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79416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65.91KB
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格式.docx
《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
”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
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
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
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
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 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
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 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
据材料“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
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可知唐朝中央和地方的官制并不配套,才有了唐朝使职大量出现,说明唐朝现行官制是有弊端的,故A项正确。
5.(2018·
武汉检测)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做赵鄂的围棋高手。
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
“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
”由此反映出( )
A.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朝政混乱大权旁落
C.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
D.外廷权力急剧膨胀
根据材料中“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可知当时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A项正确;
材料中皇帝的顾忌,说明并未大权旁落,故B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当时的政治制度,不是对赵鄂的行为的评价,故C项错误;
当时说明外廷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并未说明其权力的膨胀,故D项错误。
6.(2018·
南昌模拟)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为宰相、参知政事议事办公处,设于禁中。
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
据此可知( )
A.宋代最高行政机关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B.宋代的专制皇权受到严格的制约
C.政事堂为宋代前期全国最高的决策机构
D.政事堂的设置成为宋代冗官现象的根源
分权制衡是指权力分立互相制约,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政事堂限制皇权的内容,故B项错误;
从材料“政事堂囊括门下省、中书省和尚书省的大部分或主要职权,在政事堂召开的宰相联席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可知政事堂主持中央政府的日常工作,故C项正确;
材料中体现不出政事堂导致机构臃肿,官员冗多,故D项错误。
7.(2018·
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司马睿(晋元帝)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在此期间,王导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
这说明当时( )
A.外戚独揽国家大权
B.门阀政治制约皇权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D.国家处于四分五裂
材料没有提到二王兄弟是外戚,故A项错误;
二王是东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门阀士族,“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政令己出,王敦则总掌兵权,专任征伐”可见其对政权的影响大,皇权受到影响,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对地方控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史料证明当时东晋国家的四分五裂,故D项错误。
B
8.《清史稿》:
“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
”这表明( )
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尊崇
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
D.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
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
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知重用内阁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可知是地位尊崇,故B项正确;
材料未提内阁,故C项错误;
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9.(2018·
德州模拟)明武宗倚用内官刘瑾,游乐荒淫,内阁陷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
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
A.阁臣权位渐重B.阁臣制约皇权膨胀
C.外戚权力过大D.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根据所学知识,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根据题目中“武宗死后,张太后倚用杨廷和等阁臣定策立世宗”,是皇帝的倚重出现了内阁大臣权力的增加,故A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阁臣起不到限制皇权的作用,故B项错误;
题目问的是内阁所处地位的变化本质上的说明,与外戚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
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
10.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
这一改变( )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材料并未反映官僚的腐败现象,故A项错误;
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央对地方官吏的管理,不能体现出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皇帝对地方的管理由总督、巡抚到地方的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表明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故D项错误。
11.清雍正五年浙江布政使孔毓璞请求:
“蒙圣谕藩臬(官员)皆赐折奏。
仰恳圣恩,赐臣一例用折。
”孔毓璞从而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秘奏之权。
材料反映清朝( )
A.非理性化统治的趋势日益明显
B.军机处设立带来保密性的加强
C.议政王大臣会议开始受到制约
D.地方实力的加强迫使中央妥协
根据材料“获得了越过一切中央机构直报皇帝的秘奏之权”,体现了超越体制制度,增强主观性的一面,故A项正确;
材料不能表明孔毓璞与军机处的关系,故B项错误;
材料未涉及议政王大臣会议,故C项错误;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获得秘奏之权,不能体现地方实力的加强,故D项错误。
12.明朝地方机构的设置几经变化。
最初因袭元旧制,设立行中书省或中书分省,后形成以三司分治省政的基本体制;
宣德年间,设置巡抚主持地方政务(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三司悉听节制);
正德年间,为应对农民起义、倭寇入侵等问题,又加派兵部尚书督察院御史身份的“总督”管理数省。
由此可见,明朝( )
A.意在健全各级基层机构巩固统治
B.地方过度分权导致机构运转不灵
C.临时性措施复杂多变,漏洞百出
D.地方管理政策具有中央集权色彩
材料只涉及“省”一级,不能体现健全各级基层机构,故A项错误;
材料未体现地方机构运转不灵,故B项错误;
巡抚、总督的设置有很强的针对性,有效解决了临时性问题,故C项错误;
巡抚总领一省军民大政,总督管理数省,而巡抚、总督均由中央派出,说明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
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
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
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
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
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
——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在科举废后不久却称赞科举的伟人是孙中山。
民国刚成立,他就说:
“任官授职,必赖贤能;
尚公去私,厥唯考试。
”孙中山对中国社会和讲究人情与关系的民族性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后来在看到民国建立以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的状况之后,一再对科举制作出赞美的评价。
——刘海峰《重评科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15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孙中山两度称赞科举制的政治意图,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选官制度的认识。
(10分)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从考试范围、答案来源、答题格式等方面,紧扣“维护公平”的角度进行归纳;
第二小问,从扩大统治基础、强化政权的角度进行分析。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尚公去私”“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强权决定官员选任”等信息回答孙中山的政治意图;
第二小问,综合两则材料进行分析,从选贤、公正的角度去认识。
(1)措施:
严格限定考试范围、答案来源和答卷格式;
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的优势;
对科举案件惩以重刑。
影响:
注重客观标准,利于政权开放,扩大统治基础;
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
遏制地方意识,巩固中央集权,促进政治统一等。
(2)意图:
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追求民主政治;
反对北洋军阀(或强权选任)。
认识:
选官方式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
只有科学公正的选官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
对历史已经形成的选官方式或制度,要能根据时代需要进行完善,而不能盲目地废止。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要求:
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
这是一道观点简析题,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信息,再对提炼的信息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示例
信息1:
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3分),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3分)。
