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钢材及其生产过程钢的分类与编号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概要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5811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34.27KB
第8讲钢材及其生产过程钢的分类与编号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概要Word文件下载.docx
《第8讲钢材及其生产过程钢的分类与编号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概要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讲钢材及其生产过程钢的分类与编号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概要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型型钢
普通钢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工字钢、槽钢、等边和不等边角钢及螺纹钢等。
按尺寸大小分为大、中、小型
中型型钢
小型型钢
线材
直径5-10毫米的圆钢和盘条
冷弯型钢
将钢材或钢带冷弯成型制成的型钢
优质型材
优质钢圆钢、方钢、扁钢、六角钢等
其它钢材
包括重轨配件、车轴坯、轮箍等
板材
薄钢板
厚度等于和小于4毫米的钢板
厚钢板
厚度大于4毫米的钢板。
可分为中板(厚度大于4mm小于20mm)、厚板(厚度大于20mm小于60mm)、特厚板(厚度大于60mm)
钢带
也叫带钢,实际上是长而窄并成卷供应的薄钢板
电工硅钢薄板
也叫硅钢片或矽钢片
管材
无缝钢管
用热轧、热轧——冷拔或挤压等方法生产的管壁无接缝的钢管
焊接钢管
将钢板或钢带卷曲成型,然后焊接制成的钢管
金属制品
包括钢丝、钢丝绳、钢绞线等
钢的分类
一、黑色金属、钢和有色金属
在介绍钢的分类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黑色金属、钢与有色金属的基本概念。
1、黑色金属是指铁和铁的合金。
如钢、生铁、铁合金、铸铁等。
钢和生铁都是以铁为基础,以碳为主要添加元素的合金,统称为铁碳合金。
2、有色金属又称非铁金属,指除黑色金属外的金属和合金,如铜、锡、铅、锌、铝以及黄铜、青铜、铝合金和轴承合金等。
另外在工业上还采用铬、镍、锰、钼、钴、钒、钨、钛等,这些金属主要用作合金附加物,以改善金属的性能,其中钨、钛、钼等多用以生产刀具用的硬质合金。
以上这些有色金属都称为工业用金属,此外还有贵重金属:
铂、金、银等和稀有金属,包括放射性的铀、镭等。
二、钢的分类
钢是含碳量在0.04%-2.3%之间的铁碳合金。
为了保证其韧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7%。
钢的主要元素除铁、碳外,还有硅、锰、硫、磷等。
钢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其主要方法有如下七种:
1、按品质分类
(1)普通钢(P≤0.045%,S≤0.050%)
(2)优质钢(P、S均≤0.035%)
(3)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
(1)碳素钢:
a.低碳钢(C≤0.25%);
b.中碳钢(C≤0.25~0.60%);
c.高碳钢(C≤0.60%)。
(2)合金钢:
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
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
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用途分类
(1)建筑及工程用钢:
a.普通碳素结构钢;
b.低合金结构钢;
c.钢筋钢。
(2)结构钢
a.机械制造用钢:
(a)调质结构钢;
(b)表面硬化结构钢:
包括渗碳钢、渗氨钢、表面淬火用钢;
(c)易切结构钢;
(d)冷塑性成形用钢:
包括冷冲压用钢、冷镦用钢。
b.弹簧钢c.轴承钢
(3)工具钢:
a.碳素工具钢;
b.合金工具钢;
c.高速工具钢。
(4)特殊性能钢:
a.不锈耐酸钢;
b.耐热钢:
包括抗氧化钢、热强钢、气阀钢;
