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49574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33KB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中低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错字”是指写字时因笔画或构件错误,写成了本无其字的字。
“别字”是指写字时,因形、音、义的影响,把甲字写成了乙字,俗称白字。
“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即拟对“错别字”作一实验研究,探求“错别字”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等问题,力求找出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减少“错别字”发生率为目标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课标》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写字提出如下要求:
“累计认识常见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
2、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认为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按其成因能够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又能够划分为小学生的知觉水平、迁移作用、提取失败理论、有意注意等。
外因能够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问题。
3、以识字教学法为依据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汉字的音形义全面掌握,那么就能够准确地把字写出来,否则,它就可能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
识字教学要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要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寻找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2、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力求把规范汉字的意识撒播到学生、家长、社会之中,为规范汉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作贡献。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
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
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识字写字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收集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教育实验法。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特点,将收集整理的成功经验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最佳途径。
4、个案研究法。
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优生、困难生)作个案研究,或者就某一方法进行研究。
5、经验总结法。
广泛收集和总结校内外人士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归纳整理。
本课题研究着重以个案研究法、教育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操作
1、合理指导,正确感知字形
首先,强化易被疏忽的笔画和部位。
在指导分析字形时,要突出学生容易看错的或易被其它笔画所掩蔽的细小部分。
同时还应加强形近字之间的比较,把它们不同的部分突现出来,强化辨认。
其次,重视正确指导。
少用“不要怎么写”的指导方法。
在巩固生字时,也尽量不要用错字来对比。
否则,容易造成学生感知模糊。
2、强化训练,形成技能技巧
教师不但要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更应教给学生分析、识记字形的方法,指导学生用这些方法自习生字。
教师还应创设尽量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经过实践独立识字。
这样经过长期重复训练,学生自已分析字形的技能和习惯会应运而生,从而尽可能减少错别字的发生。
3、巩固旧知,养成复习习惯
为了巩固旧知,防止遗忘,也为了便于学习新知,就要组织复习,并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复习的好习惯。
复习必须及时,复习的形式还要多样化。
最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把所学生字从横向、纵向加以联系,形成知识系统储存于大脑中,巩固记忆和提取容量。
4、处处留心,培养改错意识
学生在作业中写错别字,一般说来,自己是意识不到的。
因此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改错意识,让她们留心,在别人的作业、书籍、报刊、大街上的招牌中有没有错别字,将错字改正过来,记入自己的脑海之中。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10月至10月,为期两年。
1、研究准备阶段(.10月——12月)
(1)进行前测,统计结果;
(2)了解学生作业中写错别字的情况,并作好记录。
2、初步研究阶段(.12——月年7月.):
(1)学生写错别字成因的分析研究;
(2)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兴趣的研究;
(3)收集学生优秀作品;
(4)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初步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3、深入研究阶段(9月——6月):
(1)进行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3)收集学生优秀作品;
(4)继续收集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反馈调整实验方案保证下阶段实验顺利进行。
4、研究总结阶段(7月——10月):
(1)进行后测,得出研究结果;
(2)整理、撰写有关专题论文和课题研究报告。
八.取得的成果:
(一)、错别字现象归类,归纳如下:
错字的第一大类型:
添加笔画
在汉字构造部件中,添加累赘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一大根源,进而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产生这种类型的错字,不是由于学生在教师对生字字形结构的分析没有认真听取、深刻记住,就是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生字缺乏仔细观察所致。
