妻子。
于是张孝基就和富人的女儿结婚了。
那个富人有一个儿子,但是儿子品行不端,经常赌博,还时常出入城里的酒楼和妓院,挥霍家里的钱财,败坏家里的名声。
富人用尽了办法,还是不能使儿子悔改,后来把儿子赶出了家门,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
富人后来得了重病,张孝基和妻子尽心照料他,给他请医生买药熬药,可就是不见好转。
有一天,富人把张孝基叫到床前,对他说:
“我这人命苦,虽然有万贯家财,可是我儿子不争气,我不得不另找一个财产继承人。
我暗中观察你很多年,觉得你人品不错,就决定把这个家托付给你。
我怕是活不了几天了,今天我就把家里的事交待一下,死也就安心了。
”于是,他让管家拿出账本和家里的金钱财宝,一样一样讲给张孝基听。
张孝基一一记下,还答应一定帮他管好家里的事。
过了些日子,富人真的死了。
张孝基遵照老人的嘱咐,把家里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很多年以后,张孝基去城里办事,看见一个乞丐正跪在马路边要饭,仔细一看,原来是富人的儿子。
于是就走上前问:
“你能浇灌菜园吗?
”富人的儿子回答:
“如果浇灌菜园能让我吃饱的话,我愿意。
”于是张孝基就把他带回家,让他吃了一顿饱饭,然后就让菜农教他灌溉菜园子。
富人的儿子很认真地学,不久就已经做得很好了。
张孝基觉得富人的儿子正在一点一点变好,想给他一些新的工作,就问他:
“你能管理仓库吗?
”富人的儿子说:
“能够浇灌菜园子,我已经很满足了,这是我第一次靠自己的劳动吃饭;
如果能管理仓库,我是多么幸运呀!
”此后,富人的儿子很认真地管理仓库,半年时间里从没出过任何差错。
于是张孝基就教他管家里的账目,富人的儿子不久也学会了。
张孝基觉得富人的儿子已经能够独立管理家里的一切事物了。
有一天,张孝基对富人的儿子说:
“你父亲临死的时候,托付我帮他管理家里的田产、财物,现在你回来了,也学会独立做事了,我想我该把这个家还给你了。
”富人的儿子接管了家里的事以后,勤俭持家,还经常帮助村里的穷人,成为乡里的一个好人。
感想
张孝基对不成材的妻子的兄弟如此相信,说明他是一个宽容的,有博大的胸怀,相信别人的人
《论语》
[论语原文]子曰: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
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
“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
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
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
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论语原文]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
“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古诗文 归纳 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