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1805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2.81KB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下载.docx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起神经纤维(其末端形成神经末稍)
轴突
髓鞘
(3)兴奋传导
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
兴奋传导静息电位→刺激→动作电位→电位差→局部电流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
神经元之间的接触结构——突触(轴-树、轴-胞体)
1.突触前膜(属于轴突)
突触后膜(属于树突或胞体)
突触小泡(只位于轴突末端,
内有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
突触
2.传递过程:
传递形式: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特点:
单方向传导
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各级神经中枢的功能:
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如语言、感觉中枢
小脑—躯体平衡中枢高级
脑干—“生命中枢”,如呼吸中枢中枢
下丘脑—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中枢
脊髓—低级中枢,如排尿、膝跳、缩手反射中枢
大脑皮层的高级功能:
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1.语言中枢:
W区:
写的对;
H区:
听得懂;
S区:
讲得对;
V区:
读得懂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
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激素调节的发现
发现者:
20世纪初[英]斯他林、贝利斯
发现过程:
提出假设:
胰液分泌的调节不是神经调节而是化学调节
(在盐酸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促进胰液的分泌)。
实验过程:
肠黏膜
混合研磨-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静脉中
稀盐酸
实验结果: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实验结论: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化学调节
并命名该物质为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激素:
由各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含量极少,作用重要
2、主要种类及作用:
(3)激素调节的实例
(一)血糖平衡的调节:
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2、调节血糖的激素:
3、调节过程:
4、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某生理活动发挥相反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协同作用:
不同激素对某生理活动发挥相同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4)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与高效2、分布在全身体液中并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例如:
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但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不断产生激素,维持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所有细胞都可以产生酶,但不是所有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激素名称
分泌腺体
生理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进相应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应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胰岛素
胰岛
降低血糖含量(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雄激素
主要是睾丸
促进相应生殖器官发育和生殖细胞生成,激发和维持各自的第二性征;
雌激素能激发和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
雌激素
主要是卵巢
孕激素
卵巢
促子宫内膜乳腺等生长发育,为着床泌乳做准备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联系
两者共同协调、相辅相成,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体液调节又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1:
体温恒定的调节
1、人体热量的来源:
细胞的呼吸作用
调节过程:
实例2、水盐平衡的调节
饮水不足水
失水过多盐
食物过咸调
↓节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抑制↓(﹢)兴奋(-)抑制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
↓
垂体
↓释放
↓抗利尿激素
产生渴觉
↓(﹢)增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量增加
主动饮水
补充水份
↓↓(﹣)
尿量减少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例如:
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
甲亢过少;
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
呆小症
第4节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
骨髓、胸腺、扁桃体、脾、淋巴结
免疫系统的组成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淋巴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如: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防卫功能:
抵御病原体
1、人体三道防线
第一道----皮肤、黏膜
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2、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由第一、二道防线完成
特异性免疫:
由第三道防线完成体液免疫(主要是B细胞)
细胞免疫(主要是T细胞)
1体液免疫
抗原:
引起特异性免疫的物质(病原体、癌细胞、移植器官等)
抗体:
浆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蛋白质
体液免疫(抗原没有进入细胞)记忆B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浆细胞(效应B细胞)→→抗体
记住特定抗原,长期保留
功能:
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抗体
2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
侵入细胞的抗原→→T细胞→→→→→
效应T细胞
3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自己衰老、死亡和癌变的细胞
(3)免疫失调可能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
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系统紊乱。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常见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
花粉、海鲜等。
2、自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常见病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伴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病、重症联合
免疫缺陷病等。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艾滋病(AIDS)
(4)免疫学的应用
1、疫苗的发明和应用
2、对疾病的检测
3、解决器官移植的一些问题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的实验: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结论:
生长、弯曲和胚芽鞘尖端有关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结论:
感光部位是尖端。
推测:
单侧光使尖端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尖端以下部位时,造成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温特的试验:
①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②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并促使下部生长,该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3郭葛的试验: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IAA)
(2)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①:
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②: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
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③:
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长素分布情况:
生长素多生长的快、生长素少生长的慢,胚芽鞘弯曲方向与生长素少的方向一致
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
直立生长不均匀:
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形态学上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
幼芽、幼叶、根尖、发育中的种子
产生过程:
由色氨酸转变而成形态学下
2、运输方向: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形态学下)
(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形态学下
横向运输单侧光作用时:
向光侧→背光侧
重力作用时:
背地面→向地面
3、极性运输的方式:
主动运输形态学上
4、分布:
各处都有,相对集中生长旺盛处
(4)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背地面
向地面
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促进植物个体生长的原理:
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1、两重性的含义: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2、两重性的原因:
①生长素浓度:
一般情况下,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植物不同器官:
对生长素的敏感性:
根>
芽>
茎
③植物不同细胞:
幼嫩细胞>
老细胞
④植物不同种类: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3、说明两重性的实例:
含义:
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
原因: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得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过高
应用:
果树整枝修剪、茶树摘心、棉花打顶
(3)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1、生长素类似物:
指具有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2、种类:
α-萘乙酸(NAA)、2,4-D、
3、应用: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方法: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扦插枝条的形态学下端
②促进结实,防止果实叶片的脱落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如:
棉花的保蕾保铃)
③促进果实发育及获得无子果实
果实的发育:
胚珠发育种子(发育中的种子)
合成生长素促进
子房发育果实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授粉的雌蕊柱头
④用生长素类似物做除草剂
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1)种类、合成部位及作用
种类
合成部位
作用
赤霉素
幼根、幼芽、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长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
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成熟果实中含量较多)
促进果实发育------生长素、赤霉素
促进果实成熟------乙烯
促进果实衰老和脱落------脱落酸
