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111章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78825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3.24KB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文化概论111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111章Word文档格式.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考课本P3)
4、什么叫广义文化?
(参考课本P4、P5)
5、什么叫狭义文化?
(参考课本P7)
6、学习中国文化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课本P10、P11)
上编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本章序号及其名称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历代的政区名称沿革,民族,人口。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第二节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1、地理环境的含义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2、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决定作用
3、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中国地理环境的优越之处
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农业生产---产生农业文明
2、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理位置看,中国地理环境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
中国本土疆域辽阔,与西方文明中心遥远,且中间地理阻隔较多,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延续。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1、中国国土辽阔——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自然资源、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各地主要产业的多样性
2、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四、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
思考题及答案
1、中国历代的行政区域名称有哪些?
(参考课本P16、P17、P18)
2、中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
(参考课本P23)
3、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课本P25)
4、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课本P26、P27、P28)
5、为什么在古代西方的文明无法影响和征服中国?
(参考课本P28)
6、为什么中国历史上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
(参考课本P31、P3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了解掌握:
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过缓的原因,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及其历史发展,其基本特点及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一、农耕文明发祥地及其重心南移
1、中国农耕文明发祥于四五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域。
2、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农耕区的中心逐渐向长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
二、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
1、游牧民族的特点
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垒
3、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融合
三、农耕自然经济体制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
1、纵向——中国农耕经济的发展,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分。
2、横向——中国农耕经济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经济成分。
四、内敛型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海洋贸易不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作为农耕经济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存在。
第二节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
一、殷商西周:
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
1、土地国有,不能自由买卖
2、农业生产以集体劳动为主
二、东周以降:
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
1、井田制破坏,变“公田”为“私田”
2、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
三、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达较早,且伴随着农耕经济而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2、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依附性强,促使地主、商人和官僚三位一体的结合。
四、中国传统社会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
1、农业
2、手工业
3、商品货币经济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迂缓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1、中国农耕社会的多元化结构造成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的特征,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顺利发展。
2、中国社会经济的早熟却未能促进其发展,相反地却凝重了传统农耕经济的保守性和坚固性。
二、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1、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盛衰交替,稳定与战乱互易成了周而复始的规律。
三、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
1、经济剥削是上层建筑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围绕农耕经济这一核心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的保守性。
3、中国古代的政治布局也十分不利于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成长。
4、地区发展不平衡与国家政策的平均主义矛盾,钳制了先进地区商品经济及新因素的发展。
