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九章第2课时 基础知识2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78317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82.69KB
高考化学第九章第2课时 基础知识2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化学第九章第2课时 基础知识2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九章第2课时 基础知识2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或
)
羧基(—COOH或
(2)物理性质
俗名
颜色
状态(常温下)
溶解性
气味
酒精
无色
液体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特殊香味
醋酸
液体,低于16.6℃时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
易溶于水
刺激性气味
(3)化学性质
[提醒] 醇被催化氧化时,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必须有氢原子,否则不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4)用途
用途
燃料、饮料、化工原料;
常用的溶剂;
体积分数为75%时可作医用消毒
化工原料,用于生产醋酸纤维、香料、染料、医药和农药等
3.乙醇的工业制法
(1)乙烯水化法
CH2===CH2+H2O
CH3CH2OH(工业乙醇)
(2)发酵法
淀粉
葡萄糖
C6H12O6
2CO2↑+2C2H5OH(食用乙醇)
(3)利用特殊的生产工艺,将植物的秸秆、枝叶、杂草中的纤维素转化为乙醇。
4.乙酸、水、乙醇、碳酸分子中羟基氢的活动性比较
水
碳酸
分子结构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溶液
变红
不变红
变浅红
与Na
反应
与NaOH
不反应
与Na2CO3
水解
与NaHCO3
羟基氢的活动性强弱
CH3COOH>
H2CO3>
H2O>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
(2)碘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
(3)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4)乙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乙醛,但不能氧化为乙酸(×
(5)乙醇、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均产生CO2(×
(6)C2H
OH和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CH3COOC2H5(×
(7)1molC2H5OH和1molCH3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完全反应生成1molCH3COOC2H5(×
2.下列有关乙醇、乙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都含有羟基,二者是同分异构体
解析:
选D 比较乙醇与乙酸结构特点,明确二者的性质差异,乙醇含有羟基,乙酸含有羧基,二者都可以发生酯化反应,乙醇和乙酸分子式不同,结构也不一样,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错误。
3.柠檬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
柠檬酸的结构简式为
,则1mol柠檬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和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和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A.2mol、2mol B.3mol、4mol
C.4mol、3molD.4mol、4mol
选C 由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可知,1mol柠檬酸分子中含有1mol羟基和3mol羧基,羟基和羧基都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因此1mol柠檬酸最多消耗Na的物质的量为4mol;
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羟基不能和NaOH溶液反应,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最多为3mol,C项正确。
4.完成下列各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CH2===CH2+H2O
CH3CH2OH 加成反应
②2CH3CH2OH+O2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③2CH3CHO+O2
2CH3COOH 氧化反应
④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 复分解反应
⑤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⑥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 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
知识点二 乙酸乙酯
1.组成和结构
C4H8O2
(或CH3COOCH2CH3)
2.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的小,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CH3COOC2H5+H2O
CH3COOH+C2H5OH(可逆)
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完全)
3.制备
(1)实验原理
该反应的特点如下:
(2)实验装置
(3)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
按
(2)中图示连接实验装置。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4)实验现象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有果香味的油状液体产生,并可闻到香味。
(5)注意事项
①为防止试管中液体在受热时暴沸,盛反应液的试管要倾斜约45°
,加热前在试管中加入几块碎瓷片或沸石。
②玻璃导管的末端不要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以防液体倒吸。
③开始时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加快反应速率,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
待有大量产物生成时,可大火加热,以便将产物蒸出。
④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兼冷凝作用。
⑤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
挥发出的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乙醇易溶于Na2CO3溶液,有利于乙酸乙酯与乙酸、乙醇的分离。
另外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与饱和Na2CO3溶液混合时易分层,可用分液法分离。
⑥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饱和Na2CO3溶液,因为NaOH溶液碱性很强,会使乙酸乙酯水解。
⑦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a.用浓H2SO4吸水,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加热将酯蒸出;
c.可适当增加乙醇的量,并加装冷凝回流装置。
1.下列关于酯化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用CH3CH
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
O
B.反应液混合时,顺序为先加入乙醇,再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
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选B A项,CH3CH
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错误;
B项,浓硫酸密度比乙醇大,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试剂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正确;
C项,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错误;
D项,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因此应采取分液操作实现二者的分离,错误。
2.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
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
C.b装置比a装置原料损失的少
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
选B A项,浓硫酸是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正确;
B项,分离出生成的酯,可促进平衡正向进行,提高产率,错误;
C项,b装置水浴加热可控制温度,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和副反应的发生,所以原料损失少,正确;
D项,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可用分液法分离,正确。
3.已知下列数据: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
cm-3)
-114
78
0.789
16.6
117.9
1.05
乙酸乙酯
-83.6
77.5
0.900
浓硫酸
338
1.84
实验室制乙酸乙酯的主要装置如图甲所示,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mL的大试管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
②按照图甲连接装置,使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入到15mL试管所盛饱和Na2CO3溶液(加入1滴酚酞溶液)上方约0.5cm处;
③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
④待小试管中收集约4mL产物时停止加热,撤出小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其分层;
