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073180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39KB
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docx
《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
《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
结题报告
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苗圃小学课题组
主持人:
屈红
艳、周雅静、贾妮、周芳、陈艳玲
的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隔代教育家庭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现状及指导研究》课题,(批准号SJY-1104004),该课题于2011年9月正式实施研究,2013年10月结题。
经过进两年多的潜心行动研究、实践和总结,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一、确立课题行动研究的背景
(一)我校留守学生的现状
随着多元化社会的到来,学生家庭背景显得复杂,教育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家教的有效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做好学校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如果忽视家庭教育,就有可能丧失一块重要的教育阵地,就有可能导致教育失败。
尤其是随着体制的变革、下岗,外出务工人员等子女的隔代教育尤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
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
我校处在城乡结合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着郊区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校15%,共57人,隔代教育现象较为严重。
在对隔代教育孩子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孩子不同水准上存有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格缺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很多地方没有到位。
(二)存有的主要问题
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
因为父母外出务工,绝大部分隔代教育孩子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隔代教育孩子甚至无人照顾。
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把对隔代教育孩子的监管仅仅停留在生活照顾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辅导方面基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
2.家庭关爱少、情感缺失。
调查表明,80%以上打工的父母每年仅回家一次。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隔代教育孩子的关心偏少,造成留守在家的孩子因缺少亲人关爱而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实践证明父母离开孩子时间越长,孩子年龄越小,造成“关爱缺乏”就越明显,在孩子人生中留下的阴影越深。
3.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
因为一些隔代教育孩子的思想学习基本无人照管,怕苦怕难,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
我们调查的57名隔代教育孩子中,成绩偏下的就有40人,占70%之多。
4.人格有缺陷明显。
一是性格较孤僻。
隔代教育孩子平时与人交往较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突出,孤独,离群,自我封闭。
二是心理不健全,他们胆子较小,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上课时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
三是乱花钱。
隔代教育孩子的祖辈和父母大多缺少准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其比较任性,花钱无计划。
监护人对他们大多是百依百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未能有效整合。
首先学校教育不能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有效的整合,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同步。
其次,因为父母在外、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失调,家庭也无法承担好教育的责任,造成了大量的隔代教育孩子疏于管理。
家庭教育成了农村教隔代教育孩子教育管理链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表现在家庭未能在课外取得较好的监管作用,也缺乏与学校的联系,故而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未能得到即时有效的勾通。
对于亲友监护者,他们则更多地注重孩子的安全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往往忽略了对被监护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要求。
还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直接影响到这些隔代教育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三,社会对学生尤其是隔代教育孩子的教育不够,不良影响也还存有。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
一是调查隔代教育孩子行为习惯现状,以及影响及行为主要因素,为研究教育对策提供依据。
二是调查一些家庭,了解他们在习惯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指导家庭与学校配合提供依据。
2、理论研究法
在调查分析基础上,使用教育教学原理,分析以往成功经验,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存有的问题实行分析研究。
3、个案研究法
选择一些典型个案实行跟踪研究。
4、实践研究法
以“三好教育”为目标实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
5、经验总结法
边实践边总结经验。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隔代教育孩子的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2.隔代教育孩子不良习惯的因素研究
3.对隔代教育下的孩子交流、座谈,了解他们的想
4.建立隔代教育孩子的成长档案,实行个案分析、跟踪研究。
5.家校合作采用问卷、走访等形式。
即时掌握隔代教育下的孩子最新情况。
并作出对应策略,对家长实行培训。
让孩子能在准确的指导下成长。
6.对孩子成绩即时记录、掌握孩子的学习、锻炼情况。
鼓励、奖励他们。
激发他们的兴趣。
并建立“一对一”互助小组。
并展开评比、竞赛。
并公布结果,并发放奖品。
7.展开各种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良好习惯得到培养。
8.对孩子随时抽查,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习惯、卫生习惯。
9.树立榜样,通过榜样的表率作用使习惯教育变得可见、可学、可行。
三、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2月)
学习相关理论,搜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并实行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
(二)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3年7月)
1、建立隔代教育孩子的成长档案。
2、设立隔代教育孩子亲情热线,为他们和父母的心灵沟通铺设通道。
3、召开隔代教育孩子家长会,宣传准确的家教理念。
4、展开隔代教育孩子成长结对的活动,为留守学生寻找成长伙伴。