1、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与融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课本P34、P35)
2、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海洋贸易是内敛型的?
(参考课本P38)
3、中国古代商品经济有哪些特点?
(参考课本P42、P43)
4、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参考课本P45、P46)
5、中国古代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钳制和束缚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课本P48、P49)
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有哪些?
(参见课本本章第四节)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特点,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特点。
宗法制度,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特点。
第一节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一、宗法制度的产生
中国先民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聚族而居的定居农业生活,从野蛮转换到文明阶段后,血缘家族的社会组织形式被长期保留下来。
宗法制度就是氏族社会的血缘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演化而成的。
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
二、宗法制度的确立
1、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
周天子及其继承者,从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
从宗统看,他又是天下的大宗。
2、邦建国制: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即即今人所说的分封制。
周王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
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
3、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属来辨别同宗子孙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十
分强调尊祖敬宗。
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节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家天下的延续
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
中国历史就是家天下的历史,家天下的主要特点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
民间家庭财产的继承关系,已不再是嫡长子继承,而改为诸子均分,但对家族的重视则是一贯的。
二、封国制度不断
秦汉以后,尽管郡县制成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封国制度一直不同程度地或以不同方式被历朝历代所保留,究其原因,仍然是宗法关系严重存在造成的。
三、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动荡不安常常困扰着中国历史,但构成中国传统社会基石的以血缘关系纽带联系起来的家族始终非常稳固。
宗族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时期。
在乱世,中国文化仍然能保存传承,就得益于中国有一个以亲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它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向聚合的社会基础。
四、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宗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家与国的组织系统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
2、宗法关系在中国长期存在,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格局,所谓“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第三节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一、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1、欧洲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演化
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代埃及文明和产生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古巴比伦王国的文明,汇集到古希腊,由希腊传至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灭亡后再由日尔曼人传播到整个欧洲。
2、中国是君主专制社会
与欧洲情况不同,中国的君主专制应当说从中国历史踏入文明门槛那一刻起就已形成,所以专制的传统十分悠久。
二、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1、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2、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的国有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专制统治者为维护地主和小农经济所构成的经济基础,一直采取打击工商业的政策。
3、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集权制度,从总的趋势来看是日益强化。
君主是全国的最高权威和绝对权力的拥有者,君主超越一切社会政治法律制度,是名副其实的专制帝王。
制约君主专制制度的朝议制、谏议制等,因为没有对皇帝的否决权,也不过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补充。
4、对人身控制严密。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控制平民的严密网络,很早就实行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控制生计的办法,什伍制度,连坐法等制度和法令,使居民失去了流动的可能,国家可轻易的按郡县、乡里、什伍系统征收赋税、徭役和兵役,帝王的诏令亦可顺利到达每一个家庭。
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
2、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3、宗法与专制的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是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
1、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有什么特点?
(参考课本P55)
2、中国的宗法制度产生于什么时期?
(商代后期)
3、中国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
4、为什么说中国古代的社会是“家国同构”?
(参考课本P62、P63)
5、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课本P65——P67)
6、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参考课本P72)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各个朝代的特点。
