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第二章闻法趣入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3796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70KB
成佛之道第二章闻法趣入Word下载.docx
《成佛之道第二章闻法趣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佛之道第二章闻法趣入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佛及佛门生所開示的法藥。
4、殷重療治想:
精進修行,久服法藥。
※《大智度論》卷22,(大正25.225下)云:
「佛如醫王,法如良藥,僧如瞻病人,戒如服藥禁忌。
」
(2)、鏡喻:
检讨自己有無種種過失、種種功德?
如人自照鏡,好醜生欣戚。
一、過失:
如有過失,應慚愧懺悔,遠離過失。
二、功德:
如無功德,應尽力去修習。
五、預入聖流所必備的四大條件(四預流支):
一、親近善士。
二、聽聞正法。
3、如理作意。
4、法隨法行。
※參見《雜阿含經》卷30(843),(大正2.215中)。
六、善知識之條件:
一、有證德:
戒、定、慧三學成绩。
二、有教德:
深切經藏,成绩多聞。
3、達實性:
由聞思教理通達正法,或由現證慧通達正法。
4、具悲愍心:
不為名聞利養,能清淨(為利益眾生)說法。
五、巧為說:
成绩辯才,能契理、契機、善巧方便的為眾說法。
七、《涅槃經》說:
四種能够為人依止的師長:
一、凡夫未離煩惱出於世間,多所度脫,多所饒益。
二、得須陀洹、斯陀含果。
3、得阿那含。
4、得阿羅漢。
※參見《大般涅槃經》卷4,(大正12.875下~876上)。
八、~45)親近善知識的態度:
(1)觀德莫觀失:
不是為了尋求師長的過失,而是想學習師長的長處。
(2)隨順莫違逆:
A、要隨順師長的意旨,使師長歡喜:
一、要隨力供養種種財物。
二、為師長服勞務。
3、依師長開導教授去修行。
B、莫違逆師命:
即便師長有所呵責,也不可生嫌恨心、恚惱心。
※參見《大智度論》卷96,(大正25.733上~下):
「如藥師為病者說服藥法,汝能如法服,病則得瘥。
……於師生佛想,以能教佛道因緣故。
世間小人,因緣事訖,則忘其恩義。
作是念:
如人搭船度水,既到彼岸,何用船為?
是故說:
汝當知恩!
應作是念:
所從聞般假设者,即是我善知識。
一切諸利中,般假设利最勝,行是般假设,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又復行般假设因緣故,親近諸佛,常生有佛國中,離於八難,值佛活着。
菩薩應作是念:
我得如是等諸功德,皆從般假设得;
般假设波羅蜜從師而得,是故視師如佛想。
有人能說般假设波羅蜜者,有大福德,多知識,多得供養;
门生初為般假设故隨逐,後漸漸為供養利,是故說:
莫以世利故隨逐法師。
問曰:
何以不但說親近善知識,而說是種種因緣?
答曰:
有人既得善知識,不得其意,反成讎隙而墮地獄,更相謗毀故。
唯佛一人無有過失,餘人誰能無者?
假设门生見師之過,假设實、假设虛,其心自壞,不復能得法利。
是故空中聲教:
假设見師過,莫起嫌恨!
汝應作是念:
我先世福德不具足故,不得值佛,今值是雜行師;
我不應念其過失,而自妨失般假设!
師之過失,不著於我,我但從師受般假设波羅蜜法。
譬如狗皮囊盛好寶物,不應以囊故而棄其寶;
如罪人執燭照道,不能够人罪故,不受其明,自墜溝壑;
又如行遣小人導道,不能够人小故,不隨其語。
如是等因緣,不應遠離於師。
師假设實有罪,尚不應離,何況其中魔作因緣,令說法者有深妙五欲!
令门生不染著法,說法者以方便故現受。
方便者,所謂欲令眾生種福德因緣,亦為同事攝眾生故。
復有諸菩薩通達諸法實相故,無所障礙,無有過罪;
雖有過罪,亦無所妨。
如人年壯力盛,腹中火熱,雖食不適飲食,不能生病;
又如有好藥,雖被惡毒,不能為害。
如是等因緣故,汝於師所,莫起嫌恨而自失般假设!
