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75206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9.28KB
工业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工业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循环水分析操作规程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EDTA)=0.01mol/L;
2.7氨-氯化铵缓冲溶液:
PH=10;
2.8铬黑T指示液:
溶解0.50g铬黑T即于85mL三乙酸胺中,再加入15mL乙醇。
3分析步骤
3.1、钙离子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1mL硫酸溶液和5mL过硫酸铵(钾)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取下冷却至室温,加50mL水、3mL三乙醇胺、7mL氢氧化钠(钾)溶液和约0.2g钙-羧酸指示剂,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亮蓝色时即为终点。
3.2镁离子的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5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1mL硫酸溶液和5mL过硫酸铵(钾)溶液,加热煮沸至近干,取下冷却至室温,加50mL水和3mL三乙醇胺溶液,用氢氧化钾溶液调节PH近中性,再加5mol/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和三滴铬黑T指示液,用EDTA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速度要缓慢,当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时即为终点。
注:
1、原水中钙、镁离子含量的测定不用加硫酸及过硫酸钾加热煮沸。
2、三乙醇胺用于消除铁、铝离子对测定的干扰,原水中钙、镁离子测定不加入。
3、过硫酸钾用于氧化有机磷系药剂以消除对测定的干扰。
4分析结果的表述
4.1以mg/L表示的水样中钙离子含量(X1)式
(1)计算
X1=×
106……………
(1)
式中:
V1—滴定钙离子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所取水样的体积,mL。
0.04008—与1.00mL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镁的质量。
4.2以mg/L表示的水样中镁离子含量(X2)式
(2)计算
X2=×
106……………
(2)
V2—滴定钙、镁合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钙离子含量时,消耗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EDTA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0.02431—与1.00mLEDTA标准滴定溶液『C(EDTA)=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镁的质量。
5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大于0.4mg/L。
二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碱度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碱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量2.5-1000mg/l(CaCO3计)的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碱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天然水和饮用水中碱度的测定.
2.引用标准
GB/T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
3.1碱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即H+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3.1.1甲基橙碱度
通过滴定至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终点的方法,随机测定水中总碱度值,常与酚酞碱度结合使用,以确定水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或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的浓度.
3.1.2酚酞碱度
通过滴定至酚酞指示液终点的方法,随机测定水中全部氢氧根离子和二分之一的碳酸盐碱度,常与甲基橙碱度结合使用.
4方法提要
以酚酞和溴甲酚绿-甲基红为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水样,测得酚酞碱度及甲基橙碱度(又称总碱度)。
5试剂和材料
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82中三级水的规格.