如把“琴”字写成“”,“吟”字写成“”。
要消灭此一类型的错别字,关键在于教师传授知识要点时要分析到位,学生接受知识要点时要辨认到位,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错字的第二大类型:
丢头笔画
在汉字构造部件中,丢失该有的笔画是错字产生的另一根源。
这类错字与添加笔画如出一辙,也是教师对字形分析不到位或学生辨认不到位所引起的。
我们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往往会看到“起初”的“初”字写成“”字了。
要杜绝这一现象,除了教师要讲清楚遗漏笔画含着什么意思外,还得强调学生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
错字的第三大类型:
改变字形的某个部件
改变字形的某一部件,使之准确率降到百分之零,而错误率却上升至百分之百,究其原由,这种笔误的错字大都源于习惯的力量在作祟。
如学生经常会把“游览”的“游”字写成“”。
要杜绝这种类型的错字在文字里兴风作浪,除了教师要求学生强化训练外,还该早有预防,譬如用醒目的彩色粉笔加以凸显,给学生留下一个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
错字的第四大类型:
改变字形的组织机构
改变字形的组织机构,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这是错字类型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如一些学生把“甜蜜”的“甜”字写成“”字。
这是学生想象力发生偏差结果。
这时候,很需要教师把她们的思维引向正确的轨道上来。
预防与纠正错字,一般都是在字形上作比较;
而错字则不同,它却要求我们在音、形、义上结合起来考虑。
别字也有四大类型,现将它们作如下分析。
别字的第一大类型:
音同形义不同
如有学生将“反映情况”写成“反应情况”,此乃写者只记住汉字的读音,而对其形义没有正确地掌握与理解,以致有此现象。
可见,语文教师不能只偏重与拼音教学,也该对字形、字义教学予以充分重视。
因为大多数的汉字都是音形义完美结合的产物。
时下,受一些宣传媒体上“谐音广告”的冲击,教师对这类别字更应该有所防范。
别字的第二大类型:
音形相近义不同
如有学生将“违反纪律”的“纪”写成“记”,这显然是对“纪律”一词中的“纪”字其义没有真正理解。
“纪”与“记”虽然在读音上相同,字形上也比较相似,但其含义是有所区别的。
要使这种类型的错别字从学生的作业本上彻底消除掉,教师的匠心处理与学生的刻苦钻研都是不可或缺的。
别字的第三大类型:
形近音义不同
形近音义不同的别字大都归咎于书写者的疏忽。
比如有学生拟写“休息”时,却在不知不觉间写成了“体息”了。
防止或矫正这类别字,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书写者的验查了。
别字的第四大类型:
字序排列错位,或取附带字进行冒名顶替
(二)、师生教学相长。
1.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
首先,经过不断地研究与学习,教师对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更清晰地认识到错别字对于学生学习的牵制作用,从而在思想上更重视起写字识字教学。
2.教师的教学方法得以改进。
以往有些教师认为不需要花很多精力放在写字识字教学上,对写字教学往往是一带而过,甚至有让学生自学的情况。
现在,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之后,在方法上也是得以改进,小口诀,小谜语经常见于教学实践,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效果较好。
在订正错别字这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上,教师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写几遍,而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纠正欲望后再让学生订正,纠正的效果明显好了许多。
3.学生能认识到自己写错别字的后果。
在一系列的活动之后,很多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写错别字的实际情况很严重,更深刻地看到错别字对自己学习的副作用,从而在心理层面开始拒绝错别字。
在第一学期举行的“错别字审判会”中,学生还有许多错别字看不出,在平时的作业中,错别字现象更是突出。
但在第二学期,这种情况大有改观,很多教师都明显感到,学生的错别字在慢慢减少,作业中拼音代替字的情况也逐渐减少,学生平时查阅字典的好习惯在慢慢养成。
(三)、教师在研究中形成一定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1、
探究汉字特点,纠正错别字
(1)、归类比较法
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训练。
汉字中的形近字、同音字较多,使学生容易混淆造成错别字。
教材识字学词学句中有许多是把形近字、同音字、音近字安排在一起学习,对于这些字学生一开始就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清楚地意识到她它们不一样,在老师的帮助下,从音形义三方面找出它们的异同,强化记忆点,因此她们掌握的特别牢固。
根据这一特点,我就在复习时,把平日零散学习的学生易混的同音字、形近字归类,排在一起,如士—土;
牛—午等,根据学生知觉选择性的规律,我用彩色粉笔,将两个字的不同部位标示出来,给学生的视觉以强烈的刺激,再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字的异同,使学生注意识记容易忽略的部分。
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将学生在作业中经常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放在一起让她们辨析。
2、寻找汉字规律,总结经验: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蕴含着许多构字规律。
有时,学生产生错别字是由于不懂汉字的构字规律,或不理解字义造成的。
在教学中,能够将有关构字规律告诉给她们,错别字就会大大减少。
另外还能够发动学生自己去找规律,总结经验。
(二)
优化识字教学,纠正错别字
1、利用课件演示汉字的书写过程,帮助学生记忆难点。
课件演示时,其鲜活的画面、迷人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能够经过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2、运用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突破字形教学关。
学生常见的错别字中有许多都是由于她们记不清字形而造成。
过去不少老师试图经过一味地重复抄写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
这样的方法不可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摸索出了许多生动活泼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编识字儿歌就是其中的一种。
猜谜语也是一种方法,它与编识字儿歌有相似之处,主要是让学生经过猜谜的方式来记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