c.电热合金钢;
d.耐磨钢;
e.低温用钢;
f.电工用钢。
(5)专业用钢——如桥梁用钢、船舶用钢、锅炉用钢、压力容器用钢、农机用钢等。
4、综合分类
(1)普通钢
a.碳素结构钢:
(a)Q195;
(b)Q215(A、B);
(c)Q235(A、B、C);
(d)Q255(A、B);
(e)Q275。
b.低合金结构钢
c.特定用途的普通结构钢
(2)优质钢(包括高级优质钢)
a.结构钢:
(a)优质碳素结构钢;
(b)合金结构钢;
(c)弹簧钢;
(d)易切钢;
(e)轴承钢;
(f)特定用途优质结构钢。
b.工具钢:
(a)碳素工具钢;
(b)合金工具钢;
(c)高速工具钢。
c.特殊性能钢:
(a)不锈耐酸钢;
(b)耐热钢;
(c)电热合金钢;
(d)电工用钢;
(e)高锰耐磨钢。
5、按成形方法分类:
(1)锻钢;
(2)铸钢;
(3)热轧钢;
(4)冷拉钢。
6、按金相组织分类
(1)退火状态的:
a.亚共析钢(铁素体+珠光体);
b.共析钢(珠光体);
c.过共析钢(珠光体+渗碳体);
d.莱氏体钢(珠光体+渗碳体)。
(2)正火状态的:
a.珠光体钢;
b.贝氏体钢;
c.马氏体钢;
d.奥氏体钢。
(3)无相变或部分发生相变的
7、按冶炼方法分类
(1)按炉种分
a.平炉钢:
(a)酸性平炉钢;
(b)碱性平炉钢。
b.转炉钢:
(a)酸性转炉钢;
(b)碱性转炉钢。
或(a)底吹转炉钢;
(b)侧吹转炉钢;
(c)顶吹转炉钢。
c.电炉钢:
(a)电弧炉钢;
(b)电渣炉钢;
(c)感应炉钢;
(d)真空自耗炉钢;
(e)电子束炉钢。
(2)按脱氧程度和浇注制度分
a.沸腾钢;
b.半镇静钢;
c.镇静钢;
d.特殊镇静钢。
我国钢号表示方法
一、我国钢号表示方法概述
钢的牌号简称钢号,是对每一种具体钢产品所取的名称,是人们了解钢的一种共同语言。
我国的钢号表示方法,根据国家标准《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GB221-79)中规定,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化学元素符号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方法表示。
即:
①钢号中化学元素采用国际化学符号表示,例如Si,Mn,Cr……等。
②产品名称、用途、冶炼和浇注方法等,一般采用汉语拼音的缩写字母表示。
③钢中主要化学元素含量(%)采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我国钢号表示方法的分类说明
1.碳素结构钢
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
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MPa的碳素结构钢。
②必要时钢号后面可标出表示质量等级和脱氧方法的符号。
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
脱氧方法符号:
F表示沸腾钢;
b表示半镇静钢:
Z表示镇静钢;
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
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③专门用途的碳素钢,例如桥梁钢、船用钢等,基本上采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但在钢号最后附加表示用途的字母。
2.优质碳素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钢号为“45”,它不是顺序号,所以不能读成45号钢。
②锰含量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例如50Mn。
③沸腾钢、半镇静钢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最后特别标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1%的半镇静钢,其钢号为10b。
3.碳素工具钢
①钢号冠以“T”,以免与其他钢类相混。
②钢号中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几表示。
例如“T8”表示平均碳含量为0.8%。
③锰含量较高者,在钢号最后标出“Mn”,例如“T8Mn”。
④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的磷、硫含量,比一般优质碳素工具钢低,在钢号最后加注字母“A”,以示区别,例如“T8MnA”。
