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其启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785933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78KB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其启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其启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及其启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若在侍从,犹或可容,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
吕诲传》)
材料4:
从熙宁二年(1069)七月六路均输法开始,到熙宁六年(1073)六月的短短四年间,共颁布了大小十一项新的立法,其中像青苗法、保甲法、免役法、市易法等等,在宋王朝统治区全面推开。
材料5:
(枢密院梁焘)青苗之钱未及偿,而责以免役;
免役之钱未暇入,而重于淤田;
淤田方下,而复有方田;
方田未息,而迫于保甲。
是徒扰百姓,使不得少休于圣泽。
梁焘传》)
材料6:
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
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
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
春算秋计,展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引自《宋史·
司马光传》)
材料7:
青苗法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8:
熙宁七年(1074年)春,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的第六年,因久旱不雨,百姓颠沛流离:
“东北流民,每风沙霾噎,扶携塞道,羸瘠愁苦,身无完衣。
并城民买麻籸麦麸,合米为糜;
或茹木实草根。
至身被锁械而负瓦揭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
”(引自《宋史·
郑侠传》)
材料9:
时主新法者皆谓吏禄既厚,则人知自重,不敢冒法,可以省刑。
然良吏实寡,赇取如故,往往陷重辟,议者不以为善。
食货志·
下一》)
材料10:
所擢升数十人者,多有口才,而无实行。
恐日浸月长,汇征蘠进,充满朝廷之上,则贤人日远,其为患祸,尚可以一二言之哉。
孙觉传》)
材料11:
御史假之则重,略之则轻。
朱京传》)
材料12:
(青苗法实施过程中)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材料13:
由变法而形成的两大阵营
变法派
姓
名
籍贯
年龄
主要官职(熙宁年间)
王安石
江西
51岁
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吕惠卿
福建
40岁
翰林学士、三司使
曾
布
36岁
确
34岁
御史中丞
吕嘉问
安徽
?
御史中丞、提举市易务
蔡
京
25岁
中书舍人、知开封府
传统派
司马光
山西
63岁
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
文彦博
66岁
司空、判河阳
苏
轼
四川
45岁
杭州通判、知湖州
欧阳修
65岁
知亳、青、蔡州
范纯仁
江苏
成都路转运使
吕
诲
河南
58岁
知邓州
【课堂实录】
第一部分:
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探析
师:
王安石变法是北宋王朝政治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一段十分值得研析的历史。
虽然之前,名臣范仲淹面对危局,力主改革,出现了所谓的“庆历新政”,但毕竟只是昙花一现,北宋社会的危机更加严重。
在这种形势下,王安石以大无畏的精神、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又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可最终还是事与愿违,功败垂成,让人扼腕叹息。
今天,我们来共同梳理当年的史实,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我们布置同学们先自己结合课内外资料,分析思考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写出分析材料来,现在请拿出你们的分析材料来,前后左右小范围交流一下。
(生相互之间交流、议论)
现在我们在全班范围内交流一下。
同学们就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每一个人只能谈一条,但要求有观点有依据,史论结合。
好,现在开始。
生1:
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社会危机。
……
生2:
王安石变法危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反对。
生3:
变法派内部的分化。
生4:
变法急于求成,没有稳步推进。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将学生的观点归纳总结,写在了黑板上。
共有9位同学发言)
同学们谈得很好。
现在请打开你手中的阅读材料,我们共同来进一步全面探讨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请阅读材料1、2、3,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王安石的性格特征。
生:
刚愎自用、不能容人、固执己见……
过去在谈到司马光等人对王安石的评价时,许多人认为这是这些人为了反对变法对王安石的污蔑,是不实之词。
是不是这样呢?
司马光为官清正,胸怀坦荡,忧国忧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清官,他所著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被历代史学家奉为信史。
我们应该承认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是有道理的。
韩琦是王安石的老师,有名的老实人和直谏大臣。
吕诲也是有名的敢谏大臣,因弹劾大臣三次而被罢官。
我们也应该承认韩琦和吕诲对王安石的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根据司马光、韩琦、吕诲的评价同学们已经了解了王安石在性格上的不足,冯梦龙称王安石为“拗相公”,实际上并不仅仅是“拗”,有这样一个故事:
苏轼去拜访王安石,看到了王安石没有完成的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想秋天哪里的花儿满地呢?
就随意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结果苏轼因此被贬到黄州去看秋天的黄菊了。
这充分说明了王安石在人格上的不完善。
同学们想一想,这样一个性格和人格不完善的人如何去管理国家呢?
王安石在性格和人格上的不完善表现在改革中一意孤行,不懂及时反省和调整;
运用手中的权利打击和排除异己,不能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王安石恐怕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老师和把自己推荐给皇帝的人为什么走向自己的对立面,范纯仁、苏轼、欧阳修这些曾力主改革的人,为什么自己进行改革他们就反对呢?
