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州淹没考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845021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40.40KB
泗州淹没考文档格式.docx
《泗州淹没考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泗州淹没考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又石梁河、天井湖,西合漴水,过五河入淮。
施家岗有汛。
半城镇,州判驻。
双沟镇,同知驻。
驿二:
泗水、龙窝。
盱眙疲,难。
州南百里,滨湖倚山,无城郭。
康熙间,泗州陷于湖,乃寄州治于此。
后以虹县省入泗州,乃复为属如故。
盱眙山,县以此名。
宝积山。
陡山、龟山。
东南:
都梁。
西北:
浮山,滨淮水,故一名临淮山。
淮河迳城北,汇洪泽湖。
与泗州中流分界。
自五河流入,东北至清河口合黄河。
运河。
池河自合肥入,北注于淮。
洪泽湖旧名破釜塘,亦古洪泽镇地,昔人开水门入以资灌田。
自泗州陷入,湖界日巨,汪洋几三百里,延袤皖、苏二省。
南以老子山、北以湖泊岗,与江苏桃源县分界。
旧县有汛一。
淮原、都梁。
天长疲,难。
州东南百五十七里。
横山、冶山。
西:
望城岗。
红山。
石梁河,自滁州来安入,汇为五湖。
北合德胜河,又东接高邮寘沙湖,其分流为樊梁溪。
白塔河自来安入,合汊涧,迳石梁镇,又东大河湾,至城西,右合白杨河,东北潴为丁溪湖,播为感荡、上泊、白马、沂洋诸湖。
其南秦兰河,并入江苏,注寘沙湖。
下河镇。
铜城镇。
汊涧有汛一。
城门乡巡司一。
一驿:
安淮。
五河疲。
州南百三十里。
金岗。
西南:
翠柏。
卧龙岗,下有龙潭。
陡山岗。
沱河水溢,淮水在城东一里。
自故临淮县东北流迳此,又东入州境。
浍河自灵壁入,旧迳城南一里,后水涨沙淤,徙于北浒,又迳城西北合沱河,又东入淮,或谓之澳水。
东潼河自州入,迳天井湖,南至铁锁岭入淮。
漴河在城南二里。
南湖在城南七里,汇众流而成,流为此河,又东流入淮。
以上所谓五河也。
其交会处在城东二里,谓之五河口。
临淮关,有汛。
驿一:
五河。
水漫泗州城
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庚申六月某个夜间,泗州城被淮河溢出的洪水所吞没,后虽经多次抢救,但水患难以根除,危城如巢卵,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黄淮再度大水,泗州城终于永沉水底,至今已三百多年了。
泗州始建于北周宣帝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当时北周政府为加强泗水(古水名,发源于山东沂蒙山,流经徐州、宿迁、泗阳注入淮河)运道和南北漕运的管理,在今泗阳县郑楼乡古城村境内的废黄河畔建城设治,由于倚泗水而建,故称“泗州”。
这是历史上的第一座泗州城,第一个泗州治。
到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开通济渠,历史上称汴渠又称南汴。
此河由洛阳帝宫西苑至洛口入黄河,自板渚引黄河水,经开封、商丘、灵壁、夏丘至临淮(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非今临淮镇)入淮。
大运河的兴起,使泗水的漕运逐渐衰败,泗州城也必然失去了当年的作用和繁华景象,变得一片萧条。
为加强通济渠的管理,加速物资中转,唐开元23年(公元735年),徙泗州府于汴河口的东岸,即与临淮县城(该地始筑于唐贞观年间、704年设县)隔河相望。
这里溯淮而上可通濠梁、颖寿、信阳诸州府,顺淮而下,可抵淮阴、山阳(今淮安),经运河可直达长江。
到此,泗水之滨的泗州城结束了它156年的历史,向南迁移了190里,开始了它的新历程。
北宋景德3年(1006年),徙临淮县治于徐城驿(今泗洪临淮镇),泗州遂成为跨汴河两岸的重镇。
隔河与淮河南岸的盱眙县城相望,相距5里许。
据《泗州志》载:
