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成宇接受央视采访微反应分析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92212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691.90KB
钱成宇接受央视采访微反应分析Word格式.docx
《钱成宇接受央视采访微反应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钱成宇接受央视采访微反应分析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钱:
这头到这头马路有16米多,哦。
图2:
这头{25秒处}
图3:
那头{27秒处}
【分析:
在用手掌的长度比量现场路的长度,也就是图3中标示的部分】
16米多,我从4、5米的地方,看见这个车呢,(还在)走动了{00’37”,切换至现场画面;
00’42,恢复采访画面。
}六、七十公分。
图4:
我从4、5米的地方……
图5:
看到这车走动了……(画面切出,分析素材损失)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钱在用手指出当时车辆在路上的位置,请参考图3。
钱的手势表明,他认为车当时在路的“第一个头”。
虽然没有什么直接价值,但可以间接佐证截止目前,钱所说的东西都有具体图像在脑海中,不是临时编造的。
当然,可能是编好的成套说辞,更可能是当时的现场还原。
因为,如此具像的描述和协调一致的手势,是很难编造达成的。
】
这一(或者是“里”,音)过马路吧,(马路过来)那个车同我,(立各的)到车,哦,到车总有1米差不多距离。
图6:
我这一过马路吧,……
这张图是从现场画面切回采访画面时截取的,所以,钱的动作不完整,无法通过此视频动作分析钱所表述的自己和车的位置关系,很遗憾】
图7:
思考自己和车之间的距离
图8:
到车总有一米差不多距离
同样是具有手势配合的表达。
至少,能够说明,钱所说的话,是脑子里面所想的画面。
当然,脑子里的画面是否是真实的,没有足够信息可以确定。
但是,我们可以推测钱过马路时和车当时的相对位置如下:
图9:
钱和车的相对位置分析图
1、不会是在车左侧开始过马路,因为车停在左侧,已经是路边了。
如果从左往右过马路,是远离车辆,就不会出现后面和驾驶舱的对话了。
2、不会是在车的右侧,但直接面向车的中央部分去过马路,因为那样过不了马路。
3、不会是从车的头部位置开始过马路,因为这样不易看到车后的四个人,如果是从车头走向车尾看到车后的四个人,则与其后面描述的“再过去前面一点点”等细节不符,后面还有详细说明。
4、根据钱的描述,我们推测(只能推测了,因为信息不全),钱过马路时,和车的相对位置应如图9中左起第三幅。
后面有四个人。
车停在这个位置吧,后面有四个人,从这里走,从车的屁股这里走。
什么事我也不知道。
图10:
后面有四个人……
图11:
后面有四个人,从这里走,从车的屁股这里走……
钱仍然在用手势配合解释所说的内容。
我们注意到,钱的手臂伸展程度和拇指翘起程度,需要消耗较大能量,不是敷衍了事。
如此认真、用力的手势解说,能够印证其脑海中的画面如此真实。
到此,我们比较倾向于相信他是在认真回忆现场的真实状况。
另外,还可以注意一下钱的头部姿态改变,图10和图11比较,可以看到钱的头向其左侧倾斜,各位可以自己试一试这个姿势,非常吃力,这样的能量和姿态不是背诵虚假信息能够主导产生的。
左侧倾斜的头,很可能是当时钱看到那4个人时的姿态还原。
这也进一步说明前面的相对位置图推测合理。
我再过(去)前面一点点,再过前面一点点,我说你这个(实在听不懂)车,
NMLGB(音),现在你们那个车(音)不走,往这边走,那(是)个大车呢!
哦,我说,往那边走吧。
图12:
我再过(去)前面一点点……
图13:
1分08秒,疑问表情【注意眉头形态,经典的疑问情绪,是向某人提问时的自然反应】
图14:
头扬起说话
图15:
配合手部向上指
图16:
“大车呢!
”【双眉下压,鼻两侧颧肌收缩,这是因不满而产生的厌恶】
再过去前面一点,然后仰起头气愤的质疑某人,回忆表述时情绪自然,且与所表述的语言内容同步,并配合有手势强调表意。
说明这是当时的真实场景还原。
问题:
什么人会要仰起头来才能对话?
