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基础的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858318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30.08KB
中医药学基础的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
《中医药学基础的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学基础的心得体会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斯为例证之二。
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
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
中医临床所本的是"
,不是从生理上求治法。
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
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对"
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
此为例证之三。
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
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
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1.辨主次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
(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
例如:
患者突然腹痛,要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联系。
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
饮食内伤"
证。
(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
例如:
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
其一胸满呕逆,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
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
后证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
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鸣;
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
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胸满呕逆等症。
(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
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
病人血分,舌现绛色。
在气分则证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
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
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正确的。
2.辨同异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
同中辨异"
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同异
可辨。
如口渴一证,燥热口渴,则大渴引饮;
痰饮口渴,则先渴后呕。
腹泻一证,热泻则腥臭灼热;
寒泻则清稀如水。
3.辨真假病人之外表现象,一般视为疾病本质的反映,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
若病人之外表现象不能明显地反映疾病之本质,这种证候,外表是假象,真实的病情,尚隐蔽在内。
患者热邪内伏,格阴于外,证见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如丧神守,兼有目赤、唇红、舌干、大便秘结等症状。
此种证虽恶寒厥冷,然同时目赤便结,就不能单纯看表面现象,认定寒证,应当由表及里,才能发现阴阳格拒之病情。
神乎、忽视脉学,皆失偏颇谈到切脉,此真是难题。