泗州在州境极南,面长淮对盱山,城肇于宋,旧有东西两城,皆土筑,明初始更砖石为之,合为一城。
周长九里三十步(约合4245米),城墙原高二丈。
嘉靖36年(1557年)遭倭寇围攻,后加高至二丈五尺。
据《泗虹合志》载,泗州共五座城门,东门有回龙桥,西门有永宁桥,南门仿岳阳楼制,巍然壮观。
在南门与西门之间开一门曰香花门,北门名朝阙楼。
泗州城诸门皆有水关,西门金刚渡,北门铁窗棂。
为防洪,城外还建有6道月城,6道月门,月门像双闸门套闸一样,城外发大水时,先堵住月门,行人从月城堤上出入。
这种形式的古城在国内是罕见的。
鼎盛时期城中有街道15条,巷道34条,桥梁16座,有州衙、都察院等官衙建筑11处,儒学署和各种书院8处,医学建筑2处,邮传、驿馆等建筑15处,钟、鼓楼各1座,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还有坛、堂、亭、阁12处,表、坊、碑碣等21处。
城区有居民9000余户,36000余人,房舍密集,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一座繁华的港口城市。
由于她水陆交通发达,系中原之咽喉,南北之要冲,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地位十分重要。
唐、宋时,皇家漕粮皆在此中转,成群结队的船只在此停泊。
当时有诗赞道:
“官舻客鳊满淮汴,车弛马骤无间时。
”日本僧人成寻,于宋宁熙5年(1072年)到中国交流佛事时,曾舟泊泗州城,目睹繁华活跃的商情和“夜火连河市”的盛景时说:
买卖宝物、食物如杭州市。
泗州城面临长淮,近旁河湖交叉,前近盱眙诸山,东北隔淮与龟山、老子山相望,北有13里的明祖陵,是一座“山水朝拱、风气凝萃”的景色秀丽城。
有泗州十景:
即浮梁练影、回澜晚钟、淮水浮烟、盱山耸翠、禹王台晓月、灵瑞塔朝霞、湿翠堂春霁、挂剑台秋风、九冈山形蜿蜒、一字河流环带。
还有全国当时五大名刹之一的普照王寺,其主体建筑僧伽塔,高300尺,影投淮水,蔚为壮观。
这些迷人的景致,欧阳修称她:
“苍云碧天竹色静,暖日扑地花日繁。
”苏东坡赞她:
“澹涓涓,玉宇清闲,望长桥,灯火乱”。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知涟水军过汴口时,留有:
“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的绝句。
到了明朝,泗州城更是船舶如流,店铺林立,商贾如云,酒旗斜竖。
泗州城的政治、经济、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
泗州城的空前繁荣除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外,还有一个及其重要的原因,即明祖陵的修建。
朱元璋打下江山后,在泗州城北13里处找到了朱家祖坟。
于是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在此朱元璋葬下了高祖、曾祖衣冠及祖父的尸骨。
明祖陵的声威既给泗州城带来了空前繁荣又给其带来隐患。
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黄河侵汴、泗夺淮,给淮河流域带来巨大的灾难。
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南北漕运成为保障朝廷供给的生命线,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贯通了南北大运河,黄、淮、运交汇于清口(今淮阴县码头镇附近),由于黄河的急流和泥沙,使运漕治理面临着复杂的局面。
明代统治者为保明祖陵的风水王气和皇家漕运,大筑洪泽湖大坝,人为的抬高了水位。
面对水患的威胁,有人提出分泄淮水入长江,以解泗州倒悬之急。
而总理河漕的潘季训,以“祖陵王气不宜轻泄”为由,反对分洪救城。
潘季训被削职后,朝廷特派巡按御史邵陛前往泗州治水,邵陛所筑的邵公堤和保护明祖陵的砖石堤,虽然换来了暂时的太平,但其结局已注定了泗州城难逃淹没的厄运。
清朝实行了"
减黄助清"
