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93571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8.19KB
人格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格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③优点:
提供多种现象和对整体人的机能的认识。
④缺点:
A.不具有可推广性,观察结果很难得到验证。
B.主观推断往往妨碍研究的客观性。
(2)相关研究
①使用统计测量建立个体间已存在差异的那些测量集之间的联系或相关性。
②高尔顿-卡特尔-艾森克-五因素模型
A.进行大样本研究;
B.提高了生态效度;
C.引入了统计方法;
D.对个体差异的研究。
方法单一;
不能解释因果关系
(3)实验研究
①对变量做系统的操作以建立起因果关系。
②冯特-艾宾浩斯-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认知取向
科学性、客观性、可验证性高
生态效度低;
忽视人的整体心理机能
三种取向的比较
潜在长处潜在局限
临床研究
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性
研究人-环境关系的全面依赖对资料的主观解释
复杂性
相关研究
研究众多变量只建立联系关系
研究多变量的关系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实验研究
操纵具体变量人为性,非整体性
客观资料记录,因果关系
第二章
1.人格结构论
(1)二部人格结构说
意识(conscious):
可觉察的现象。
前意识(preconscious):
加以注意就可觉察的现象。
作用:
检查的作用。
无意识(unconscious):
不可觉察的现象。
(2)三部人格结构说
①本我(id):
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
原则:
快乐原则满足方式:
行为;
幻想
②自我(ego):
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
(一仆三主)
现实原则特点:
逻辑性、符合现实
③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
道德原则功能:
控制行为
(3)本我、自我与超我的关系
本我总是与超我直接对立和冲突;
自我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求,遵从超我的规范。
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4)二部人格说与三部人格说的关系
①无意识的东西不一定是本我的,本我包含在无意识之中。
②前意识中既有与自我重叠的部分也有超我重叠的部分。
③意识中既有与自我重叠的部分也有超我重叠的部分。
2.人格发展的两个前提:
①强调发展:
认为成人的人格是由各种婴儿期经验塑造而成,并持续一生的。
②强调性驱力:
它是人格发展主要成分,是与生俱来的,出生后随着心理性阶段而发展。
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13-成人)
3.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1)自由联想法
①精神分析治疗的第一步
精神分析者指示患者尽量地说出心中所有的想法,以解除精神上的压抑的一种方法。
②在分析师的指导下,患者说出在头脑里刚刚想到的所有一切,无论多么猥亵、多么零碎、多么缺乏逻辑。
(2)梦的分析
①显梦显梦来源:
感觉刺激、清醒时的所思所想、本我冲动
②隐梦:
潜意识的欲望与冲动
第三章
1.人格动力学理论——阿德勒
(1)自卑感与补偿
①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驱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
②早期理论中,自卑感与身体缺陷相联系;
③后期理论认为人生活中所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的感觉卑感源于。
④补偿:
A.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超补偿)B.发展其他机能
(2)追求优越
①人类所有行动背后的主要动力,是人的本性,先天遗传的②追求优越的两重性
③追求个人的成就(收获)④社会的利益---社会兴趣
2.生活风格:
每个儿童用以对付环境的方法和策略,在生活中不断加以总结、归纳和概括,逐渐固定下来,形成一套特殊的行为方式,即生活风格,用以补偿他真正的和想象的自卑感。
生活风格四、五岁时已形成。
3.创造性自我:
人格中的自由成分,它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4.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思想
(1)重视自我的作用,强调自我约束本我
(2)对自我防御机制的研究
(3)儿童自我的6条发展路线
①依赖他人——情绪上的自信
②吸吮动作——正常饮食
③排便不自制——排便自控
④不管理自己身体——负责管理
⑤关注自己的身体——关注玩具
⑥自我为中心——建立友谊关系
5.自我同一性:
指个体尝试把自己有关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觉得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同一风格的自我。
6.霍妮的自我三种状态
(1)真实自我:
个体的潜能,它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内在力量,也称可能的自我
(2)理想自我:
指一个人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样子,这种“理想的自我”不一定有什么客观价值,它只是人的愿望、理想或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也称不可能的自我
(3)现实自我:
个体此时此地心身存在的总和,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7.社会性格:
同一文化群体中的一切成员共有的心理,是激发群体行为的共同内驱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性格结构的核心。
8.古典精神分析与新精神分析比较
古典精神分析
新精神分析
人格结构
本我是中心,自我辅助本我
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人格发展
强调本能论、泛性论的作用
强调文化、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对人性态度
性恶论
性善论
关于儿童发展研究
以病人对童年经验的回忆为依据
直接研究童年时期的发展过程
研究方法
患者的自由报告和过去经验的回忆
传统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方法结合,跨文化研究等
第四章
1.