民问对中医之看法,是中医诊脉如神,三个指头按到病人腕上,一定可以道出什么病。
有些同道们,凭脉知证自夸,其实,切脉只能看到某些很显著的病,有些小处发生了毛病,如一边手痛,或身上某处一点不舒,实不容易诊断出来。
闻市区也有以脉学特殊见称的先生,不须病人开口,能将病情写出来,这样的本事学来不易。
台北南昌街有一位老医,名闻遐迩,假如有病人要先试脉,不讲病情,他便责骂起来,年岁不大的人,似乎不能如此。
有一次,有一位当过军长的医生,领着太太来诊病,表示先要评脉,脉看准了,才请开方。
师Pl:
"
请先讲病情,比较易于明了。
他表示不愿,气势凌人。
师只好云:
我的学问不如人,请另请高明吧!
那时,师年方四十余,还是寂焉无闻之人,不免被人轻视。
后来,曾多次遇着不讲病情的人,婉言为之解说,终于照常诊断处方而去。
然诊脉不是完全不可靠的,微茫之间,常似是而非,讲错了会惹人笑骂,要找到实在之凭据再开口,比较妥当。
切脉要先分部位。
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很多人都知道,能顺口道出。
三部之脏腑分配,如肺配大肠,心配小肠等等,古人所说多不一致,此不关紧要。
李时珍曾云:
两手六部皆肺经之脉,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
师谓大致以关为中部,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从两手左右及前后可以测到一些不同脉象而作出诊断。
普通分法,寸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主病之义,师指出:
验之临床,左大于右,为外感风寒,右大于左,为内伤饮食;
外感病,左大为寒邪,右大为温邪;
胃肠方面的病,从右关探测,滑大为食滞,消化不好,弦为肝气犯胃,肝硬化者,右关常见弦大;
精神方面的病,从左关探测,弦大为怒为郁结,或为精神容易紧张;
如神经方面正常,腹有瘢瘕,或脾肿大,则左关脉见浮弦而芤之现象。
脉之前后常大小不一。
《难经》云:
前大后小,头痛目眩,前小后大,胸满短气。
思求前贤名训,考校l临床实践,师认为:
关前脉动,多汗易惊,关后脉动,肾水不足,男子失精,女子崩中失血;
女人尺脉较男子实大;
不论男女,凡关后脉实有力者,忌用实药;
关后脉绝者多死。
近人吴甫堂先生尝日:
脉只一条血管耳,而以三部分配脏腑,于义难通,从前西医驳诘,不为无见。
然以我国旧法诊之,每多切实有据。
余幼读西医书,也甚攻击寸关尺分配脏腑之非。
此后临症日多,经验日丰,如寸浮大,知其膈间不快;
右关濡弱无力,知其胃痛吐水;
左关浮弦而芤,知其脾脏肿大;
两尺浮沉有力,知其肠有积粪。
大概本此诊断,往往获中"
吴先生由非议脉学,到临床中总结出一些脉学经验,堪为认识上一次很大的变化。
脉学真不易深入,故玄其脉学,固然没有意义,忽视脉学亦不应该。
临床要能懂得切脉,至少要读熟《四诊心法》之脉诀和《濒湖脉学》之歌诀。
临证按脉,下手按之部位,必须正确。
手法先轻后重,分浮、中、沉三部。
近人彭子益先生创"
圆运动中医学"
,主张两手合诊,三指斜下:
次指按寸脉之浮部,中指按关脉之中部,无名指按尺脉之沉部,左右手齐下,可诊察全部脉象而得其差异之处。
彭先生的脉法,确有可采之处,师已录于《台北临床三十年》之后,又如,古人论脉,通言七表、八里、九道,李时珍分二十七脉,后人加"
疾脉"
为二十八脉,徐灵胎又有清脉、浊脉之分,而彭之脉学篇首揭橥'
祜"
、"
润"
二脉,并以此二脉为用药之提纲。
枯为言指下感到枯涩,乃津少阴虚之象,忌用燥热之药;
润为言指下感到滑润,乃津液充足,阳气不足之象,忌用凉腻之药。
师认为很有道理。
谚云: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恽铁樵先生尝谓切脉要以自己之指头为凭,亦不为无见,惟指如何按之,亦为学问:
指头按脉最好用螺纹略前之处,不能用指目尖端去按,因指目正动脉所出之地方,用此处按病人三部,自己动脉与病人动脉相击,所得不会正确。
师门诊应诊病人颇多,时间不容许从容论脉,放他传授一种四诊合参之经验:
嘱病人先在挂号单上将病情简单写出,诊断先从望到问,然后从脉去推敲,结果自然准确。
中医使用仪器仅为印证有人认为中医"
不科学"
,如能使用科学仪器诊断,便成为"
科学"
的了。
此是一个亟待阐明的重要问题。
诚然,中医能使用科学仪器,可视为一种进步,然中医l|缶床对科学仪器检查之结果,只是在诊断上求取一个印证而已,在处方时,并不完全以仪器检查之结果为依据。
因为中医诊断是以"
为主要,从病人的"
找寻原因,从病人的"
来探索病的发展趋向,从病人的"
来分辨阴阳、表皇、虚实、寒热。
辨证明确了,即有把握处方。
中医的诊断方法为望、闻、问、切四者,故善于诊断的中医,并不需要任何仪器。
西医检查肝病,为抽血化验。
检查黄疸指数(1.)、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F)、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锌浊度试验(Zn.T.T)、谷一丙转氨酶(S.G.P.T)等等。
中医则从证象上去辨认,结合望闻问切四诊作诊断。
