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音乐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840397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77KB
欧洲音乐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
《欧洲音乐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洲音乐史复习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钢琴音乐中《平均律钢琴曲集》占有主要地位,其中的每首作品都采用前奏曲与赋格的组合形式,并以大小调和半音的顺序排列。
(4)他吸收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音乐因素写了6首《法国组曲》、6首《帕塔塔》、6首《英国组曲》,晚年作品《赋格的艺术》对复调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5)他的室内乐作品有《音乐的奉献》和《布兰登堡协奏曲》。
四.格鲁克歌剧改革简述。
他是德国剧作曲家。
面对日益僵化衰退的正歌剧,于18世纪中叶警醒割据改革。
改革的主旨是:
①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没的伟大原则。
②歌剧中音乐应与诗配合,加强情感。
改革的手段为:
①宣叙调占有重要地位,加强了旋律。
②精练戏剧结构,删去咏叹调中的玄技段,追求自然的真情流露。
③序曲成为于是剧情的有机部分。
④废弃数字低音,代之以具有明确声部的近代写法。
改革的产物:
《阿尔切斯特》
、格鲁克歌剧改革的背景:
当时意大利正歌剧的状况是:
音乐非常拘泥于形式,演员们的表演以卖弄技巧为其乐事而从不考虑是否符合剧情的需要,剧本内容虚假,构思陈腐,正歌剧已经沦为一种假惺惺的、矫揉造作的艺术形式。
(1)格鲁克改革与瓦格纳改革——简答题
格鲁克改革:
核心:
歌剧是种音乐戏剧,歌词必须为戏剧服务,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美的伟大原则。
戏剧化、反对炫技。
改革场所:
法国,对象是意大利。
作品:
《奥菲欧与尤丽迪茜》、《阿尔采斯特》、《伊菲姬在奥利德》。
歌剧改革要点:
①要求剧情简洁,歌词简洁,删去炫技技巧②强调序曲的作用,把歌剧中的咏叹调,戏剧的基调融入序曲中③加强合唱的成分。
瓦格纳改革:
一位世界观、创作存在矛盾的音乐家。
代表作:
《黎恩齐》、《尼伯龙根的指环》、《漂泊的荷兰人》、《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乐剧——瓦格纳在作品《罗恩格林》问世之后,用乐剧指代他的歌剧,是一种将文学与诗歌、历史与神话、舞台与建筑、音乐与戏剧创作融为一体的整体性戏剧艺术。
乐剧特点:
①彻底打破意大利歌剧的分曲编号的结构,每一幕的音乐都是连续不断地②主导动机的运用③无终旋律的运用④对大小调功能体系发出挑战,如:
“多调性”、“半音和声”、“模糊调性”⑤提高管弦乐队的作用,担负着戏剧性任务。
⑥时间:
19世纪
五,贝多芬(1770-1827)——论述题
总结:
①贝多芬是音乐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
②贝多芬是古典、浪漫主义时代的桥梁,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
③贝多芬的创作分为三个时期:
早、中、晚期。
④贝多芬的四种主要形象
1.英雄性《第一》、《第二》英雄的青年时代《第三》英雄的业绩《第四》英雄的爱情《第五》英雄与命运的搏斗《第六》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七》英雄在群众中间《第八》英雄的日常生活《第九》英雄的理想2.群众性的形象3.对立面的形象4.哲理性的沉思
⑤贝多芬的五种创作手法
种子动机的使用2.对调性和声的发展3.结构的扩展4.乐队编制的扩展5.音乐中强烈的矛盾冲突(戏剧性)
六浪漫主义时期——
7个代表人物(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韦伯、李斯特、柏辽兹)
美学特征:
1突破常规无拘无束;
2强调个性;
3强调自我;
4强调情感因素;
5强调矛盾冲突。
音乐表现手法:
1旋律——句幅的长短参差不齐、分句不清晰、歌唱性旋律。
2节奏节拍——灵活多变
3和声——色彩功能、表现功能加强、结构功能减弱
4音色——绚丽多彩、各种乐器音色的表现力被挖掘出来
5结构、体裁——单乐章交响诗的创作、小型体裁的出现、音乐瞬间、即兴曲、狂想曲等
6强调艺术的综合性——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等艺术相结合-交响诗、绘画;