分析方法中所需标准溶液、制备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T601、GB/T603之规定制备。
5.1盐酸(GB/T622):
c(HCL)=0.05mol/l标准滴定溶液;
5.2酚酞(GB/T10729):
5g/l乙醇溶液;
5.3溴甲酚绿(HG/T3-1220)-甲基红(HG/T3-958)指示液;
6分析步骤
6.1酚酞碱度的测定
6.1.1移取100.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4滴酚酞指示液(2.2),若水样出现红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2.1)滴定至红色刚好褪去,即为终点。
如果加酚酞指示液后,无红色出现,则表示水样酚酞碱度为零。
6.2甲基橙碱度的测定
6.2.1在测定过酚酞碱度的3.1.1水样中,加10滴溴酚绿-甲基红指示液(2.3),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边为暗红色。
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即为终点。
7分析结果的表述
7.1以mg/l(以CaCO3计)表示的水样中酚酞碱度x1按式
(1)计算:
X1=×
106 …………
(1)
V1—滴定酚酞碱度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水样的体积,ml;
0.1001—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碳酸钙(CaCO3)的质量。
7.2以mg/L(以CaCO3计)表示的水样中甲基橙碱度x2按式
(2)计算:
ⅹ2=×
106…………
(2)
V2—滴定甲基橙碱度时,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8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允许差不大于1.5mg/L(以CaCO3计)。
七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T15453-95)
本方法以铬酸钾为指示剂,在PH值为5—9的范围内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直接滴定。
硝酸银与氯化物作用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当有过量的硝酸银存在时,则与铬酸钾指示剂反应,生成砖红色铬酸银,表示反应达到终点。
Ag++Cl-AgCl(白色)
2Ag++CrO2-4AgCrO4(砖红色)
2试剂和材料
分析方法中除特殊规定外,只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符合GB/T6628中三级水的规格。
2.1铬酸钾(HG/T3—918)指示剂(50g/l溶液):
称取5.0g铬酸钾,用水稀释至100ml,加酚酞指示液,用0.1mol/L硫酸标准溶液中和至溶液呈中性,加0.1mol/L的AgNO3溶液至棕红色沉淀后过滤;
2.2硝酸(GB/T626):
1+300溶液;
2.3氢氧化钠(GB/T629):
2g/l;
2.4酚酞(GB/T10729)指示剂(10g/l乙醇溶液):
称取1.0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2.5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
C(AgNO3)=0.01410mol/L。
用移液管移取100ml水样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2.4)用氢氧化钠溶液(2.3)和硝酸溶液(2.2)调节水样的PH值,使红色刚好变为无色。
加入1.0ml铬酸钾指示剂溶液(2.1),在不断摇动情况下,用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2.5)滴定,直至出现砖红色为止。
记下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
同时做空白试验,记下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0)
以mg/l表示的氯离子含量X1按式
(1)计算:
x1=×
106……………
(1)
V1—滴定水样试验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0—空白试验时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水样体积,ml;
c—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0.03545—与1.00mlAgNO3标准滴定溶液【c(AgNO3)=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的质量。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75mg/l.
八工业循环冷却水中PH值的测定
1原理
本方法采用酸度计为检测仪器,以PH=4、7或9的标准缓冲溶液定位后测定水样的PH值。
2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PHS-3C型酸度计测定脱盐水、锅炉给水PH值的操作过程。
3取样
同脱盐水电导率的测定。
4操作步骤
4.1打开电源开关,按“PH/mV”键,使仪器进入PH测量状态(此时PH指示灯亮);
4.2仪器标定
4.2.1按“温度”按钮,使仪器显示溶液温度值(此时温度指示灯亮),然后按“确认”键,仪器回到PH测量状态;
