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084102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50KB
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文档.docx
《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文档.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文档
2010年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刘明国潘保红审题人:
周晋南王鸿雁
时间:
2010年11月29日满分:
150分
第Ⅰ卷(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揭露/露骨坊间/染坊砧板/箴言忸怩/亲昵
B.哨卡/发卡累赘/连累芜杂/侮辱墓碣/竭力
C.供认/供给场院/剧场果脯/苗圃倾轧/顷刻
D.间距/间隙雇佣/佣工压轴/诅咒憎恨/增加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呕气发轫众说纷纭既往不纠开门揖盗
B.迄今膨胀憨态可掬山清水秀殒身不恤
C.国粹编缉涣然冰释愰然大悟走投无路
D.筹划震憾无精打采一笔勾销搅尽脑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已郑重宣布,虽然中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遇到一些困难,但中国政府会兑现承诺,绝不失言。
B.小邓根据导师提供的线索,缘木求鱼,终于在学校图书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那本关于训诂学的古书。
C.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同类节目只能望其项背。
D.对于当前流行的某些大部头系列图书,有人认为内容扎实、叙述从容,也有人认为行文拖拉、不利阅读,两种意见针尖对麦芒,僵持不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和谐之旅”命名的北京奥运火炬全球传递活动,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也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B.德川时代的日本,能做到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实在是得益于中国儒家“仁爱观念”和“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政治、道德大同的结果。
C.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有着2300多年历史并享有“诗城”美誉的古城奉节,将永远长眠江底。
D.改革公费医疗制度,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聂绀弩(1903—1986),现代作家,其入选中学课本的作品《我若为王》选自《聂绀弩杂文集》。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B.“我不信就没有哪个字难不住你!
”王强一边坏笑着,一边翻着书说,“这个字读什么?
这个字呢,还有这个字呢?
”
C.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
中秋之夜,除了赏月啊、祭月啊、吃月饼啊,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D.一位教育专家曾精辟地指出:
孩子的一切问题,根子都在成年人身上。
解铃还需系铃人,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成年人作出样子。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如果被问及是否想有更多的时间睡眠,多数人会持肯定的回答。
这是否意味着他们的睡眠不足呢?
显然期盼更多小睡的愿望,容易让人得出下述结论:
人们似乎普遍患上了慢性睡眠剥夺症。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来有专家声称:
睡眠不足会引起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相关疾病。
早在1894年,《英国医学期刊》就登载过一篇社论,提醒世人警惕现代生活的“仓促与骚动”正在诱发的失眠症这一流行病。
虽然在当时,这一点并不确切。
事实上,大部分成年人的睡眠是充足的,我们的集体性睡眠债务(如果它确实存在的话)近年来也没有趋于恶化。
更何况,声称“睡眠剥夺正在造成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断言也已不攻自破。
据有关专家判断,绝大部分人的睡眠是十分充足的。
这并非说睡眠剥夺不存在,但从总体上而言,我们在这方面的状况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乐观。
过去40年里,对公众的实际睡眠状况有过几次大规模研究,其结果始终证明:
健康的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是7到7个半小时。
对当今风行的睡眠债务说的更多支持,据称是源自于实验室里运用非常敏感的睡意测试方法所进行的试验。
例如,在多重睡眠潜伏期试验中,将参与者送入一个光线暗淡的安静卧室,叮嘱其“务必精神放松,闭上眼睛,竭力试图睡去”。
这些试验声称揭示了总人口中呈高水平的睡眠潜力,但由于它们是在轻松自如的条件下进行的,自然更能满足平素多半不为人觉察的睡意。
另一类动辄被拿来炫示慢性睡眠剥夺的证据是:
我们在假日和周末的睡眠时间一般较长,每每可达9到10个小时。
对此,专家常会这样假设:
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清偿一星期来所累积的睡眠债务。
我们的确很容易睡得超出平素的日常标准,例如星期六早晨睡懒觉,星期日下午又打盹。
然而,仅仅从此类习性中不一定能推导出结论,仿佛我们真的需要额外睡眠似的。
为什么我们不可以睡过头,放纵一下身心呢?
有时候我们吃喝过量,远远超出生理上的需要,毕竟只是出于热情好客。
为什么对睡眠就不能作如是观呢?
一旦被喂养过饱、关入笼内或者感觉厌烦,大部分哺乳动物就会睡得比平时更长久。
生有三指的树懒,可谓是一个佳例。
树懒呆在动物园里一天要睡大约16个小时,而在天然野生的状态下,则睡眠时间不到10个小时。
德国普朗克鸟类研究所的尼尔斯?
拉滕博格及其同事,最近将微型脑电图(EEG)记录仪系在巴拿马树懒的头部,首次对自由放养的野生动物进行试验,由此印证了这一事实。
为什么它的睡眠习性会有这种差异呢?