肝病在症状上表现为湿热,大体凭症可分为热重型、湿重型、瘀血型,亦有湿热相兼者,亦有病久而转为寒证者,治疗为热重者清热,湿重者渗湿,血瘀者化瘀,寒则用温法,临证随病之所在处方遣药,无所谓特效药。
患者用药隔不多久,便嘱他往西医医院检查,并持检查结果来复诊,为证明服药之后进步多少,作一个印证,与处方毫无关系。
凭望闻问切四诊诊断,不用仪器,也有相当可靠性。
约在五年前,国立馆有一位职员屈万里先生,请师诊病,师经过四诊,凭之肤色黝黑,全身倦怠,右肋问胀,舌苔厚腻,舌质有瘀点,断为肝病。
患者担忧,次日,即到有公保之大医院去检查,住了一月,出院告师,医院检查结果,为心脏病,不是肝病。
过了些时,他的胸骨下隆肿起来,又往医院检查,此次西医诊断他肝病,并认为因肝病引起脾脏肿大。
患者闻之生气,责问医院为何上次检查诊断不是肝病。
于是出院请师治疗,不幸他患的是肝癌,终于不治。
又十余年前,有一位周元松先生,身常感不适,所有症状,咸为肝病。
那时,师在"
现代中医诊疗中心"
任主治医师,给他用治肝病的方药,效果很好。
以后他赴美国留学,出guo时,检查身体,未查出肝病,至美国入学不到两月,腹部肿大,医院检查他患的是严重肝病。
他要求回国医疗,并写信给他太太,要她请师配药寄去。
他回国后,飞机到台北,已不能走下机舱。
后来住某医院,曾私下请师诊治,亦为肝癌,不久即死。
我们的医院为教学医院,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为贯通中西的医生,能运用四诊,同时也能使用科学仪器,成为世界上最优良、最完备的医生。
因之,将来在此医院,当中医诊断时,以四诊为主要,诊断之后,能多利用科学仪器检查来作印证,也是很合理的。
中西病名统一实在困难中医许多书籍咸为研究病证和治疗的,可以谓为"
,这是正确的:
应无疑义。
人们身体有所不适,即是有病,有些病,病人苦不堪言,西医检查不到病菌,五脏六腑皆无异常,西医则认为无病,当然更无病名可言,中医却可以依病证命名,予以治疗。
同时,许多疾病,西医是根据生理病理来定名称,而中医则是根据病证来定名称。
有人主张中西医要统一病名,此实在有些困难。
例如西医之病名"
气管炎"
,中医之病名为"
咳嗽"
,分寒咳、热咳、燥咳、火咳、虚劳咳等等,对每一种咳嗽,有不同的治法,如此,孰能将病名和西医统一乎?
况且,中医典籍中病名甚多乎?
例如一位姓张患者,居景美镇仙岩路二巷,病小溲时打寒噤一症,往西医院检查无结果,定不出病名,1980年8月17日请师诊治,师凭患者舌上布满白苔而湿,身疲手足酸软等症,断为寒湿,用辛温淡渗之药,一剂知,三剂痊愈。
此虽为很小之疾,然患者感觉身体上有异样,不能因为西医无病名就谓之无病,更不能因为无中西统一之病名,而不予他解除业已事实存在之病痛。
中医师,要能达到娴熟地据证命名,依病证治疗,必须要熟读一些古书,才有把握临床。
最基本的书为
《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温病条辨》等等。
许多疾病,古人都有了治法,药方适证即效。
例如,同乡何昭明先生,于1977年4月间,患发热,住进某医院求治。
其症状为发热,时高时低,高时达40。
(2,口苦,头眩,住院7天,日日检查,终未确诊,未给服药。
4月27日,他一气之下,出院请师诊治。
师诊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2剂即愈。
少阳证为伤寒六经之中的病名,如不读《伤寒论》,何以知少阳证之病名?
更不知其治法。
如果要中西医统一病名,《伤寒论》六经之病名,西医何以来配合统一耶?
中西医之间彼此独力、帮助、切磋中西医学根本上不同,将来在一个医院服务,精神上是合作的。
在执行业务的时候,要互相信任,不能彼此轻视,更不能彼此攻讦。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多本于古人之经验,有些方法,于理似乎不通,然用之有效;
有些术语为虚拟,实际并无其物,然却不能移易。
如中医之六淫,为感受外邪的六种因素,许多人不相信,谓科学上无此根据;
又如伤寒'
之六经,为伤寒传变之必有过程,亦有不相信者,谓实质上无此存在。
事实上中医之精髓,是本于《易》,包含了哲学,以哲理治学,本身即为科学。
西医之诊断和治疗,是本于现代科学,是进步的,中医要虚心学习。
将来,无论在诊断上或治疗上,彼此要独立,有不能解决之问题,可以互相切磋,然执行业务的时候,因所本不同,彼此不要干扰,凡有欠缺之处,可以善意地互相提意见。
真是有所欠缺,要虚心接纳。
中西医的病历,应有不同的格式。
西医之病历,写的为英文,中医不一定都认识脚,且西医之检查,咸从化学仪器得来之结果,中医只能凭作参考,而不能作治疗之根据;
中医之诊断,是凭望、闻、问、切四诊,所记之病历,为伤寒、温病、杂病及各科各种不同之症状,西医也不能用作治疗之根据。
因之,其格式应该是不同的。
中西合作在一个医院执行业务,是一创举,最为重要的是彼此了解,互敬其长。
上面诸多文字,是藉以说明中医有中国固有学术的特殊性,冀望获得各方面之认识,及中医本身地位之尊重。
未来中国医学将为世界最完备医学将来之中医,将成为辨证与辨病融会贯通,治无不应之完备医师。
众所周知,西医之诊断,是辨病;
中医之诊断,是辨证。
何谓辨病?