信息2: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3分),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3分)。
信息3:
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同时最为频繁(3分),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3分)。
信息4:
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3分),原有的郡、州、道、路等一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3分)。
信息5: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3分),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3分)。
答以上任意两项信息即可。
上述示例只作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刷题加餐练
1.(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Ⅰ,25)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题干材料反映了汉高祖十二年到汉武帝元封五年,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增多,而且从只有郡到郡、国都有,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故C项符合题意。
2.(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Ⅰ,26)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
《旧唐书·
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两部史书都记载了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及其结果。
《旧唐书》提及“我师败绩”“不利而旋”,《新唐书》谈到“败绩”“诸将为举所败”,二者在此问题上相互印证。
因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符合题意。
3.(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符合题意。
4.(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
《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
《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
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材料中“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如《续湘山野录》和《涑水记闻》对宋太宗是否进宫就有两种不同的记载,由此可知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符合题意。
5.(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材料中“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体现出重史传统对君主个人行为的影响,故A项正确。
材料不涉及史书是否真实,B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史官记录君主过失对君主的影响,未体现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C项错误;
宋太祖并不排斥史书记录他良好的真实言行,D项错误。
6.(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
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察举制采用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方式选拔官吏,具有范围小、任人唯亲的缺陷,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用标准,会导致官员素质良莠不齐,隋唐“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既可以扩大选官范围,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由此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项。
最优秀的官吏未必能够由科举制选拔出来,A项错误;
官员道德水平并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鉴别,排除B项;
科举制向社会开放,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C项错误。
7.(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
“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秦朝灭亡后,萧何重视整理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并为汉所用,即“汉承秦制”,因此汉初统治全国,靠的是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故应选B项。
汉初崇尚黄老之学,排除A项;
汉初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排除C项;
材料意在表达汉初对秦朝典章制度的继承,而非官员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排除D项。
8.(2017·
新课标全国卷Ⅱ,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
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本题考查明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初严禁宦官读书识字到明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反映出明代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出宦官地位提高,其实质是皇权的加强,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内阁,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宦官是否参与决策,D项错误。
9.(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Ⅰ,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
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材料表明,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总括地方三司,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10.(2016·
新课标全国卷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据题干可知,福建各地族谱中有许多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且清乾隆年间此类现象骤然增多,这主要说明康熙帝收复台湾后,大陆移民移居台湾生息繁衍的现象增多。
故选B项。
族谱编修与移民现象无关,排除A项;
C项说法明显错误;
D项说法与题干情境不符,排除。
11.(2018·
河北沧州联考)在秦代,尚书属于少府,最初只是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而已。
汉武帝时,尚书权力与日俱增。
汉元帝时,尚书已经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
这一演变表明( )
A.尚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行政管理水平有显著提高
C.官员评价制度发生了变化
D.中朝逐渐成为权力中心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权力的转移,而不是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故B项错误;
这一演变不涉及官员评价制度,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尚书由皇帝身边的文书小吏发展到号称“国家枢机”可知,中枢权力由外朝逐渐向中朝转移,故D项正确。
12.(2018·
山西临汾期末)在北宋,关于监察官员的遴选,司马光说:
“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晓知治体。
”这表明司马光主张( )
A.重视监察官员自身素养
B.扩大官员的遴选范围
C.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
D.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
本题考查宋代对监察制度的完善。
从司马光选拔监察官员的三个标准可知他主张监察官员要有良好的素养,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选拔监察官员的标准,并没有涉及B、C、D三项所述内容,均排除。
13.(2018·
山东滨州期中)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
这说明元代( )
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
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
本题考查元代行省制。
元朝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
元朝行省制下,赋予了地方一定权力,故B项错误;
行省制是元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一种制度,中央赋予行省一定权力,同时又使行省内部相互牵制,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行省制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关系,故D项错误。
14.(2018·
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明嘉靖时胡世宁曾上疏说:
“不知自何年起内阁自加隆重,凡职位在先第一人,群臣仰称为首相,其第二人以下多其荐引,随事附和,不敢异同。
”材料所指现象( )
A.反映了中枢体制出现创新
B.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
C.说明内阁首相取得决策权
D.表明权力制衡已被打破
本题考查明代内阁首辅权力膨胀的主要原因。
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错误;
内阁大臣的权力依附于皇权,因此材料现象实际上是皇权专制强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
内阁首辅参与决策,但决策权仍然由皇帝掌握,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权力制衡关系,也不能说明被打破,故D项错误。
15.唐代科考之前,士子往往向达官贵人或者闻士名流投呈作品,称为“行卷”。
同时也允许官员向主考官推荐,称为“公荐”。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选官方式有察举的痕迹
B.科考中腐败现象较严重
C.达官贵人操纵科举考试
D.选官制度缺乏客观标准
本题考查唐朝选官制度。
根据材料,士子的自荐和官员的推荐都是继承了察举制的某些运作方式,故A项正确;
“行卷”“公荐”都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不属于腐败,故B项错误;
“行卷”“公荐”不属于科举考试,故C项错误;
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是比较客观的,故D项错误。
16.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
“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引自宋代徐度撰《却扫编》)这一惯例( )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本题考查宋代中央政府的决策方式的影响。
结合所学可知,政事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复习课堂练习2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高考 历史 复习 课堂 练习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