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移动学习的融入应用小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39429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60KB
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移动学习的融入应用小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移动学习的融入应用小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移动学习的融入应用小学教育论文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学习
伴随着移动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已经逐渐了解了移动数字带来的便利性和快捷性优势。
而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模式以实体课堂为核心教学场所,学生离开课堂后便无法系统性地参与专业学习,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空白时间尚未被有效利用。
移动学习基于移动网络和移动设备而建立,在拥有稳定网络与设备条件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任何场所、任何时间内参与学习,其课余的空白时间可被有效利用。
基于此,将移动学习模式融入到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可在保证传统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善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既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可提升小学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对于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教育实力而言,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融入移动学习的优势
(一)学习环境自由化移动学习指的是在移动设备的帮助下,在任何场所和场景中都能展开学习行为的学习模式。
这与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存在明显的差异。
传统高校教育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状态,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教室,在教师点名后进行统一学习。
且学习模式为一名教师面对多名学生进行教学,一旦学生因病假或事假无法参与某节课程,就只能通过资料自学相关知识。
并且每名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同,一些学生更适应在集体环境下思考或记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单独且安静的环境下更能够有效学习。
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明显无法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诉求[1]。
因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际上在学习环境的自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
但移动学习模式对学习环境没有固定的要求,只要有移动设备和稳定的网络条件,学生可以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境、任何时间内展开学习行为。
基于此,学生可以在更适合自己展开思考的时间段和环境内参与学习,其学习效率便可以在环境自由可选的前提下得到提升。
(二)信息交互丰富化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中,师生信息交互和生生信息交互往往都是通过课本等文字信息进行传递。
而小学教育专业中,包含许多实况类的问题,仅用文字和语言进行交流,高校教师很难设身处地地给出全面的解答,只能够在有限的信息传递中,给出更加有限的解决办法。
但移动教学与此不同,移动教学基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而开展。
移动设备不但可以传播文字类信息,更能够定向传播影片、语音、动图等一系列多媒体信息。
如此,学生与他人进行信息交互时,便能够用更丰富的信息类型完善表达自己的疑问。
例如,当学生受环境影响无法长时间打字时,就可通过语音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
当学生想要将信息交互的内容妥善保存时,移动设备的实时存储功能也可以轻松实现这一诉求,学生无须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对谈话内容进行重复记录。
移动学习模式不但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交互方法丰富化,更节省了信息交互成本,令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讨论真正的“问题”。
(三)学习资源多样化虽然当前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们十分熟悉的“信息工具”,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未能掌握信息分辨和信息筛选能力。
而当前网络信息环境又已经进入到大数据的状态中,如果大学生不具备信息分辨与筛选能力,就极易被网络中的巨量信息和虚假信息影响,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学习资源。
在校园中建立的移动学习平台,基本都是由校方负责设计和开发,平台中的学习资料要么是直接来自于校内信息资源库,要么是由校内的专业教师们筛选后上传的。
资料的专业性、正确性和可用性已得到专业保障。
因此,移动学习进入小学教育专业中后,学生们便可直接接触到有用的信息。
且移动平台支持多种类型信息资源上传,从文字资料到学术论文,从专业教师的教学设计到影音视频资源,学校都会提供给学生使用。
而小学教育专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学内容不但包含高校内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将包括学生未来进入任职学校后,将要面向小学生的教学行为等等。
多样的学习资源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充实多样的信息来源,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建立全面、稳定的知识体系,从而为大学生们打好未来应用的知识基础。
二、移动学习融入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现存问题剖解
(一)融入模式普遍单一对国内各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移动教学建设模式进行调查研究可知,绝大多数院校已经实施移动教学模式,但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却存在明显的模式单一的问题。
上文中提到,移动学习具有环境自由、交互形式丰富和资源多样的优势,理论上校方可操作范围较大。
但多数院校仍旧只在教学方面融入移动学习模式。
例如,在校园网平台内上传教学短视频、开设师生交互论坛等等。
这些教学模式看上去也是以“移动”作为特色,但实质上只是将课堂教学内容移动到网络中,学习模式并未沿着学生的个性习惯和兴趣取向进行调整。
因此相对的,这些院校中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于移动学习的评价较低,参与的积极性也无法调动。
部分学生表示,小学教育专业本身就需要培养“未来的”教学能力,他们需要在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的过程中积累应对经验。
而单一固化的移动学习模式更容易令学生走神,且校园网无法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实时交流的这一特点,会令学生积攒较多的问题无法解决,从而产生情绪上的厌倦感和烦躁感,反而不利于学习。
相较于单一固化的移动学习模式,他们更愿意参与课堂学习,至少能够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可得到实时解答。
故而,从融入模式单一的负面影响来看,丰富移动学习融入的形式,是在小学教育专业开展移动学习的当务之急[2]。
(二)互动效率较低与其他类型的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专业重点培养未来的小学教师人才。
小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处在建立价值观、知识体系重要阶段的小学生们。
小学教师必须要拥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应对能力,才能够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及时、合理、科学地应对小学生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这是未来工作对小学教育专业提出的特殊要求。