强调音乐的标题性、综合性。
七概述海顿在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上的贡献。
海顿,奥地利作曲家、交响曲之父。
功绩:
(1)创作了108部交响曲,其中《惊愕》、《军队》、《时钟》等交响曲很著名,12首<
<
伦敦交响曲>
>
达到艺术顶峰。
(2)确定了古典交响曲的结构形式,采用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为慢板抒情的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
第四乐章为快板舞曲风格的回旋曲式。
(3)创作了68部弦乐四重奏等器乐乐曲,确立弦乐四重奏形式,明确四个声部和交响曲相同的四个乐章结构。
作品有〈〈云雀〉〉、〈〈皇帝〉〉等。
(4)写有〈〈创世纪〉〉、《四季》两部清唱剧。
八.莫扎特音乐创作简述。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
①歌剧是他最重要的成就。
他的歌剧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常吸收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和德国民间歌唱剧的因素。
最出色的四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
璜》、《女人心》、《魔笛》,尤以《费加罗的婚礼》最为重要。
在这部作品里,莫扎特将喜歌剧漫画式的角色与正歌剧严肃的人物和揭示社会矛盾、道德问题情节场面融合在一起。
作品无情地揭露、讽刺了贵族的无能与堕落,热情地歌颂了第三等级的机智。
《魔笛》则采用德语对白,蕴含着德国文化传统的哲理性,成为第一部德国歌剧。
他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因此,他的歌剧善于用不同的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宣叙调极富歌唱性。
他把重唱形式作为戏剧性冲突,造成高潮的重要手段。
加强了序曲的预示和渲染戏剧范围氛围和剧情的作用。
②莫扎特创作了40多部交响曲,在结构形式、和声、配器等方面追求清晰、单纯、严格的逻辑性和均衡和谐,形成古典乐派的典型风格。
《降E大调第39交响曲》明快,富有诗意;
《g小调第40交响曲》在抒情的音流中流露出一股悲凉;
《C大调第41交响曲》宏伟壮观。
这三部交响曲被归于古典主义最杰出交响曲之列。
③在室内作品中以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比较著名,舒展性地旋律与多层次的复调手法相结合,高水平地巩固了主调音乐的主导地位。
④在钢琴协奏曲方面,他运用古典音乐形式原则,对巴洛克三乐章协奏曲进行了发展,将双呈示部以及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确立了古典协奏曲的形式原则。
九文艺复兴时期:
勃艮第乐派代表人:
迪费、班舒瓦。
(15世纪初)弗兰德乐派代表人:
奥克冈、若斯坎、拉絮斯。
(15世纪中后期)罗马乐派(16世纪中叶)帕勒斯特里那。
威尼斯乐派(16世纪下半叶)。
十巴罗克时期风格特点:
精密的雕刻、弯曲的线条、夸大的装饰。
通奏低音:
巴罗克时期,由旋律加和声伴奏构成的。
也叫数字低音,①有一个独立的低音声部持续在整个作品中②一个位于上方的比较华丽和富于装饰性的高音部。
歌剧:
17世纪产生意大利佛罗伦萨,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的悲剧。
第一部歌剧《达夫尼》第一部音乐完整保留下来的歌剧《尤丽迪茜》;
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奥菲欧》(曼图亚上演)——蒙特威尔第。
清唱剧——《关于灵魂与肉体的戏剧》(卡瓦里埃利)
1637年,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座公众歌剧院——圣卡西亚诺剧院
大型声乐体裁:
①歌剧、②清唱剧(巴罗克时期,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更强调合唱,并且没有舞台动作和服装布景,只唱不演,内容以《圣经》题材为主。
卡里西米)、③康塔塔(由一系列的宣叙调、咏叹调、咏叙调、二重唱与合唱组成,以序曲开始,合唱结束,不一定是宗教题材,有角色划分,创作中心罗马,代表人物:
斯卡拉蒂)、④受难乐(用音乐表现《圣经》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故事的一种古老的体裁。
巴赫)
巴罗克时期器乐协奏曲:
大协奏曲(独奏组成的小组与较大的乐队之间互相抗衡)、独奏协奏曲(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组成的)、乐队协奏曲(一个弦乐队家通奏低音)。