春秋战国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汉代的经学,魏晋的玄学,唐诗,宋代理学,明清的早期启蒙与文化专制,西学东渐。
第二节殷商西周:
从神本走向人本
一、殷商神本文化
1、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
商代由掌管卜筮和记事的“贞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
这些文献1898年时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出生。
2、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
商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
商人以卜筮来决大小事。
商王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的祭司。
商人祭神,祭祖先的活动隆重非凡。
二、周人的文化维新
1、周人的“维新”,首先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肌体。
宗法文化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对后代社会影响极大。
2、其次,表现在“制礼作乐”,确立把上下尊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和与之相配合的情感艺术系统(乐)。
周人之“礼”,其形式为“仪”,既各种礼节和仪式。
其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
二是“尊重”,执行统治关系的等级原则。
其“礼”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
第三节春秋战国:
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一、春秋战国的文化背景:
百家争鸣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使士阶层崛起,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2、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诸侯争霸天下一统局面尚未建立,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4、周天子“共主”地位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出走”,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
二、百家兴起及其学派特征
1、什么是百家
2、百家学派特征——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
儒家学派,由孔子开创,以“仁”为学说核心,以中庸辨证为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重现世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
道家学派,以老庄为代表,尊崇“天道”,向往“自然”,倡导“无为”,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
儒和道互补。
法家学派,韩非为集大成者,专讲对立的极端辩证法,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刑罚严峻,在文化政策上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实行文化专制主义。
墨家学派,墨子创立,强调“尚力”、“节用”,主张“兼爱”、“非攻”。
典型地反映出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性格。
阴阳家学派,以邹衍为代表,其特长是“深观阴阳消息”。
3、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轴心时代”。
三、华夏族的最终形成
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和文化环境下,经过三百年的变迁,中国大地上各古老部落已实现华夏化、在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礼仪文化等方面与华夏趋于一致,统一的华夏族最终形成。
第四节秦汉:
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
一、宏阔的文化精神
1、秦汉王朝具有宏大的规模和气象。
表现在疆土的开辟上,如经略“西南夷”,开拓西域,郡县制的确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格局形成。
2、宏阔包容的时代精神激发了工艺、学术的创作高潮,也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交融。
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
1、秦始皇建立统一文化的重要措施
①“书同文”,将“秦篆”的新文字作为官方文字,颂行全国。
②“车同轨”,使一年可通行全国,同时修筑以咸阳为中心公路干线。
③“度同制”,统一度量衡。
④“行同伦”,“以法为教”,统一人们的文化心理。
⑤“地同域”,废封建,确立郡县制,建立了统一的帝国。
⑥“别黑白而定一尊”,统一思想,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2、焚书坑儒的文化专制政策
3、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决了汉代君主专制制度下实行思想一统的历史任务,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三、儒学独尊与经学兴起
1、汉代儒家经典:
西汉的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到了东汉,又增加《孝经》、《论语》,合称“七经”。
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不同:
今文经学的特点是讲政治的,讲阴阳灾异,讲微言大义。
古文经学的特点是历史的,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
第五节魏晋南北朝:
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
一、玄学崛兴
1、玄学的产生、宗旨
1玄学的产生是从两汉到魏晋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变化。
汉末统治阶级的腐败及社会大动乱使汉代的儒学衰落了,玄学则应运而生。
2玄学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
2、玄学对魏晋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
1首先,玄学的思维特点是超脱多样化的现实实物而直接诉诸本体,重思辨,魏晋学术因此而富于谈玄析理的特色。
2其次,尚玄学之理,使玄学与美学内在的联结在一起,在文化上兴起了山水诗和山水画
3再次,玄学作为一种本体论哲学,其现实意蕴乃是对魏晋人所汲汲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
魏晋的名士风度和清淡是玄学之风的重要现象。
二、道教创制与佛教传播
1、道教的产生、宗旨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称“五斗米道”。
此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
东晋时,葛洪撰《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等理论。
南北朝时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刘宋庐山道士陆修静藉政权之力清整民间道派,道教形式因而形成。
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以长生成仙、全性葆真为目标。
2、佛教从南亚次大陆传入中国。
三、儒、玄、道、佛相与激荡,乱世中文化呈现多样性、丰富性
儒、玄二学在魏晋时期冲突甚为剧烈。
玄学之士“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儒学之士则谴责
玄学家“好谈老庄,排弃世务,崇尚放达,轻蔑礼法”。
但其也有相互吸收的一面。
道教的思想渊源于道家哲学,但道教也积极调和儒学。
