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32581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4
- 大小:183.04KB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Word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五”期间,我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注重构筑既能体现区域优势、又能相互协调发展的效益型结构体系,全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由“九五”末的23:
41.4:
35.6调整为19.2:
44.8:
36.0,经济结构整体趋向合理。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同时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农村经济方面:
优质农产品、良种畜禽和特种水产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农业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农业适应市场能力不断提高。
2005年第一产业总值10.5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九五”末增长31%,年均增长5.6%。
在工业经济方面:
以矿业、建材、机械制造、饮料和安全食品等重点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一大批改制重组和招商引资落户企业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工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7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39.4%,年均增长19.1%。
在第三产业方面:
房地产、现代流通业、社区服务业等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尤其是旅游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2005年全区第三产业总产值19.8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比“九五”末增长80.1%,年均增长10.1%。
全区旅游总收入1.85亿元,比“九五”末增长340%,年均增长34.5%。
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十五”期间,我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积极稳健的财政货币与信贷、扩大内需、开拓市场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方针政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2005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比“九五”末增加5.89亿元,年均增长19.2%。
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工业骨干企业的技改工程等重点领域。
在工业项目建设方面,九华山啤酒10万吨填平补齐技改工程、宜春发电厂技改工程、东方钙业11万吨氢氧化钙生产线、贵航金属轧钢与连铸生产线、中兴化工C5石油树脂项目、家用机床基地建设工程、紫金矿业金矿采选冶工程等一批大项目相继建成,其中一些重点项目已纳入安徽省“861”行动计划宜春市宜春工程。
宜春工业园、梅里工业区、前江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按计划进度推进,部分乡镇工业小区也初具规模。
在农业方面,建立省级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个(梅村高效与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涓桥谷潭农业科技示范园、宜春渔业科技示范园);
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唐田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个(涓桥谷潭蔬菜安全、高效生产科技专家大院)。
完成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4040万元,先后对木闸、秋浦、里山、高脊岭等四个乡镇街道实施了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土地综合治理工程,治理面积达10.3万亩。
此外,从2004年起,在秋江圩开始实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70万元,春夏茬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519亩。
在交通方面,完成重要县道改造建设任务94.5公里、县乡主干道改造建设任务201公里、乡村主要道路改造建设任务352公里,且乡乡通油路,80%以上乡镇街道均置于城区40分钟交通圈内,99%行政村通过简易公路可以通达。
在水利方面,我区利用国债资金数亿元对秋江圩、万兴圩、东南湖圩、大同圩、同义圩、黄湓圩等沿江几大圩口的长江干堤以及穿堤建筑物、泵站进行了除险加固和拆除重建;
投资4000万元实施了内河十七个圩口的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巩固工程,对解放河、马衙河、唐田河等小流域实施了治理工程;
投资364.07万元实施了农村人蓄饮用水工程,实际受益人口1.6万人。
在电力方面,完成农电工程12项,总投资7237.5万元(含一期农网建改工程投资和电网技改工程投资)。
其中,已完成35KV工程项目8项,总投资1454.1万元;
完成10KV及以下电网建设工程项目840项,总投资5783.4万元。
在小城镇建设方面,投入资金近3亿元(含移民建镇投资),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达29%,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农村住宅居住面积达900万m2,人均达20m2;
建成各类市场30余个,总面积约15000m2;
18个乡镇建成了自来水厂,总供水能力达8500吨/日。
高坦、梅龙两乡镇结合移民建镇工程,实施了集镇总体搬迁,新镇内水、电、路、绿化、学校等基础设施同步配套建设。
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外向程度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我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力度逐步加大,投资的软硬环境逐步改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普遍增强。
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先后有63户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在以企业资本与职工身份“双置换”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企业体制改革中,退出国有、集体序列,其中除少数长期扭亏无望的企业以关停破形式退出市场外,绝大多数企业通过改制实现了民营化。
累计筹措改革成本24117万元,妥善分流安置职工9576人,其中有3821人在改制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并且与改制后的民营企业普遍建立了新型劳动关系。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个体工商户达到22390户,较“九五”末净增4140户,从业人员达53519人,较“九五”末净增8077人,注册资金12083万元,较“九五”末净增3965万元;
私营企业达到848户,从业人员达到9405人,注册资金达72823万元,与“九五”末相比,分别增长了214%、215.8%、605%;
注册资本百万元以上的由14户发展到154户,其中千万元以上的由2户发展到12户。
各类企业市场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各类招商引资合同项目有706个,其中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7028.9万美元,协议引资5240.38万美元;
省外投资项目370个,总投资202525.7万元,协议引资193369.9万元;
区外投资项目297个,总投资102444.1万元,协议引资93902.1万元。
