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第四章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769482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2.18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第四章Word格式.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第四章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第四章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11、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12、马克思说:
“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1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B)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然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
17、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A.货币量B.使用价值的量
C.商品的有用程度D.生产商品的劳动量
18、商品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
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9、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2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2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26、劳动力成为商品是: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2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
A.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
B.能转移自身价值
C.能保持自身价值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9、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
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3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3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
3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
C.平均利润规律D.竞争规律
33、“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可见,资本从本质上讲是:
A.厂房B.机器
C.原材料D.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34、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
B.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
35、马克思把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称为:
A.预付资本B.不变资本
C.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
36、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
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D.货币资本
3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38、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
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
3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
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C.一般剩余价值生产和特殊剩余价值生产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0、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B)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41、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
A.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商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4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
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先进的机器设备
4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4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
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
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4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
B.前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
C.前者是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
D.前者是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后者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
46、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使劳动时间延长至10小时,则剩余价值率就会:
A.从100%增加到150%B.不变
C.从100%增加到120%D.从100%增加到200%
47、某企业工作日为8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
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
(B)
A.从100%增加到150%B.从100%增加到167%
C.从100%增加到175%D.从100%增加到200%
48、资本积累就是:
A.投资规模的扩大B.生产规模的扩大
C.生产能力的提高D.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49、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A.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
C.社会财富D.不变资本
5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
C.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同步进行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交替进行
51、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A.资本家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发家致富
B.资本家靠节衣缩食发家致富
C.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
D.资本家靠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
52、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53、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54、资本价值构成是指: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购买原料的价值与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D.劳动力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的比例
5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5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
*5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5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
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
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5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二、多项选选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
(BD)
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
C.交换产生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CD)
A.以社会分工为基础B.以商品生产为目的
C.自给自足的经济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
3、商品经济作为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点在于:
(BCD)
A.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自给自足B.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
C.劳动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
D.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
4、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
(ABCD)
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B.人们劳动的产品
C.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产品
D.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5、商品的二因素是:
(AC)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
C.价值D.价格
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BC)
A.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的表现形式
7、商品的价值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C.交换价值的基础D.商品的本质属性
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表明: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
9、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
(ABCD)
A.任何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B.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反之亦然
C.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10、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1、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本质联系是:
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1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
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
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
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CD)
A.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14、商品的价值量:
(ABCD)
A.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
B.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
C.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BC)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17、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B.自觉地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
C.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这是因为:
(ABD)
A.它是商品经济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
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C.它是决定和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D.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1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AB)
A.劳动者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
B.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出卖,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C.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关系
D.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
20、劳动力的价值包括:
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
C.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并创造剩余价值
D.再生产出耗费的原材料价值
22、剩余价值:
(ACD)
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B.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收益
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D.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23、下列对资本的理解正确的应当是: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就是生产资料
C.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D.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
24、可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
C.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D.价值量不变的资本
2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ABD)
A.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
2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比率公式是:
A.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
B.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2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下列办法实现的:
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商品价值
B.降低生活资料价值
C.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
28、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都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超额剩余价值通常是暂时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比较持久的
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
2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下降
C.必要劳动时间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3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
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
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四、判断题: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
1、任何物质产品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
×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4、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一样都是把剩余价值资本化。
5、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
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7、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全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8、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9、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10、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这对他是不利的。
13、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考试 题库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