就是用现代之科学方法,对疾病作精细而准确之检查,从实质上下功夫,肝病检查肝,肺病检查肺,肾病检查肾,丝毫不肯放松,没有得到确实之证据,决不用药;
何谓辨证?
就是用中医之理论将疾病辨明是什么类型,从患者所表现之症状着眼,人有什么病,必有什么症状表现之,同为一种病,因患者体质之不同,或感受之病源不同,或发生之病因不同,表现之症状亦不会相同,因此。
证可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类型,根据类型,来决定治疗方针。
如上所述,西医辨病,用现代科学之方法诊断,没有确实之证据,不认为有病,不开方给药,是科学家或科学的信奉者应有的态度;
中医辨证,不用科学仪器,根据患者脉证,分出类型来治疗,常能发生一定之效果,亦是千真万确之事实。
然而,今日科学进步,多数疾病,要经过辨病才收作精确之辨证。
如无黄疸性肝炎,皮肤及巩膜咸无病色,要检验血清方知肝功能不正常;
又如急性肾炎,浮肿、溺赤等症状消失了,不检验小僮,不知小便中有无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
因之,我们临床上,一方面仍要以"
辨证"
为先,发扬中医辨证诸多优势。
如从'
'
病位"
病因"
找出疾病之所在和其发生原因;
从"
病态"
分辨出疾病之"
虚实"
,即病情之有余与不足;
病机"
辨清疾病之演变与归宿。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
是由"
病'
而产生,古代中医限于历史条件,没有科学的方法认识疾病之真实因素,只能做到辨证,而,我们不能满足于"
,也要迎头赶上时代,"
之外,研究"
辨病"
,争取学习现代医学的新知识和新方法,以补辨证论治之不足。
即将来之中医,一定要能辨证,同时亦能辨病,做到辨证与辨病汇通.这样才能成为最完备的医师。
因之,可以预言:
将来之中国医学一定为世界最完备之医学.《伤寒论》为后世医学经典《伤寒论》为中医临床最基本之典籍,是后汉张机(仲景)所著。
汉前伤寒的思想,早已出现流传于民间及当时之医籍,现在所存之《内经》,就有许多片断记载。
张仲景承受前人的思想和理法,以其自己的经验与发明,撰著一部条理化的书,成为后世至
金元·
刘河间认为《伤寒论》所研究者为寒邪,热病应另有治法,创防风通圣散,并采用局方凉膈散诸方治疗温热之证;
明·
吴又可发现疫毒致病,创达原饮,用以治疗瘟疫;
垂至有清一代,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陈平伯、余师愚名家辈出,各有温病著作发表,温病学系统罕比乃灿然女各.温热病学形成、发展之成就,及入台之临床实践,使老、师治学向温病学方面大发展。
台湾地域、气候与湖南大相径庭。
师东渡入台,开业之初,临床以湖南家乡之见解诊断立方,常不发生良效。
在湖南治外感,常用麻黄、桂枝、细辛等辛温发散之品,桂枝可用至18克至30克,台湾地处亚热带。
解表大都辛凉剂。
曾有-4,孩患咳,师以小青龙汤加减治之。
第三日患者复诊云:
先生,吾服药后,咳嗽是减少了,然咳嗽好像深了一些,痰为从胸的内面咳出,出来不易,喉有些痛"
师知)-94,青龙汤过温故也,遂改用辛凉剂治之而愈。
临床实践向师提出了在治学伤寒之同时,一定要将治学温病放到亟待解决之迫切地位。
此与中国医学史进程中伤寒进化至温病,为临床发展之需要,为中医界一种进步之趋势,是何等地相似!
