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描述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835991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46MB
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描述Word格式.docx
《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描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膜法油气回收的工艺描述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图3膜的性能参数
附图1(膜原理示意图)
1.4.技术来源
有机蒸汽膜法回收技术是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新型膜分离技术,正在逐渐应用于石化行业中芳烃、氯代烃、乙烯、丙烯及其它烷烯烃、汽油蒸气、石脑油蒸气的回收和天然气行业的凝析油(NGL)的回收等。
北京华益高科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以膜分离的研制与膜工艺过程的开发为核心技术的专业工程公司,一直致力于膜技术的工业化推广应用,在有机蒸汽回收中与德国BORSIGMGP公司合作,采用其膜回收工艺专利技术。
德国BORSIGMGP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危险爆炸气体膜回收的公司,也是德国GKSS膜法有机蒸汽(VOC)回收技术的专利经营许可商,其业务范围集中在膜法油汽回收和处于爆炸范围内的VOC气体的回收,已有250多套装置在全球运行。
北京华益高科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可提供全套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的膜法VOC排放控制与回收系统。
其中,工艺包和核心部件主要包括:
膜组件为德国进口,管道、机架与设计在国内配套。
2.自控系统
本单元采用DCS或PLC集中控制。
卖方只提供现场仪表,现场接线箱,并负责现场仪表到现场接线箱之间的接线。
买方负责控制柜和动力柜的供货及施工,并负责完成现场接线箱到控制柜和动力柜之间的接线。
3.装置安全设计
德国GKSS与BORSIG公司从1989年起就已进行了膜组件与系统防爆认证,并于1989年率先应用于处于爆炸范围内油气回收。
已有250多套油气回收装置在世界各地运行。
出于对安全生产的考虑,系统的设计与选型,不仅符合国内相关安全防爆标准,而且达到世界上最严格的欧洲ATEX安全防爆标准。
防爆等级:
现场仪表的防爆等级不低于dIIBT4;
防爆接线箱不低于dIIBT4。
现场仪表的防护等级:
不低于IP65。
现场电机的防护等级:
不低于IP55。
4.工艺方案说明
4.1.1排放气的收集和平衡系统
罐区收油时,排放出的芳烃蒸汽进入排放气的收集和平衡总管内。
在从装车系统到膜回收装置之间的收集平衡总管上设置高点泄放管线,在总管线上配置安全装置(采用液封实现)和压力变送器。
当收集平衡系统内压力达到设定高位(HSetpoint)时,膜回收装置启动;
当收集平衡系统内压力低于设定低位(LSetpoint)时,膜回收装置停机。
4.1.2工艺描述
在装车过程中所挥发出的油气/空气的混合物,以微负压力经过密封管线集中并送入膜法化学品回收装置(VRU)中。
进入膜法化学品回收系统中的油气/空气的混合物,经液环压缩机加压至操作压力(通常约为0.23MPag左右)。
液环式压缩机使用吸收液密封,形成非接触的密封环,可消除气体压缩产生的热量。
压缩后的气体与吸收液一起进入喷淋塔中部。
在塔内通过切向旋流可将吸收液与压缩气体分离。
气态的混合气在塔内由下向上流经填料层与自上而下喷淋的液态吸收液对流接触,液态吸收液会将大部分油气吸收,形成富集的吸收液。
富集的吸收液包括喷淋液体吸收液和回收的油气,在吸收塔压力的作用下返回吸收液储罐或者用户需要的流程中。
剩下的油气(吸收液轻组分和少量芳烃)/空气混合物以较低的浓度经塔顶流出后进入膜分离器。
膜分离器由一系列并联的安装于管路上的膜组件构成(数量取决于装置的设计产量)。
为提高膜分离的效率,在渗透侧使用真空泵产生真空。
膜分离器将混合气体分成两股:
一股是富集油气的渗透物流,渗透物流循环至膜法油气回收系统(VRU)入口,与收集的油气相混合,进行上述循环;
另—股是含有少量油气的截留物流(正常设计条件下,该气体中非甲烷总烃≤10g∕m3)在系统压力的作用下进入第二段油气回收单元PSA,通过吸附剂床层(吸附剂为德国进口专用吸附剂,根据回收气体组分及排放标准有不同配比),将其中的有机蒸汽成分吸附在吸附载体上,经吸附净化后的气体,其中非甲烷总烃≤70mg∕m3,可直接排放。
吸附在吸附载体上的有机蒸汽成分经真空解吸后,与膜的渗透物流汇集,并循环至膜法油气回收系统(VRU)入口,与收集的油气/空气混合物相混合,进行上述循环(参见工艺流程图)。
膜法油气回收工艺流程图
5、膜法油气回收技术应用情况
5.1膜法油气回收工艺(吸收+膜分离+PSA)自1989年实现工业应用,截止目前在全球已有250余套业绩,大部分应用于欧洲和亚洲的泰国、印度、中国等地区的石化领域的铁路装车、汽车装车、码头装船和罐区;
其中在欧洲的装置80%是执行50-15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标准;
5.2自2005年起,膜法油气回收工艺技术自德国引入国内。
截至目前,在石油、石化领域共有23套使用业绩,其中8套是根据国内最新标准设计。
最长使用年份已达11年,运行稳定,且排放指标均在:
非甲烷总烃30-70mg/m3,苯少于3mg/m3.