如經中說。
復有說法者持戒清淨,離於五欲,多知多識,有好名聞,威德尊重,门生受法而不顧錄,汝於是中莫生怨恨!
當作是念:
我宿世罪故,今為小人,師不輕我,我自無福,不能得近;
又我於師所,應破憍慢以求法利。
有如是等種種諸師,菩薩為求般假设波羅蜜故,但一心恭顺,不念其長短。
假设能如是忍辱於師,一心不起增減者,汝於師所盡得妙法;
如完牢之器,所受不漏。
九、親近善知識的功德:
善知識者即是滿梵行之人,由善知識成绩無上正等正覺。
A、《增一阿含經》卷40〈九眾生居品44〉(10),(大正2.768下~769上):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阿難白世尊言:
「所謂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將引善道以至無為。
佛告阿難:
「勿作是言!
言:
『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
』因此然者,夫善知識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
我亦由善知識,成無上正真等正覺;
以成道果,度脫眾生不可稱計,皆悉免生老病死;
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識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復次阿難!
假设善男子善女人,與善知識共從事者,信根增益,聞施慧德皆悉備具,猶如月欲盛滿光明漸增倍於常時。
此亦如是!
假设有善男子善女人親近善知識,信、聞、念、施、慧皆悉增益;
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假设我旧日不與善知識從事,終不為燈光佛所見授決也。
以與善知識從事故,得為與提和竭羅佛所見授決;
以此方便,知其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假设當阿難世間無善知識者,則無有尊卑之敘:
父母、師長、兄弟、宗親,則與彼豬犬之屬與共一類,造諸惡緣種地獄罪緣。
有善知識故,便別有父母、師長、兄弟、宗親。
是時世尊便說此偈:
「善知識非惡,親法非為食,將導於善路,此親最尊說。
是故阿難!
勿復更說言:
善知識者是半梵行之人也。
爾時阿難從佛受教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B、《華嚴經》卷64〈入法界品39之5〉,(大正10.345中9-21):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門,令我得入真實道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來地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寶洲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燈,令我得見夷險道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橋,令我得度險惡處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蓋,令我得生大慈涼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見法性門故。
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滿足大悲水故。
※有關「善知識是滿梵行或半梵行」的問題,民國83年4月25日釋心行法師發表了一篇文章「論善知識是滿梵行或半梵行」,登載於《諦觀》雜誌第77期(頁25~31),認為導師誤解了經文的原義。
※有關「善知識是滿梵行或半梵行」之文獻,見於以下經典:
1.《雜阿含經》卷27(726經),(大正2.195中)。
2.《相應部》45.2(巴利文PTS本:
SN..~;
日譯本:
《南傳大藏經》十六上,,。
3.《相應部》3.18(巴利文PTS本:
《南傳大藏經》十二,~。
4.《雜阿含經》卷46(1238經),(大正2.339上~中)。
5.《別譯雜阿含經》卷4(65經),(大正2.396上~中)。
6.《增一阿含經》卷40「九眾生居品第44」(10經),(大正2.768下~769上)。
7.《雜事》(『全然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大正24.398中~下)。
※內容比對:
這些經、律一致的說到「善知識是滿梵行」,但如果是仔細比對這些經典,會發現各經典所說並非完全一致。
就以「到底誰是善知識」來說,就有以下不同的观点:
A、世尊本身确实是善知識:
《雜阿含經》卷46(1238經),(大正2.339上~中):
阿難云:
「半梵行者,是善知識……」
佛云:
「……莫作是語!
(……我為善知識,)……我常為諸眾生作善知識。
……」
***此經中說:
佛令眾生脫離老病死,佛本身确实是善知識。
B、世尊因善知識而脫離生死:
《別譯雜阿含經》卷4(65經),(大正2.396上~中):
阿難比丘…言:
「善知識者,梵行半體。
…」
我(世尊)告阿難:
「止!
止!
莫作是語!
