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华东政法大学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80066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19KB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华东政法大学Word下载.docx
《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华东政法大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华东政法大学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主要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围绕学校长远目标,服务于发展大局,构建大学文化的整体体系,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形式、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使文化建设更好地发挥凝聚全体师生、培育优良校风、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
(一)精神文化建设
弘扬“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传承“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把华政精神刻在校园,印在心灵,使之成为事业发展、开创未来、再铸辉煌的宝贵精神财富;
发挥传统资源的现代功效,建设教风更加严谨、学风更加浓厚、工作作风更加积极的校园氛围,塑造务实、笃行、创新的奋斗精神,创建和谐、美好、健康的精神家园。
要从法科院校特色和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出发,坚持教育原则,发挥导向作用,大力开展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多层次、多种类体现华政精神的文化品牌,努力提升学校文化的内涵品质和精神品位,不断扩大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制度文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规定,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水平,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公平竞争的制度文化环境和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
(三)环境文化建设
继承学校历史传统,合理规划校园布局,认真听取师生员工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拓展校园环境的引导、培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分阶段建设一批新的寓情寓教场所,引进一批新的信息传播手段,打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优良完善的文化设施,形成功能齐全的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绿化和美化、自然和人文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四、实施措施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价值观念、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文化要素,它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的内隐文化,是大学办学理念、整体水平、个性品格和凝聚力、感召力、生命力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
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从学校实际出发,弘扬传统、秉持特色、坚持导向、形成品牌,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健康、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要通过校史教育、校训解读、理念传播、风气养成等潜移默化的积淀,塑造学校独有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
1、加大教育力度,宣传科学理论。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师生;
扎实推进党员干部、广大教职工的理论学习工作,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课、形势政策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2、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华政精神。
进一步加强校史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一系列校史校情作品,并将校史教育更好地纳入学生和新进教师的教育环节;
挖掘、提炼华政和华政人的优良传统,注意校史、传统、华政精神与日常校园文化生活的紧密结合;
建设好校史陈列室、档案馆、杰出校友墙、教授墙等文化阵地,发挥校友会对学校精神的传播、塑造功能;
统一学校各类标识、道路和楼宇命名,赋予明确涵义,注重系统性、规范性;
设计、制作一系列反映校史校情、体现学校风貌、以校名为品牌的纪念品、日用品,通过赠送、校内销售等方式展示、传播华政文化。
3、改善教学环境,培育良好教风。
坚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营造人才成长的健康氛围,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让中老年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制和方法,适当提高教学效果在评价教师个人发展中的比重,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主动性;
继续弘扬“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名师有约”等主题活动的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广泛宣传教职员工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进一步完善校内各类奖教金和荣誉称号的评比细则,适时推出有利于改善教风的新奖项,推选出真正为学生所爱戴的教学名师,发挥荣誉奖项的正面导向作用;
建立教学警示和退出机制,教风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经警示仍不能限期改正的,可适当调整岗位。
4、创新形式,健全规章,建设优良学风。
努力培育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要通过加强教风建设带动学风改善;
定期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活动,完善学生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各类荣誉称号的评定和学生违纪处分等规章制度,规范、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进一步完善各类奖学金的评比细则,提高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践素质的衡量比重,发挥奖学金对专业学习的激励作用;
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推进互动教学、参与教学、实践教学的开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创新社会实践形式,不断开辟新的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社会调查、暑期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和实施细则,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学习之余从事各类实践锻炼;
通过辅导员队伍对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引导、督促与管理,纠正校园不文明行为,培育学生法治理念精神和道德实践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
学校各职能、教辅部门要把本部门的工作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营造积极进取、服务周到、团结和谐、办事高效的工作氛围;
要明确部门工作职责、要求,出台工作规范,严肃工作纪律,通过完备的制度体系来增强广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要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健全民主评议机制,及时查找和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要对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全面、公正、合理衡量个人工作绩效的劳资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科学评价个人工作;
要拓展思路、破解难题,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6、畅通沟通渠道,营造和谐氛围。
要充分认识到和谐的校园氛围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部门工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进一步完善意见表达渠道,发挥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BBS领导在线、教授委员会、OA工作论坛、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渠道的信息传递和意见表达功能,探索新的信息沟通渠道,最大限度地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
7、统筹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成长成才平台。
