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78146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33.07KB
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①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④从根本上降低商品流通成本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8.2013年12月,“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了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
谈判中各方多次强调,作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无可取代。
这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B.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C.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D.自由贸易原则是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9.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居民每日消费总额达37.1亿元,平均每人消费3.1元,每天消费粮食75万吨,猪肉近6万吨,食油1万吨。
可见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应当( )
A.主要依靠国外有利因素,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C.大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
D.坚持可持续发展,因为我国是资源大国
10.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美的、海尔、格兰仕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创品牌、海外直接设厂等手段对国际市场进行精耕细作。
①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②我国“引进来”有了新举措
③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④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为()
①贸易全球化②生产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④政治多极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18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福特旗下沃尔沃轿车100%的股份,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①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
②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③有利于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
④是落实“走出去”战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表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中国海洋石油公司2012年12月7日获准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
这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乃至中国企业迄今在海外最大的收购案。
这表明:
①坚持把实施“走出去”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
②从“引进来”转向“走出去”,规避对外开放的风险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经济全球化挑战
④不断开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4.美国福特公司的莱曼汽车,设计在德国,制动装置生产在韩国,在美国生产燃油泵,在澳大利亚生产发动机……一部整车从设计到装配,涉及8个国家。
这反映了
A.生产的全球化B.市场的全球化C.资本的全球化D.贸易的全球化
15.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达到创纪录的572亿美元。
企业的对外并购
①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要求所在
②是我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④有利于我国扩大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6.阿联酋迪拜政府在对外开放中过度依赖外资,从而引发迪拜债务危机。
这启发我们,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_____的原则。
()
A.平等互利、和平共处B.自主创新、杜绝外资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公平竞争、公平贸易
17.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组织,它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市场准入原则B.非歧视原则
C.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D.互惠互利原则
18.倡导“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因为
①我国资源占有总量和人均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②我国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③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④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中国汽车企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沃尔沃,成为首家海外并购世界级汽车品牌的中国民营车企。
香港大公报引述商务部负责人的话称,未来商务部将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实施"
走出去"
战略。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求我们做到
①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
②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③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④发挥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全美棒球联赛使用的手套,牛皮产自美国,初步加工在巴西,最终完成在日本。
耐克公司负责产品的设计、选厂、监制、销售,其生产由分布于世界的40多个工厂共同完成。
这反映了()
A.市场全球化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D.生产全球化
21.深圳在一个最恰当的时机选择了一种最恰当的方式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通过大规模吸引外资,增强出口创汇的能力,深圳外贸出口一直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如今,一大批像华为、中兴等深圳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这表明,深圳在对外开放中
A.积极利用外资发展经济B.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C.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的是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技术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
23.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时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
A.非歧视原则B.市场准入原则C.互惠原则D.最惠国待遇原则
24.最近,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
继华为、中兴进军美国遭“封杀”,三一重工投资美国风电项目也被奥巴马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三一集团就此事起诉奥巴马政府。
以上材料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
①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②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③我国企业积极应对新的冲击和挑战④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5.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使我国深受其害。
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
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C.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D.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7.下列选项中对经济全球化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C.经济全球化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
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28.2012年10月19日,美国7家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生産商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与组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
被诉的中国公司包括尚德电力、英利绿色能源等总计75家,要求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
这件事启示我们
A.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有较大的价格优势B.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C.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D.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点
在美国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播放了“中国制造”的广告片,传达了“中国制造,世界合作”的主题和理念。
据此回答题。
29.该广告片的推出( )
①展示了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的事实
②有利于宣传中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③有助于提升“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认知度
④说明打造中国产品形象,政府是关键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30.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其根本目的是( )
A.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B.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C.促进我国经济较快发展
D.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31.材料一:
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情况
注:
在进出口总额中,出口7051亿美元,增长35.2%。
材料二: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
(1)有人阅读上述材料后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呈“高增长、高通胀”态势。
请你对这一结论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7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的原因。
(8分)
32.(实验班必做)(8分)
随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身份的限制,中国企业不断受到反倾销诉讼与调查的困扰。
我国去年全年遭遇反倾销调查73起,反补贴10起,分别占全球案件总数的35%和71%。
今年形势更加不乐观,15个国家对中国发起60起“两反两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定产品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高达82.76亿美元,明显多于去年全年的涉案金额。
面对反倾销调查,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放弃诉讼。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2)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请你给中国涉案企业提几条可行性建议。
(6分)
33.(16分)表一:
2004—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
单位:
亿美元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前11个月
11548
14221.2
17606.9
21738
23783.7
(注:
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显著上升,出口增长较快。
外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亿个;
其中1—11月份的经济增长三成以上来自净出口带动。
)
表二:
2008年1—11月我国外贸总额及增长情况
项目
外贸总额
出口
进口
总量
23783.7亿美元
13171.6亿美元
10612.1亿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
20.9%
19.3%
22.8%
表三:
我国主要出口产品在全球的排名
纺织品
服装
皮革
DVD
电视机
鞋
占国际市场份额
1
国际竞争力
12
30
13
在DVD的57项关键技术中,我国仅掌握9项;
在电视机的40项专利中,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仅18项,且都是非核心技术。
我国出口鞋的平均单价只有意大利的十分之一。
(1)、表一、表二、表三分别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如何提高我国
对外贸易水平?