(1)特质:
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等同)形式。
(2)特质的种类
①共同特质(群体都具有的特质)
②个人特质(独有特质,某个具体人身上的特质)
③首要特质(枢纽特质):
最重要特质,代表整个人格,渗透性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很少有人具有这种特质。
④中心特质(核心特质):
最能说明一个人人格的特质。
每人只具有5-10种中心特质。
真诚、友善、善良、独立、勤奋。
⑤次要特质:
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
某些偏好、习惯等。
恐高症、洁癖
2.机能自主:
指那些成为独立的动机,即这些动机与它原先赖以产生的需要已没有依赖关系。
3.奥尔波特主张特殊规律研究法,即通过问卷、观察、访谈、档案研究推论人的特质。
特殊规律研究法:
即对个体的特殊规律的研究
4.健康成人人格
(1)自我广延的能力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4)具有现实性知觉
(5)具有自我客观化的表现(6)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5.特质的种类
(1)独特特质与共同特质
①共同特质指人类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但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强度是各不相同的,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共同因素。
②独特特质指单个人、个体所具有的特质,同一个人身上的特质在不同时间也不相同,是用因素分析法得到的独特因素。
(2)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①表面特质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发生的、可直接观察到的、有相关性的多种行为的表现
②根源特质是控制人的惯常行为的内在因素,它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16种根源特质
(3)体质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
①体质特质是由遗传决定的,是由身体内部条件所构成的特质
②环境塑造特质是后天习得的,也叫环境养成特质。
(4)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
①能力特质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应具备的根源特质,其核心为智力。
②气质特质由遗传决定,突出地表现一个人的风格,比如心理活动的强度性、速度等。
③动力特质:
促使人朝着某一目标行动
(5)团体特质:
某一团体中所具有的某种特质结构
6.五因素模型
(1)外向性:
活力、热情
(2)宜人性:
利他性、爱
(3)责任感:
克制、拘谨(4)神经质:
消极情绪、神经过敏
(5)开放性:
独创性、思想开放
7.是人格还是情景决定了人的行为
争论:
(1)对特质方法的批评
①特质测验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②跨情景的一致性证据缺失
(2)为人格特质论辩护
①行为的测量②确定相关特质③10%变异的重要性
评价:
积极方面:
①人格特质理论具有一定的实证基础
②人格特质理论研究了大量的人格问卷
③对大量研究的引发
消极方面:
人格特质理论缺乏统一框架结构,还不能解释特质是什么、有多少种。
第五章
1.艾森克的人格层次论
(1)具体反应水平:
是个体在实验性实验时的反应或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应,可能是个体特征,也可能不是。
(2)习惯化反应水平:
是在同样的环境中可以再次发生的特定反应。
(3)特质水平:
是在观察一些不同习惯反应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得出的。
(4)类型水平:
在观察一些不同特质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得出的。
2.艾森克需要层次理论人格维度
(1外倾-内倾:
是人类性格的基本类型。
①外倾的人不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难以形成条件反射,具有情绪冲动和难以控制、爱交际、喜社交、渴求刺激、冒险、粗心大意和爱发脾气等特点。
②内倾的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情绪稳定、好静、不爱社交、冷淡,不喜欢刺激、深思熟虑、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等特点。
)
(2)神经质—稳定性:
这一维度表明从异常到正常的连续性特征。
艾森克指出,情绪不稳定的人表现出高焦虑。
这种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
情绪稳定的人,情绪反应轻微而缓慢,且容易恢复平静。
这种人不易焦虑、稳重温和、容易自我克制。
(3)精神质—超我机能:
高分精神质者具有倔强固执、凶残强横和铁石心肠等特点,这种人有强烈愚弄和惊扰他人的需求。
低分精神质者具有温柔心肠的特点。
艾森克认为所有精神质者的共性是思维和行为各方面都非常迟缓。
3.EAS气质模型
(1)情绪性是指一个人情绪反应的强度
(2)活动性指一个人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
(3)交际性指一个人的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
第六章
1.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1)定义:
必须通过自己的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2)应答性反应和操作性反应
(3)斯金纳认为,人格仅仅是通过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惯常性的行为方式。
2.强化定义
(1)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那么这一刺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或称强化刺激),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叫做强化。
(2)强化是针对行为反应而言的
(3)强化物并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刺激
3.强化的类型
(1)正强化:
给予被试的满意快乐的刺激
(2)负强化:
被试某种不愉快的经验或事物消失
(3)惩罚与负强化的区别:
惩罚导致反应概率降低,负强化导致反应概率增高。
程序
目的
应用
正强化
增加行为
行为之后给以奖励
