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75084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141.33KB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朝职业商人产生;
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3.文化
(1)历法:
夏朝时出现《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文字:
最早的原始文字是“图画文字”,至商代已形成完整体系,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考法1 从现象角度考查早期政治制度的影响
[典例1](2017·
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
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
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考题点评本题借助分封制的内涵和外延,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考查分封制对当时各地文化认同的影响。
解答关键是分封制不仅扩大区域,还能把周文化传播到各地,有利于文化认同和交流。
解析 据所学可知,周王通过“授土”“授民”,使王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的土地上建立起一批新兴诸侯国,如材料中的卫、鲁、燕等国,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从而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心理认同,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选A项。
B、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答案 A
分封制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
西周封国内居住着几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即被分封子弟及其率领的军队、殷遗民、专业技工等,他们同住在一个城市内,谓之“国人”。
封地所在的一些土著族群,其首领及封君与国人相互通婚。
还有一些土著居住在郊野,成为“野人”,他们往往是东部古老的族群。
在封国之内还有更多不同人群。
他们构成一个多元的复杂社会,推动了文化大融合。
1.(视角分封制孕育的统一因素)周代文献表明,通过分封制,西周时代的人们已产生了“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意识。
这表明周代分封( )
A.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
B.孕育了中央集权观念
C.建立了君主专制的统一王朝
D.初步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
解析 分封制下周王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从形式上讲,这反映出土地和人民都是属于周王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故A项符合题意。
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君主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而分封制下君主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C项。
夏朝时已形成了家天下的局面,故排除D项。
2.(视角宗法观念对封建政治的影响)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
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
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
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
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 )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
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解析 分封制是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的重要标志,秦以后“中国封建”的四次反动说明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故选C项。
答案 C
考法2 从文明传承角度考查政治制度的延续
[典例2](2018·
全国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考题点评本题运用史记记载的故事切入,考查商代的政治思想,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并调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阐释的能力,考查考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商汤“乃去其三面”的真实意图及结果。
解析 材料意在通过商汤对鸟兽不赶尽杀绝而获得诸侯拥护这一历史事件,来体现商汤的成功缘于其“仁爱”之心和基本道德意识,故选A。
材料中没有捕猎与其他生产活动进行比较的信息,不能得出捕猎是夏商主要经济活动,B错;
材料未体现商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C错;
材料不能体现资源争夺,D错。
[典例3](2016·
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考题点评本题借青铜器铭文来“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实质体现了宗法社会文明的传承。
其解答的关键是青铜铭文是历史文明的载体。
解析 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错误;
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正确;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错误;
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D错误。
答案 B
古代宗法制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
(1)“家天下”的延续,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
(2)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族权有严格、固定的组织形式,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强劲力量,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地方政权的职能。
(3)家国同构,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国”与“家”彼此沟通。
(4)形成了颇具东方特色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明等级为目的的伦理文化观念。
1.(视角早期政治制度对文明传承的影响)西周时,周天子经常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
这样,周人使用的文字首先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不久便传到了楚或吴、越之地。
这说明西周( )
A.宗法礼乐制度文化的广泛传播
B.天子与诸侯的臣属关系明确
C.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解析 解读题干材料,材料表明周天子通过将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发给各地诸侯的方式,周人使用的文字传播到了周的各诸侯国,包括偏远的楚或吴、越之地,为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故选C项。
2.(视角早期政治制度对城邑建筑的影响)下表整理自《考工记》中对西周城邑的记述,这表明西周( )
类别
天子的王城
诸侯的国都
卿大夫的都城
城墙高度
九雉(雉为一尺)
七雉
五雉
南北向道路宽度
宽九轨(九辆车的宽度)
宽七轨
宽五轨
A.天子严控诸侯与卿大夫
B.建筑礼制突出礼制观念
C.统治者对城邑进行改建
D.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解析 观察解读表格,可知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城邑的城墙高度和道路宽度均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体现了维护等级制度的礼制观念,故选B项。
西周时期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改建”,C项错误;
材料仅反映了城墙高度和南北向道路宽度,D项错误。
答案 B
阶段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
(1)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社会动荡。
