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778259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3.07KB
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材文档格式.docx
《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的节日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材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吃饭时,不要说丧气的、不吉利的话,不能失手打破碗碟杯盏,不要碰翻椅凳,因为这些会被视为不吉利的征兆。
守岁:
除夕之夜,灯火通明,家人围坐一起畅谈,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除夕之夜,在我国北方家家都要包饺子。
鞭炮迎新: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古代燃放鞭炮是为了驱鬼祛邪,而如今则表示节庆欢乐,鞭炮越响,来年家庭财源会越兴旺。
拜年:
新年伊始,人们走亲访友,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联络感情。
拜年的习俗各地并不相同,但一般初一上午不走亲访友。
出去拜年要穿戴整洁。
出门遇到熟人、朋友要恭贺新年,说些吉利话,即使是遇见平时与之开惯了玩笑的人也不能随便开玩笑。
见到长辈要行拱手礼。
走亲访友要携带礼物。
过年时,招待宾客的食物有讲究,通常以谐音讨口彩,比如吃柿子苹果,喻意事事平安;
吃年糕则意味着年年高升。
春节期间,人们还经常走上街头,参加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逛花会等娱乐项目。
春节期间也要注意喜庆有度。
这一期间热闹的时候比较多,不应为了自己开心而打扰了邻居们休息。
春节不仅要拜年,有时候也要恭喜人家喜迁新居。
看看新房的格局,参谋一下崭新的家具,如果您是访客,也会有这样的“猎奇”心理。
但参观前应该征得主人的同意,等待主人的邀请,而不要主动直接提出参观请求,令主人不好拒绝。
如果受到主人邀请参观,也要跟在主人身后,不要自己去打开房间门,尤其是卧室和主卫的门。
因为有很多城市都不允许燃放烟花,有的人也没有放鞭炮的喜好,所以过年送礼最好不要送鞭炮。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叫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
自唐朝开始,民间就有元宵之夜观灯的风俗。
现在元宵节有很多节俗活动。
吃元宵是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
古时候人们把元宵这种食品叫汤圆、汤团或团子。
元宵的形状是圆形,又含着一个“圆”字的同音字,象征着团圆、美满、吉祥、和睦的家庭,所以人们多取其意,这一天要吃元宵。
灯会在夜间举行,一般从正月初十开始就行动起来,人人动手,家家户户扎花灯、点花灯,特别是到了元宵节的夜晚时分,更是举烛张灯,结彩为戏,供人观赏,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
在明清时,花灯的样式最为繁多,数不胜数。
现在政府、民间都会组织大型灯会。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源
介子推的传说
清明节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
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
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1]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
天文训》中说: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
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
“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
·
”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
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折叠融合寒食节习俗——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
清明节禁火冷食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
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
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
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
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
据《汉书》记载,大臣严延年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定期还乡祭扫墓地。
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
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白居易也有诗句说: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
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
这不仅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
因此,自古以来,清明植树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
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
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
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载:
清明节扫墓
“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清通礼》云:
“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并相传至今。
插柳
清明节,插柳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
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
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清明与柳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
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
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
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
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
“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
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
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
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
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怀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两岸百姓知道后,纷纷划船打捞他的尸体,并向江中投放粽子,使鱼虾饱食后不吃他的尸体。
此传说历代沿袭下来,演变成如今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节日的习俗礼仪有:
挂菖蒲、艾叶:
民间特别是农村家庭,门窗上要挂菖蒲、艾叶,用以驱鬼辟邪保平安。
虽然这是迷信,但因艾叶、菖蒲具有杀虫、驱寒、消毒之用,故这一习俗一直保持下来,城乡许多家庭都在这一日采集艾叶,以备常年家用。
吃大蒜头、喝雄黄酒:
端午节,家庭要备一桌丰盛于平日的饭菜,全家共享。
这一餐习惯上要吃大蒜头煮肉,喝雄黄酒。
大人会在不能喝酒的孩子额头上沾上雄黄,或画一个“王字”,去病消灾。
这种习俗在现代城市已逐渐被人遗忘。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是我国民间长久盛行的习俗。
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吃粽已经流行。
在湖南岳阳、益阳一带,端午还兴吃麻花,当地把它称“油绞”,女婿去丈母娘家拜节,也要提一串麻花。
据说,吃麻花也是为了纪念屈原。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合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中秋节
农历八月正好在秋季的中间,古人谓“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恰逢此日又与月有关的“中秋节”就有了许多别称:
“八月节”、“八月半”、“月节”、“月夕”,继而引申为以圆月为象征的“团圆节”。
人们邀请亲朋好友,夜饮玩月,连回娘家的媳妇这天都必须返还夫家。
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亮的小饼子,即“月饼”。
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
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阖家团圆。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
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
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
政府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冬至与腊月
冬至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气,时间是12月22日或23日。
过了冬至,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最寒冷的时期。
俗话说:
“冬至大如年。
”古代,在这一天有祭天、祭祖、拜贺、食百味馄饨等习俗,今天人们也在这一天祭祀先祖。
腊月为腊月初八,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们 节日 中国传统 文化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