5.3业绩表(红色部分代表新标准设计)
HYTEC膜法油气回收技术应用业绩
序号
用户名称
地点
规模
m3/h
排放尾气含量
g/m3
安装位置
时间
1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原料罐区
惠州
1500
总烃<
0.15
苯<
0.003
原料罐区
2005.06
2
中海壳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罐区
产品罐区
2006.01
3
中国石化燕山分公司
储运二厂
北京
300
总烃含量<
25
火车/汽车站台
2006.12
4
中国石化长岭分公司
装油车间
岳阳
450
其中苯<
0.012
火车站台
2007.12
5
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
综合装车场
天津
汽车站台
2008.05
6
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
北装车场
任丘
400
2008.10
7
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装卸油车间
石家庄
700
2009.2
8
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
炼油部
2009.10
9
化工部
600
10
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装船码头
大连
3000
装船码头
2009.11
11
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
油品二车间
沧州
2010.3
12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
洛阳
250
2010.8
13
880
14
中国石油呼和浩特石化公司
呼和浩特
1000
0.12
2011.7
15
550
0.10
2011.11
16
中国石化镇海炼分公司
宁波
670
2012.1
17
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
上海
200
汽车装车
2012.4
18
油品一车间
660
火车装车
2013.10
19
中石油云南石化公司
云南
4000
0.004
综合装车站台
2014.3
20
2015.4
21
中国石化九江石化公司
九江
350
罐区
2016.4
22
2016.6
23
汽油装车升级
改造
5.4国内部分案例
1、中海壳牌原料罐区、产品罐区
●VOC品种:
石脑油、碳5、碳6等
●设计系统处理能力:
0-1500m3/h(两套)
●设计排放标准:
非甲烷总烃150mg/m3,苯3mg/m3
●投产时间:
2005年6月及2006年1月
●运行状况:
自投产至今十年期间运行稳定,排放检测指标一直远远低于国内标准。
非甲烷总烃10-50mg/m3.
苯含量0-2mg/m3.
2015年末检测结果为:
非甲烷总烃13mg/m3.
苯含量0.3mg/m3.
2、中石化燕山分公司石脑油火车站台
石脑油、汽油等
0-600m3/h
非甲烷总烃100mg/m3,苯4mg/m3
2011年11月
自投产至今运行稳定,排放检测指标一直远远低于国内标准。
非甲烷总烃10-70mg/m3.
甲苯与二甲苯未检出
3、中石油呼炼公司火车站台
汽油、苯等
0-1000m3/h
非甲烷总烃120mg/m3,苯4mg/m3
2011年7月
甲苯与二甲苯未检出。
4、中石化天津公司汽油火车站台
汽油
0-700m3/h
非甲烷总烃80mg/m3,苯4mg/m3
2016年5月
非甲烷总烃22-70mg/m3.
5.5国内部分案例图片
大连石化码头装船(处理量3000M3)
中石油云南(处理量4000)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芳烃火车站台(处理量700)
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处理量450)
5.6国外部分案例图片
6.典型案例监测数据
见附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 回收 工艺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