最可信的解释是:
树懒被关入笼内完全睡过头了。
这种现象也见之于家畜。
无论圈栏里的羊、关入厩内的马还是谷仓中的牛,睡眠时间都要比置身于开阔的野外长得多;与野猫相比,宠物猫睡起来也是漫无边际的。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6.对第二段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睡眠剥夺不会造成肥胖症和糖尿病。
B.绝大部分人的睡眠是十分充足的。
C.不存在所谓的睡眠剥夺。
D.不存在所谓的集体性睡眠债务。
7.从全文看,文章末段想证明的是()
A.大部分哺乳动物被喂养过饱、关入笼内或感到厌烦会比平时睡得更长久。
B.树懒在动物园里睡得时间较长,在天然野生状态下睡得较短。
C.大部分哺乳动物的失眠习性是有差异的。
D.人会由于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睡眠时间的长短。
8.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希望更多小睡的愿望,并不意味着人们普遍患上慢性睡眠剥夺症。
B.实验室里的睡意测试方法所进行的试验的结果,放大了人的睡眠需要。
C.假日或周末睡眠较长并不是生理需要,只是身心放纵。
D.传播全社会患上慢性睡眠剥夺症,只会造成对安眠药的更大需求。
9.根据文章材料,归纳作者对目前人们睡眠状况的看法。
(不超过30字)
答:
□□□□□□□□□□□□□□□□□□□□□□□□□□□□□□。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隋论
〔宋〕苏辙
昔者三代之君,享国长远,后世莫能及。
然而亡国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二世而亡者也。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
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
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
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
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
是以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其所以备虑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
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
盖自东晋以来,刘聪、石勒、慕容、苻坚、姚兴、赫连之徒,纷纷而起者,不可胜数。
至于元氏,并吞灭取,略已尽矣,而南方未服。
元氏自分而为周、齐。
周并齐而授之隋。
隋文取梁灭陈,而后天下为一。
彼亦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全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
谋臣旧将,诛灭略尽,独死于杨素之手,以至于大乱。
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
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
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
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
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
昔尝闻之,周之兴,太王避狄于岐,豳之人民扶老携幼,而归之岐山之下,累累而不绝,丧失其旧国,而卒以大兴。
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魏压其冲冲:
要塞
B.秦人被甲持兵被:
遭受
C.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曩:
从前
D.修德以来天下来:
使……归附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揭示秦、隋灭亡的共同原因的一组是()
①然而亡国之暴,未有如秦、隋之速②隳名城,杀豪杰,销锋镝
③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④制为严法峻令
⑤故其视失天下甚轻⑥唯不忍失之
A.①③⑤B.①②⑥C.③④⑤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国通过七代人的不懈努力,一寸一寸地夺取土地,直到秦始皇才统一了天下。
秦朝
统治者从中看到了夺天下的不易。
B.隋文帝看到天下长久地不安定,因此在取得天下之后,担心百姓不能够长久地享有这
种快乐,虽在万民之上,却常常忧思苦闷。
C.本文以秦朝、隋朝为例,来说明统治者面对获得的天下,过于紧张,害怕失去,最后
往往适得其反,天下反而很容易失去的道理。
D.像太王,只要拥有一颗平常之心,用宽松仁爱来治理天下,即使一时土地没有了,天
下最终还是他的。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
(4分)
译文:
②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3分)
译文:
③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耳。
(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8分)
浣溪沙
□欧阳修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①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
注释:
①游丝:
春季里昆虫吐出来的细丝,随风飘舞在花草树木间。
①有人评价此词“诗中有画”,请结合上阕内容简要赏析。
(4分)
答:
。
②词的下阕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达情感,请选择一种,具体分析。
(4分)
答:
。
15.填空。
(6分)
(1)杜甫在《蜀相》中对诸葛亮功业未成表示惋惜之情的一联是“①,
②。
”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③,④,其可怪也欤!
(3)杜丽娘是明代戏剧家⑤的《⑥》中的形象。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王敦贤
①我此来绍兴,是拜谒青藤书屋,凭吊饱受世间苦难的明代文学艺术大师徐渭的。
②走进书屋大门,迎面是一个小小的冷清的园子。
园子尽头是一间后人重建的前后两室的老式瓦房。
前室正中悬挂着明末大画家陈洪绶题写的“青藤书屋”匾额和徐渭画像。
③眼前的书屋与徐渭自己所画的“青藤书屋图”已大相径庭。
徐渭的画上,是几间排列不规则的草屋,正如他在画上所题,“几间东倒西歪屋”。
而据他题词的下句“一个南腔北调人”来推断,徐渭的晚年直至去世都是在那几间草屋中度过的。
尽管书屋为后人重建,但确实是在青藤书屋的故址上,这是无须怀疑的。
书屋旁的小天井里,那十尺见方、徐渭所称“天池”的小水池还在,天池正中竖有一方形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也是徐渭手笔。
靠墙,青砖砌成的花坛上,那一棵郁郁葱葱的青藤虽为后人补植,但在那同样的位置,徐渭手植的一棵青藤也确实蓊郁过。
倔强孤傲长于顽石之中而终年葱绿的青藤,正是徐渭的精神象征,无怪乎他以“青藤”作为自己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襄樊四中高三年级秋季期中考试 文档 襄樊 中高 三年级 秋季 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