…我(世尊)以善知識故,脫於生死,是故當知:
善知識者,梵行全體。
***此經中,釋尊說他本人也是因善知識故,才脫離生死,因此不應說「善知識者,梵行半體」,而應說「善知識者,梵行全體」。
C、世尊因善知識而脫離生死,而世尊本身也是善知識:
一、《增一阿含經》卷40,(大正2.768下):
佛告阿難:
『善知識者即是半梵行之人』。
因此然者,夫善知識之人,即是全梵行之人,與共從事將視好道。
***此經說的很明白,並不是說「善知識必然要全梵行、信、聞、念、施、慧皆悉具足的人,才能够當作我們的善知識」;
而是說「親近了善知識,能引導人走向正確的道路,信、聞、念、施、慧皆得以增長,就此意義而言:
善知識者即是全梵行之人也。
」釋尊本人也是因善知識故,才成绩無上正等正覺,並度化眾生,令其脫離生死。
若是釋尊往昔沒有親近善知識的話,也終必無法取得燃燈佛授記。
二、『全然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38,(大正24.398中~下):
時阿難陀白佛言:
「世尊,我於靜處作如是念:
『善知識者是半梵行』,諸修
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辦,得善友故遠離惡友,以是義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
佛言:
「阿難陀!
勿作是語:
『善知識者是半梵行。
』何以故,善知識者是
全梵行,由此便能離惡知識,不造諸惡、常修眾善,純一清白具足圓滿梵
行之相。
由是因緣,假设得善伴與其同住,乃至涅槃事無不辦,故名全梵行。
何以故,阿難陀!
我由善知識故,令諸有情於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皆得解脫。
假设離善友無如是事。
阿難陀!
於我所說應勤修學。
***在此律典中,阿難陀對於「善知識為何是半梵行之理由」作了說明。
修行者是透過善知識,而得以走上正確的修行道路。
而佛則說:
「善知識者是全梵行。
」其理由是:
親近了善知識,在善知識的薰陶之下,便能再也不造作諸惡,進而常修眾善,而具足圓滿純一清白梵行之相。
(此處說:
具足圓滿純一清白「梵行之相」,不是說:
已具足圓滿純一清白「梵行」)假设得與善知識同住,不斷的同意善知識的引導,乃至究竟涅槃,亦能無事不辦。
在這個意義下,故說「善知識是全梵行。
接著佛說他本人也是因善知識故,才脫離生死;
而佛不是自己了脫生死就好,更令门生們同得解脫。
這樣子輾轉相傳,就能够法身長在,若是沒有善知識的話,就一切無法成辦了。
《增一阿含經》與《雜事》所述,包括了上述A與B兩個層面,釋尊本身确实是善知識,但是釋尊也還是因善知識而了脫生死的。
綜上所述,可歸納以下幾點:
(一)、「善知識」的範圍没必要限於功行圓滿的佛,「善知識」有可能是佛,也有可能是其他人。
或許能够進一步說:
從發心到了脫生死,善知識没必要限於同一個人。
有的人雖然未功德圓滿,卻能讓我們發心修學佛法;
有的人自己有修證,又能指導修行者斷惑證真,這些都不妨稱之為「善知識」。
(二)、「為什麼善知識是滿梵行?
」從經、律的解說是:
由於親近善知識,再也不造惡,進修眾善,乃至脫離生死,因此才說「善知識是滿梵行」。
並非一開始就認定「善知識确实是滿梵行」或「滿梵行的才能够稱為善知識」。
※《相應部》(日譯《南傳大藏經》十二冊,~149)(SN.,~89)(佛告波斯匿王):
「大王應如是學:
〝我(大王)將來是善知識,善友,善伴。
〞」〔佛勉勵大王,若是能不放逸,將來大王也是善知識〕。
※1998年8月3日,厚觀(院長)於南投拜見了導師,請教《成佛之道》45頁中有關「親近善知識,清淨梵行是不是已經完成」的問題。
導師的解說,要點如下:
(一)、一样說的「梵行」,确实是「清淨行」,特別是「不染愛欲」的行為。
落发人持不淫戒,雖然有的尚未得禪定,未完全斷欲,只要不犯淫戒,也算是修梵行。
(二)、《雜事》是屬於戒律,重在「行為」,強調與善知識共住;
與《經》之重在從善知識「聽聞法義」稍稍不同。
有些經從「善知識」這邊來談,我(導師)的重點則是從「親近善知識」這邊來談。
(三)、善知識不應該侷限於佛,凡能引導我們走上正道,能幫助我們增長戒、定、慧的,都能够稱之為「善知識」。
(四)、我(導師)在《成佛之道》中說「親近善知識,可說圓滿清淨梵行,已經完成」的意思,當然不是說「一親近善知識,所有的清淨梵行就通通已經完成了」。
我的意思是說:
「親近了善知識,一直在善知識的薰陶、引導之下,再也不造惡,再也不有染污,就可說是清淨囉!