(2)为富国强兵,各国纷纷改革或变法;
郡县制的雏形出现。
(3)国家呈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
井田制遭到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铁犁牛耕出现并得到推广;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实行重农政策。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并存,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导。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开始实行抑商政策。
(1)思想: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
“齐物”的观点;
“逍遥”的人生态度
儒家
孔子
以“仁和礼”为思想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
主张“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性本善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人之性恶,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法家
韩非子
以法治国,君主集权;
奖励耕战;
“法”“术”“势”三者合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2)科技:
战国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战国时出现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出现算筹记数法。
(3)文学:
出现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创作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代表作是《离骚》。
考法1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农耕文明的形成
[典例1](2015·
全国Ⅰ,24)《吕氏春秋·
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考题点评本题运用材料,从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角度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
解题关键是:
从唯物史观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战国时期生产效率的提高,促使“一家一户”的耕种方式成为可能,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解析 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
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或表述错误。
小农经济的影响
(1)政治上: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经济基础。
(2)经济上: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及脆弱性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3)科技文化上:
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科技的发展,造就了古代科技实用性的特点;
同时,小农经济的落后性阻碍了古代中国科技的突破;
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4)民族心理上:
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既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保守的不足。
(5)家庭伦理上:
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家庭和邻里和睦的思想。
1.(视角小农经济的特点)《关于秦汉农业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道:
战国初期,粮食产量每亩只有一石半左右(合今1.0517石),而西汉时,据农学家氾胜之讲,在某些地方“中田亩十三石(合今3.76石),薄田亩十石(合今2.89石)”。
这说明( )
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效果显著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显现
解析 精耕细作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材料中从战国初期到西汉粮食亩产量的大幅提高,正说明了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故选B项。
2.(视角小农经济的影响)据史料记截:
“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
《夏小正》言二月,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
”这说明( )
A.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的生活规律
B.古代举办婚礼都在秋收后
C.古代妇女的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D.女人是农耕的主要劳动力
解析 根据题干中“殆因农业经济社会交易物品,必在秋收冬藏之际。
农忙既毕,女家始肯令之适人”信息,可以得出小农经济限定了人们的生活规律,故选A项。
据题目中“中国古代举行婚礼大多在秋冬之交”是“大多”并非“都”,B项错误;
根据题意,并未牵涉妇女的经济地位,C项错误;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女人并非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故D项错误。
考法2 从社会转型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
全国Ⅲ,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考题点评本题运用地图为载体,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解答关键是理解铁器分布反映的内在本质。
解析 根据地图可知,铁器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地区,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当时是比较发达的地区,由此可知,铁器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当时铁器及冶铁技术没有普遍使用,故选D项,可排除A、C项。
仅凭新疆和中原地区铁器分布情况,不能得出两地联系密切,可排除B项。
答案 D
[典例3](2017·
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考题点评本题从时空观念和社会转型角度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
解答关键是:
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存局面,黄河中下游地区优越的区域位置,有利于双方贸易,就近贸易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现实。
解析 观察题干图文,据题干地图,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且相距较近,区域位置优越,有利于商贸发展,故选A项。
争霸战争导致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B项错误;
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D项错误。
通史视角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政治转型:
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
诸侯国争霸、兼并战争频繁;
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散逐步走向统一和集权。
(2)经济转型: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
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3)思想转型:
反映社会大变革的“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走向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
1.(视角从经济角度考查政治转型的特点)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纷纷开凿运河。
据《史记》记述: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
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
于齐,则通淄、济之间。
……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
”这些运河的修建( )
A.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