于是,师正视台湾外感病以表证居多、表证以温热居多之现状,自感所学不够,用心研究温病。
他找到《温热经纬》、《温病条辨》、《时病论》、《时逸人温病学》、《中医伤寒与温病学》等书阅读。
师认为《温热经纬》为王孟英所著,搜集有关温病之资料比较详备,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之温病章节,及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自《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论》、《疫病条辨》等篇,分节注释,为研究温病最佳之作。
师反复研读,并将温病方编成歌诀记诵。
雷丰(少逸)的《时病论》所附之方,多为新创,宜乎选用,师亦择要编成歌诀自读。
后来购到南京中医学院的《温病学》教科书,又节录编写了一本《温病学》。
老师通过潜心研究温病,他认为研究温病一定要读叶天士之《外感温热篇》等文献,要有卫气营血观念。
他尝谓:
"
时逸人先生学问颇深,但却不赞同叶天士之说法,反对伤寒、温病分家。
当然我们也不主张伤寒与温病如何分家,应视温击为伤寒之发展,应当互相羽翼,互相补充,然而伤寒属寒,温病属热,还是必须有分别的。
师之观点,对吾等今天为何习温热病学,指明了学习目的。
老师结合临床,学习温病学的心得是:
温病临床,要照叶香岩(天士)所持的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学说来辨证。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这部分内容深奥而且没有条理性,学好这部分知识需要的是有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式,然而世界观是思维方式的基础,它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外部世界提供了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从而决定了人们的四维空间和思维内容。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看更多的相关书籍从而去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自己对内容的足够了解和熟悉再加上老师生动的讲解,这看似深奥的中医哲学相信也不在话下了。
想必学中医的我们知道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而藏象学说中所说的五脏六腑以及奇恒之腑又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内脏器官,所以针对这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入个体,将每一个个体的基本概念、生理机能、生理特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都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清晰地条理,以便我们掌握。
我们学习医学无非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救死扶伤,为人类出去病痛,让世人都拥有健康的身体,幸福的生活。
而疾病源于生活,是生活中一些因素引起的,病因的种类很多,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均可导致发病而成为病因,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或者有的不那么常见,但是这都不妨碍我们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来学习这部分内容,所以当我们将病因与生活一一对应的时候我们会发现病因其实很好掌握。
而病机部分需要我们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同时,再结合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精、气、血、津液、神,相信如果我们能将哲学、藏象部分学好,那么病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
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灿的明珠大放异彩。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越发感受到了中药学专业各门学科的博大精深,领悟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
现在,我就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各门学科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这几百味中药各有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等,要掌握这么多内容,确实很不容易,此外,中药数目众多,内容繁杂,术语难记,又容易遗忘,更容易混淆,以至于张冠李戴,初学者常感到困惑和烦恼。
其实,掌握一种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中药学入门的一把钥匙。
经过学习参考和不断琢磨,自己也摸索出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以功效为核心,结合药性,全面理解。
每一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主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要逐个完全依靠死记硬背。
其中,功效是核心,掌握了功效,结合性味、归经来理解其功效,以功效来推导记忆其相应的主治证,以药性、功效来体会其使用注意及用法用量,充分分析,全面理解,就能对每一味药物了如指掌。
例如,清热泻火药的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又根据各药物的归经不同,我们可以推知其所清火热之邪的存在部位。
石膏归肺、胃经,则清泻肺胃实热;
知母能入肾经,故能泻相火;
栀子归心、肺和三焦经,故能清泻三焦火邪,并可泻心火以除烦;
夏枯草归肝、胆经而能泻肝胆实火等。
补虚药中,麦冬归脾、胃、肾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肾阴,降虚火;
石斛归胃、肾经,故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滋肾阴,降虚火。
这些诗根据性味归经来理解功效,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功效推导相应的主治证。
以大家最熟悉的麻黄为例,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那么其相对应的主治证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来,依次为外感风寒表证,咳嗽气喘和风水水肿。
其他的药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巧妙记忆。
如此,只需记住功效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就将其它内容全部记住了,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不容易忘记,还避免了枯燥无味,机械背诵之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反复思考,分析比较,归纳总结。
每学完一个章节,我们都要反复思考,有必要对其中功效、应用相似的药物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以利于知识积累,并使之条理更为清晰。
如补虚药这一章的内容很多,它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节,我们就可以先对每一节进行总结,再综合这一章进行归纳小结。
如补气药中补肾气的有人参、西洋参、山,补脾气的有白术、白扁豆、大枣、蜂蜜;
补阳药中脾肾双补的有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等;
再深入到整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药学 基础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