4.易切削钢
①钢号冠以“Y”,以区别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②字母“Y”后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3%的易切削钢,其钢号为“Y30”。
③锰含量较高者,亦在钢号后标出“Mn”,例如“Y40Mn”。
5.合金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如40Cr。
②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除个别微合金元素外,一般以百分之几表示。
当平均合金含量<1.5%时,钢号中一般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明含量,但在特殊情况下易致混淆者,在元素符号后亦可标以数字“1”,例如钢号“12CrMoV”和“12Cr1MoV”,前者铬含量为0.4-0.6%,后者为0.9-1.2%,其余成分全部相同。
当合金元素平均含量≥1.5%、≥2.5%、≥3.5%……时,在元素符号后面应标明含量,可相应表示为2、3、4……等。
例如18Cr2Ni4WA。
③钢中的钒V、钛Ti、铝AL、硼B、稀土RE等合金元素,均属微合金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仍应在钢号中标出。
例如20MnVB钢中。
钒为0.07-0.12%,硼为0.001-0.005%。
④高级优质钢应在钢号最后加“A”,以区别于一般优质钢。
⑤专门用途的合金结构钢,钢号冠以(或后缀)代表该钢种用途的符号。
例如,铆螺专用的30CrMnSi钢,钢号表示为ML30CrMnSi。
6.低合金高强度钢
①钢号的表示方法,基本上和合金结构钢相同。
②对专业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应在钢号最后标明。
例如16Mn钢,用于桥梁的专用钢种为“16Mnq”,汽车大梁的专用钢种为“16MnL”,压力容器的专用钢种为“16MnR”。
7.弹簧钢
弹簧钢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碳素弹簧钢和合金弹簧钢两类,其钢号表示方法,前者基本上与优质碳素结构钢相同,后者基本上与合金结构钢相同。
8.滚动轴承钢
①钢号冠以字母“G”,表示滚动轴承钢类。
②高碳铬轴承钢钢号的碳含量不标出,铬含量以千分之几表示。
例如GCr15。
渗碳轴承钢的钢号表示方法,基本上和合金结构钢相同。
9.合金工具钢和高速工具钢
①合金工具钢钢号的平均碳含量≥1.0%时,不标出碳含量;
当平均碳含量<1.0%时,以千分之几表示。
例如Cr12、CrWMn、9SiCr、3Cr2W8V。
②钢中合金元素含量的表示方法,基本上与合金结构钢相同。
但对铬含量较低的合金工具钢钢号,其铬含量以千分之几表示,并在表示含量的数字前加“0”,以便把它和一般元素含量按百分之几表示的方法区别开来。
例如Cr06。
③高速工具钢的钢号一般不标出碳含量,只标出各种合金元素平均含量的百分之几。
例如钨系高速钢的钢号表示为“W18Cr4V”。
钢号冠以字母“C”者,表示其碳含量高于未冠“C”的通用钢号。
10.不锈钢和耐热钢
①钢号中碳含量以千分之几表示。
例如“2Cr13”钢的平均碳含量为0.2%;
若钢中含碳量≤0.03%或≤0.08%者,钢号前分别冠以“00”及“0”表示之,例如00Cr17Ni14Mo2、0Cr18Ni9等。
②对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以百分之几表示,而钛、铌、锆、氮……等则按上述合金结构钢对微合金元素的表示方法标出。
11.焊条钢
它的钢号前冠以字母“H”,以区别于其他钢类。
例如不锈钢焊丝为“H2Cr13”,可以区别于不锈钢“2Cr13”。
12.电工用硅钢
①钢号由字母和数字组成。
钢号头部字母DR表示电工用热轧硅钢,DW表示电工用冷轧无取向硅钢,DQ表示电工用冷轧取向硅钢。
②字母之后的数字表示铁损值(W/kg)的100倍。
③钢号尾部加字母“G”者,表示在高频率下检验的;
未加“G”者,表示在频率为50周波下检验的。
例如钢号DW470表示电工用冷轧无取向硅钢产品在50赫频率时的最大单位重量铁损值为4.7W/kg。
13.电工用纯铁
①它的牌号由字母“DT”和数字组成,“DT”表示电工用纯铁,数字表示不同牌号的顺序号,例如DT3。
②在数字后面所加的字母表示电磁性能:
A——高级、E——特级、C——超级,例如DT8A。
