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909460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97KB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
《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秋雨何谓文化读后感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本书的四个部分中,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就是第一部分“学理的回答”了。
这一部分主要收录了作者的几篇讲稿,受众分别是联合国的各位文化官员、大学生、教授以及市民。
虽然是演讲稿,但仔细看下来,发现都是作者对文化的叙述,足见他对文化有深入而独特的领略。
我一直觉得,文化是民族存在于世上的标签,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了,这个民族也没有什么能让这个世界留恋的价值了,正如波斯文明和埃及文明,如今的波斯人和埃及人,在大家眼里应该都是阿拉伯人了吧。
因此,我也认为民族要维护其在世界的存在感,必须要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当然,这种文化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自己的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文明的有益元素,并努力修正自己的文化中的不足。
正如我们的文化,在保持自己儒释道一体文化的独特性的同时,也要摒弃传统的人治观念、愚民观念,吸收西方文明的法制思想、人权思想,以达到“中体西用”。
作者在演讲中提到的“文明冲突论”,将所有冲突归结于各种文化的冲突,他的反驳发人深思。
在看本书之前,我也认为当代世界的冲突本质上也是不同文明的冲突,因为不同文明的凝聚力和排他性,文明之间会有对各自意图的误判,导致了许多国家之间关系的紧张,正如“中国威胁论”,西方和伊斯兰世界的紧张。
但看了作者的演讲之后,我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按他的定义,所谓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
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从这个观点出发,所谓文化也不是多高深的东西,它也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用礼仪的方式来规范每个文明圈的受众,大家不知不觉的被其引导。
因此,所谓文化的冲突,底层民众不是很容易觉察得到,他们只是会觉得对方的饮食或习惯很奇怪而已,并不会上升到文化的角度来思考。
并且,对于一些文化交汇的地方,不同文明圈的人也可以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并不会因为彼此的生活习惯不一致而有所冲突。
而现实世界中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如中日韩的冲突、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阿拉伯世界中什叶派和逊尼派的冲突等,很多人会不自觉地将其归结为历史原因,其实仔细思考,这其中也可能是存在着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但也正是这种冲突,也使得各个文明能够互相包容、接纳,最终融合成一种新的文明。
正如西汉末年入土中原的佛教,佛教刚入中原的时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也遭过本土文化的极力排斥,历史上几次大的佛道论战足以说明,甚至连当时的政府机构也牵扯进去。
但儒释道互相纠缠了上千年,竟然慢慢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以至于后来许多文人都是儒释道三修。
当然,这与中华文明本身就是一种比较包容的文明密不可分。
当代世界,西方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都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排他性都比较强,所以双方的冲突会特别激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双方会慢慢找到一个平衡点来互相接纳、改变。
但是面对这两种文明的夹击,我们的文化该怎么办?
它有没有足够的生命力来包容它们?
还是会慢慢被它们消化?
这是我们国家的学者现阶段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通过对比和学习其他文明,我们的文化中多少也存在一些问题。
所幸作者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也都被大家所渐渐重视,我觉得可预见的未来,这些问题会慢慢解决。
但在反观当前我们社会的时候,作者提出的问题倒很有意思,就是民粹主义和复古主义。
所谓复古主义,顾名思义,其实也是有传统的,中国的文人向来都有厚古非今的传统,但当前确实做得有些过了,所谓厚古,并非是古代的一切都是好的,无论是服饰、语言、礼仪、还是观点。
这种风气确实会误导广大青少年,毕竟社会是向前进的。
相对这个而言,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是民粹主义,所谓民粹主义,我是不了解的。
但看作者的说法,也略知一二了。
作者说民粹比专制更可怕,因为“专制可以让人向往民主,而民粹则让人误解民主”,看看如今社会上的乱象,确实如此。
因为一些人,原本饱含赞扬色彩的“公知”如今都成为贬义词了,有时候连我也怀疑民主有没有那么好。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了我许多不同的视野。
这本书所讲的内容,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
可以说,这本书已经让我对文化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二篇:
文化浅见——读余秋雨《何谓文化》
文化浅见
——读余秋雨《何谓文化》
用几天时间匆匆看完了这本《何谓文化》,印象中在中学的时候读过余老师的《文化苦旅》和《千年一叹》,文采斐然,倒是不错的读本。
作者自序中说:
“对于文化问题,我决定用最诚恳、最隆重的方式试着回答。
”余老师从学理、生命、文明、古典四大方面解释了文化究竟是什么。
但文化的命题之大,文化的内涵之深,并非某一人所能解释的。