(8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强调丹麦人享受到中国的低物价,说明中国和丹麦之间的贸易往来,而不是资本往来,故排除。
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中国丹麦之间进行商品贸易,并没有进行分工合作生产,并不是生产全球化,故排除。
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信息并没有涉及资本往来,故排除。
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丹麦享受中国低物价,说明贸易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故入选。
考点:
经济全球化
点评:
要求考生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各种具体表现。
2.A
本题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较为简单。
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题中的客机是由许多国家共同完成的,体现了生产全球化,A正确;
故本题答案选A。
本题考查生产全球化。
3.B
倾销是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
倾销的做法对贸易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违背了世贸组织的公平竞争的原则,B说法正确;
ACD是世贸组织的其他原则,与题意不符。
本题考查世贸组织的原则。
4.D
②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说明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同时说明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故入选。
①选项观点错误,跨国公司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而不是资本全球化,故排除。
③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对全世界产生的影响和经济全球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没有关系,故排除。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
5.A
题干中提到泰国洪灾致蝴蝶效应显现,泰国洪水发生后,硬盘价格涨了一倍。
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不利影响,A符合题意,正确答案A。
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C说法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排除;
D说法错误,卖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6.D
这表明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A项错误,我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B项我国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的作用的观点只强调了引进来;
C项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只强调了走出去,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本题考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7.B
自由贸易区,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故题肢①③正确;
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应该为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肢④夸大了设立自由贸易区的作用,故答案选B。
本题考查了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知识。
8.A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各国均有利。
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并非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故B项不能入选;
C、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A项。
9.B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原则。
主要依靠国外因素是错误的,因此A不能选;
题干提供的材料不能成为大力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理由,因此不能选C;
D所说的因果不符,与题干无关,不能选。
该题正确选项为B。
10.D
题中材料“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敲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体现的是“走出去”而非“引进来”,据此可以选出④项,排除②项;
题中材料“美的、海尔、格兰仕等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自创品牌、海外直接设厂等手段对国际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既表明了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说明了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因此,答案是D项。
本题考查我国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
11.A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加强。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生产全球化(国际范围内的分工与协作)、贸易全球化(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和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等等。
选A。
政治多极化不合题意。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2.D
我国企业实力增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是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积极走出去的体现,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②④正确;
资金短缺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企业海外并购并不能说资金短缺问题得到妥善解决,①说法错误;
③与题意不符。
该题选D。
本题考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13.D
题中材料“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体现了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表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提高。
由此可见,③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点,故①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
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故②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
本题考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措施、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14.A
该题讲述的是莱曼汽车的生产环节,一部汽车的生产需要8个国家共同完成,体现了生产全球化。
A正确;
BCD与题意不符。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15.D
企业的对外并购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举措。
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①③符合题意,选D。
②观点错误,我国不会实施贸易保护主义。
④与题意无关,企业的对外并购不一定能扩大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本题考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6.C
在对外开放中不能过度依赖外资,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这是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C正确。
ABD错误。
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
该题考查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基点的识记,属课本基本内容的掌握,根据题意很容易选择,难度较小。
17.B
该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故B观点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B。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本题考查的基础知识,难度为简单。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
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18.C
该题考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①观点错误,我国资源占有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错误的,②③④观点均是正确的,且是我国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故答案应选C。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本题是一道四选三的组合选择题,考生可以运用排错法或者排无关选项法进行选择,本题就是运用排错法,可以选出正确答案,本题的①观点错误,我国资源占有总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错误的,只要找出错误选项,答案就出来了,难度一般。
19.A
①符合题意,这是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一。
②符合题意,这是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一。
③符合题意,这是继续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之一。
④不符合题意,这是“引进来”的战略之一。
因此保留①②③,选择A。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0.D
全美棒球联赛使用的手套,由分布于世界的40多个工厂共同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全球化的体现。
D正确;
BC与题意不符;
A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错误。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该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的识记和理解,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生产”即可选择正确选项,难度一般。
21.C
该题考查提高我国的对外水平,题干说大规模吸引外资属于“引进来”,一大批像华为、中兴等深圳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体现的是“走出去”,故C观点符合题意,A、B、D观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提高我国的对外水平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难度适中。
22.C
该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故A、B、D均排除,答案应选C。
本题是一道基础试题,难度为简单。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文化人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经济风险全球化、跨国公司全球化等。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3.A
该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世界贸易组织在处理国际贸易关系时实施的最重要的原则是非歧视原则,故A观点符合题意,BC观点均不是最重要的原则,D观点中的原则是属于非歧视原则里面的一个原则,故不选,故答案应选A。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24.C
该题以中美经贸关系摩擦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生活 届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精选练习题+详细参考答案 届高三 政治 一轮 复习 第十一 经济 全球化 对外开放 精选 练习题 详细 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078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