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集群基本概念与国际经验.docx
- 文档编号:2072689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75.68KB
创意集群基本概念与国际经验.docx
《创意集群基本概念与国际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意集群基本概念与国际经验.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意集群基本概念与国际经验
创意集群基本概念与国际经验
自从创意产业在全球呈现重大发展趋势以来,创意集群就成为被广为关注的现象。
在创意阶层个人与企业和市场之间,有创意集群这一中间形式。
创意集群是创意产业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全球化条件下创意产业世界网络的基本节点,是创意阶层的主要聚居中心,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复兴机遇。
本文从梳理创意产业概念入手,对创意集群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国际创意集群的发展经验。
一创意产业:
定义的演变和我们的选择
(一)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
经典定义的演变
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特利尔会议的规定,文化产业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这一定义比较接近法兰克福学派,突出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性质。
1998年,英国提出了一项至今被广泛引用的经典定义,将创意产业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及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这一定义突出了个人原创性质,恰好与前者的文化产业定义对立起来。
从定义演变的技术背景来看,传统的“文化产业”是基于电子技术,以现代广播为中心的产业,创意产业则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是现代广播、通信、互联网“三网合一”,并出现“传媒过剩”后的新兴产业。
数字技术的性质需要深入研究,这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第一次将标准化和个性化有机结合起来的技术,实现了从“大规模复制和大众传播”走向“大规模定制和个人点播”的历史性转变。
于是,标准化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不再与文化生产的个人化特质相矛盾。
因此可以说,创意产业既是对传统文化产业概念的超越,也是对传统文化产业原理的颠覆。
再用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说明(或者批评)现代文化产业(即创意产业)是没有道理的。
欧洲人因此而改变了他们的立场。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
定义的变化
2002年,香港开始采用英国的“创意产业”概念,并将其分为11大类,即广告,建筑,艺术品、古董及手工艺品,设计,数码娱乐,电影与录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电视与电台。
从2005年开始,香港采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名称,用以代替先前采用的“创意产业”概念。
2002年,台湾采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通过智慧财产的形式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提升的行业。
其范围包括13大类,即出版、电影与录像(包括动漫画)、工艺品、古董、广播、电视、表演艺术(音乐、戏剧、舞蹈、传统表演与剧团等)、社会教育服务(博物馆、画廊及文化设施)、广告、设计、建筑(包括设计、出版)、软件及数码游戏、创意生活(如茶馆及婚纱摄影)等。
2004年,上海采用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其分为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时尚消费创意等5个门类,共计18个大类42个中类65个小类。
2005年,北京市采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其做法是,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2002)》和《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1],在《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确定的九大行业的基础上,补充其中没有涉及但其创意性又比较突出的行业,即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设计策划行业,将文化创意产业分为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软件及计算机服务,设计策划等11个大类,共31个中类88个小类。
以上国内多个定义的特点是:
第一,普遍接受英国的经典定义,将个人创造和知识产权作为基本要素。
第二,大多将英国的“创意产业”改为“文化创意产业”,用以专指与文化艺术有关的原创活动和知识产权的生产。
第三,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应用,包括服务于传统产业,以及整体性提高生活品质。
(三)创意集群的再定义
我们认为,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现代形式,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化结果。
创意产业是装备了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一般个人,直截了当地将内容符号和文本作为创作对象(而不是以往与特定媒体相关的专业人员)。
因此,创意产业的实质是“文化意义的创造”,如果简单定义,可以是“一系列围绕文化符号和文本的创作、制造和市场化传播的活动”;如果复杂定义,可以是源于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才干,形成知识产权,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创造高文化附加值,并整体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的活动。
这个定义有三个要点:
第一,吸收英国1997年的经典定义,将“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及才干,形成知识产权”作为创意产业定义的第一要素。
第二,将“为消费者提供体验性服务”,以及“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创造高文化附加值”作为创意产业服务于生活和生产两个基本方向的说明。
第三,吸收台湾定义,加入了“整体提升社会生活品质”的内涵。
因此,这个定义揭示了三个基本价值链环节,即文化意义的创造,负载文化意义的产品的复制与传播,以及文化意义的再创造和向传统产业的渗透等三个环节,并将经济组织特征加入。
从国内外研究情况看,创意产业不是一个边界清晰、稳定不变的产业,只能根据所在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个“工作定义”,以适应制定政策的需要。
二创意集群:
四个关键词