拉莫——《和声学》1722年在巴黎出版,标志着复调音乐进入主调和声音乐。
(*打破了传统法则,使用远关系转调,减七和弦、二度音程,重视合唱,舞蹈音乐占有重要地位,亦是他作品最优美的地方;
他的歌剧类似于后来的交响诗,预示着歌剧的剧情,甚至出现了歌剧主题。
管风琴家、理论家、宗教音乐作曲家。
对比:
吕利——法国歌剧代表,中间插入大量的舞蹈场面,结构与意大利相反,慢-快-慢豪华布景。
)
斯卡拉蒂将古钢琴音乐推向高峰,钢琴奏鸣曲贡献最大。
他的键盘奏鸣曲都是单乐章的。
亨德尔:
《塔莫拉诺》、《奥兰多》清唱剧《弥赛亚》、《以色列人在埃及》器乐《水上音乐》、《皇家焰火音乐》
十一创作比较:
巴赫与亨德尔——简答题
巴赫的音乐风格特征及意义:
他的旋律更加器乐化、个性鲜明而精炼。
特德旋律常和对位结合,将丰富的和声、调性的转换,荣誉赋格曲这类复杂的高级的复调形式之中。
他的和声表现得充实而富于变化,常常用半音进行,节奏在音乐中的地位突出,变奏手法也非常多样。
巴赫的创作:
以宗教音乐和复调音乐为主,除歌剧外广泛的体裁都涉猎。
风格:
世俗音乐带有宗教音乐的性质,在声乐、器乐作品中贯穿,庄重的气质,主调和声音乐已占主导地位,在复调音乐创作中和声运用的井然有序,把复调与主调音乐完美结合,把复调音乐推向了高峰,是巴洛克时期的终结者。
巴赫声乐作品:
300多首教堂康塔塔现存195部,5部受难曲中完全保存下来仅两部:
《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以宗教音乐为主,大多是新教的宗教音乐。
器乐作品:
有大量各种体裁的管风琴曲,包括众赞歌幻想曲、前奏曲、变奏曲、赋格曲、托卡塔等。
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
《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
《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6部《勃兰登堡协奏曲》等。
他的《戈徳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是300年来复调技术总结性作品。
亨德尔的音乐风格特征及意义:
亨德尔的音乐的旋律富有歌唱性,具有宽广、悠长、庄严的特点;
和声属自然音阶性质,较少转调;
合唱音乐更有着宏伟的气魄,具有主调音乐的风格;
他的复调音乐对深化戏剧发展,刻画感情深度起到重要作用。
但在写作中十分注意纵向的和声关系,他常用细腻的笔调展示出感人的气质,他的音乐以其宏伟的音乐风格,预示了主调音乐风格的到来。
亨德尔创作:
以主调音乐为主,作品只涉猎于声乐体裁,康塔塔、清唱剧、歌剧。
音乐平易近人,清唱剧只讲圣经的故事,不讲希腊神话。
使用语言不仅用意大利语演唱,还用英语演唱,较为著名的有《弥赛亚》、世俗乐曲《水上音乐》、《焰火音乐》。
擅长运用简洁和声、自然大小调。
把主调和声音乐推向大众,开创了主调音乐,占据主导地位的新时代,是古典主义的先驱者。
40多部,36部演出。
《尤里乌斯*凯撒在埃及》、《塔梅拉诺》、《罗德琳达.》、《奥兰多》
清唱剧:
23部,取材于《圣经》和教义内容,《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参孙》。
器乐方面;
重要性不如上两个,创作了管风琴协奏曲、两卷古钢琴组曲、大协奏曲等。
前古典时期“奏鸣曲”代表人:
海顿、莫扎特(三个乐章快-慢-快)、贝多芬(四个乐章快-慢-小步舞曲/快-快;
标志着奏鸣曲进入成熟发展时期)C.P.E巴赫确立了近代独奏奏鸣曲。
前古典时期器乐体裁:
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序曲。
交响曲:
①前身是意大利序曲②确立与发展:
曼海姆乐派是古典主义交响曲乐队演奏的典范,以约翰*斯塔米兹为首。
贡献:
废除数字低音;
加强力度变化表现力;
统一弦乐弓法,明确方向;
在意大利歌剧序曲基础加上快速的四乐章。
③海顿——“交响乐之父”④贝多芬将交响曲推到顶峰。
(曼海姆乐派、柏林乐派、维也纳乐派)
海顿(1732-1809)——(交响乐之父)
海顿:
1“谈话风格”是主调和声体系基础上带有复调性因素2
风趣、幽默的风格,《告别》《惊愕》3
发展了一种主题活用的写作手法。
音乐的主题代表某种性格,后面将这种主题性格加以改变4
注重音乐创作的“标题性”、“戏剧性”、“形象性”5
音乐具有“平民性”6
创作时间长、数量多7
莫扎特的交响曲受他的影响,莫扎特去世后,海顿的交响受到莫扎特的影响。
海顿晚期的交响曲较为著名8
《创世纪》、《四季》两部清唱剧。
海顿四重奏作品:
《惊愕》《时钟》《滚奏》
莫扎特(1756-1791)强调音乐性。
模仿意大利正歌剧《烘托的仁慈》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德奥歌剧《魔笛》、《后宫诱逃》。
第39、40、41号奠定他的地位。
与海顿区别:
呈示部的主、副部不仅有调性对比、还有音乐性格对比,产生某种戏剧性对比因素,他确立了对比性的主、副部。
韦伯:
《魔弹射手》1821年在柏林首演,标志着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诞生。
舒伯特:
“歌曲之王”第一位真正以自己的精神产品换取生活资料的作曲家,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
艺术歌曲:
是音乐同文学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且十分适合表达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
特征:
①使用的歌词同文学性强、富有诗意,多为诗人作品②旋律的抒情性③伴奏多使用钢琴伴奏且艺术性较高起到补充、说明、渲染气氛的作用。
《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致春天》、《致音乐》、《野玫瑰》、《鳟鱼》、《菩提树》
门德尔松代表作品:
小提琴《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
音乐会序曲《仲夏夜之梦》、《芬加尔山洞》
钢琴曲48首钢琴独奏曲《无词歌》
室内乐《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弦乐四重奏》意大利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标题音乐。
恢复上演巴赫的《马太受难乐》。
舒曼:
“音乐诗人”与舒伯特比较:
舒曼的歌曲像舒伯特一样展示深厚的抒情性和对和声色彩的敏锐感觉,但舒曼的歌曲有很多比舒伯特的更富于冲动和热情,他的钢琴伴奏更有趣,也更复杂,比舒伯特的伴奏有更多变的织体和更复杂的对位,钢琴伴奏对于失忆和情调的表达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对心理的描绘更加细腻。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
肖邦:
“钢琴诗人”,音乐蕴含着波兰民族精神;
浪漫主义钢琴传统的精华——独创性的旋律、和声、曲式和辉煌的钢琴技巧完善的结合。
协奏曲、前奏曲、罗奈玆舞曲、夜曲、玛祖卡舞曲、圆舞曲、·
·
大歌剧(历史性的题材,长大的篇幅,华丽的舞台布景,别致细腻的芭蕾舞采用大合唱、大乐队。
代表人:
梅耶贝尔,代表作:
《非洲女》、《新教徒》、《恶魔罗勃》)、喜歌剧(与大歌剧并行发展,二者区别在于喜歌剧用对白而不用宣叙调,不用历史题材,情节富有戏剧性或感伤情绪。
一种幽默诙谐的歌剧。
)、轻歌剧(又称谱歌剧,产生于19世纪中期法国与大歌剧相对,与18世纪喜歌剧相合,但更强调喜歌剧中的机智、讽刺的因素,多取材于日常生活,常带有讽刺性,用说白代替宣叙调通俗易懂,代表人物:
奥芬巴赫《地狱里的奥菲欧》、《美丽的海伦》)、抒情歌剧(19世纪后半叶法国形成一种规模介乎于喜歌剧和大歌剧之间的歌剧形式,它的篇幅比一般喜歌剧长,但没有大歌剧的浮华,风格轻松愉悦,重视人物心理情感的刻画,题材面向生活,布景采用室内场景,显得更加温情与真诚。
古诺《浮士德》、《罗密欧与朱丽叶》)。
都写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
古诺(歌剧形式)、伯辽兹(戏剧与文学形式)、柴可夫斯基(舞剧形式)。
罗西尼:
意大利歌剧复兴者、改革者,引导意大利歌剧重返高潮。
(1792-1868)风格特征:
旋律容易记忆,乐队伴奏的织体简洁,节奏很有活力,乐句的划分很清晰、和声布局虽不复杂但常有创新,把咏叹调中的花腔段落在乐谱上完整的写出,目的是控制歌手过分的即兴发挥。
《意大利少女在阿尔及尔》、《威廉·
退尔》、《塞维利亚的理发师》罗西尼之后的贝利尼:
《梦游女》、《诺尔玛》、《清教徒》;
唐尼采蒂:
《爱的甘醇》、《军中女郎》、《唐·
帕斯夸尔》。
伯辽兹:
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开创浪漫主义标题交响乐的先河。
著《配器法》。
《幻想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固定乐思:
用一个固定的主题来代表人物或事物的形象,并随着剧情不断发展进行变形处理。
李斯特:
“浪漫主义怪杰”、“情感论”代表人物,开创“交响诗”——又称“音诗”,是一种单乐章的乐队作品,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多以文学作品或故事为题材,采用标题音乐形式。
勃拉姆斯:
有古典主义倾向性的作曲家,1876年完成《第一交响曲》的创作又称“贝多芬第十交响曲”,是贝多芬之后真正的交响曲作曲家。
威尔第:
西方史上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奥赛罗》、《阿依达》
十三简答题:
1、莫扎特对古典主义协奏曲的贡献?
