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机专业的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3447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9.91KB
对农机专业的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
《对农机专业的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农机专业的认识Word文件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的快速稳步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化。
中国农业机械化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3.1中国农业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3.1.1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
1949
年,
全国农业机械化装备总动力只有8101
万千瓦,
农用拖拉机只有117
台,
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
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
截至2003
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
亿kW以上,农机原值达3
362
亿美元。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
万台,
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
万部,
联合收获机械36
万台。
3.1.2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机械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
%、26.7
%、19
%;
2004
年小麦机收比1995
年提高了47
%。
3.1.3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
农业机构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
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
向其他领域扩展。
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
温室面积达到69
亿平方米,
田园管理机达到4
3.1.4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
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
也没有必要,
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以1996
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
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
1996
年以来,
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
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
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
天增加到一个多月,
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
即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
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
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
3.1.5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
近年来,
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
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
取得了双赢的佳绩。
国内一些大型企业,
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
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化产品质量的提高。
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
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
在中国举办类似于今天的展览会,
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
我们积极支持这类活动在中国开展。
3.2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严重不平衡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过程体现了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适应的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的特点,这就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平衡性。
由于我国地理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差异,存在着土地相对稀缺与农村劳动力过剩,且农村人均投入水平较低、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别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在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下,将体现出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
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数量较多,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而相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慢,农机拥有量少,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2.1%,而农机动力拥有量占全国农机总动力的50.2%;
西部地区耕地占23.7%,农机动力却只有15.3%,相对动力拥有量为2.4:
1。
中国西南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最低,
原因在于其不利的地理条件、落后的经济状况及大量的农村人口。
提出了在新的环境条件下改善这一状况应采取的措施:
利用中国加入
的机遇,
因地制宜,
采用正确的发展战略,
合理地选择农业机械、机械化技术及机械化环节,
借鉴外国与国内其它地区的经验,
集成有关的技术、措施和政策,
在机械化技术、农业机械的管理和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相关的措施、政策等方面实施创新,
通过农业产业化、信息技术、适用技术发展农业机械化,
加强研究开发工作,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此外,
还需要一套全国性的法规政策体系来促进农业机械化工作。
3.2.2农业机械装备总量不足,
结构不合理
一是部分农业机械老化严重,
更新换代乏力;
二是运输机械多,
农田作业机械少;
三是动力机械中小型机械多,
大中型机械少;
四是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
配套比率低;
五是低档次机具多,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新型机具少,
高性能机具少。
3.2.3农机门类品种上存在明显缺陷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水田机械化水平太低。
我国有0.25
亿hm2
水田,稻谷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但是由于缺乏适用的水田机械,水稻生产仍主要靠手工作业,机械播种、插秧只占种植面积的2.2%,机械收获占2.5%,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机播水平的1/10
和机收水平的约1/5,严重地制约了水稻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近几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下降,南方一些地区出现的土地抛荒现象与水稻机械化严重滞后具有直接联系。
在农田作业各主要环节上,收获机械化是水平较低需求最大的一类。
此外,玉米收获机械化在少数地区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棉花机械收获仍属空白,具有节水、节肥、节种等性能的机具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影响了节本增效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由于农机门类品种和适用性上的缺陷,使农机产品存在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和农机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3.2.4
农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的作用在于农民的购买、使用和取得效益。
但是,有许多地区存在农民买不起、用不好和效益差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数量和水平的提高。
其表现为:
一是“买不起”。
一般农田作业机械,大中型的需要5万~10万元,小型的需要0.3万~1
万元,一次性投资大。
而目前我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支出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不足。
虽然许多地方都出台了购买农机补贴政策,但效果不是非常明显。
二是“用不好”。
农机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农机具的引进、试验、推广工作以及农机技术无偿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农民素质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造成部分农民虽然买得起农机,但也用不好农机。
三是“效益差”。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培训机会少,不能科学地使用农机,造成故障多、效率低。
同时,农机作业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农机具闲置与非田间作业时间多,经济效益不高,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3.2.5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低,
整体效益差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下滑,
农机维修管理关系不顺,
农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实力的农机大户少,
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协会等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刚刚起步,
还不够规范。
分散在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低,
农机经营总体效益差。
3.2.6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合理
大中型机具较少,小型农机具居多,配套率过低,农机作业范围狭窄,致使其整体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农业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生产的转化。
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机总量增长较快,但先进技术的应用仍较慢;
虽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农机已开始向一些特色产业应用,但应用的步伐仍较慢。
3.2.7农机具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
新技术、新机具发展缓慢,满足不了当代农业生产的需要,农机化科研、推广队伍亟待壮大。
示范手段落后,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滞后,不能及时掌握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态信息,难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农机产品质量和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将进一步增强,
必将扩大对农机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
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4.1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好转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
年6
月25
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该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职责,
明确了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
该法的颁布实施,
进一步改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
将极大地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
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4.2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需求进一步扩大
主要是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
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
粮食机械化技术需求将主要表现在:
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
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
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
如:
棉花机械化播种或移栽、采摘,
薯类、鳞茎类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机械,
油料作物和糖类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
4.3畜牧业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将有较快发展
围绕提升畜牧业生产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将重点推广草原改良、人工草场建设和农区秸秆利用机械化技术,
广辟饲料来源;
推广奶品采集机械化技术,
提高奶业生产卫生安全控制能力;
加快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机械化发展,
为畜牧业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这方面的技术装备将有较快的发展。
4.4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设备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和均衡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巩固和提高果蔬生产的竞争力,
促进果蔬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节能型设施农业装备、移栽机具、监测与调控设备、土壤消毒灭菌设备以及无土栽培设备等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4.5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
保障中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将加大。
主要包括:
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高效安全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装备等机械化技术。
5结束语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2l世纪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体现多学科综合和交叉特色的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是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手段。
信息与网络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地区的人们都易于共享世界技术革命的成果,为此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按市场规律运作,抓住机遇,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
姓名:
学号:
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机 专业 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