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第2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5726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41.59KB
二年级语文第2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
《二年级语文第2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第2单元教案Word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ron,翘舌音,前鼻音。
左右结构,右部先写“门”,再写“王”。
“润”是加水分,使东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说生字的笔画或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4)分句讲读。
①指名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②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
(春雨像知道时节似的,当春天一
到,它就下起来了)想一想:
为什么诗人说它是“好雨”呢?
(因为春天庄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诗人说春雨是好雨)对,这两句诗赞美
了春雨来得及时。
③齐读这两句诗。
④指名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⑤谁能说说什么叫做“潜入”?
(“潜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觉中透进去)那么“随风潜入夜”该怎么解释?
(夜间,好雨随着风在人们不知不觉中透进万物的内部)“润物细无声”是什么意思?
(春雨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谁能把这两句诗连起来解释一下?
(春雨是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洒落,细密无声地滋润着万物)你说得真好!
春雨做了好事却不声不响,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齐读这两句诗。
5.总结。
这四句诗赞美了春雨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6.朗读指导。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好雨I,知I时节。
当春,I乃I发生。
随风II潜入I夜,
润物ll细I无声。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好,是全诗的中心,其他都是围绕“好”来写的,是春雨“好”的表现。
知,表现春雨善解人意。
“当……乃……”强调春雨好在下得及时。
潜、细、无,强调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4)学生自练。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描红指导。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第一笔“横折折折钩”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须顶连“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
第一笔和第二笔写成的“口”体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笔写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处定位,中间和下部须留写“l”
的位置,末笔“捺”弯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左部“三点水”写法同前,右部首“点”定位宜高,第二笔“竖”和第三笔的“折”部等长,“门”中的“王”,三“横”间距相等,末“横”较长。
(2)学生自练描红“乃、随、润”3个生字。
作业设计
1.朗读《春雨》,熟读背诵。
2.抄写“春雨”、“时节”各两遍。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雨》。
2.默写“春雨”、“时节”两个词语。
二、教学《春晓》
春晓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孟浩然写的。
“晓”xiOo三拼音,左右结构,左部是“日字旁”,右部是“尧”,上面没有“点”。
诗题里的“晓”是早晨的意思。
“春晓”就是春天的早晨。
3.教师范读,领读一遍。
(1)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图:
画面上是个什么人?
她左手在拉起什么?
她看到室外有哪些景物?
(画面上是个古代女子,她左手拉起帘子,看到室外有桃花、小鸟和芭蕉等景物)
(2)指名读四句诗。
’
眠:
midn。
前鼻音,三拼音。
左右结构,左部是“目字旁”,右部是“民”。
“眠”就是“睡”的意思。
觉:
jue。
上下结构,上部是““”,不是“…”,下部是“见”。
“觉’’是个多音字,读山6时是觉得的意思。
指名学生读生字,说生字的结构,讲生字的意思。
①指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②谁能说说“春眠不觉晓”的“晓”是什么意思?
(“春眠不觉晓”的“晓”是天亮的意思)为什么这个“晓”和“春晓”的“晓”意思不同呢?
(因为联系全句的意思,说成春天睡眠不知不觉天就亮了才好讲,说成不知不觉就到早晨了不大好讲)对,你能联系全句的意思来解释“晓”字的意思,讲得合理,对头,很好!
那么“处处闻啼鸟”该怎么解释呢?
(“处处闻啼鸟”就是到处听到鸟叫声的意思)那么诗人为什么不写成“处处闻鸟啼”呢?
(自答:
写诗是要押韵的,这首诗押的是“ao"
韵,所以要把“鸟”字放在句末)
③谁能补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春天气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醒来时只听到外边一片清脆的鸟叫声)想一想:
这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5)齐读这两句诗。
(6)指名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这两句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写的是昨天夜里的事)
昨天夜里听到什么?
想到什么?
(昨天夜里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想到这样风吹雨打,花儿不知落下了多少)请连起来说一说。
(想起夜里曾听到刮风下雨的声音,不知花儿被吹打得落下了多少)再想一想:
花儿落了,春天即将离去,这春光多么可贵,多么值得珍惜呀!