但作者“文化的终极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赞同的。
整本书的组成是演讲稿、和名人交往故事、碑文抄、古文今译,读完全书掩面沉思,感觉整本书多了作者对自己遭受诽谤、诬陷、批评的经历的宣泄,几篇演讲也多处彰显自己大师的光环,尽管如此,我还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读完了这本书,虽然这本书并没有达到我期望的一个高度。
也许很多人会质疑我对大师的不敬,但我毫不质疑余大师对研究中华文化的贡献,但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崇拜恰是文化导向的一个目标。
对于文化,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我认为文化的命题很大,大到几乎关注了全部现实,粮食问题,受到破坏的环境,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生物技术的潜在危险,还有世界各地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等。
文化的命题也很广,各国文化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柏拉图和与格劳孔在《理
想国》中有关哲学家国王的对话时,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所处的年代前后不过100年,但两种文化观念在很多方面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都认为需要用道德修养来防止权力的滥用。
而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孝悌亲情,仁义德行,慈悲情怀,祭祖敬先,尊师重道的精神传统,使得中华农耕文化具有深厚的民间凝聚力,向心力和人文底蕴,衰而不竭。
中华文明五千年,有着种种自身的问题与误区,但没有人能抹掉它在世界历史上所散发出来的光辉。
现今遍及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和汉学热,也说明中华文化在新时代所散发出的强大生命力。
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一批国际著名学者和诺贝尔奖得主探讨了21世纪科学的发展与人类面临的问题,与会者75人得出了16个结论,其中结论之一就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之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但清末迄今,中国历经百余年的苦难,在内忧外患中颠沛流离,力图自强。
辛亥革命打破了专制体制,新文化运动破坏了古老文化,在中外文化角力、新旧文化激荡的夹缝中,我们陷入了混乱和矛盾。
生在20世纪末的我们,深受古今中外思想的碰撞,却没有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导向引领我们前进,思想的彷徨与矛盾,情绪的郁闷和急躁,恰恰是文化思想在时代变动中引发的冲突和不安的反应。
中国的文化历史,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主要是由儒、释、道三家笼罩着中国的文化思想。
儒家的精进利生,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一直照耀着中华文明,使这片大地上的子
民自照、自明、自知、自处。
对这三家思想,南怀瑾大师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
否则,打到了儒家店,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
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须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
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补课。
”
到了现代,知识的普及,并没有使得文化的真正精神站立起来。
相反,应试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和文化传承,让学生缺乏活力,小学到中学的十多年时间,浪费青春的精神与智力,死背了许多无用的知识,但对于真正的中国文化,所获寥寥。
经济的高速发展没能带动文化的相应发展,也让社会组织细胞严重干瘪缺乏活力和缺失高度的公德精神。
我们模仿物质文明的进步,求追工商业的发达,求安于现实生活的富裕和逸乐之中,却疏于对人文思想的学习和提升,造成自然科学的高度发达和人文文化的不断萎缩,物质愈富裕,精神愈贫穷。
缺乏历史文化的精神修养,没有遭逢巨变的历史经验,在层出不穷的社会事件面前,只能聒噪和群体喧嚣,没有定力和远见,人云亦云,使得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呈现一种不合时宜的低下,被许多国家看不起,甚至看到许多国人对我们自己的“集体人格”的自我贬损——虽是其中一员,却不断质疑我们整体的素质。
但在我看来这恰恰是希望所在,是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愿意在一个有共同目标指引的,基于共同核心价值观的表现出高素质“集体人格”的群体中生存和生活。
我们的民族要在这个时代的洪流中立于世界之林,除了经济上的发展,更要在精神上站立起来,卸下深重的历史包袱,重新珍视过去,审视中华文化的精神之力,进行真正持久和深层次的文化思考,重新建立社会的信心、信念和信仰,为建立广泛的文化关怀和共同的文化信仰真正的承诺和投入。
稽查局张晓峰
第三篇:
读余秋雨新作《何谓文化》有感
普及爱和善良
——读余秋雨新作《何谓文化》有感
胡鹏
余秋雨是我极喜爱的作家,近日他刚刚出了一本新书《何谓文化》,我迫不及待地买来,如获至宝的将它读完,仿佛享受了一顿精神上的饕餮盛宴,不由得想与人分享。
只是我的文字水平有限,不能将此书精华尽现,只能跟随自己的感触随手写来。
文化这两个字,听起来似乎通俗易懂,细想却又显得高深莫测,因为你实在无法准确地去解释什么才是文化,怎样才叫有文化。
本书通过四个方面的回答来阐述:
学理的回答、生命的回答、大地的回答、古典的回答。
在这四个方面的回答中,我觉得学理的回答最专业,生命的回答最感人,大地的回答最透彻,古典的回答最睿智。
在学理的回答中,我最喜爱他对文化最终目标的定义,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爱和善良超越一切,又能把一切激活,很多时候我们追求了一生,会发现原来最终目标是那样的原始和简单,爱和善良不正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吗?