的策略,增筑了高家堰,形成并不断扩大了洪泽湖,造成了"
堰堤有建瓴之势,城郡有釜底之形"
的悬湖。
泗州城的地面比现洪泽湖低四米左右,造成的历史上的多次“水漫泗州”,贞观3年(629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的500多年间,受大水灾患就达29年;
宋时黄河南徙后,拦入清口,遏淮不得直下。
自明万历19年到21年(1591——1593),泗州连续3年大水,洪水翻城而下,鱼游城关,舟行树梢,百姓死者不不计其数。
加之康熙19年(1680年)夏秋,山洪爆发,淮河下游淤塞,河水高出堤外数尺,灵瑞塔在水中如砥柱,后与州城一起沉没;
“环泗州城廓,公私庐舍漂没无算”。
官民欲待洪水退后,重整故土。
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六月,黄淮又发生了大水,泗州城已不见踪影,淹没在滚滚狂涛的洪泽湖底,千年古城“永为鼋鼍之窟。
”成为世界上的第二个庞贝。
统治者只知筑坝拦水,不思疏导根治水患,最终导演了这座千古名城沉没的悲剧。
后人曾对水淹泗州传说很多,甚至带有神话的色彩。
一则传说是,大禹治水时,曾降伏淮涡水妖无支祁,后无支祁又兴妖作怪,借来东海之水,淹没了泗州,最后终被观世音所捉,"
镇于龟山之足"
。
还有一则传说也很有意思,是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毛驴路过泗州,讨水饮驴,谁知小毛驴见水猛喝,水母娘娘担心把自己的水喝光,急忙上前抢桶,不小心把水桶搞翻,结果造成洪水泛滥,水漫泗州。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非常气愤,派天神捉住了水母娘娘,将她镇在盱眙县宝积山中的琉璃井里。
流传最广的一个传说,则是把泗州城的淹没归结为一场才子佳人的爱情纠葛,有一出戏《虹桥赠珠》即取材于此。
三百年来民间唱戏的、说书的,常常在戏台上演此不疲,在街头巷尾,津津乐道。
故事说泗州知州的公子白生赴京赶考途径洪泽湖,与湖中神女凌波仙子邂逅相遇,凌波仙子爱恋白生的聪明俊俏,想结秦晋之好。
但书呆子偏偏功名要紧,情窦不开,执意不从,凌波仙子爱极而恨,一怒之下,以水报复……
泗州城被洪水淹没之后,州治不得不寄治于盱眙。
至乾隆42年(1777年),泗州移治于虹县(今安徽省泗县),州县合一,仍为泗州,但已不是原存的泗州。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州为县,称泗县。
由于泗州城被淹、泗州治的变化及更名,从而结束了历时1333年的泗州历史。
古泗州曾是第二个“庞贝古城”
说到古罗马小城庞贝,不少人应该熟悉。
由于火山爆发,这座千年古城在一夜之间消失。
在我省,也曾出现过“庞贝古城”,那就是古泗州(今泗县)。
泗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
地名自夏迄今伴随沧海桑田而几经变迁,古称夏丘、晋陵、虹县、泗州等,但人们多称虹县、泗州。
尧封禹为夏伯,始邑于此,名夏丘(邑治遗址在今县城东南一里许),属徐国。
商沿夏制。
春秋时初属宋,宋灭属楚。
楚赐春申君淮北十二县,夏丘在焉。
秦初为薛郡,后更泗水郡。
楚汉之际属西楚。
隋开皇十八年(598)复置夏丘县,属泗州。
唐武德四年(621),置虹县(治今五河县境);
六年废夏丘入虹。
之后,虹县移治夏丘,属仁州。
贞观八年(634),州废,虹县属泗州。
元和四年(809),改隶宿州。
太和四年(830),废宿州,复属泗州。
后复置宿州,治于虹,虹县再属宿州。
宋元祐七年(1092),虹县属淮南路,建炎后,没于金,虹县仍属南京路泗州。
元置行省、路(府)、军(州)、县四级建制,虹县初属河南行省淮安府泗州,继属江北淮东道。
至正二十七年(1367),改属临濠府泗州。
明洪武六年(1373),泗州改隶中立府。
七年八月属凤阳府。
清顺治二年(1645),虹县属江南省凤阳府泗州。
然而,泗县古又称泗州,并非是虹县在历史上曾多次隶属于泗州的缘故,而是缘于一次巨大的灾难。
古泗州遗址在现在的江苏省盱眙县境内。
始建于1500多年前,得名于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