答案:
应该是大车驾驶室里的人。
结合前面讲的从右到左过马路,看到车尾有4个人,然后向前一点点,再加上钱叙述时,是头向自己身体的右侧扬起(包括手的指向),推测对话人物应该是驾驶车辆的人,也就是警方公布的费良玉。
这说明,如果钱所说属实(我们相信属实,但没有权利和证据确定),当时村长已死(钱后面说了),驾驶室里有人(很有可能是费还在驾驶位置上),车后有4个人……
这么多细节,警方问询了多少?
能够公布多少?
我看见那个村长被……
图17:
眉头皱且上扬,视线下垂,经典的悲伤情绪流露
图18:
开始低头,眼睑闭合,眉毛保持悲伤形态
图19:
低头且停止语言表述,最终没有说出村长的结果
【请注意,因视频和图像中模糊,无法确认钱是否有低头的同时抬眼偷看提问人。
如果存在这样的反应,可以很确定内心有掩饰的内容没有说出来。
图17、18、19,连续三幅图,是为了表明钱在叙述村长被……的时候,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
压力的来源可能有很多,如惨状超出心理承受能力(根据钱后面的表现,此情境不适用)、怜悯悲伤导致无力叙述,还可能是没有说出来的话曾给他带来负面刺激,形成条件反射。
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
{1’22”,切换至警察在现场的镜头;
1’28”,恢复采访画面。
}
我素素必人(音,请教温州乐清方言),我真的看看有光素(音)村长呢!
图20:
抬头、扬眉、眼睑睁大。
【这是经典的对所说内容自信神情,难得的是三个反应配合在一起,用来肯定“真的是村长”的力量非常强大。
记者提问:
“你对这个(音)有没有看到,有四个人,抬着村长,放在这个车底下?
图21。
1分30秒处,听到提问的时候提到“有4个人”,扬眉、上提眼睑、轻微点头。
根据前文解释过的理论,这说明“4个人”的确存在,而且对钱的刺激很大,因为可以在一句长长的问题中间出现反应(通常长句提问会导致被问人集中精神关注语法内容)。
同理,视频中1’31”处,当钱在听这个长问题时,听到“抬着村长”的时候,出现轻微摇头。
可以初步导向“钱没有看到4个人的动作”这个结论。
钱回答:
“这个我是,我没看到的。
图22:
1’34”时回答此问题,出现点头反应。
有人认为先点头、后摇头是经典的模棱两可,表示说谎。
这是把Lietome里面的知识进行背诵式套用。
请注意他的叙述“这个我是,我没看到的。
”结合钱已经被收押(收押一词可能有误),被询问过(警方不可能自己不问话,就先允许记者采访。
至于有没有过更多的经历,我们不能确定)的背景,可以推测警方肯定问过“你有没有看到4个人抬着……”这样的问题,这个背景很重要。
钱的表述可以翻译为“是,你们说的这个问题(4个人抬着……),我是没有看到过。
”所以,此处的点头不但不能作为可疑之处,我们认为应当作为第二个导向“钱没有看到4个人的动作”这个结论的依据。
提问:
“啊?
“这个没看到。
”1’35”伴随再次回答,出现摇头反应。
图23:
摇头否认。
这是第三个导向“钱没有看到4个人的动作”这个结论的依据。
【结论:
至此,我们相信钱说自己没有看到过四个人抬着村长往车轮底下放。
结合前面的分析,钱看到车的时候,“事故”已经发生,车还移动了六、七十公分,四个人已经行至车尾,驾驶舱里还有人。
因此,在这一点上,钱没有说谎。
因为没有一手的证据,所以我们认为:
如果不是编造了一套完美的剧本,并对钱本人进行了斯氏表演训练,我们相信钱接受采访时所叙述的内容属实。
但钱在村长身亡的这件事情上,担负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压力来源不能确定。
同样,钱所叙述的内容中,有很多细节和费良玉叙述的细节可做交叉比较。
以此为依据,警方应该对更多细节进行侦查,如:
1)4个人是谁(实际人数这个细节无法通过分析确认)?
为什么会在车后?
2)车子移动了六、七十公分?
为什么?
【钱的叙述中,没有车从远处开过来并停下的描述,而且车后有四个人,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
3)费良玉当时到底在哪?
是像他所说的那样下车查看死者情况、拨打手机报警等情况吗?
为什么费得叙述中,没有提到过钱的存在?
【温州警方也已经宣布,钱的测谎结果是通过。
从这个角度讲,费应当接受测谎,且将测谎结果与钱的测谎结果进行比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钱成宇 接受 央视 采访 反应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