⑤分离出纯净的乙酸乙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配制这一比例的混合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用小火加热试管中的混合液,其原因是
(3)步骤④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⑤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选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产物应从________口倒出,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A、B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乙、丙的装置(B同学待反应完毕冷却后再用饱和Na2CO3溶液提取烧瓶中产物)。
你认为哪种装置合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注意题目对三种液体的比例的限制,30mL的试管最多加入10mL液体加热,故乙醇和乙酸均加入4mL,浓硫酸加1mL,要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边加边振荡,冷却后再加乙酸并振荡,并不断振荡混合均匀。
(2)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沸点较低且接近,大火加热,会使反应物大量挥发而损失。
(3)Na2CO3溶液显碱性,加入1滴酚酞溶液变红色,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在上层,振荡时挥发出来的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溶液的红色变浅,油层变薄。
(5)丙中的反应物能够冷凝回流,损失少,乙酸乙酯的产率高。
(1)先加4mL乙醇,再缓缓加入1mL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冷却后再加4mL乙酸并振荡混合均匀
(2)防止暴沸且减少反应物的挥发
(3)在浅红色Na2CO3溶液上层有无色液体,振荡后Na2CO3溶液层红色变浅且有气泡产生,油层变薄
(4)分液漏斗 上 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5)丙装置合理,丙中的反应物能够冷凝回流,损失少,乙酸乙酯的产率高
知识点三 基本营养物质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种类、组成及关系
有机物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式
相应关系
糖类
单糖
葡萄糖、果糖
互为同分异构体
双糖
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多糖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淀粉、纤维素由于n值不同,所以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油脂
油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脂肪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含有碳碳单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糖类的性质
(1)葡萄糖(五羟基醛)
(2)二糖(蔗糖、麦芽糖)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如1mol蔗糖水解生成1mol葡萄糖和1mol果糖,1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mol葡萄糖。
C12H22O11+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3)多糖(淀粉、纤维素)
在稀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提醒] 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油脂的性质
(1)油脂的水解
①酸性条件下:
②碱性条件下: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皂化反应。
(2)油脂的氢化
油脂氢化在工业上用于生产硬化油,便于运输和储存。
[提醒] ①常考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C17H35COOH)、油酸(C17H33COOH)、软脂酸(C15H31COOH)。
②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都是小分子,不是高分子。
③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可逆反应,用“”,而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是趋于完全的,用“―→”。
3.蛋白质的性质
两性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未被缩合的羧基(—COOH)和氨基(—NH2),具有两性,可与酸或碱作用生成盐
在酸、碱或酶的催化作用下,蛋白质可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时肽键断裂,最终生成氨基酸。
各种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如食盐、硫酸铵、硫酸钠等),可使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变性
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
颜色反应
某些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会变为黄色,此性质可用于鉴别蛋白质
特性
灼烧蛋白质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于鉴别合成纤维与蚕丝
[提醒] ①轻金属盐(或铵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盐析出来的蛋白质仍保持原有的性质和生理活性,盐析是物理过程,是可逆的。
②重金属盐溶液,不论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均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后的蛋白质不再具有原有的可溶性和生理活性,变化是化学过程,是不可逆的。
1.糖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和动物血液中,可用于食品加工、医疗输液、合成药物等
果 糖
主要存在于水果、蔬菜中,可用于食品加工,医药生产等
蔗 糖
主要存在于甘蔗和甜菜中,可用于制白糖、冰糖
麦芽糖
主要存在于麦芽中,可用于制甜味剂
淀 粉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中,用于制葡萄糖和酒精等
纤维素
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茎和果皮中,可用于造纸、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乙酸酯、黏胶纤维、无烟火药、电影胶片的片基等
2.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提供能量,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2)增加食物的风味。
(3)制肥皂和甘油。
3.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蛋白质不仅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的用途,如纺织工业、制皮等。
白明胶可用于照相,阿胶是一种药材。
酪素是从牛奶中凝结出来的蛋白质,除用作食品外,还能跟甲醛合成酪素塑料,制生活用品。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催化剂。
(1)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2)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
(3)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5)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沸点(×
(6)加热稀硫酸酸化的蔗糖溶液,冷却后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再加热煮沸,未发现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蔗糖未水解(×
(7)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用作人体的营养物质(×
2.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化学知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
B.米饭咀嚼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了水解反应
C.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选A 糯米中的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A项错误;
B、C项正确;
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水变蓝,D项正确。
3.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的水浴加热5~6min,试管乙不加热。
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
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
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
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选C 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
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
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
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时,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
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第九章 第2课时 基础知识2乙醇乙酸 基本营养物质1 高考 化学 第九 课时 基础知识 乙醇 乙酸 基本 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