创意集群是创意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
创意集群通常由少数大型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如大学和研究机构、博物馆、艺术馆等),数量众多的中小型文化企业(如创意工作室、画廊、演艺中心,以及文化中介机构等),加上独立的艺术家、设计人员等组成。
创意集群的上述构成特点决定了其在地理空间上必然靠近科技、教育发达,经济有相当规模,文化与消费都很活跃的城市。
理解创意集群的基本特点,需要理解四个关键词:
conglomeration,linkage,glocalization,community。
首先是conglomeration,即“聚集”,或者“团块”。
目前在描述“创意集群”时一般使用的英文词是cluster,直译为“丛”,或“集群”。
但是另一经常被使用的词是conglomeration。
前一个词较多地沿用了传统产业集聚理论的概念,一般是指一批内容相近和相关的企业集中在一个特定区域以获得竞争优势。
后者更多的是特指现代文化产业的“聚集”,一般是指一批产品内容不同但相关联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以获得竞争优势。
Conglomeration是一种企业集聚现象,国外相关研究在表述类似于时代华纳和迪斯尼这样的传媒巨头时,经常使用这个词,以标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集聚的重大区别。
Conglomeration产生的原因是,基于数字技术的创意企业,不仅获得了规模经济优势,还进一步获得了“范围经济”优势。
它们介入了多种产业,一项产品的开发往往得到多重的收入,而一项开发成本可以在多类产品中分摊,因此,总的利润比分别开发某个部分的企业大得多。
比如,迪斯尼制作一部电影,可以将其在不同的传媒上推广,如在电视网中播出、制作电视节目的副产品、出版有关的书籍、建立主题公园、在连锁零售店中出售与电影相关的时尚物品等。
这种“交叉销售”优势,使得这些企业在竞争的时候,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其次是linkage,即“链接”。
目前在谈到涉及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制度创新”的时候,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链接”。
将“链接”作为推动创意集群的关键性政策手段,这是从创意产业的特点以及应对创意产业发展障碍的角度考虑的。
创意产业是文化和经济长期进步、高度发展、普遍互渗的结果。
到了这个阶段,文化产业出现了“上游化”和“下游化”的趋势,即向上整理文化遗产,整合教育和研发资源,创新内容;向下服务和渗透到多个传统产业,创新应用。
结果便是,产业边界越来越不清晰,产业面貌越来越“碎片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与教育、研发机构和其他传统产业部门之间新关系的建立。
因此,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为了促进创意集群的发展,就应该以政策促进,在传统公共性质的教育、研究、文化遗产整理等机构和文化产业部门之间,在文化产业部门与其他传统产业部门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和链接关系。
最后是glocalization,即“全球地方化”。
这个词是“全球化”和“地方化”两个词的合并,目前在讲到创意产业的经济地理特征时,这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
它集中表现了创意集群在全球分布的规律。
新一轮全球化基于数字化网络,出现了全新的特点。
全球性文化符号市场使得一些文化消失或被同化,也使得一些文化获得了意外的发展机会,全球“一体化”(或者叫“均质化”)和“地方化”成为相辅相成的发展趋势,glocalization就表现出了这个趋势。
新一轮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规律是,没有传播就不能流传。
新一轮全球化竞争中创意集群的发展模式是,本地植根,全球接入。
在经济地理学界,有人说,这是“地点营销”时代的开始。
[2]
全球网络为创意产业体系的全球分布提供了新条件。
对传统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是面对面的沟通、运输、距离等因素。
在网络集群中,这些障碍已经被多媒体宽带通信技术所跨越。
创意产业可摆脱传统产业对地理区位的依赖,可以选择更适宜创意阶层生活的“宜居”地点,因此,产业集聚可以分布得更为广泛。
结果便是,在一批全球性的大都市中,形成了著名的创意阶层聚居区;在一批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中,也依赖于特色文化资源,形成了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
最后是community,即“社区”。
创意集群实际上完全不具有传统“产业园区”的特征,而更像是一个集中了各种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工作室、时尚休闲场所,以及各种公共文化机构的“社区”。
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高端,它使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心从大规模复制传播走向了符号和文本的个性化原创,使得文化企业的生存越来越依赖于研发活动,并将许多传统公共文化机构(如博物馆、艺术馆等)卷入了市场,成为产业开发的新兴资源。
创意产业还是一系列传统产业部门的高端,通过产品设计、品牌包装,以及市场推广等范围广泛的创意活动,创意产业将越来越多的日用消费品转换成体验性产品,将产品的价值主体从满足功能消费转换成满足文化意义消费,使传统产业的功能定位发生深刻的“文化转向”(比如,传统的建筑业转向了文化创意产业—建筑设计业)。
于是,创意产业与整个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在这个融合过程中,“创意阶层”作用突出。
传统文化产业的核心因素是资本,创意产业的核心因素是人。
各种类型的创意工作者,如艺术家、音乐家、作家、设计师等,构成了创意阶层的主体,成为在传统文化机构和现代经济部门之间建立链接机制的“酵素”。
创意集群以文化内容符号的创造为目标,其创新活力来源于创意工作者的企业家精神和交互激发的创意灵感,依赖较为宽容的社会文化和有弹性的社会结构,这是它与一般产业集群的显著区别。
因此,创意产业园更像是一个功能齐备、设施完善、工作休闲两相宜的“社区”。
三创意集群的形成:
国际经验
对创意集群的考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本文选取了两个角度:
一是创意集群形成的历史契机,二是集群内部的结构模式。
首先,从集群形成的历史契机看,全球范围创意集群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国际大都市中兴起的创意集群。
国际大都市一般是大型跨国文化传媒巨头的总部所在地,是全球性文化产品与服务流通、交易、展示中心;国际大都市都具有开放的多元文化、丰富的历史性文化积淀和活跃的文化艺术消费,特别适宜全球顶级创意阶层聚集。
纽约的文化创意经济总量在全球大城市中独占鳌头,拥有新闻服务、演出、服装设计等多项傲视全球的创意集群。
东京的动漫游戏产业集群、好莱坞的电影产业集群都具有全球中心的地位。
以伦敦为例,它拥有Hackney,Islington,CamdenTown,Brixton,Hammersmith等10多个创意集聚中心,其中著名的苏豪区(SOHO)集中了以21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哥伦比亚公司为代表的数以百计的影视制作公司,区内更有众多的广告制作、音乐、摄影、设计公司以及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意 集群 基本概念 国际 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