(2)各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命活动
例:
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的作用
(3)植物生长调节剂
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实验原理:
生长素具有促进生根的作用
实验方法:
1、制取插条
2、配置具有浓度梯度的多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3、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
4、培养插条(增加对照组-未处理的插条)
5、观察并记录生根的数目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第4章种群和群落
第1节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同时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
(2)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组成:
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一般液体、气体环境中的微生物多用体积单位,其余情况多用面积单位。
如:
某鱼种群密度单位:
尾/平方米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单位:
个/mL
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
珍稀物种保护;
农林有害生物监测;
渔业生产强度的确定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逐个计数:
调查范围较小,调查对象体积较大,活动能力较差
样方法
估算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a、步骤:
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
b、适用对象:
植物、活动能力较差的动物
c、选取样方的要求:
样方大小一般是1m2的正方形(种群数量较少时可适当扩大)
取样要随机
标记重捕法
确定调查对象→捕获→标记→放回→重捕→计算
活动能力强、范围大的动物
c、注意点:
两次捕获,方式一致;
一次标记,似未标记;
标与未标,充分混合;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2、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成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1)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
环境因素:
食物、气候、天敌、生存空间、传染病等
内部因素:
该种生物的生育力、寿命和发育速率
(2)种群的“J”型增长
1、条件:
理想条件(无环境阻力)(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天敌等)
2、模型:
N2=N1λt
N1-种群起始数量
t-时间(年)
Nt-t年后的种群数量
λ-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
3、特点:
种群数量持续增长,无最大值;
增长率不变
(3)种群的“S”型增长
有限条件(资源和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
环境容纳量(K值)K值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保持相对稳定;
增长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
种群数量保持K/2时,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4)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5)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有利于对有害生物的预测和防治
指导渔业、林业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
保护珍惜物种
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6)探究: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提出问题:
确定自变量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怎样变化?
2、作出假设:
在营养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呈S型增长。
3、设计实验:
(1)配置无菌培养液(马铃薯或肉汤培养液)
(2)等量分装n支试管,并进行灭菌
(3)无菌接种等量酵母菌,并计数起始数量作记录
(4)在恒温箱28℃下进行培养
(5)每24小时取出一支未计数的试管,进行计数并记录结果
(6)分析结果与假设是否一致,得出最后结论
注意点:
a、计数方法-抽样检测工具:
血球计数板计数体积:
0.4mm3=4×
10-4mL
b、计数之前,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减少误差,保证准确性。
c、不需要设置对照,本实验在时间上是前后自身对照
d、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对吸出的溶液适当稀释
e、设计记录表
第3节群落的结构
(1)群落概念: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自然区域中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物种组成、优势种
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
空间结构、各种群占据的位置、范围和边界
(3)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丰富度:
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优势种:
对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即覆盖面和数量最大的植物。
(4)种间关系——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互利共生(如图甲):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地衣中的藻类与真菌
捕食(如图乙)
竞争(如图丙):
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
寄生:
菟丝子与大豆;
寄生虫与寄主
(5)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
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现象
植物的分层:
主要与光照有关
动物的分层:
受植物分层的制约
2、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生物自身特点、人与动物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
3、意义:
对环境的适应,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4、形成原因:
长期的自然选择造成的
第4节群落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主要标志:
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即新的优势物种,取代原来的优势物种
(2)类型:
1、初生演替:
过程: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阶段
举例:
裸岩、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的演替
2、次生演替:
弃耕农田→草本→灌木→森林阶段(气候适宜)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负面影响:
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
2、正面影响:
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建立人工群落
2、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无机环境)
生产者:
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消费者:
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
1、结构
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
(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
生产者植物
(第一营养级: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
植食性动物)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营养级:
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
生物数量:
多到少
2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越强
一种生物可能被多种生物吃
一种生物可能吃多种食物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过程:
1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2流动的渠道(范围):
食物链和食物网(各个营养级)
3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路自身呼吸作用散失(热能);
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4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形式: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特点:
(没有能量输入,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1、单向流动(不可逆转、不可循环)原因:
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不可逆转
2、逐级递减原因:
主要因自身呼吸作用散失和被分解者利用能量传递效率:
10%-20%
(4)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实现能量的多级、充分利用(桑基鱼塘、沼气池)
2、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之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管理农田、确定草场合理的载畜量)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1、C的存在形式:
无机环境中:
CO2、碳酸盐
生物体内:
主要是有机物
2、C的流动形式:
无机环境与群落间:
CO2
生物群落内:
有机物
3、C进入群落的途径: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4、C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燃烧
5、特点:
全球性、循环性
(2)温室效应
1、原因:
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加
2、危害: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3、解决的措施:
增加植被;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能量是动力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信息:
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信息素:
生物用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
性外激素
(3)信息可在哪些层次进行传递?
1、细胞内部各部分之间
2、个体的细胞与细胞
3、种群内的个体与个体
4、不同种群之间
5、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种群的繁衍
2、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1)利用人工合成各种化学信息素,吸引传粉昆虫,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利用光信息调节,调控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如使菊花在夏季开花,改变某些动物的繁殖时间;
(3)延长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4)、用一定频率的声波处理蔬菜、谷物的种子,提高发芽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化学防治: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产生抗性的弊病
生物防治:
以一种生物治另一种生物,无污染
机械防治:
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作用对有害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的干扰
(1)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消灭害虫;
(2)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声信号,诱捕或驱赶动物;
(3)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
(4)利用人工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
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
1、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 人体 内环境 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