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探究结论一:
王安石的性格和人格上的不足。
阅读材料4,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呢?
改革措施不能循序渐进,不能稳步推行,急于求成。
师:
毛泽东在评价王安石变法时曾说:
“卒以失败者,无通识,不周知社会之故。
”王安石的变法措施不分轻重缓急,不了解改革推进中面临的复杂因素,急于求成,各级政府难以有效应对和实施,实效大打折扣。
探究结论二:
改革政策过激,急于求成。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5、6、7、8,指出王安石变法措施的推行带来了什么结果?
各项变法措施所带来的负担使老百姓难以承受;
官吏逼债,农户破产;
青苗法征收的利息很重;
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由此可见,改革不但引起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反对,还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不得人心。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王安石变法“国富”了但依然无法缓和社会危机,不能挽回北宋王朝的颓势的原因。
史实在这里雄辩地说明:
民富,才是国强的基础。
探究结论三:
变法加重了人民负担。
阅读材料9、10、11、12,每段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材料9反映了一些人投机钻营,良吏甚少。
材料10反映了变法中所提拔的官员中大都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材料11、12反映了变法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扭曲,一些官吏利用变法鱼肉百姓,假公济私。
毛泽东说:
“吏不得人,则法不当行。
”变法中没有严格规范的用人机制,导致用人不当,一些人投机钻营,假改革之名行腐败。
探究结论四:
变法中用人不当。
从材料13中可得到哪些信息?
改革派比较年轻。
改革派基本来自于南方。
改革派大多在朝中身居要职,但大多资历较浅。
传统派大多资历较深,有影响有势力。
……
对,从表格中我们看到了当时党派纷争,朝野关系复杂。
改革派大多是新人,既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又在朝中没有根基,还有一部分人像吕惠卿、蔡京等是有名的小人。
这说明在力量对比上,改革派处于弱势。
这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又一重要因素。
探究结论五:
在力量对比上,改革派力量弱。
第二部分: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启示
以上我们探究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最后促成了王安石变法客观结果和主观动机的完全背离,教训深刻,值得汲取。
总结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对我们今天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推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对我们的启示。
改革要措施严密,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改革要关注和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改革善于用人,防止那些投机钻营的人利用改革谋私利。
改革中要注意措施的不断调整。
(还有许多同学在举手等待发言)
很好。
看来许多同学还有见解要发表,但今天没有时间了,对不起,课后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将自己的认识写出来,出一期展版,进一步交流学习。
现在,我对同学们的发言做一简要总结。
改革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具有复杂性和艰难曲折性。
其一,要求改革者不但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更要有远见卓识。
要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形势发展进行政策调整。
要有团结合作精神,要善于运用斗争策略,最大限度地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减少改革阻力。
其二,改革要科学决策,制定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其三,改革既要富国强兵,更要富民,要切实关注和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以民贫为基础的国富难以持续,透支民力只能加剧社会危机。
其四,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把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改革的领导岗位上来。
其五,改革要预防腐败,防止一些人假改革之名、趁改革之机行腐败,反腐败关系到改革成败,国家兴亡。
最后,我们用几句话作为本课及本单元的小结。
一心强国荆国公,
新法急成致民贫。
吏不得人无通识,
可叹事功化烟云。
【点
评】
这是一节探究活动课,是近六七年来我第一次听到的没有使用多媒体的、原生态的、而且是最有用的一节课。
本节课使人眼前一亮,充分反映了宁夏在课改中取得的成绩,在偏远的宁夏能够听到这样的课,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2007年9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2007年年会在银川举行,这是年会上的一节观摩课)
这节课整个探究过程设计恰当合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活动恰到好处,师生互动有效结合,有效地引领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
从学生之间的活动和交流来看,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探析教师先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分享成果。
全班交流时做了限制,让发言的同学只说清楚一条,巧妙地防止了个别学生长篇大论现象的出现。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启示又有七八位同学发言,使这节课绝大部分学生有了发言、参与的机会,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课堂上学生发言时老师做什么。
这节课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学生发言时,老师在思考,在过滤,然后将学生的观点写到黑板上。
当学生发言不明确或不恰当时老师会及时追问,及时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沿正确的方向不断走向深入。
这种做法应该对我们的老师有所启示。
这节课的教学,老师走出了教材,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课。
所体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对选修课的教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课堂教学所使用的就是老师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我大略数了一下,老师所选的十三条材料中就有十一条是从史学著作中选取的原材料,这对培养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大有裨益。
在王安石性格的分析上,教师引导学生去辨别观点的正误、史料的真伪,这种方法对学生很有帮助,使学生知道了不能人云亦云,也使学生学习了史料的辨析方法。
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教师将一张黑板、一支粉充分运用,达到了比多媒体更为理想的效果,这说明传统的教学手段仍旧有用,而且很有效。
另外,这节课还体现了教师丰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这正是新课程下课堂教学中老师最为欠缺的。
丰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的前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安 变法 失败 原因 及其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