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相关教学,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大学生迅速理解、迅速解答的能力。
故而,该专业也对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效率有着严格要求。
大学生需要在与高校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对话互动的经验,因此互动是否及时,以及互动效果如何,都将影响小学教育专业最终的教学成果。
但实际调查可知,在一部分的高校中,移动教学中明显重点突出了“教学”的重要性,而并未对“互动”功能进行个性化设计。
师生以及学生在移动教学平台内,只能通过留言的方式进行沟通,信息互动的实时性、及时性基本无法保障。
而移动学习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利用学生课下的碎片化时间。
而当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等待回复时,移动学习的价值便也不复存在。
对此,小学教育专业需要向校方反馈本专业在教学需求方面的特殊性,要求构建更具实时性、及时性特征的互动体系,否则开展移动教学将本末倒置。
(三)资源供给更新频率较低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可知,院校之间虽然都存在移动教学资源供给更新频率较低的问题,但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却并不相同。
一部分院校是因为并未重视教学资源的更新,导致资源上传和更新的频率极慢。
最终结果是学生不再将官方平台作为获取资料的主要来源,令校园网资源站名存实亡,消耗维护资源的同时无法承担正常工作任务。
另一部分院校更新较慢是因为审核机制存在问题。
这些院校内小学教学专业的资料由院系自行整理和筛选,但在上传之前需要经过校方相关管理团队的审核。
从院系整理归纳资料到递交审核,再到完成审核的过程往往用时良久,从而导致资源供给更新频率较低。
但无论原因如何,资源更新较慢都会降低小学教学专业学生移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虽然小学教育专业所属的教育领域不常进行大规模的理论革新,但学生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多的资料作为参考,以期用数量来推动能力的质变。
因此,校方有必要为其提供专业的长期更新的资料,解决资源供给更新频率较低这一现存问题。
三、移动学习融入小学教育专业教学中的策略
(一)基于影音资源建立多元教学模式考虑到教学模式单一所导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度下降的问题,校方应以影音资源为主,建立多元的移动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对“移动教学”的固有观念,采用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活动性较强的教法作为主要思路。
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仅为学生录制教学视频,再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完成学习。
不应将移动教学当成是在手机上“听课”,而是要尽可能利用“移动”的优势,吸引学生自发完成学习,并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率。
其次,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内容细致、目标清晰的移动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心理学课程中,可设置“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心理”为移动教学的课程内容。
教师应先录制解读学生学习心理的示范类教学视频。
视频中包含状态采集、状态分析、状态分类、话语干预等必要的知识点,以及行为目的讲解等进阶型知识点。
教学视频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某种“教学行为”的机理和作用目标,属于典型的“授人以渔”。
最后,学生将以教学视频为例,走出校园进入小学自行调查和研究,同时经常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心得,或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以熟练掌握解读学生心理的必要技巧等等[3]。
如此,学生便可使行为和思想都在“移动”的状态下,以高涨的参与情绪完成对阶段性任务的有效学习。
(二)基于移动信息建立及时交互模式信息交互是移动学习行为的效率保障。
尤其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要在信息交互的过程中锻炼沟通能力,保持对移动学习的积极参与心态。
故而,基于该专业的特殊需求,信息交汇模式应当遵循两个建设原则:
及时性和多线性。
校方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建立校内的信息交互平台,也可直接借助已有的移动聊天软件作为媒介。
首先,移动学习基本都会在课余时间内开始。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们可自行调节时间,分配好不同时间段内的值班教师。
值班教师将在值班期间,定向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具体可通过留言方式完成解答,也可建立聊天室作为统一解答的渠道。
务必保证提问的学生可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复,而其他同学也可在观看聊天内容的过程中,同步积累知识经验。
其次,为令每个学生都可参与到移动学习中来,学生之间也可以开通实时信息交互渠道。
即某个学生将学习问题通过移动信息分享到班级聊天群内后,不仅是教师可以进行解答,其他学生也可以为其解答。
如若其他学生认为解答者提供的答案仍有调整空间,也可以在整理发言后进行辩论。
如此一来,小学教育专业内便可以建立有序、有质的及时交互模式,不但可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能力,更能够通过参与人数的增加,提升问题解答的整体效率[4]。
(三)基于离线资源建立自学模式结合移动学习的优势以及当前应用的不足之处可知,移动学习“融入”的重点,应当覆盖学生课下学习的全部范围,吻合学生空余时间、碎片时间内的学习需求。
令其与传统课堂教学构成互相补足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或挤压,这样才能突出移动学习的优势,真正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移动学习基于移动网络而开展,但也存在学生拥有移动设备,但无法联网的特殊情况。
对此,为充分利用学生的空余时间,校方也应考虑到离线状态下学生移动学习如何开展。
基于此,除了完善教学体系和互动体系外,校方还需要基于离线资源建立学生自学模式。
首先,校方需要建设稳定的校内信息资源网站,网站以每名学生的学号作为登录条件,以此来稳定资源观看和下载的稳定性。
其次,校方需要将权力下放,直接由小学教育院系自行负责学习资源的筛选和上传,无须校方进行二次审核。
与此同时,小学教育相关院系内部要建立稳定的信息资源更新体系,由固定班底轮流查找、筛选和上传教学资源,以保证信息资源更新的整体速率。
最后,校方资源网需开设免费下载功能,学生可在有网络的状态下预先下载相关资料,从而便可在网络状况不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浏览,充分利用所有的空白时间。
四、结束语
本文经由充分研究而总结出的,以交互模式、教学模式和自学模式为主而建立的移动学习模式,能够从沟通、学习和巩固三个方面扩大移动教学的覆盖范围。
但若要真正发挥出移动教学的优势,还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根据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现状对教学体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良。
正如移动教学是在移动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产生的一样,小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也需要校方和教师形成专业稳定的创新意识,才能长期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宋少婷,王朋娇.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09(12):
80—83.
[2]云玉芹.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
(2):
33—35.
[3]王军,王琴.移动学习在高校的应用现状和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中,2013(3):
118—120.
[4]陈艺丹,于遨洋,王晓晨.高校移动学习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科研,2016(3):
7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育 专业 教学 移动 学习 融入 应用 论文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