负强化
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
无强化
减少行为
无刺激
惩罚
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销正面刺激
4.观察学习
(1)概念:
观察学习是观看他人的作为而学到新行为的过程。
(2)经典实验:
攻击—奖赏组攻击—惩罚组无后果
5.观察学习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第七章
1.自我概念
(1)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它是一套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的、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
它是人格形成、发展和改变的基础,是人格能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标志。
指一个人希望自己成为的那个样子,而非他表现出来的样子。
当前真实的自我形象。
它是自我现实的、社会存在的真实反映。
2.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点
(1)具有开放的经验。
(2)自我的协调
(3)能运用机体评估过程来评价自己(4)非条件的个人关注
(5)与他人合睦相处
3.Q分类法也称Q技术
(1)步骤:
①先给被试100张写有句子或形容词的卡片
②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特点或他人的特点把这些卡片进行分类
③要求被试将这些卡片按理想自我重新分类
④将Q分类的结果进行统计处理
第八章
1.威特金的认知方式论体系
(1)日常生活中的穿衣风格、办事风格
(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的一贯性的方式。
2..场依存—场独立性——威特金
(1)含义:
场依存—场独立性的认知方式最初是为解释知觉过程中的个体差异而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人在知觉外物的空间位置时,以外在的视野还是以身体本身作为主要参照的对比倾向。
(2)测验方法:
①身体顺应测验②棒框测验
3.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
(1)基本假设:
人是科学家(man-as-scientist)模板匹配
(2)构念的含义:
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用来解释和预测事件的认知结构称作个人构念。
①一个构念就像一种小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看周围现实并预期未来事件。
②构念、构念方式不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3)构念的方式
①构念通常是双极的②构念可以分为核心的和边缘的
③构念还可以分为言语的和前言语的④构念还有上级与下级之分。
(4)个人的许许多多构念组成复杂的构念系统。
4.CPC循环
(1)当个体遇到新情景时,他所产生的行动具有CPC循环过程的特征。
①周视(circumspection):
尝试错误认知性思维时期。
②先取(preemption):
暂时选取一种想法的时期。
③控制(control):
确定选择、实现建构的时期。
5.
(1)固定角色疗法:
治疗要帮助患者考察、检查和调整他的构念系统
(2)角色构念库测验:
检查患者的构念系统,以便于治疗和沟通
6.行为预测理论——罗特
(1)理论要点
①将强化理论与认知理论相结合②关心人如何选择或表现某种行为方式
③行为由强化与对所选择的行为将导致的强化的预期决定。
(2)四种基本概念
①行为潜能:
指在达成某种目标的特定情境中出现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②预期:
指个体对自己在某特定情景中以某种方式行动就会产生预期强化所抱的信念。
③强化的价值:
几种强化出现的概率相同时,个人偏向某种强化而不是另一种强化的程度。
④心理情境:
行为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人们根据自己对外部刺激的感知而对情境作出反应。
(3)预测公式
①行为潜能=f(预期×
强化效价×
心理情境)
②一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是与之相连的强化发生的概率(即对强化的预期)和该强化的价值大小的函数。
第九章
1.自陈量表:
是一种自我报告式问卷,即对拟测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题(问句),要求受测者作出是否符合自己情况的回答,从其答案来衡鉴这项特征。
2.量表发展的三种原则
(1)原则1:
理论推理
心理学家从一个或若干人格概念入手,找出与这些概念相联系的明确的行为、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表现。
(2)原则2:
因素分析
从大量各种类型的项目开始,测试为数众多的被试者,然后找出相关的项目(有类似回答方式的项目),构成一个因素。
(3)原则3:
经验标准方式
运用一系列的项目在不同类型的被试组中测试,保留能把不同被试组区分开来的项目。
3.常用自陈人格量表
1、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
①编制者:
美国的哈撒韦②方法:
经验法
③维度:
一共14个分量表,其中10个临床量表(即10种人格特质)和4个效度量表(用于识别被试是否作假)。
(2)艾森克人格问卷
英国的艾森克②方法:
先收集大量有关人格方面的特征,再通过因素分析
③人格结构:
内外倾性E、情绪性N和心理变态倾向P(又称精神质)3个方面。
(3)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美国的卡特尔②方法:
问卷调查
16种人格因素,每个因素由10-13个题目组成
2.投射测验:
向受测者提供预先编制的一些未经组织的、意义模糊的标准化刺激情境,让受测者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自由地对刺激情境作出他的反应,然后通过分析受测者的反应,推断受测者的人格特征。
3.几种主要的投射测验
(1)罗夏墨迹测验
H.Rorschach(1884-1922),瑞士精神病学家。
②材料:
包括10张图片,其中5张为黑白图片,2张为墨色加红色图片,3张彩色图片。
(2)主题统觉测验
莫瑞(H.A.Murray)和摩尔根(C.D.Morgan)
②时间:
1938年于美国哈佛大学
③材料:
30张图形具体但题意暧昧的黑白图片,外加一张空白卡片。
图片内容多为人物,部分景物。
(3)完成句子测验
①编织者:
Rotter
②限制选择式:
在一句未完成的句子后列数个短句,由被试从其中选择一个能表达其情感的短句作答。
③自由作答式:
由被试将未完成的句子自由补充未一个完整的句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