实际到位资金外资为2450.39万美元,省外资金为148504.5万元,区外资金为79294.1万元。
设立三资企业22家(其中合资企业8家,合作企业3家,独资企业11家),协议利用外资220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448万美元。
对外贸易已基本形成以小型机床为代表的机电产品、拖鞋和毛浴巾为代表的轻纺产品、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代表的非金属矿产品、竹木制品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四大出口基地。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十五”期间,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到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882元,是2000年的1.61倍,年均增长10.1%;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89元,是2000年的1.36倍,年均增长6.4%。
我区以农村和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基础教育、基础医疗和基层文化等社会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教育方面,一是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校容校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自2001年我区实施危改工作以来,总投资4887万元,安排新建、拆建、维修等项目200个,新建、维修面积131908m2。
二是积极推进“211名师”工程,教育资源得以优化配置,目前,教师学历层次已全部达标,高一层次学历教师已占相当比例,幼儿园、小学教师大专或以上学历已近60%,初中教师本科或以上学历已近70%,高中教师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也已实现“零”的突破。
并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正在接受高一层次的培训,宜春教育人才“高地”已基本形成。
在科技方面,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到2005年全区已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1022人(专业技术人员),各类科研、技术开发机构15个,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8项,其中省级项目8项,市级项目6项。
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1项,其中省级科技成果5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8项。
农业科技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先后组织实施了属于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个,国家粮食丰产项目1个,省级农业科技“十五”攻关及重点项目3个,累计完成农业科技专项经费投入300多万元。
在卫生方面,一是加大了对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区医院住院部、中医院住院部、区二院住院部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2004年起又开始了乡镇卫生院危房改造工作,已安排国债资金174万元,改造了乌沙、梅街、高脊岭、牌楼等4个乡镇卫生院。
二是健全了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全区现有区直卫生单位6个,乡镇卫生院22所(除池阳、秋浦外,每个乡镇一所),村卫生室覆盖率100%。
三是公共卫生状况得到改善,传染病预防能力明显增强。
在抗击非典战斗中,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宜春区非典预防控制预案(试行)》,取得了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
在地域性疾病血吸虫的防治工作中,共完成查螺5751.56万m2,反复灭螺2043.16m2,在涓桥镇、平天湖、清溪河等处实施了“以机代牛、改水改厕、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项目,人群感染率比“九五”期末下降了53.05%,耕牛粪检阳改性率比“九五”末下降了27.2%,感染螺密度比“九五”期末下降了44.32%。
在文化方面,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我区现有公办文化事业单位28个,在职职工100余人;
民营文化单位有75个,从业人员达300多人;
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96%。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新增农村劳务输出1.8万个,城区再就业培训0.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业培训0.7万人;
“两个确保”基本落实,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失业保险功能进一步增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全面启动,并顺利实施,就业和社会保险执法力度全面加强。
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211”生态工程已经启动,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庭院经济模式得以推广,一批非法开采的矿山得以关停,主要风景区和矿区的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地表水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空气综合污染指数大幅下降,工业废水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在控制指标之内。
在计划生育方面,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以内,人口结构日趋优化,国民素质不断提高。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节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分析
一、外部环境利大于弊,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先机
从国际环境来看:
随着现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对市场、人才、战略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
同时在以新技术革命为动力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快形势下,以谋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为目的的区域互动发展也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展开。
我国长期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和巨大市场容量所产生的磁力效应,使包括世界五百强在内的大部分跨国公司都首选到我国进行战略投资。
据国家商务部的数字表明,跨国公司已在我国设立600多家研发中心,总投资额高达40亿美元。
我国已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国内环境来看:
“十一五”时期,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尽管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磨擦会时有发生,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利因素将长期存在,国际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等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和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可能增加,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想方设法地制造事端,插手我国人民内部矛盾,进行渗透破坏等活动,可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我国将有一个较长时期的和平发展环境,国民经济将保持一个较长时间的持续快速增长期。