B.表明诸侯各国经济交往频繁
C.适应了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
D.标志着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
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开凿运河主要是为了军事需要,故选C项。
“……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说明主要目的不是灌溉,不是以农业生产为目的,故A项错误;
题干不能代表诸侯国经济交往频繁,故B项错误;
中原统一市场的形成的标志是以“五都”为代表的繁荣的“市”的出现,故D项错误。
2.(视角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社会经济发展)战国时期流通的货币种类有刀币、布币和蚁鼻钱。
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
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 )
A.齐国铸币业发达
B.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
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
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
解析 齐国货币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流通,说明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故选B项。
齐国货币在这些地区流通,与商品流通有关,铸币业发达不是主要原因,且材料没有体现齐国铸币业发达,A项错误;
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
刀币较其他货币更不易于携带,D项错误。
考法3 先秦时期诸子思想的特点及影响
[典例4](2018·
全国Ⅰ,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考题点评本题运用《墨子》记载考查墨子学派的思想特点及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历史解释。
解题关键要从墨子学派的特点及代表群体思考。
解析 由材料可知,《墨子》中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记载未涉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故排除A项;
《墨子》并非古代中国科技方面的专著,它只是记载了一些具体的科技成就,谈不上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排除B项;
墨家学派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故《墨子》并不能体现贵族阶层的旨趣,排除D项;
古代中国的科技属于应用性科学,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故C项正确。
[典例5](2015·
全国Ⅱ,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考题点评本题用发展的观点,考查儒学思想的特点。
解答关键是理解后世儒者称颂“三代”,说明儒者向往“仁政”下的社会秩序,是回不到过去的理想化的设想。
解析 据题干可知,古代儒家学者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迁移古代儒学思想教化、贤明的主张,反映了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表明了儒家理想化的政治诉求,故选C项。
董仲舒的汉代儒学、宋明理学都被统治者采纳,故A项错误;
B、D两项是对题干的错误阐释,排除。
先秦时期儒学思想的特点
(1)重视道德。
例如,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主张“仁义礼智根于心”,荀子主张“礼义教化,是齐之也”。
(2)追求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例如,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孟子认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荀子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
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1.(视角先秦儒学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
这一现象表明( )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
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
解析 根据材料中“儒家……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可知,儒家能够更为客观地认识远古传说,体现了理性精神,故选A项。
材料信息与儒家对待鬼神的态度无关,排除B项;
材料中指出是“重新解释”,与儒家的根源无关,排除C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并不主张君权神授,D项错误。
2.(视角先秦儒学思想的影响)孔子曾说:
“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材料反映孔庙“祭祀之礼”的主要作用是( )
A.礼仪教化与政治分离B.凸显宗族、亲族关系
C.以礼制巩固国家制度D.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解析 据题干材料中“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可知孔庙“祭祀之礼”既是国典又祭祀祖先,这有利于借助伦理礼制来巩固国家统治,故选C项。
考法4 古代文字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典例6](2017·
全国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考题点评本题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的角度考查先秦时期文字演变的特点及成因。
观察图文,从字形走向简单化,说明文字作为书写交流的工具,使用的频繁会促进书写的简单化。
解析 西周时期,官府垄断教育和学术文化,到春秋战国时期,伴随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使用更频繁,但当时的文字繁琐,不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选A项。
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书写材料基本上以竹简和丝帛为主,变化不大,B项错误;
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书法的变化无关,C项错误;
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错误。
影响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因素
(1)书写材料的变化,如从帛、竹简、木简到纸的运用。
(2)政府文化政策,如秦始皇统一文字“书同文”等。
(3)科技因素,如雕版印刷术到活字印刷术等。
(4)文字本身实用性、艺术性的加强等。
(视角文字的史料价值)下图是出土于安徽省寿县(属楚国)的“鄂君启节”,“节”是战国时期的通行证。
其铭文中有:
“见其金节毋(不)征,不见其金节则征。
”意思是:
凭着这枚金节,可以免除一路通过水陆关口的征税。
铭文中还规定了鄂君启商队的行进路线,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
这一文物,有助于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 )
①商业管理制度 ②水陆交通状况 ③地方教育制度 ④文字书写特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材料信息“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说明①正确;
材料信息“通过水陆关口”说明②正确;
“鄂君启节”中的铭文可以体现当时文字书写的特点,④正确;
材料信息与教育无关,③错误。
故答案为B项。
阶段三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
(1)政治:
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开创了以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为主要内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2)经济:
秦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修驰道,加强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板块一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学案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板块 古代 中华文明 奠基 形成 先秦 秦汉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0750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