是时,州城地势低洼,夙称泽乡水国,隋文帝开凿洛渠,引黄河水,经开封、商丘、夏丘至临淮(今盱眙县城淮河对岸)入淮。
唐开元年间,徙泗州府于临淮县。
从泗州通过淮河、运河、汴河和长江,可抵南京、开封、洛阳等重要都市。
唐、宋以来,泗州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漕运中心,船舶如流。
泗州城更是商铺林立,商贾云集。
曾有诗赞:
“官舻客艑满淮汴,车驰马骤无间时。
”泗州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明朝朱元璋在泗州城北13里处大兴土木建造了明代第一陵——明祖陵。
明祖陵的修建给泗州城带来了隐患,为保明祖陵的风水王气和皇家漕运,大筑洪泽湖大坝,人为地抬高了水位。
清朝,面对水患,统治者只知筑坝拦水,不思疏导根治水患,致使淮河下游淤塞,河水高出堤外数尺,最终这座千古名城,于康熙十九年(1680),被黄河夺淮的滚滚狂涛所吞没,“永为鼋鼍之窟”,成为世界上的第二个“庞贝”。
泗州城沉没后,州署移治于盱山西北麓,悬绝淮湖。
乾隆四十二年(1777),泗州移治于虹县,州县合一,仍为泗州,虹县降为虹乡。
据《凤阳府志》载:
新泗州“北枕屏山,南襟长淮,重岗东拱,灵璧西环,盘龙朱山障其左,鹿鸣阴陵绕其后,扼徐淮之门户,通兖豫之舟车,原野平旷之区,而风水结聚,自然昌明,东南大都会也。
”民国元年四月,废州为县,称泗县,并沿用至今。
在五万至十万年前,泗县曾是淮河象的栖息地,在该县前李、丁湖等地都曾出土过淮河象象牙,象牙粗壮且长,非现代象牙所可比。
从目前泗县出土的三个象牙大小来看,尤以屏山出土的象牙为最。
这个最大的象牙,长3.75米,经过省文物部门的技术复原后,现保存在泗县文物所。
古老的泗县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既是明代开国元勋邓愈、胡大海的生身之地,也是刘少奇、陈毅、彭雪枫、张爱萍、张震、江上青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同时,也是泗州戏艺术之乡。
曹操在夏丘(泗县)的屠城
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经过徐州、去往琅琊的途中。
曹嵩之死,是死在陶谦的部下,一个姓张名闿的都尉之手。
曹操认定张闿是奉了陶谦之命行事。
曹嵩这人取死有道。
他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很有一些钱,花过一千万买得了太尉之官,在初平三年带了一百多辆车的行李与金银财宝由洛阳去琅琊,准备到离开今日青岛不远、诸城县东南的海边地去养老。
他不仅是招摇过市,而是招摇过了小半个中国。
曹嵩与他的仆从,浩浩荡荡地到了徐州境内,陶谦派遣两百名卫兵,交给张闿护送曹嵩。
依照《吴书》的记载,这张闿抵抗不了一百多辆车行李与金银财宝的诱惑,走到泰山与华县、费县之间,就指挥卫兵,把曹嵩杀了,劫去曹嵩的财物,逃往淮南。
《后汉书·
陶谦传》不曾指出杀曹嵩的人,是否姓张名闿,也没有说曹嵩是死在“泰山华费之间”,仅仅说了杀曹嵩的是陶谦驻在(峄县西南的)阴平县的“士卒”。
这些士卒,属于陶谦的一名别将所管。
《应劭传》又有一个说法:
杀曹嵩的不是什么阴平守将及其士卒,不是所谓张闿,而是陶谦的几名轻装骑兵。
这几名骑兵,据《应劭传》,是陶谦自己所派。
原因:
陶谦恨曹操,恨曹操攻打徐州好几次。
《应劭传》的说法,不合于事实。
曹操在曹嵩遇害以前,不曾攻打过徐州一次。
陶谦没有理由恨曹操,恨到必杀曹操的父亲。
历史上象这种难考的琐碎小事,太多。
也不必去深考。
重要的,不是曹嵩为谁所杀,而是曹操一口咬定曹嵩是陶谦派人所杀,在初平四年带了极多人马来攻徐州,声称为父报仇。
有五个城的男女老少,几十万人,包括从陕西因李傕、郭氾之乱,而逃到徐州来的难民,都被曹操指挥部队杀光。
这五个城是(现在称为徐州市的)彭城、(峄县之南的)傅阳、(睢宁西南的)取虑、(现在称为睢宁的)睢陵与(安徽泗县城之西的)夏丘。
曹操屠掉这五城,屠得真正是鸡犬不留,使得“睢水为之不流”,太残忍了!