钢中常存杂质元素的影响
一、硅:
在钢中是有益元素
硅是由炼钢时加入的脱氧剂带入钢中的。
由于硅的脱氧能力较强,硅与钢液中的FeO能结成密度较小的硅酸盐以炉渣的形式被除去。
脱氧后钢不可避免地残留着少量硅,这些残留下来的硅能溶于铁素体,使得铁素体强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弹性。
因此,硅在钢中是有益元素,但作为杂质元素存在时其质量分数应不超过0.4%。
二、锰:
锰是由炼钢时加入的脱氧剂带入钢中的。
锰从FeO中夺取氧形成MnO进入炉渣。
锰不能与硫化合成MnS,以减少硫对钢的有害影响,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
在室温下,锰大部分溶于铁素体,对钢有一定的强化作用。
因此,锰在钢中是有益元素,但作为杂质元素存在时其质量分数应不超过0.8%。
三、硫:
在钢中是有害元素
硫是由生铁和燃料带入的杂质,炼钢时难以除尽。
在固态下硫不深于铁,而以FeS的形式存在,FeS与Fe能形成低熔点的共晶体(Fe+FeS),熔点仅为985℃,且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
当钢在1000~1200℃压力加工时,由于低熔点共晶体熔化,显著减弱晶粒之间的联系,使钢材在压力加工时沿晶界开裂,这种现象为热脆。
因此,钢中硫的质量分数必须严格控制。
为了消除硫所形成的热脆,在炼钢时必须增加锰。
由于Mn与S能形成高熔点(1620℃)的MnS,并呈粒状分布在晶粒内,MnS在高温时有一定的塑性,从而避免了钢的热脆。
硫虽然产生热脆,但对改善钢材的切削加工性能却有利。
如在硫的质量分数较高的钢(Ws=0.08%~0.45%)中适当提高锰的质量分数(WMn=0.70~1.55%),可形成较多的MnS,在切削加工中MnS能起断屑作用,可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这种钢称为易切削钢,广泛应用于标准件等的生产。
四、磷:
磷是由生铁和燃料带入的杂质,炼钢时难以除尽。
磷能全部熔于铁素体,提高了铁素体的强度、硬度;
但在室温下钢的塑性、韧性急剧下降,变脆,这种现象称为冷脆。
所以,磷是一种有害杂质元素,因此要严格控制磷在钢中的含量。
磷的有害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例如易切削钢,把磷的含量提高到Wp=0.05%~0.15%,使铁素体脆化,从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能。
在炮弹钢(Wc=0.60%~0.90%、WMn=0.60%~1.0%)中加入较多磷,可使钢的脆性增大,炮弹爆炸时碎片增多,增加杀伤力。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为了改善钢的力学性能或获得某些特殊性能,有目的地在冶炼钢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元素,这些元素称为合金元素。
常用的合金元素有:
锰、硅、铬、镍、钨、钒、钛、锆、钴、铝、硼等。
合金元素对钢的相变、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般取决于合金元素与钢中铁、碳两种基本组元的作用。
因此,通过合金化,可以提高和改善钢的性能。
一、合金元素在钢中存在的形式
1、形成合金铁素体
绝大多数合金元素都可或多或少地溶于铁素体中,形成合金铁素体。
其中原子半径很小的合金元素(如氮、硼等)与铁形成间隙固溶体;
原子半径较大的合金元素(如锰、镍、钴等)与铁形成置换固溶体。
合金元素溶入铁素体后,凡合金元素的原子半径与铁的原子半径相差越大,晶格类型越不相同,必然引起铁素体晶格畸变,产生固溶强化,使铁素体的强度、硬度提高,但塑性、韧性都有下降趋势。
如下图溶于铁素体的合金元素含量对铁素体硬度和韧性的影响。
由图可见,硅、锰能显著提高铁素体强度、硬度,但当Wsi>0.6%、WMn>1.5%时,将降低其韧性。
而铬、镍这两个元素,在适量范围内(Wcr≤2%、Wni≤5%),不但可提高铁素体的硬度,而且能提高其韧性。
为此,在合金结构中,为了获得良好强化效果,对铬、镍、硅和锰等合金元素要控制在一定含量范围内。
2、形成合金碳化物
作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是位于铁左边的过渡族金属元素,离铁越远,其与碳的亲和力越强,形成碳化物能力越大,形成的碳化物越稳定而不易分解。
