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4.docx
- 文档编号:20784323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59.83KB
重庆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4.docx
《重庆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4
重庆市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A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就一定有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B.空气中少量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C.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D.空气中含有少量的稀有气体,它们可用于制造霓虹灯,强照明灯
4.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
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量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
8
5.下列关于氧气获得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可以使制备的氧气变多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可以得到氧气
6.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设计
现象
结论(金属的活动性)
A
将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现象
Cu>Al
B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Al>Mg
C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
铁丝快
Zn>Fe
D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
浓度的稀盐酸中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
铜丝无现象
Fe>Cu
A.A
B.B
C.C
D.D
7.为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
A.鼓励私家车出行
B.节约用水
C.植树造林
D.垃圾分类投放
8.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B.长期未用难以开启的铁锁可以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末作润滑剂
C.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古代用墨(用炭黑制成)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
9.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0
10
10
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
21
2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可能是催化剂
B.A、B两种物质中元素种类一定与C物质中元素种类相同
C.A物质可能是单质
D.反应后C物质的质量“待测”为3g
10.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氢气
C.液化石油气
D.天然气
二、选择填充题
11.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丁质量比为3:
2
D._____
12.如图是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分别是H2、O2、CO2中的一种.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根据集气瓶的放置方法判断,瓶①②存放的是H2、CO2
B.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C.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CO2
D._______.
13.下列事实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____;
A.热胀冷缩
B.木已成舟
C.丹桂飘香
D.________。
14.2019年9月16日,广州惠谷公司爆燃事故是由于丙烯酸树脂遇明火发生爆燃所导致。
下列有关丙烯酸树脂(C3H4O2)n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丙烯酸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ng
B丙烯酸树脂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丙烯酸树脂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丙烯酸树脂可能具有的一条化学性质是_____
15.航天探测发现:
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C2O3,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关于C2O3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C2O3能灭火 B、C2O3能使紫色石试液变红
C、C2O3能充分燃烧 D、______
三、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五个铝离子_________;
(2)用于制装饰品钻石的碳单质________;
(3)氧化镁中氧元素显
价_____________;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
17.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研究的重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碳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C.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2
D.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
(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图3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甲转化为乙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属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乙+丁→甲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8.如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设计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装置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同学们针对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的问题展开了讨论,你认为应该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小芸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小洁改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做的改动是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4)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
(5)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甲装置,用鸡蛋壳代替牙齿来探究含氟牙膏能否预防龋齿。
已知:
含氟牙膏(含氟成分为NaF)与鸡蛋壳发生反应,在蛋壳表而能生成氟化钙保护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F+CaCO3 ===CaF2+Na2CO3
实验药品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组
1.用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0g
2.20mL3.5%稀盐酸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将牙膏处理过的蛋壳盛放在锥形瓶,用注射器抽取20mL3.5%稀盐酸,连接好装置;
3.打开开关,将盐酸快速压入锥形瓶中;
4.关闭开关,测量100s内装置内压强的变化。
记录曲线图如乙所示。
对照组
1.未用牙膏处理过的鸡蛋壳0.50g
2.20mL3.5%稀盐酸
将“未用牙膏处理过的蛋壳”重复上述实验
说明
1.鸡蛋壳预先用牙膏液浸泡、洗涤、晾干;
2.稀盐酸的目的是模拟形成龋齿的酸性环境。
①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
②图乙中x~y段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_________。
③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的理由是___________。
五、简答题
20.物质组成的表示
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自来水厂采用ClO2代替Cl2来进行自来水的消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lO2应读做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2)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其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l:
O=__________,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得数保留到1%)。
(3)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l2+2NaClO2 =2ClO2+2X。
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六、推断题
21.A~F和X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D都是无色气体,组成的元素种类相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多16;B、E是红色固体。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化学式:
A______,B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七、流程题
22.工业上合成NH3的工艺流程可简化为:
(1)工业上制取N2时所用的廉价、易得的原料是_____;
(2)用焦炭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
C+H2O(气)
CO+H2,该反应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
(3)合成塔中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将降温分离出的N2、H2送回合成塔的目的是______。
A充分利用原料 B防止氮气污染空气
八、科学探究题
23.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
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制品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入稀盐酸中。
操 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Al,Fe>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_____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
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在该实验中要求金属要相同粗细,稀盐酸要_____;
且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_____。
Al>Fe>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拓展迁移)
(1)实验结束后,老师归纳总结了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两种方法。
晓华提出还有别的方法也可以验证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她分别将铝丝和铜丝插入_____溶液中(填化学式),观察现象,即可知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晓华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
(2)除了用上述方法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还可以依据_____做出判断。
九、计算题
24.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镁和硫酸镁固体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先称取混合物10.8g,放入一干净的烧杯中,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100g,平均分五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生成气体的总质量/g
0.12
X
0.36
0.4
0.4
(1)上表中X=___________。
(2)固体混合物中有硫酸镁____________g,镁元素__________g。
(3)从第__________次开始,所得溶液中溶质有两种,求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九年级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