支持党委宣传部、团委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学院分团委、各级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和班级的主体作用,加大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学院、班级、社团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发展格局,做到文化建设人人有责,实现文化繁荣人人共享。
8、突出活动主体,拓展实践项目,加强讲座管理。
继续开展“红五月”、“华政金秋”、“新生节”、“职业风”等系列活动,积极创新演讲辩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传统品牌;
不断开辟新项目,通过大学园区校际联合,广泛与社会合作,形成新的特色文化品牌;
整合“中华学人”、“前沿论坛”、“校友论坛”、“崇法论坛”、“韬奋论坛”、“前沿论坛”、“百家讲坛”、“热点三人行”等精品讲座报告平台,建设面向全体师生的大学讲座体系,并逐步实现讲座报告的网上直播、网站点播,扩大各类讲座报告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9、抓住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校庆日开展主题教育与宣传活动,唱响爱国荣校主旋律;
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奖学金颁发仪式等活动的特殊教育功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勤奋进取、勇于实践、增长才干。
深入开展“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学生”创建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工作常态化,创新形式和方法,培养师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10、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探索新的传播方式。
规范各类报纸、刊物的出版发行,继续办好《华政报》,形成多样互补的校报体系;
建设完善校内有线广播电视设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团队,实现校内广播电视的常态化运作;
发挥网络优势,推进师生共享的校园网建设,丰富学校主网站的内容和功能,提升各部门网站和校内信息交流平台的质量,推进教学、管理、服务等学校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
充分重视手机等个人信息终端的功能,探索手机短信、手机报等新的校园文化传播形式。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方针、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
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办学规律,集中全校师生智慧,逐步形成符合实际、科学先进、统一严整的新的制度体系。
1、明确发展定位,健全规章制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长远,认真梳理学校办学理念,逐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不断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废、改、立,建成体现时代特点、符合学校要求的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办学能力。
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
领导干部带头维护法制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水平和质量;
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
3、推行校务公开,保障民主监督。
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切实推进党务、校务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代会、各级工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和学生党员大会的功能,发挥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同志在民主监督以及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探索和丰富学校民主管理的新形式、新途径。
4、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工作规则。
要优化学校各项管理、教学、科研制度,注重制度的规范性、公正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完善学校的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过程和工作规则,充分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维护学校管理的公平正义。
5、倡导教授治学,发扬学术民主。
要让具有学术造诣和学风端正的教授参与学校学术管理,保证学术标准得以严格执行,保证学术管理更加民主科学;
要严肃学术纪律,净化学术环境,把学术纪律和学术道德作为华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致力于建立学术道德的教育培养和舆论引导机制,规范学术活动与学术管理的运行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学术环境,促进学术进步和理论创新。
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是大学教育中的无声课堂,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潜在教育力量,独特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深刻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环境文化建设中,要注意传承历史、保持风格,注重品位、突出内涵,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赋予校园环境鲜活的生命。
1、加大对既有设施的维护力度。
定期维护长宁、松江两校区的基础设施,重点维护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学生食堂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和利用率较高的设施;
对校园日常绿化、卫生、消防设施检查等工作常抓不懈;
督促物业公司加强对学生公寓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力度;
定期对学校各类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2、在松江校区增设新的基础设施。
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要,拟建成教学实验实训大楼;
改善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室内外学生活动场所;
有选择地在校园内建设一批富有华政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景点,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角、文化带、文化长廊等。
3、丰富拓展校园环境功能。
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现有布局和设施,通过增添特定物品的方式,合理配置绿化与雕塑,在绿地、湖岸、路边等处适当添加一些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人文与时代气息;
扩充现有宣传栏,在校园合适位置建立信息栏,作为学校和职能部门发布信息的平台。
4、完善学生公寓的社区文化建设。
与物业公司配合,完善学生公寓功能,在公寓区内建立学生服务设施;
在公寓楼内建立党团活动室、自修室、接待室等场所,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发挥楼宇的文化培育功能。
5、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响学校、社会稳定的事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上下要加强和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校党政领导班子要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部门、学院要明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
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各类综合性检查评估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为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有效地协调全校力量,形成齐抓共建、师生员工积极参与的局面,学校成立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会议,沟通情况,部署工作;
各成员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积极动员本部门、本学院力量,制定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措施,认真完成领导小组确定的属于本部门、本学院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
(三)加大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投入保障
学校要注重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创新学校文化建设理论,推动建设实践不断发展;
通过课题攻关、专题调研、主题创作等形式逐步培养起一批专门人才,为繁荣校园文化提供人才保证。
学校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积极支持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园文化 建设 方案 华东政法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