这是曹操一生的大污点。
以他的能力与治绩,他本可以赢得天下志士仁人的归向。
他做了这件残忍的事,暴露了他性格深处的凶恶,只有令志士仁人寒心。
我在前面说过,陈宫之倒他的戈,引吕布来偷袭兖州,可能便是因为对曹操寒心。
后来,曹操对刘备十分好,而刘备总是不肯对他好,其原因可能也是如此。
明代泗州城考
前记:
雄伟壮丽的泗州城是盛极一时的唐宋名城,与扬州齐名,不仅是历史上的一幅繁华的“清明上河图”,而且是由亭台楼阁,门廊塔桥构成的中国建筑艺术的典范。
此城300年前没于水下,如果加以开发,便是中国唯一得以修复的水下古城,必将吸引海内外游客的稀有景点和一大卖点。
摘要:
沉睡于淮河水下达320年之久的古泗州城原是历史上名闻遐迩的文化古城,有着“水陆都会”、“徐邳要冲”、“漕运中心”、“兵家必争”之美誉。
由于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以及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推行的治水方略,导致泗州城沉沦泽国、无复畛域。
经过多年慎密的调查、研究及勘探,终于揭开了水下泗州城“辉煌900年,沉睡300载”的神秘面纱。
本文就古泗州城的历史概貌和衰落等诸多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围绕勘探、分析、阐明了水下古泗州城的掩埋特征、保存形态及勘探成果。
关键词:
古泗州城概貌昌盛衰落淤垫勘探
前言
在烟波浩渺的洪泽湖畔、江苏省盱眙县城西的淮河水下,沉睡着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
座名城,兴于代开元盛世,毁于清初康熙年间,在这千年的历史时朝里,既是“舟舡泊聚,车云集,廛市繁荣,人文荟萃”的名州古城,又是长江进入黄河的水道中点:
既是唐宋时期的漕运中心,又是当时洪泽湖地区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
这样一座盛极一时的历史文化古城,却从地面上消失了,她没有毁于南北对峙时期的金戈铁马,没有毁于都梁荒丘的山林野火,也没有毁于地震和火山爆发,而是罹患于暴戾的黄河和淮河洪水……。
她--就是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黄河夺淮淹沉的泗州故城。
据史料载:
古泗州一带,夏商周时曾为徐国;
春秋战国时先后分属吴、越、楚;
秦时属泗水郡;
汉置临淮郡时徐为郡治,新莽时改为淮平,东汉时改为徐县(属下邳郡);
晋置临淮郡于盱眙时,徐又属临淮;
东晋分置淮陵郡,徐又属淮陵;
南北朝宋时属南彭城,后魏属南徐州,梁改东徐州,东魏改东楚州,陈改安州,北周时改为泗州,泗州之名即始于此。
徐从北周(公元557年-581年)改名泗州后,它的州治(不含临时建治在内)主要有四处。
第一处在宿预(宿迁市东南),从泗州设治到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徙治,历160余年。
第二处在临淮县(今盱眙淮河乡境内),临淮县开始为泗州附郭县,宋景德三年(公元1096年)移临淮县至徐城驿后,这里成为泗州州治。
从唐开元徙治到清。
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州治沉没,共945年;
第三处在盱眙(今盱城境内),从清.康熙十九年至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裁虹并泗,历97年。
第四处在原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从乾隆四十二年到民国建元(公元1912年),废府州制后,改泗州为泗县,历135年。
四处州治,以在盱眙境内的时间为最长;
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又以明代的泗州为鼎盛。
目前,沉睡淮河水下的泗州城即为唐代始建,宋代扩建,明代合而为一、更以砖石的泗州城。
一、概貌
古泗州城的地理位置,清康熙二十七年《泗州志》载:
“在州境极南,面临长淮对盱山,距盯可二里”①;
“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东达维扬,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也”②。
泗州地处淮河下游,汴河之口,为中原之襟喉,南北交通之要冲,是古代典型的河口城镇。
《泗州志》又载:
泗州“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力争”。
《太平寰宇记》载:
泗州乃“地当水口,为南北御要”,是黄河、淮河、长江水道的中转点,唐宋时的漕运中心,有“水陆都会”之称。
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将设在宿预的泗州迁移到盱眙对面的临淮县来,这就表明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当时这里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已大大超过了宿预。
其时,全州辖一城六乡,五十三图,在城五图;
因此,优越的地理条件,是泗州兴盛的重要因素。
唐代,泗州旧有东西两座土城,中间隔汴河(通济渠的一段),有汴泗桥相连。
明初,东西二城合二为一,建内、外二道城墙并更以砖石,周长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有城门五座、敌台六座。