在《身上的文化》这一章节中,余秋雨老师提出,一个人身上要有真正的文化,必须体现为两个不再,即“不再扮演”和“不再黏着”,还必须体现为两个必要——必要贮存和必要风范。
不再扮演指真正有文化的人不会去扮演文化,不再黏着指要摆脱一切束缚和限制,才能回归到文化的本性。
我们再来看“必要的贮存”,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是“有恃无恐”的,他所恃的是胸中的贮存。
余秋雨老师列举了一系列中华文化典籍,可见中华文化的宝库里可以让我们吸取的营养太丰富,只看你是不是愿意去吸收。
有了必要的贮存就自然形成了必要的风范,他概括为“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和“慈爱相”,在这里我不再细细地解释,只用一句话总结:
腹有诗书自气华”。
令我颇有感触的还有《向市长建言》一文,在这里他谈到了城市文化,这对于现在的领导其实是很重要的一课,且不说市长,任何一个做着与城市管理或者与文化产业息息相关的工作人员,都应该来读一读,走出所谓“城市文化”的误区——发掘本地古人、重建本地古迹、大话地方特色。
作者认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有两个环节至关重要,它们是“公共审美”和“集体礼仪”。
看了书中的解释,你真的会觉得他的分析很一针见血,一个城市的公共审美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是多么的重要啊。
而他所倡导的标准,则是
融入自然,这可能是最高境界了,试问现在处处在提倡文化创意的城市,有几个能真正达到融入自然的标准?
第二部分《生命的回答》是作者最动情的一部分,也是全书最感人的章节。
余秋雨是中国现代文坛中极受欢迎的人物,但他也是饱受争议的人物,或者说是多年来受尽诋毁的作家。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写了一些文学巨匠对他的支持,其中有认识和不认识的,已故和健在的,包括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文化重建对他的影响。
也写到了一直寻找始终诽谤他的人给他的署名“石一歌”,最后他无比宽容又洒脱地写道,决定正式接受这个名字,并且以它的谐音开一间古典小茶馆叫“拾遗阁”,再开一间现代咖啡馆叫“诗亦歌”,让我想到了作者在之前写道的长者风和慈爱相,他的宽容大度正显现于此吧。
对于这一部分印象很深的是一篇名叫《letthemsay》的文章,是写作者的忘掉交戏剧大师黄佐临先生的,标题的这句话是黄先生的老师萧伯纳镌刻在壁炉上的三句话之一,翻译成中文是:
他们骂啦,骂些什么,让他们去骂!
后来在余秋雨遭遇文化挫折时,黄佐临先生在信中送给了他,“letthemsay”后来成为余秋雨先生渡过重重黑水的木筏。
《大地的回答》收录了作者为一些古迹书写的碑文和名胜的题额,另外加上好友谢晋导演的墓碑。
这一部分有些我不能全部读懂,但仍然带着崇敬的心欣赏之,这份崇敬不仅是对余秋雨老师的文笔,还有对中华古迹的虔诚与膜拜。
其中尤以都江堰和净月坛最让我有感触,前者是大灾之后重建碑,后者因为它的生态文化,文化的最后指向是自然之道,这些石碑中,我觉得作者的文化与自然已经浑然一体。
值得一提的还有余秋雨老师的书法,我虽不懂书法,也只能以一个外行的眼光去欣赏,但我忽然想起书画大师梅墨生所说,书法讲究气,一个人的气质和人格决定了它的字,所谓“字如其人”就是这个意思吧。
所以我相信余秋雨的字一定蕴藏着文化的深厚力量、人格的崇高魅力和精神的自由随性。
最后一部分《古典的回答》是此书中最短的一部分,只有四篇,对佛陀的《心经》、屈原的《离骚》、庄子的《逍遥游》和苏轼的《赤壁赋》的今译。
作者用尽可能通俗优美的文字来翻译这几篇经典的古文,既展现了原文作者的睿智和精辟,又尽显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正如作者所说,请出古人是为了尽善尽美,至此我觉得这本书已经非常完美。
合上此书,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感动于余秋雨对文化的诠释,感激他引领我打开了一扇文化(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
xxxx)之门,而门后是比我想象中还要广阔得多的文化天地。
他说那些古人不是文化的诠释者,是创造者,而我却认为他不仅仅是文化的诠释者、创造者,还是救赎者、引导者,它必将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朝着文化最终的目标——爱与善良走去,不会停下脚步。
第四篇:
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读余秋雨《何谓文化》有感
中海完小和寿菊
看完余秋雨先生的新作《何谓文化》这本书后,掩卷反思,感觉还是有所收获的。
最少从关于文化的宏观论述上来看,余秋雨先生说的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但由于我已是成年,已过了人云亦云的年龄,在看这书时便不免带了成人和辩证法的思维,有了自己的观点。
因为思而优则著,所以,余秋雨先生就把对“文化”想说的体现在了这一本书里,故这本也就有了其出版和存在的价值。
其价值在于他用精简的文字归纳出了文化的本质和内涵,即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结晶体,围绕这一定义,他采用像讲故事一样的方式,用一系列精炼的短文进行了阐述,但我认为由于余秋雨先生说的太过含蓄,从而使这些短文所藏的珍珠犹如落入大海一般,一些读者恐无力将其捞出缀以成串的。
所以,我认为话还可以说得更明白一些,精神就是众人面对逆境和顺境的心理态度,面对困难时坚韧不屈,面对鲜花和掌声时谦虚谨慎,面对学生时诲人不倦,面对学习时上下求索等。
这都是中华文化的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价值表现。