(8)齐读这两句诗。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一个雨后早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爱春、惜春的真挚感情。
(1)掌握节奏,韵律(加点的是韵脚字)。
春眠,,不觉晓,
处处l,闻啼鸟。
夜来I,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
(2)抓住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不觉晓:
反映睡得香,人感到满足。
处处闻啼鸟:
反映春天生机勃发的景象。
花落知多少:
反映春光不能常驻,应该加倍珍惜的心情。
(1)提示描红生字的注意点。
开头三“点”,第一、二两“点”是“侧点”,第三点是“撇点”,不可写成““”’,第四、五两笔写成的“一”呈下罩势,第六、七两笔写成的“n”体形宜瘦,框内应能包容第八笔“撇”画的上半,第八、九两笔写成的“九”底部齐平。
晓:
左部“日字旁”体形宜瘦右部上面的“戈”第一笔“横”画应斜向右上,第二笔“斜钩”要有弧度,第三笔“撇”与“斜钩”相交后补满左下空白,右部下面的“兀”,“横”画宜平,“撇”和“竖弯钩”起笔处均顶连“横”画,而彼此互不相连,行笔舒展,保持底部平稳。
眠:
左部“目字旁”体形宜瘦;
右部各“横”画间距相等,“竖提”宜直,“斜钩”应有弧度。
“竖提”的出“提”部位与“斜钩”的出“钩”部位应横向齐平。
(2)学生自练描红“觉、晓、眠”3个生字。
1.朗读《春晓》,熟读背诵。
2.抄写《春晓》《春雨》各两遍。
第3课时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春晓》。
2.默写“春晓、风雨”两个词语。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春雨》。
(1)放录音。
(2)教师指着板书引背。
(3)分两个大组,一组读,一组听,再交换读听一次。
(4)各人轩声默念背诵-
(5)齐背。
(6)指名背诵。
2.指导背诵《春晓》,方法同上。
三、课堂练习
1.“找朋友”(连词)。
春(春风)(春雨)(春晓)(春光)(春花)
时(时节)(时间)(时光)(及时)(准时)
2.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春天
春雨——
3.说话练习。
(1)话题:
春天来了
(2)提出要求:
根据第25页上的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展开合理的想象,说说春天的美丽景象。
(3)各人发挥想象,构思讲说内容。
(4)同桌两人交互说听、补充。
(5)指名几人到班上讲说,教师评议,小结。
巩固旧知
第4课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shí
jié
xì
xiǎofēngyǔ
rù
nhuá
chūnxiǎogēnsuí
zì
jué
dōngmiá
nnǎizhì
qiá
nshuǐ
二、比一比,再组词。
替( ) 眠( ) 乃( )声( )
潜( ) 眼( ) 及( )生( )
三、写出下列字的反义词。
好()入()细()无()来()多()
四、数笔画填空。
“乃”共画,第1画是,组词。
“觉”共画,第4画是,偏旁是。
“随”共画,第3画是,偏旁是。
“晓”共画,最后1画是,组词。
五、按要求填空。
1.把《春晓》中相关的句子写下来。
昨天夜里又是刮风又是下雨。
醒来只听见鸟雀到处鸣叫。
春天贪睡到天明也没觉察到。
花儿呀,不知道被打落了多少。
2.《春雨》的作者是朝的大诗人,
诗的最后两句是,。
教后记
课文2蚕姑娘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掌握多音字“发”(伯)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激发学生对昆虫的研究兴趣。
学习词语,了解蚕的生长过程,背诵课文
一、导人新课,结合学习生字词“蚕”、“姑娘”,揭示课题
1.出示蚕的挂图,引出课题生字教认。
问:
这是什么?
蚕)出示“蚕”的字卡,学生看拼音读“cdn”。
注意“蚕”字是平舌音、前鼻音。
分析字形:
“蚕”字是上下结构,上部是“天”,下部是“虫”。
书空记字。
谁知道“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蚕是一种昆虫,能够吐丝,蚕丝能织成美丽的绸缎)对,人们把“蚕”看做像一个美丽能干的姑娘,亲切地称“蚕”为“蚕姑娘”。
姑娘,补全课题)
出示“姑娘”词卡,学生看拼音读“g0niong”。
提示注意:
“娘”是鼻音,不能读成帕ng。
“姑娘”两个宇都是左右结构,左部相同,都是“女字旁”;
右部不同:
“姑”字右部是“古”,“娘”字右部是“良”。
分别书空记字。
2.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蚕姑娘》这篇课文。
齐读课题:
蚕姑娘。
二、初读指导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后默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词。
(1)会读田字格里外的生字以及多音字“发”。
特别注意区分、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节。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桑叶 蚕卵 蚕床 蚕山 吐丝 茧子 盖新房 蛾 从此
(3)读顺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字词:
蚕 桑叶 从此 瘦
钻出 换上 卵 茧
(2)指名读,引导学生读准加点字的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及三拼音节。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桑叶:
(用图或实物讲解)
蚕卵:
蚕蛾产下的子。
蚕床:
指养蚕的用具,如竹匾等(指看书上插图)。
蚕山:
(看实物或图)供蚕吐丝做茧的一束束草秆子或麦秸秆子,上尖下宽,所以叫蚕山。
蛾:
(看图)蚕的成虫。
从此:
从这时起。
(4)抽字词卡片,让学生读。
(5)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描红指导
1.提示注意点。
此:
左右结构。
左部“止”第一笔是长“竖”而不是短“竖”,第四笔是“提”而不是“横”;
右部“匕”先写“撇”再写“竖弯钩”,两笔相连而不交叉,不能写成“七”,上部左低右高,下部齐平。
旧:
开头两“竖”长度相当,上下间隔相等,“日”框内部一“横”连左“竖”不连右“折”,底部一“横”既连左“竖”又连右“折”。
姑:
左部“女字旁”末笔改“横”为“提”,右连第三笔“撇”而不交叉;
右部“古”首“横”宜收紧些,下面“口”形上宽下窄,体形稍大,使下部平稳。
蚕:
上部首笔是“横”而不是“撇”,第四笔“捺”起笔处连“横”而不连“撇”。
“撇、捺”舒展,预留下部空隙写“虫”。
换:
左窄右宽。
左部“提手旁”写法同前;
右部“奂”,自上而下笔画由收紧到放开,最后两笔“撇、捺”相配,支持下部平稳。
钻:
左右结构,左右宽度相等。
左部“金字旁”开头两笔占位略宽,盖住下部笔画;
右部首“竖”挺直,“横”画宜短,左连“竖”画,下面“口”形写法同“姑”而略大,保持下部平稳。
娘:
左部“女子旁”写法同“姑”字;