东门楼,明万历己亥年重建,西门楼内有石坝,名永宁桥。
南门楼相传似岳阳楼制,昔郡守常宴会于此。
北门楼又名朝阙楼,堵闭较早。
香花门楼,位于南门、西门之间,为唐中宗景龙年间送僧伽大士真身归泗,特创此门,以香花迎入故名。
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郡绅戚伸捐数十金增建左右耳房二间,为子弟读书处,凭高眺远,十分壮观。
由于古泗州面临长淮,长期处于水患,为了防洪,城门外还建有六道月城和六座月门,每门外一座,南门外二座(象双闸门套闸一样);
城外大水,即先堵月门,行人则从月城上出入,这种形式在国内是独特的。
南北两门的月城和门楼为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修建,其余都是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为防倭寇而建。
每座城门下都建有水关,西门水关名金刚渡,北门水关名铁窗棂,香花门水关与北门水关南北相对,舟楫可以出入,宋时通漕艘。
城内有内城河,城外有外城河,河外还有防洪堤--原为宋时筑的土堤,明万历四、五年间,巡按御史邵陛修筑了石堤,堤周长二千八百四十五丈,阔五尺,高九尺,民感其德,建碑曰“邵公堤”。
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重修,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潘季驯又“加帮真土”,加高石工二尺,堤顶将石工后面的沙土换成了粘土。
泗州城外有护城河,环城皆濠,濠外有堤,濠水相通。
因沟濠纵横,故桥梁较多,各城门原皆有吊桥,以通行人,万历初南门改建石桥。
城内外有桥十六座,其中城内有桥八座,即:
伏龙桥,回龙桥、天梯桥、通会桥、汴泗桥、马家桥、魏家桥、永宁桥;
城外有桥八座:
东门外板桥、西门外板桥、南门外濯清桥,北门外桥、新桥、南门外胭脂桥、清淮桥,南门淮河口还有横跨淮水、连接泗州和盱眙的浮桥,也即苏东坡《行香子》词中的长桥。
泗州城不仅是历代州郡所在地,而且是唐时淮东节度使、南宋时淮南路东宣抚使韩世忠、明清时的庐凤淮扬滁徐钦差以及监察御史、凤泗兵备道、江北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也都曾设驻泗州。
泗州知州公署、南察院、东察院、盐院、皇华堂、泗州卫都设在城内。
“院治在州治西乐育坊之南,……今州东北之旧治即今卫治也”①。
另有儒学署、训导署、甓山书院、决科书院、龙泉书院、泗水书院等文教建筑;
北宋时建有城北公园;
城内还有古迹、庙宇、庵观、碑亭多处和其时闻名的”泗州十景”;
普光王寺内还有香火鼎盛的僧伽大师和明远大师两座纪念塔。
二、昌盛
明代泗州能够发展和昌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优越的自然条件。
古泗州地处南北方气候带的交界处,属半湿润地带。
据近代资料反映:
气压平均值约为760mm,相对湿度80%,平均年雨量920mm,无霜期215天,可谓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
加之这里土地多、土质好,宜植五谷。
其次,在黄河夺淮前,这里地势虽低,但比淮河水位要高的多。
俗话说:
江淮熟,天下足;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这充分说明了古泗州地区良好的生存条件。
重要的地理位置。
泗州“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力争”唐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将设在宿预的泗州迁移到盱眙对面的临淮县来。
这就表明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和当时这里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已大大超过了宿预。
兴旺的交通事业。
泗州城在隋唐时代由于发达的水陆运输事业开始兴旺。
泗州扼淮河要津,是南北方交通的必经孔道。
陆运方面,从泗州向西北的一条官道,直到现在还保留了十三处烽火墩:
头铺、管公店、宗铺、鲍家集、周家冲、陈家铺、王冲、水牛冲、上塘集等。
水运方面,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征发江南淮北一百多万民工修建运河,泗州境内的汴河就是通济渠的一段,汴河入淮口即是从泗州城内穿过的。
通济渠的漕运量,唐代年平均三、四百万石,最高年运六百万石。
北宋的漕运量,年平均六百万石,最高八百万石,唐宋的客运量也不小,南来北往都经过泗州。
宋人有诗日:
“淮水东南阔,无风渡亦难。
”天晚了,风雨阻隔,人们要宿店、要吃饭,商家的货物要囤存,城铺就多起来了。
清康熙时有城铺四十五家,泗州繁盛时期,城铺还要多。
闻名的祭祀圣地。
泗州有著名的佛教建筑“普照王寺”、“僧伽塔”,其高三百尺,巍峨壮观,系唐中宗时国师僧伽和尚首创。
僧伽被认为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所以生前生后都受到无限尊崇。
到宋代,普照王寺成为当时全国五大名刹之一,到泗州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此外,城内还有钟鼓楼各一处,寺、庙、庵、祠等建筑53处,坛、堂、亭、阁12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