5、展开关爱隔代教育孩子的专题教育活动。
6、定期展开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
7、收集、整理辅导反馈信息,交流研究材料。
8、借鉴网络资源,总结探索经验,形成教育模式。
9、撰写中期成果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0月)
1、再次编制研究效果调查问卷,检验两年多来行动研究的效果,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2、根据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撰写分析总结材料。
3、收集整理和审核研究资料。
4、积极组织论文投稿,交流推广研究成果。
5、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6、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成果实行鉴定。
四、课题行动研究的过程及途径
课题组成员在对我校隔代教育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实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分析,展开了很多补救教育的辅导活动,真实地展开了一系列效果明显的教育活动,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广泛深入调查,分析问题及成因
学校每学期初对隔代教育孩子的情况实行详细的调查,全面掌握家长姓名、家长的打地址、联系电话、留守的临时监护人的情况、临时监护人的文化水准及地址和联系电话、隔代教育孩子德、智、体等各方面表现情况。
建立隔代教育孩子的专项档案,指定由各班主任负责管理,学校备案。
要求班主任对这些学生实行跟踪教育,定期家访,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表现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
调查建档工作主要包括如下五个大的方面。
(1)隔代教育孩子父母外出基本情况调查:
①父母双方在外打工情况;③父母在外打工的地域分布情况;④父母在外打工回家频率情况。
(2)隔代教育孩子基本情况调查:
①隔代教育孩子对父母外出打工态度调查;②隔代教育孩子生活状况调查;③良好行为习惯状况调查;④隔代教育孩子学习状况调查;⑤隔代教育孩子心理健康状况调查;⑥隔代教育孩子身体健康状况调查;⑦隔代教育孩子与非隔代教育孩子对比状况调查。
(3)学校教师调查:
主要调查教师对隔代教育孩子现状及已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效果。
(4)家庭调查。
主要调查外出务工家长及隔代教育孩子的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学生成长所持的态度、监护方法、教育方法以及与子女亲子关系亲疏水准。
(5)社会调查。
主要了解社会各界人士对隔代教育孩子的教育建议。
2、分步实施
为使隔代教育孩子的教育不留“死角”,课题组很慎重地把不同状况的隔代教育孩子,分别落实给任课老师、班主任,并实行经常的教育管理。
校长、德育副校长、班主任负责全校或全班心理、思想道德水平、行为习惯偏差相对较大的学生。
3、广泛展开系列实践活动
为使缺乏有效家庭教育的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课题组有针对性地展开了一系列实践性教育活动,主要有:
(1)自开课题以来,每个学期伊始,李芳老师都组织课题组老师实行专业知识培训,认真商讨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然后具体落实。
(2)我们了解了隔代教育的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了解隔代教育孩子的性格、品德形成原因,建立《学生跟踪调查档案》,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即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3)请教育局领导和专家对课题组老师实行专业培训,为我们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指南。
(4)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热线,为他们和父母的心灵沟通铺设通道。
鉴于留守学生的家中电话不多,缺乏与父母的沟通,我们开通了留守学生亲情热线电话。
让学生能与家长即时交流学习,生活情况。
“留守学生”在校期间若遇到棘手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与自己的父母取得联系,征求意见,寻求协助时,可向学校申请给父母打电话。
学校有专人负责亲情电话的管理,学生每次打电话的事因均由专人负责登记备查。
开始是使用座机,几个月后因为使用不过来,我们便向留守学生的家长公布了班主任的手机号,这样,亲情热线的开通,极大地拉近了留守学生、家长、学校三者之间的关系。
(5)与校园伙伴实行结对活动,感受友情的协助。
在实行了关爱留守学生的宣传活动之后,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课题组老师为每个留守的孩子找到了一个成长伙伴。
这些成长伙伴,多是留守学生同年级的优秀学生,他们与留守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在学习上给予帮扶、在生活上给予协助。
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6)召开关爱“留守学生”主题班会。
每个班级召开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激发每个学生的关爱意识,同时也激励“留守学生”自己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活动中,有很多学生听了“留守学生”的发言后都被他们顽强的意志感动的热泪盈眶;也有很多“留守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思想上进了,学习主动了,性格开朗了。
(7)、定期展开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
我们将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对其心理健康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咨询工作。
为此,课题组专门开通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热线,如校长热线、教师热线,通过联络即时了解这类学生的心理问题,与他们随时保持心灵沟通。
另外,课题组成员还多次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到学生家里看望学生,同他们实行心灵交流,为他们排忧解难。
这些活动的展开,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8)定期对祖辈们实行多角度多方位的培训,怎样与下一代沟通,怎样督促下一代学习生活都给予科学指导。
李芳老师的《家庭教育的探讨》,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学习习惯、动手水平,以及教育孩子的一致性等方面,作了生动的阐述,赢得了家长们的满堂喝彩。
周芳老师的《为留守儿童打开隔代教育这道“屏障”》专题讲座,指出了隔代教育的种种不良现象,认真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和存有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通过教师讲座,观看教育专家的讲座,祖辈们的教育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9)定时实行家访,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适时调整下阶段计划和方案。
请比较成功的家长来校交流,把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向其他家长推广。
这样家校合一,共同协助孩子进步。
(10)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孩子各方面的水平。
如“洗红领巾比赛”、“写字比赛”、“爱心拍卖会”、“学雷锋活动”、“系鞋带比赛”、“朗读比赛”、“趣味运动会”、“汉字规范化使用调查”、“亲子活动”“诵读《弟子规》”等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孩子的自理水平、学习水平、与人合作和沟通水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卫生习惯,培养孩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家庭 中学生 习惯 养成 现状 指导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