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937289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5.42KB
导学教程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导学教程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①绿蚁②,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注] ①沈:
同“沉”。
②绿蚁:
一种美酒。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
(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
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
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
(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
(2)①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
②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
③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
3.(2014·
池州月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田 家
欧阳修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1)欧阳修的《田家》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
请结合全诗简析。
(2)两首诗都描绘了农村生活,但各有侧重,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
雨声初歇,斑鸠和鸣,是充满生机的动景。
初升的红日,怒放的杏花,是静景。
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等言之成理亦可。
)
(2)欧阳诗主要描写农村风光的优美,表现农民生活的愉悦与满足。
范诗主要刻画官府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现农民劳作的艰辛和生存的艰难。
4.(2014·
枞阳宏实中学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出池州
姚 鼐
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洲。
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
(1)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作简耍分析。
(2)这首诗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
(1)第三句写的是静景,池州为青山环绕,春花万千。
第四句是动景,诗人在微风吹拂下划一叶扁舟悠悠然出了池州。
这两句以动衬静,动静结合。
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妙境界。
(2)诗人运用融情入景(或“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
通过描写四周环境之幽雅静谧,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安宁与平和。
5.(2014·
江南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望海楼①
米 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
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 ①望海楼:
宋时在镇江城内。
②铁瓮:
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
③沧州:
滨水的地方。
(1)结合诗句,分析首联表现了望海楼怎样的特点?
(2)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对比写景,请具体结合诗歌说明。
答案
(1)诗人自远方仰视望海楼,先以镇江城在“云间”和“近青天”衬托望海楼,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垠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出望海楼的高峻奇伟。
(2)这一联写景自楼内向外远望,红日、白烟形成色彩的对比;
画角、沧州形成听觉和视觉的对比;
红日落处、白烟起处形成远近和趋向的对比,把它们融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答出两点即可)
6.(2014·
南京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首联中哪一个物象暗扣着题目?
第二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前人称刘禹锡“英迈之气,老而不衰”,三、四两联是如何表现诗人这一特点的?
答案
(1)①玄蝉(或“蝉”)。
②对比(或“衬托”、“反衬”),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2)①骏马思念边塞秋草而抖动拳曲的毛,大雕顾盼万里青云而睁开双眼,诗人笔下的骏马和大雕蕴含着生气和力量。
②诗人就是抱病也要登上高台放眼四望,身老有病却豪情不减。
7.(2014·
江淮十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早发竹下①
[宋]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 ①竹下:
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
②吹:
通“炊”。
(1)本诗颈联“直”“弯”二字,与王维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之“直”“圆”二字,在营造意境上,作用有何不同,试作比较分析。
(2)前人论诗,“作诗要有情有景,情与景会”。
简要赏析本诗是怎样做到“情与景会”的。
答案
(1)范诗借“直”“弯”二字勾画出皖南风景林深溪秀的特点,而王诗以“直”“圆”二字突出了塞外风景的苍凉雄浑。
(2)诗人把主观情思寄托在景物描写之中。
诗歌选取轻雾、重山、炊烟、树丛、溪水、小桥、禽鸟等意象,组合成一幅清秋黎明朦胧宁静而又生动活泼的山村美景图,寄寓了诗人的晨出观景时的愉悦心情。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问答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
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
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
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这两句写景,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酒醒”三句与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有异曲同工之妙,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大雁是“孤雁”,太阳又是“寒日”,孤单感加上傍晚的寒意,写出了浪迹飘零之苦。
晚霞吐红,在流浪人眼中看来,红光惨淡,透出寒意,引发了作者凄苦无奈之感。
(2)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
都写了酒醒后的情景,突出了孤独无依、凄凉难耐之感。
9.(2014·
枞阳宏实中学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北征
李 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 ①碛:
沙漠。
(1)两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何相同之处?
(2)结合两首诗的尾联,分析两首诗表现手法方面的不同。
答案
(1)两首诗均以乐曲、月光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两首诗都表达了征戍士卒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尾联李诗以细节描写作结,而王诗以景物描写作结,各具匠心。
李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细节,寓情于细节描写之中。
王诗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到第四句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之景收束,融情入景,把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菊
唐·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①初开晓更清。
寒 菊
宋·
郑思肖②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①金粟:
形容菊花色泽金黄,形态娇小。
②郑思肖:
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宋亡后,孤身隐居苏州,改字忆翁,以示不忘故国。
(1)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什么样的品格?