古典主义时期为独奏乐器写作的协奏曲绝大多数还带有一定的巴洛克时期的色彩,但风格和结构上均发生变化。
18世纪,莫扎特确立了大协奏曲的结构原则:
①、三个乐章的对比结构: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第二乐章类似咏叹调的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舞蹈性回旋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快板。
②、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采用双呈示部结构:
第一呈示部由全体乐队演奏,音乐较短。
第二呈示部由独奏乐器和乐队共同奏出,篇幅较长,曲调华丽,增加了新的主题,副部主题常有两个或三个。
③、华彩乐段: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再现部结束之前,独奏乐器即兴演奏华彩乐段。
2.论述民族乐派的社会背景:
民族乐派的产生,在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密切相关。
19世纪的欧洲,在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和民族主义解放运动的影响下,思想和文化(包括音乐)领域出现强烈的浪漫主义思潮,音乐从内容到形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
他们的作品以反映本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为题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还有大量作品运用了民间音乐素材。
体裁上,关注对大自然的描写,对民间音乐越来越重视。
在艺术风格上,浪漫主义音乐一反古典时期的秩序、理性,崇尚自由、激情。
形式上,为表现主观情感,冲破古典时期一切形式上的束缚。
内容上,与文学紧密联系,常把作品冠以明确的文学性标题。
配器上,乐队规模被扩大,铜管、木管和打击乐器的地位逐渐提高。
4、民族乐派兴起的背景:
民族乐派的产生,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
与19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密切相关。
民族风格的倾向:
19世纪中叶,随着东欧和北欧各国民主、民族运动的蓬勃发展,音乐家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迫切要求摆脱外国音乐的支配,创造和发展自己国家的民族音乐,于是在东北欧各国相继形成民族乐派。
民族乐派的艺术主张:
民族乐派的作品题材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第一类取材于本民族的历史传说,描写人民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封建暴政的斗争故事,热情歌颂民族英雄、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英勇顽强的精神,作曲家往往借此影射现时,使作品具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性。
如格林卡的歌剧《伊万·
苏萨宁》等;
第二类描写祖国的美丽山河、人民生风风俗和伦理道德、民间传说等,充满了作曲家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具有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如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瓦河》等;
第三类则直接抒发作曲家个人生活体验和内心情感,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等;
第四类直接表现现实民族斗争,如西贝柳斯的《芬兰颂》。
论述题: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被世人称为“乐圣”。
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1827年去世。
创作领域:
贝多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也是西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
一般把贝多芬的生平和创作生涯分成四个时期研究,第一个时期,波恩时期、第二个时期,初到维也纳及其之后的十年:
两部交响曲和两首钢琴协奏曲、包括“悲怆”、“月光”、“暴风雨”在内的前20首钢琴奏鸣曲等;
第三个时期,是他的创作中期,也是贝多芬个人风格成熟时期,今天在舞台上上演的贝多芬的大部分作品都写于这个时期;
第四时期是创作晚期的主要作品有《第九交响曲》以及最后五首钢琴奏鸣曲等。
贝多芬的创作领域涉猎广泛,主要作品有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10首小提琴奏鸣曲,5部钢琴协奏曲、1部小提琴协奏曲,16首弦乐四重奏等。
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
《费德里奥》钢琴奏鸣曲:
《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等。
小提琴奏鸣曲:
《春天》、《克莱采》等协奏曲:
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
16部弦乐四重奏,其中晚期的后五部最重要。
艺术成就:
1、在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方面,将高度浓缩的音乐动机进行扩展;
扩大了展开部的结构,是展开部成为表现内在矛盾和戏剧性冲突的重要部分;
从第三《英雄》交响曲开始,将谐谑曲引入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取代了具有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
在第九交响曲中,把人声引入交响曲,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
2、在钢琴奏鸣曲方面,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被后人誉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极大的扩展了钢琴音乐的表现力。
3、从思想内涵方面,贝多芬的音乐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实质,作品展现了从暗到光明,从痛苦到欢乐的精神历程,具有深刻的内涵。
对音乐史的贡献:
贝多芬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想。
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选择、填空题:
1、《尤丽迪西》1600年歌剧诞生,以这部歌剧首演为巴洛克时期的开始。
2、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于1607年在曼图亚上演,《奥》是早期歌剧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3、斯卡拉蒂,那不勒斯歌剧的创始人及代表,他写的“快慢快”三部性歌剧是交响乐的前身。
4、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
1600年在罗马演出的卡瓦里埃利的《灵魂与肉体的表白》是历史上第一部清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欧洲 音乐史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