佛教和玄、儒、道关系颇为复杂。
佛、道、玄、儒的相与激荡,使魏晋南北朝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
第六节、隋唐:
隆盛时代
一、文化背景
魏晋时期,门阀世族衰落,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入仕途。
参预和掌握各级政权。
他们是正在上升的世俗地主阶级的精英分子,有为的时代,使他们充满了自信和热情,唐文化因而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二、“有容乃大”的文化气派
1、文化政策上的开明和宽容
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民与以魏征为首的儒生官僚集团,不仅在政治上实行“开明专制” ,而且在文艺创作上积极鼓励创作道路的多样性,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对文化人也比较宽容,少有忌讳。
2、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
南亚的佛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宗教等,皆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涌而入,而首都长安成为一个具有盛大气氛的世界性都市。
三、风采辉煌的艺术成就
1、唐诗:
这是一个诗歌创作空前活跃的时代,诗人众多,甚至社会各阶层都在创作,使唐诗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2、书法:
唐代书坛推出了中国书法的宗师——颜真卿与柳公权。
3、绘画:
“画圣”吴道子改造传统线描技巧。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使整个画坛新鲜活泼,充满生命力。
4、唐代散文:
韩愈和柳宗元发起的古文运动,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文学发生了深刻影响。
第七节两宋:
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
二、理学构建
理学家:
朱熹、程灏、程颐、张载
理学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不仅将纲常伦理确立为万事万物之所当然和所以然,亦即“天理”,而且高度强调人们对“天理”的自觉意识。
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三、精致细腻的士大夫文化
1、宋词
词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介入而趋于雅化,诗庄词媚,词小而狭,巧而新,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寄托要渺怅惆,极为细腻、精致。
词坛主流始终是“婉约”、“阴柔”。
2、宋画
苏轼提出“士人画”观念,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表现文人意趣,使宋画富于优雅细密,温柔恬静之美。
3、宋文
两宋古文舒徐和缓,阴柔澄定;
宋诗“思虑深沉”。
四、市井文化之勃兴
1、歌舞小戏的演出
2、“市人小说”的出现
3、固定的游艺场所——瓦舍
五、教育和科技成就
1、教育的发达:
学校之设遍天下。
教育的发展与深刻的变革使宋代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超过汉唐,宋文化繁盛的基础正在于此。
2、科技成就:
指南针、印刷术、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宋代就占了三项。
另外,在天文学、地理学、地质学、医药学、冶金术、造船术、纺织术、制瓷术等方面也有令人目眩的成就。
第八节辽夏金元: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
一、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冲突的双重效应
1、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2、契丹、党项、羌、女真等游牧民族从汉文化中吸取到丰富营养。
3、元世祖忽必烈在汉族儒生士大夫的影响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漠北旧俗,“行中国事”,造成统治体系与文物制度的大幅度“汉化”。
程朱理学在元代成为“式于有司”的官学。
二、元杂剧及其文化意义
1、元杂剧的产生及作者
汉族士人在元代沦落到社会最底层,科举制度中止七八十年,文人出仕无路,使一部分潦倒者与元杂剧产生了关系,投身于杂剧创作中去。
2、元杂剧的意义
元杂剧不仅愤激地谴责黑暗、凝重地传递、倾吐内心的不平,而且以一种充满希望的热情去讴歌非正统的美好追求,如“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等。
三、规模盛大的中外文化交流——元代
1、回回民族渐趋形成
元帝国对欧亚大陆的征服,使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边界实际上处于开放状态,阿拉伯、波斯和中亚的穆斯林大规模迁居中国,一个信仰伊斯兰教,使用汉语言而又浸润中亚文化传统的回回民族渐趋形成。
2、基督教、天主教的入华
元代中西交通的开辟,为基督教入华创造了有利的气候和土壤。
元时入华的基督教即元人所称的也里可温。
3、《马可波罗游记》
欧亚大陆的沟通,亦为东方和西方的旅行家远游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马可•波罗游记》向西方人描述了中华帝国的美丽、富饶和繁荣。
4、中外科技的交流
元代中国对外部世界大规模开放,异邦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阿拉伯天文学、数学流入中国科技界。
同时,由于蒙古人西征,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速度也大大加快。
第九节明清:
沉暮与开新
一、空前严厉的文化专政
1、文字狱盛行
明代朱元璋出身贫苦,当了皇帝后疑忌心重,以文字之“过”,“纵无穷之诛”,大批儒生士大夫因文字而遭横祸。
清王朝因异族入主中原,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文字狱日趋残酷。
2、崇正宗、灭异端
明代规定科举考试一律以朱熹的注为标准答案,程朱理学被推上至尊地位。
清代统治等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全力翦除危及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异端”学说,毁书、焚书无数。
二、早期启蒙思潮
1、王阳明等哲学家
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明清两代又出现了多少具有市民反叛意识的早期启蒙思潮。
王阳明以“致良知”之说打破程朱理学的一统天下,开始造成对正宗统治思想的一种反叛。
明末清初的“三先生”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有的批判锋芒直指专制君主。
2、市民文学的兴起——小说
明朝中后期市民文学的兴起,也是城市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明清的小说有的生动活泼、富于民间生活情趣,有的则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揭露了封建制度的病端,将古典现实主义推向高峰。
3、文艺复兴与明清进步文化的比较
1文艺复兴的主旨是人文主义,其批判锋芒直指中世纪的神学蒙昧主义、禁欲主义。
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也在抨击宋明理学中的僧侣主义和禁欲主义。
②文艺复兴时期的孟德斯鸠、卢梭能提出“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而中国的黄宗羲等人却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这表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而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只是中世纪末的产物。
三、古典文化的大总结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 概论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