在宏观调控上仍将保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扩大内需仍然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着力点。
特别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于中部地区的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为首先,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
中部地区作为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解决我国就业及贫富分化问题的重任将历史性地落在中部地区的崛起上。
其次,中部地区具有在中性化区域政策下崛起的条件。
诸如:
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雄厚深远的科教优势、与西部地区相比的比较优势、可跳跃式发展的后发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等。
中部的崛起必将成为我国下一轮的国策行情。
安徽皖江开发战略的核心就是“东向战略”,即融入长三角,主动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发展沿江加工制造产业带。
随着长三角地区产业的不断升级,其产业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避免。
我区处于中部战略要地且有着相对综合优势,在这样的“历史性机遇”面前若能主动接轨,迎接辐射,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借其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势必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迅速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形成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但与此同时,我们亦应清醒地看到,一方面机遇稍纵即逝,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家关于东部加快、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四大战略的全面实施,区域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地区发展进一步提速,欠发达地区发展面临众多瓶颈制约,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也将进一步显现。
我区经济规模小、水平低、效益差,在低起点上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只有抢抓机遇,及时应对挑战,才有可能在“东向战略”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内部条件有喜有忧,关键在于能否扬长避短
从可喜的角度来看:
一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初步具备。
通过“十五”期间的努力,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都上了一个台阶;
市场供求关系、体制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部分民营企业已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开始进入扩张壮大期;
人民投资创业愿望十分强烈;
干部群众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城镇意识都已大大增强,这些都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尤其是宜春市交通大格局的形成,使得我区区位优势进一步上扬,高速公路、铁路、泥洲港货运码头等工程相继开工建设,为我区综合交通运输在“十一五”期间融入全省乃至全国高速高效现代化交通网络创造了极好条件。
二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因子相互协调。
在投资方面,当前我区投资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优化,高投入高增长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宜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同时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沿海发达省市产业梯度转移的步伐将明显加快,这将为我区招商引资带来新的机遇,也将为今后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在消费方面,由于我区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外地大型商贸企业的纷纷落户,商贸批发零售业、饮食娱乐服务业等个体经营的不断壮大,社区服务业的方兴未艾,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在出口方面,目前全区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已达24家,进出口队伍不断壮大,多元化的出口主体初步形成,自营出口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今后几年出口需求对我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进一步增强。
目前三大需求的走势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基本吻合,说明我区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正在逐渐形成。
三是决定经济优势的资源要素相对富有。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为我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供了广阔空间。
“十一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也是资源消费的高峰期,资源类产品供需缺口日益凸现;
随着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投资成本的攀升、发展空间的压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资源类开发投资及劳动密集型投资项目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我区矿产品、农副产品及劳动力等资源相对丰富,对于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无疑具备了相应的前置条件,同时也是我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难得的市场机遇。
从“十一五”时期必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来看:
首先是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
工业仍以传统资源型高能耗、低产出的初级产品加工业为主,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偏低,企业效益普遍低下,加之煤电油运等其他生产要素供给紧张、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的格局难以在短期内有所改观,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压力加大;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缓慢,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还处在“启蒙”阶段,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加之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农民向集镇或其他非农领域转移速度缓慢,农民增收的困难很多;
第三产业基本停留在原始阶段,现代服务业还有不少空白点。