4.2.2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将电极插入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按“定位”键,使读数为该标准缓冲溶液在当时温度下的PH值。
然后按“确认”键,仪器回到PH测量状态;
4.2.3用蒸馏水冲洗电极,并将电极插入PH=4.00(或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中,待读数稳定后按“斜率”键,使读数为该标准缓冲溶液在当时温度下的PH值。
然后按“确认”键,仪器回到PH测量状态。
此时仪器标定完毕,可直接进行样品测定。
“斜率”校准时宜选用和待测样品PH值较为接近的标准缓冲溶液。
如被测溶液为酸性,宜选用PH=4.00的标准缓冲溶液,如被测溶液为碱性,则选用PH=9.18的标准缓冲溶液。
一般情况下,仪器如连续使用,需每天校正一次。
4.3样品测量
4.3.1用蒸馏水清洗电极头部,再用待测水样冲洗一次;
4.3.2用温度计测量待测水样温度,按“温度”键,使仪器显示为待测水样温度值,然后按“确认”键;
4.3.3将电极浸入待测水样中,轻轻晃动玻璃杯使溶液均匀,在显示屏上读取水样的PH值。
5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5.1电极在测量前必须用已知PH值的标准缓冲溶液进行定位和斜率校准,为取得正确的结果,用于定位的已知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愈接近被测值愈好;
5.2取下保护帽后,应避免在塑料保护栅内的敏感玻璃球泡与硬物接触,任何破损和擦毛都会使电极失效;
5.3测量完毕后,应将电极保护帽套上,帽内放少量浓度为3mol/L的氯化钾溶液,以保持电极球泡的湿润,切忌浸泡在蒸馏水中;
5.4复合电极的外参比补充液为3mol/L碘化钾溶液,补充液可以从上端小孔加入。
复合电极不使用时拉上橡皮套,防止补充液干涸;
5.5电极的引出端(插头),必须保持清洁和干燥,绝对防止输出端两端短路,否则将导致测量结果失准和失效;
5.6电极避免长期浸在蒸馏水中,蛋白质,酸性氟化物溶液中,并防止和有机硅油脂接触;
5.7电极经长期使用,如发现斜率略有降低,则可把电极下端浸泡在4%HF溶液中3-5秒钟,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在0.1mol/LHCL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使之复新;
5.8被测溶液中如含有易污染敏感球泡或者堵塞液接界的物质,会使电极钝化,出现斜率降低,读数不准的现象。
如发生该现象,则应根据污染物质的性质,以适当溶液清洗,使之复新;
5.9异常情况处理
5.9.1如果在标定过程中操作失误或者按键按错而使仪器测量不正常,可关闭电源,然后按住“确认”键再开启电源,使仪器恢复初始状态。
然后重新标定;
5.9.2经标定后,“定位”键及“斜率”键不能再按,如果触动此键,仪器PH指示灯闪烁,此时不要按“确认”键,而是按“PH/MV”键,使仪器重新进入PH测量即可,仪器无须再进行。
九工业循环冷却水电导率的测定
1 原理
溶解在水中的酸、碱、盐电解质使溶液具有导电能力,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可以用电导率表示。
通过测量电极两极间电阻率大小即可确定电导率。
2.1本规程适用于采用DDS-307型电导率仪测定脱盐水电导率的操作过程;
2.2本规程所指电导率为25℃时的电导率。
3.1取样容器:
采用经(1+1)盐酸浸泡处理,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的聚乙烯瓶做取样瓶。
各取样及定位用塑料容器都应专用,不宜互相混淆;
3.2取样要求:
打开取样阀2min后取样,用待测水样涮洗取样瓶3次后取样,样品需现取现测。
4.1接通电源,将仪器预热30min后进行校准;
4.2仪器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准,具体校准过程如下:
将“选择”开关指向“检查”,“常数”补偿调节旋钮指向“1”刻度线,“温度”补偿调节旋钮指向“25”刻度线,调节“校准”调节旋钮,使仪器显示100.0μs/cm,至此校准完毕。
4.3测量
4.3.1调节“常数”补偿旋钮,使仪器显示值与电极所标常数一致;
4.3.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待测溶液的温度后,调节“温度”补偿调节旋钮,使其指向待测溶液的实际温度值;
4.3.3将“选择”开关旋至合适量程。
如:
测定电导率在0~20.0μs/cm范围内的试样时选择“Ⅰ”;
测定电导率在20.0~200.0μs/cm范围内的试样时选择“Ⅱ”;
4.3.4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两次,然后用待测溶液冲洗电极;
4.3.5将电极插入盛有待测溶液的聚乙烯烧杯中进行电导率测定,读取电导率显示值。
如显示值熄灭,说明超出测量范围,切换“选择”开关至上一量程,重新读数;
4.3.6测定完毕后,用去蒸馏水冲洗电极后,将铂黑电极插入盛有蒸馏水的聚乙烯烧杯中,关机。
5电导率仪使用注意事项
5.1电导率测定时,电极须完全浸入待测液,并不得碰触杯壁及杯底;
5.2不允许用滤纸或其它物品擦拭电极,必要时可用滤纸轻沾电极;
5.3严禁碰撞或刷洗电极。
电极上沾有有机污物时,可用酒精进行小心清洗。
电极使用时间长后,如表面有钙、镁沉淀附着,则用10%柠檬酸进行小心清洗;
5.4铂黑电极禁止干放,必须贮存在蒸馏水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循环 水分 操作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