又分别突出了菊花什么特点?
试作简析。
(2)两首诗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分别是什么?
试作赏析。
答案
(1)两首诗都赞美了菊花独立、耐寒的品格;
白诗突出了菊花在寒冷的秋晨,凌霜怒放的清新美丽,郑诗则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
(2)白诗运用反衬手法,以“蕉折”“荷倾”衬托菊花“金粟初开”,赞美了菊花之美;
郑诗运用拟人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暴、忠于大宋的情怀。
(将白诗“反衬”答成“对比”“衬托”,将郑诗“拟人”答成“象征”“托物言志”,均可视为正确答案。
11.(2014·
巢湖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旅 宿
杜 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
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分清虚实:
哪是实景,哪是虚景。
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答案 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
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
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
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
(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
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
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
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
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
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
第四联,“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表现一种愉悦心情。
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羁旅愁苦,所以才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
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
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反衬羁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旨。
答案 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
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
12.(2014·
合肥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西江月 秋兴
程 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渔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 程馞(bó
):
字墨仙,明朝休宁人。
(1)结合上阕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
(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请试举两个简要分析。
答案
(1)①从“治圃”、“寻泉”、一“招”一“笑”,可见山翁是一个有生活情趣、恬然自得的人。
②作者通过山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向往山水田园的思想情感。
(2)①叠词:
“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
“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②对偶:
“隔岸”“近溪”远近对举,“重重”“点点”叠词增韵,“竹树”“潭烟”相对,写出景色清幽之美。
③远近结合:
“隔岸”远观,“近溪”近景,更显景物的参差有致。
④动静结合:
“竹树”“潭烟”属静景,“渔船下滩”属动景,动静结合。
13.(2014·
蚌埠二中第二次月考)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①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七首(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 ①无那:
无奈。
(1)王昌龄的两首《从军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请联系诗句分析。
(2)两首诗歌的三、四句都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简要赏析。
答案
(1)其一表达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情感。
久戍不归的征人独坐在孤零零的戍楼上,传入耳际的缕缕笛声勾起征人无限的思乡、思亲之情。
其五赞颂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大漠之中狂风四起,飞沙走石,战士们顶着狂风半卷着红旗,向前挺进,中途听到了前方传来的大捷的消息,战士们因失去了一次杀敌的机会而遗憾。
(2)其一中“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诗人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乡恋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
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使全诗更富有意蕴。
其五中“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两句,避免了正面写夜战过程,从侧面写前军夜战的战果辉煌,让读者去体会联想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使诗歌更深沉、含蓄。
14.(2014·
安庆一中月考)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晓 望
杜 甫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高峰寒上日,叠岭宿霾云。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
荆扉对麋鹿,应共尔为群。
[注]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杜甫当时流寓夔州瀼西。
(1)诗歌颈联的景色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予以赏析。
(2)尾联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1)作者选用江帆、木叶等典型意象,写出江阔天高的秋天景象;
“地坼”,运用夸张手法;
望江帆,闻木叶,视听结合;
突出诗人的渺小与孤独。
(2)诗人荆扉独居,漂泊他乡,只能与麋鹿为友,表达了诗人流落西南、亲朋离散的孤独,被朝廷弃置的失意与无奈。
15.(2014·
淮南二中)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如何表现出的?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案
(1)第一问:
轻轻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第二问:
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或物象)表现出的;
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的。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不相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16.(2014·
蒙城一中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快阁①
黄庭坚
痴儿②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③已为佳人④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注] ①快阁:
在今江西省泰和县,作者写此诗时做泰和县知县。
②痴儿:
指作者自己。
②朱弦:
琴的代称。
④佳人:
知心朋友。
(1)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多方面的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1)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
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
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
(意思符合即可)
(2)这首诗表达的感情包括:
①对公事(官场生活)的厌倦;
②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热爱;
③因世无知己(缺少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
④还有辞官还乡、回归自然过那种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的流露。
(答出其中任意二点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导学教程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强化训练十二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答案 教程 高考 语文 复习 专题 强化 训练 十二 古代 诗歌 鉴赏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