通常钒、铌、锆、钛为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铬、钼、钨为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
锰为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钢中形成的合金碳化物的类型主要有:
(1)合金渗碳体:
锰一般是溶入钢中渗碳体,形成合金渗碳体(Fe、Mn)3C;
铬、钼、钨在钢中含量不大(Wmo=0.5%~3%)时,形成合金渗碳体,如(Fe、Cr)3C、(Fe、Mo)3C。
合金渗碳体较渗碳体略为稳定,硬度也较高,是一般低合金钢中碳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
(2)特殊碳化物:
特殊碳化物是与渗碳全晶格完全不同的合金碳化物,通常是由中强或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所构成的碳化物。
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即使含量较少,但只要钢中有足够的碳,就倾向于形成特殊碳化物,即具有简单晶格的间隙相碳化物。
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只有当其含量较高(>5%)时,帮倾向于形成特殊碳化物,即具有复杂晶格的碳化物。
特殊碳化物特别是间隙相碳化物,比合金渗碳体具有更高的熔点、硬度与耐磨性,并且更为稳定,不易分解。
合金碳化物的种类、性能和在钢中分布状态会直接影响到钢的性能及热处理时的相变。
例如,当钢中存在弥散分布的特殊碳化物时,将显著增加钢的强度、硬度与耐磨性,而不降低韧性,这对提高工具的使用性能极为有利。
二、合金元素对铁碳合金相图的影响
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范围
(1)扩大奥氏体相区这类合金元素使A3、A1温度下降,GS线向左下方移动,这类元素大都具有面心立方晶格,如钢、锰、镍等。
随自锰、镍含量增大,会使相图中奥代体区一直延展到室温下。
因此,它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是稳定的单相奥氏体,这种钢称奥氏体钢。
如下图所示。
(2)缩小奥氏体相区这类合金元素与前者相应,使A3和A1温度升高,GS线向左上方移动,如图所示。
这类元素有铝、铬、钼等,随着钢中这类元素含量增大,可使相图中奥氏体区消失,此时,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是单相的铁素体,这种钢称为铁素体钢。
2、改变S、E点在铁碳合金相图中位置
大多数合金元素均能使S点、E点左移,如图所示。
共析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不是Wc=0.77%,而是Wc<0.77%。
出现共晶组织的最低碳的质量分数不再是Wc=2.11%,而是Wc<2.11%。
实验证明,含Wc=0.4%的碳钢原属亚共析钢,当加入Wcr=12%后就成了共析钢。
又如含Wc=0.7%~0.8%的高速钢,由于大量合金元素的加入,在铸态组织中却出现合金莱氏体,这种钢称为莱氏体钢。
三、合金元素对钢的热处理影响
1、合金元素对奥氏体形成的影响
(1)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影响合金钢加热时奥氏体形成过程基本上与碳钢相同,但合金元素会影响奥代体的形成速度,其主要原因是合金元素的加入而改变了碳在钢中的扩散速度所致。
大多数合金元素(除钴、镍外),由于它们与碳有较强的亲和力显著减慢了碳向奥氏体中的的溶入与扩散速度,故大大减慢奥氏体的形成速度。
由于合金元素的扩散速度很缓慢,因此对于合金钢应采取较高加热温度和较长的保温时间,以保证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并使之均匀化,从而充分发挥合金元素的作用。
(2)合金元素(除锰外)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碳化物形成元素(如钒、铌、锆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容易形成稳定的碳化物,这些特殊碳化物在高温下比较稳定,不易溶于奥氏体,并以细小质点的形式弥散地分布在奥氏体晶界上,机械地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
因此,除锰钢处,合金钢的在加热时不易过热,使得钢在高温下较长时间的加热仍能保持细晶粒组织,这是合金钢的一个重要特点。