只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就能想出很多这样生动活泼的记忆法。
3、指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字。
许多错别字,教师虽然纠正多次,但学生依然写错,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实际运用的少。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识字用字。
(三)
依据学生心理,纠正错别字
1、先入为主,积极预防。
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的第一次印象是很深的。
如果学生从一开始记忆的就是错误的信息,再改正就很难了。
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要比向她传授一个正确的知识难的多。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一定要有预见性。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对容易错的字总会进行预防性的教学。
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注意,从而大大降低错误率。
2、培养学生改错的意识。
学生在作业中写错了字,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因为错字在她的脑海中是作为正确的字来记忆的。
因此培养她们改错的意识尤为重要。
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不是帮学生划出,而是在出现错字的字行末尾打上记号,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学生自己找出并加以订正。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全过程,培养了她们自己改错的意识。
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从而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3、正误对比,纠正错别字。
经过正误对比,能够使学生对错误理解的更深刻,也可使学生巩固正确的认识。
前面提到,小学生精细的辨别能力不高,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正误对比时要讲究方法。
把一组正误字放在一起后,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寻找错字和正确的字的差异,即错误之所在,这样会调动她们纠正错别字的主动性。
另外,还能够结合学生的分析,运用彩色笔标出容易错误的地方,这样能够给学生以更加醒目的提示,让她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激发兴趣,主动纠错。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许多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之因此很难纠正,主要是她们对此毫无兴趣。
如何激发她们的兴趣,主要是要让她们主动参与。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得好:
“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改错法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改错法是将学生的错别字故意写在词语或句子里,让学生自己去辨别。
为了更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做小医生,把词句中的病人(错别字)找出来,找出病因(分析错别字错误所在),并能把病人的病治好(订正错别字),这样的方法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纠正错别字的任务。
改错法能让学生整体上接近正确字形的错误形式,帮助学生联想正确的字形;
同时它在句中出现,容易知其音义,因此容易改正。
(四)
开展实践活动,纠正错别字
1、开展收集错别字,制作卡片活动。
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学生的错别字情况有共性,也有个性。
因此,纠正错别字要有针对性。
我们在批改作业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即随时把学生的错别字收集起来,制成卡片,把错别字记在卡片上,同时记下错别字的出处和学生的名字。
分析卡片,找出原因,定期帮助学生纠正。
普遍性的错别字,就集体纠正;
个别学生的错别字则让学生自己上黑板纠正,然后讲清原因,引起大家的注意。
另外,还应发动学生共同参与,让她们也一起来收集错别字,也制作一些卡片。
还可帮助学生设计一些表格,让她们更好地纠正错别字。
这样,师生共同收集错别字,共同纠正错别字,不但能够使学生的错别字大量减少,而且培养了她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是一举两得.
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
现在社会用字的不规范,也是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形成的一个原因。
因此,可在课外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街道、社区调查用字情况。
重点调查标语、招牌用字。
如发现有错别字的情况,及时记录下来,并注明何时何处发现。
然后将收集到的错别字加以汇总,分类列表。
并让学生“送医上门”请那些用错字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纠正。
另外电视广告中用字的不规范,也可让学生收集起来,并让她们向播出广告的电视台里的叔叔、阿姨写封信,提醒她们注意。
上述活动,趣味强,既让学生抵制了社会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影响,也对净化语言环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九.研究中的困惑:
(一)个别学生经常性写错别字,纠正的力度虽然很大,可是效果不是很好,总是错了改,改了还是错,似乎形成了定势。
对于这样的错别字“顽固分子”,我们感到很茫然。
(二)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写字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阶段,在不占用其它教学时间的前提下,提高写字教学效率,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自我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十.结束语:
鉴于时间、水平有限,课题研究的系统性、深度还很不足。
课题虽然即将结题,但我更多地认识到,一个课题的结题,并不代表结束,而是新的起点和开始,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认真探索,不断进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低年级 学生 错别字 成因 分析 对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