這樣一直修下去,雖然還沒有成绩,也可說早晚會圓滿成绩的。
就像一個人從高樓摔下來,雖然在半空中還沒死,但我們能够說他已經死定了。
因此我在《成佛之道》中加了『可說』這兩個字,並非說『親近善知識的當下,圓滿清淨梵行就通通已經完成了』。
十、~得聞正法之條件:
(一)、離八難(八無暇)~。
一、離地獄道。
二、離餓鬼道。
3、離畜生道。
4、不生長壽天(色界的無想天,無色界的四天)。
五、要生逢佛世:
時間(佛避世與佛法住世的時代)。
六、要生中國:
空間(有佛或僧眾宏揚佛法的地址)。
7、要六根具足:
生理、心理健全。
八、離邪見:
知見正確。
(二)、得人身~。
一、人身難得,如盲龜浮木喻。
二、人有三事勝諸天(參見《大智度論》卷65,(大正25.516上)):
(1)、憶念勝。
(2)、梵行勝。
(3)、勤勇勝。
3、勉勵勤學:
莫入寶山而空手回。
十一、~隨根機、發心不同,而有種種差別:
(一)、下品人:
增上生心——願生人間,願生天上,以人天福樂為目標。
(二)、中品人:
出離心——聲聞乘,緣覺乘,出離三界,得涅槃解脫樂。
(三)、上品人:
菩提心——菩薩行為因,成佛為果,「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绩無上正等正覺(最極究竟的大涅槃樂)。
十二、~五乘、三乘、一乘(大乘)。
(一)、五乘:
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二)、三乘:
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
(三)、一乘:
菩薩乘(因位)或佛乘(果德)。
十三、~五乘共法(下士法)。
(一)、在明白得方面:
世間正見。
(善惡、業報、三世、凡聖。
)
(二)、在行為方面:
正命。
(三)、勤修三福行:
布施、持戒、禪定。
~。
十四、~三乘共法(中士法)。
修避世間解脫道:
(一)、(聲聞乘)四諦。
(二)、(緣覺乘)十二緣起。
十五、大乘不共法(上士法)。
(一)、~三心相應:
一、一切智智相應作意(菩提心)。
二、大悲為(上)首。
3、用無所得而為方便(空性慧)。
※參見《大般假设波羅蜜多經(卷412)大正7.67中》。
(二)、~修六度:
一、布施波羅蜜。
二、持戒波羅蜜。
3、忍辱波羅蜜。
4、精進波羅蜜。
五、禪定波羅蜜。
六、般假设波羅蜜。
(三)、~修四攝:
一、布施。
二、愛語。
3、利行。
4、同事。
十六、~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間之關係。
(一)、相依相攝
一、相依:
依下能起上。
依下士法(五乘共法)能起中士法(三乘共法);
依中士法能起上士法(大乘不共法)。
二、相攝:
依上能攝下。
依上士法,能攝得中士法與下士法;
依中士法能攝得下士法。
(二)、隨機差別:
從適應眾生根性來說,方便說有五乘、三乘。
(三)、歸極一乘:
從如來避世本懷來說,一切法門都是成佛的法門(成佛之道)。
十七、~對於上士法、中士法、下士法應有的態度:
(一)、不滯於中下:
修學佛道,不應滯留於小乘道、人天道上就感到滿足。
(二)、亦不棄中下:
一切都是成佛的法門,故不應棄捨中士法、下士法。
(三)、圓攝向佛乘:
圓滿貫攝一切中下法,而同向於佛乘。
(四)、不謗於正法:
毀謗正法有以下幾種人:
一、以為某經某法,不是佛法。
(易發覺而遠離。
二、以為我是大根機,不需要中下法。
3、以為因果善惡等法門,都是為下愚人說,與我無關。
4、以為學了大乘法中的某經就等於取得一切佛法,再不用其他了。
五、以為只要真實修行就好,不要聞思經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章闻法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