2、合金元素对钢冷却转变的影响
(1)合金元素对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影响除钴外,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降低原子扩散速度,合奥代体稳定性增加,从而使C曲线右移。
边些合金元素均是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及弱碳化物形成元素。
含有这类元素的低合金钢,其C曲线形状与碳钢相似,只有一个鼻尖,如图所示,当碳化物形成元素溶入奥氏体后,由于它们对推迟珠光体转变与贝低体转变的作用不同,使C曲线出现两个鼻尖,曲线分解成珠光体和贝氏体两个转变区,而两区之间,过冷奥氏体有很大的稳定性。
如下图所示。
由于合金元素使C曲线右移,故降低了钢的马氏体Vk,增大了钢的淬透性。
其中尤以碳化物形成元素的影响较为显著,特别是钢中几种合金元素同时加入时,要比单独加入一种合金元素对增大钢的淬透性更有效。
(2)合金元素结过冷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影响除钴、铝外,大多数合金元素溶入奥氏体后,使马氏体转变Ms和Mf降低,其中铬、镍、锰作用较台。
图为合金元素对Ms的影响。
实验证明,Ms越低,则淬火后钢中残余奥氏体的数量就越多。
因此,凡使Ms降低的合金元素,均使残余奥氏体数量增加。
图为不同的合金元素对Wc=1.0%的钢,在1150℃淬火后的残余奥氏体数量的影响。
一般合金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较碳钢多。
3、合金元素对淬火钢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淬火钢回火稳定性(耐回火性)淬火钢在回火时,抵抗软化的能力称为回火稳定性。
不同的钢在相同温度回火后,强度、硬度下降也不同,下降少的其回火稳定性较高。
由于合金元素阻碍马氏体分解和碳化物聚集长大过程。
使回火的硬度降低过程变缓。
从而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
由于合金钢的回火稳定性比碳钢高,若要得到相同的回火硬度时,则合金钢的回火温度就比同样含碳量的碳钢要高,回火时间也长。
而当回火温度相同时,合金钢的强度、硬度都比碳钢高。
图所示为Mo元素对钢回火硬度的影响。
(见图5-9)
(2)产生二次硬化含有钨、钼、钒的合金钢,经高温奥氏体充分均匀化并淬火后,在500~600℃回火时硬度有回升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如图所示。
这是因为含有上述合金元素较多的合金钢,在该温度范围内回火时会从马氏体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如MO2C、W2C、VC等,析出的碳化物高度弥散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并与马氏体保持共格关系,阻碍位错运动,使钢的硬度反而有所提高,这就形成了二次硬化。
另外,由于特殊碳化物的析出,使残余奥氏体中碳及合金元素浓度降低,提高了Ms温度,故在随后冷却时就会有部分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也是在回火时钢的硬度提高而产生的二次硬化的原因。
(见图5-10)
二次硬化现象对需要较高热硬怀的工具钢(如高速钢)具有重要意义。
(3)回火时产生第二类回火脆性含有铬、锰、镍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后,在脆化温度(400~500℃)区回火,或经更高回火后缓慢冷却通过脆化温度区所产生的脆性,称为第二类回火脆性。
产生这类回火脆性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锡、磷、锑、砷等有害元素沿奥氏体晶界偏聚,减弱了晶界上原子间的结合力所致。
偏聚程度越大,回火脆性越严重。
减轻或消除第二类回火脆性的方法有:
提高钢的纯洁度,减少有害元素的含量;
小截面零件在脆化温度回火后采用快冷的方法;
大截面零件则采用含有钨(Ww约为1%)或钼(Wmo约为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材 及其 生产过程 分类 编号 杂质 元素 合金 中的 作用 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