余秋雨先生也指出了提升文化的方法,即通过礼仪的引导来达到。
但我认为还有不全面。
概因礼仪的柔性引导须在人们自觉自律的基础上进行。
现在的社会已成利己的社会,纵有利他的人出现,已可与熊猫的珍贵相媲美,试问恶花怎样结出善果?
所以,我认为在“文化”的提升上还须有法治的强制作用。
礼仪使人知羞耻,法治使人知1
对错,奖优惩劣,使自律的人更加信心坚定,使需要他律的人不敢任意妄为,整个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整个社会的文化和精神才会健康向上。
第五篇: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木洞中学王庆
最近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
在此写上几笔,算是读书笔记吧。
《道士塔》中作者把敦煌文化的陨落怪罪于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我未必赞同。
因为我以为这棍子打在愚昧、荒蛮、落后、病态的社会(或者干脆说政府)身上更确切。
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个人”,而不去反思个人后面的社会---就像鲁迅那样---令我感觉有点小气,或者叫主题没有得到升华。
《都江堰》一文中作者对李冰父子的赞叹与崇拜让我印象深刻。
《白发苏州》让我看到了苏州2014年的婉约,她的灵魂如此安祥,山色如此幽远,碧波如此潋滟,园林那样纤巧,桃花那样俊俏?
?
然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却是他那篇《信客》。
《信客》写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他大约相当于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奔波的乡村“邮递员”。
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能联系上出远门的亲人。
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
文章首先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在上海的打工仔送红绸,而恰好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于是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
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
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
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
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
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申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
这就是失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
文中还重点讲了一位年轻信客的一生。
他以他的诚信和双腿来维持生计,他赚的钱仅仅够自己吃饭而已,但工作却异常艰苦,往往乡亲们的亲戚都不在一个地方,所以要走的路程可想而知----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然而受到了如此苦难后的信客,回乡却不会受到乡亲们的致敬,也不会受到乡亲们的重视,甚至都没有人会去注意这个整天东奔西跑的信客。
如果有哪家外出的人死了,信客除了要代表乡亲去料理后事外,还得主动去安慰他的家人,更糟糕的是,信客常常受到乡亲们的无端怀疑,这使信客不止身体上过度劳累,也使信客心理上得不到一丝安慰。
这些痛苦,这些磨难,不是普通人们所能承受的,然而,信客却默默承受这一切,并没有丝毫怨言。
信客最终赢得乡亲们的赞誉。
如今信客的职业早已经消失,不再回来,但是他们那种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善良厚道、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却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
我以为这篇文章与其说是为读者展示了一段信客的辛酸史,不如说是作者在呼唤“信客精神”的回归。
圣人早说过“无信不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为何难追?
因为言出诺随,方显君子本色。
“言必行,行必果”,特别是在
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承诺更是事业生存发展的基石。
只有一诺千金,才可赢得至高无上的信誉。
我对朋友失信了吗?
有没有为没有兑现诺言编织借口?
我对领导失信了吗?
是不是怕被怪罪而遮遮掩掩?
我对下属失信了吗?
能不能为自己的食言而低下高贵的头颅?
我对学生失信了吗?
会不会为了私人晚宴而置学生而不顾?
信用难得,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所以就让诚信成为一种习惯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秋雨 何谓 文化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