其次是区域交通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我区公路现有的规模、等级和路面标准、建设速度、综合交通运输结构等均已不适应我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乡村公路在整体路网中占的比重大、标准低、等外路多,特别是通村公路标准极低,路基宽度在3.5米以下道路有1600多公里占全区所有道路的54%以上;
全区公路网络结构不完整,与高速、铁路、水路还没有形成无缝对接,网络布局不够合理,通达深度不足,难以组织成高效的通行系统。
再就是长期困扰着后发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供不应求的问题在我区仍将持续下去,甚至会越来越突出。
此外,区级政府职能与义务、责任与权力不相适应,区级财政入不敷出,对社会事业发展欠账较多等问题也是不容回避。
总体上看,我区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况且像后发地区的存量资源往往就是其跳跃式发展首要条件一样,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敢于正视现实,善于面向未来,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就有可能变压力为动力,化不利为有利,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创造辉煌。
第二章“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
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主要战略
第一节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目标,以人为本,以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安徽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契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充分利用矿藏、生态、旅游、劳动力、长江岸线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幅提升我区东向聚集度与受辐射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节总体发展思路
首先,在发展理念上:
必须增强机遇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跨越式发展信心,形成处处谋发展、事事讲质量、人人“唱主角”的发展新格局。
“十一五”时期是我区经济由幼稚期向成长期转变、实现快速起步的关键时期,是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实现产业集聚、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规模总量扩大、经济质量效益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阶段。
欣逢国家、省、市相继实施中部崛起、东向发展、呼应长三角这一难得的极好机遇,我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和即将形成的交通区位优势,必须普遍增强机遇意识,勇于率先抓机遇,善于谋划抢机遇。
要从把握国家重、化工业发展轨迹和产业趋势方面入手,从落实科学发展观角度出发,依据本区产业政策和生态保护政策,就适宜对接项目、载体等进行系统性研究,以便有的放矢,定“项”招商,在主动承接长三角经济圈辐射的同时,努力做到速度与质量并重、城市与农村并举、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同步。
能否抓住机遇,事关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事关宜春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都必须切实增强各自的时代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形成千军万马“抢商机、谋发展”的强盛阵势。
其次,在发展方向上:
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进步内涵,实现经济振兴、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结构性矛盾始终是困扰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要以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要大力引导和推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扩大养殖业、水产业和花卉苗木类林业等产品的生产规模,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创品牌的农业产业新格局。
基于我区旅游资源优势,第三产业中的旅游及其配套服务业要作为重点产业培植发展,同时要大力培育发展各类现代服务业。
要继续深化经济领域体制改革、创新机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外延拉动型向体制机制增长型的根本转变。
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
脚点,坚持全心全意为着人民根本利益谋发展。
第三,在发展方式方法上:
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动区域内外部和主客观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五个统筹”、“三大战略”、“五大产业”不动摇。
讲大发展、快发展,必须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之路,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对内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坚持这五个方面的统筹,也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
根据区情和对未来内外经济走势的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应当坚持“开放活区、创业兴区、工业强区”的主要发展战略,力争做大做强做优非金属矿、机械制造、建筑材料、饮料及安全食品、生态旅游等五大产业。
要加快发展,就必须解决动力源问题,不仅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还要善于借助外部力量,不仅要依托自然资源,更重要的则是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要真心实意依靠全区人民谋发展。
第三节主要发展战略
在经济发展方面:
重点实施“开放活区、创业兴区、工业强区”三大战略。
开放活区战略。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不断加速,中国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圈,因此,我区实现经济大发展,实施全方位、多层次、高起点开放战略势在必行。
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按照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的要求,摒弃封闭守旧意识,彻底革除各种陈规陋习,树立“诚信宜春”、“平安宜春”新形象,不断改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
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产业和资本转移加快的有利时机,大胆创新招商方式,放宽投资领域,坚持引进外资与启动民间资本并重,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借鉴管理并举,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创业兴区战略。
加快民营经济发展,首先要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投资领域,
清除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其次,要在借鉴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
加快民间资本积累,培育新的市场主体,大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鼓励扶持各类创业行为。
到“十一五”期末,努力使民营经济成为我区经济增长的主体、社会就业的主体、投资融资的主体和财政税收来源的主体。
工业强区战略。
把工业发展作为实现全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