右部“良”首“点”宜高,第二至四笔应横向收紧,“竖提”长而挺直,其“提”部,形成的角度略大,最后两笔,“撇”连于“捺”,共同布白于右下空隙部位。
桑:
上部三“又”呈品字形分布,上大下小,一律改“捺”为“点”;
下部“木”的“横”画要长,“撇、捺”舒展,全字上收下放,保持平稳。
盖:
上下结构。
上部“羊字头”开头两笔一侧“点”一撇“点”,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略短;
下部“皿字底”体形宽扁,框里两短“竖”,分别同左右两“竖”画走势相应,而彼此对称,平分成框里三个空隙,末“横”特长,左伸右展,保持底部稳定。
裳:
上部宜纵向收紧;
下部“衣”的“横”画宜短,“撇”画稍长,“竖提”偏左定位,最后的短“撇”连于长“捺”,下部四笔体形宽放,保持全字稳定。
2.学生练习描红。
1.练读课文,注意第2~5自然段词句的异同。
2.读抄词语(见文后练习3)。
1.默写词语。
变成 吐丝 蚕姑娘 吃桑叶
换上 从此 暖洋洋 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
(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
卵一蚕)问:
“钻出”是什么意思?
(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
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
(又黑又小)
(板书:
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
(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
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
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
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
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
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
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读了第2自然段。
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
(“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
“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
(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
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
(“就”换成“又”) 出示:
{:
{登:
: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
(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
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
(“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
“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
“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
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
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
(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朗读、练习背诵第l-5自然段。
指名背诵第1-5自然段。
二、继续细读课文(第6、7自然段),
1.第6自然段。
(2)为什么要写明“睡了四回”?
(因为蚕眠有四次,这是蚕的生长特点,所以必须特别写明)这个自然段里把茧子比作什么?
(新房)为什么说“茧子真漂亮”?
(茧子又白又亮,长圆形,很好看)
(3)这段里为什么不写“醒了,醒了”,要写“成了,成了”?
(蚕没有再睡,就不能说“醒了”;
蚕结茧子好比盖新房,茧子结成,好比新房盖成,所以要写“成了”)“成了,成了,茧子真漂亮。
”这句要怎样读?
(要读出喜悦的语气来)请你把这句读一下。
(学生读)
(4)小结:
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吐丝结茧前后的情况。
吐丝结茧)
(5)齐读第6自然段。
2.第7自然段。
(2)茧子里面的“蚕姑娘”称做什么?
自答:
茧子里的“蚕”称做蚕蛹。
蛹)为什么写它“一声也不响”,不写“一动也不动”?
(茧子里的蛹是慢慢在变化,逐渐长出两对翅膀来,所以不能写“一动也不动”)
(3)“茧子开了窗”是什么意思?
蚕蛹长出翅膀,成为蚕蛾(板书:
蛾),蚕蛾咬破茧壁飞出来就是开天窗的意思。
前面抑苗子I-I,/4:
~"
斩帛”;
士田烟嫱n夺Z右茁辟㈠柞“并下宙”*徂会括而有趣。
请看第31页上面的第一、二两幅图。
(学生看图)“变了,变了,变成蛾姑娘。
”这句要怎么读?
(要读出惊异好奇的语气来)请你读一下。
(4)看31页上第三幅图,想一想:
两个蚕蛾在干什么?
(蚕蛾在产卵)提示:
蚕蛾产卵后死去,第二年春天,蚕卵又能孵出小蚕来,又开始新一轮的生长过程。
(5)齐读第7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
1.根据板书内容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填空练习,概括课文。
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
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
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
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
它吐_____结_____,最后_____开了窗,飞出了_____姑娘。
3.齐读完成填空后的这段话。
1.读句子,初步认识句子的并合(课后练习4)。
这里有两组句子,每组三句话,要求我们读一读。
初步懂得怎样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来说。
(1)各人自读,体会。
(2)指名读第一组三句话。
(3)谁能说说怎样把第一、二两句并成第三句的?
(把一、二两句连起来,把第一句未了的句号改为逗号,把第二句开头的“蚕姑娘”去掉,这就并成了第三句)
第二组三句话的练习方法同此。
2.背诵第6、7自然段。
(1)利用押韵的字引背。
(押韵的字写在小黑板上:
娘、上、由主.*白¨
向宙*白、
(2)分两个大组,一组背,另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