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历史智慧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724951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8.50KB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历史智慧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历史智慧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历史智慧教学设计Word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词句:
(1)形貌昳(yì
)丽:
形体容貌美丽而有神采。
(2)朝(zhāo)服衣冠
(3)窥(kuīi)镜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见课文注释。
(5)及:
比得上。
(6)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翻译时炎注意以“……是……”代替其中表判断的“……者也”;
“美丽者”相当于现代汉语所说的“美男子”。
(7)忌不自信:
自信,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宾语前置,“相信自己(能比徐公美”的意思。
(8)与坐谈:
注意其中省略的部分,即:
(邹忌)与(客)坐谈。
(9)不若:
不如。
(10)孰视之:
“孰”通“熟”,仔细。
(11)寝:
上床休息。
(1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美,意动用法,翻译时以“认为……美”的格式表达;
私,偏爱;
形容词作动词。
4.请学生笔译本段。
5.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翻译。
6.诵读本段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诚:
的确,确实。
(2)皆以美于徐公:
(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动词,认为;
于:
介词,比。
(3)地方:
地,地方;
方,方圆、纵横。
注意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三)学习课文三、四段。
方法如前。
(1)乃:
副词,于是、就。
(2)面刺:
当面指责。
面,名词作状语,当面;
刺,指责。
(3)受:
同“授”,授予。
(4)能谤议于市朝:
介词词组(于市朝)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谤议)的前面。
谤:
指摘,注意这里没有贬义。
(5)闻寡人之耳者:
闻,使……听到,使动用法。
(6)期(jī)年:
满一年,一周年。
(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打了胜仗。
所谓,所说的;
于朝廷,介词词组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胜)的前面。
(四)诵读全文。
(五)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话语艺术。
问题一:
你认为邹忌讽谏并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一些起主要作用的是哪一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1)邹忌的讽谏方式;
(2)齐王的态度。
1.这二个因素都是主要的,因而对起主要作用的一点(或者二点都是)的理解,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在此基础上,导入对邹忌言语艺术的理解。
首先是邹忌以自己的经历为基础,以“吾妻”比“宫妇左右”,以“妾”比“朝廷之臣”,以“客”比“四境之内”,以自己受到蒙蔽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其次是这种表述的客观效果。
(1)从自己身边的事说起,自然可信;
(2)类比恰当,结论容易被人所接受;
(3)语气平和,显示道理的信度。
2.做一点延伸:
齐王的态度
这一篇文章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多是邹忌的讽谏艺术,实际上齐王虚心纳谏的态度是不能忽视的。
其理由如次:
(1)君臣话语权的不同:
齐王不听,邹忌说得再好也没用。
(2)人们熟悉的百里奚的“辱亡齿寒”的进谏,这可以说与邹忌的方法不相上下,但却失败了。
(3)而在唐代的魏征身上我们找不出一丝的“讽谏”艺术,可他却每每获得成功。
结论:
讽谏成功的因素主要还是君王——谏的对象。
(通过讨论或教师的点拨,有利于学生从一个较为广阔的视野来认识邹忌的讽谏艺术)
问题二: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邹忌这个人物有怎样的认识?
[提示]不管对这件事如何认识,邹忌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一件事联想到国家大政,并付出行动,且取得巨大的效果,这本身是值得赞赏的。
因而说他勤于国事,忠于职守等都可以。
问题三:
齐王纳谏的效果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写法的认识。
文章正面叙写邹忌受蒙蔽是为他的进谏埋下伏笔,作铺垫,正面叙写进谏的过程是因为此是文章的中心。
正因为如此,文章对群臣进谏的过程作侧面地交代,只强调了进谏的效果(“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王能以行动来采纳群臣的建议;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件事的影响,是总的效果)
问题四:
仔细品味妻、妾、客的话语,说说三个人的言语有哪一些不同,为什么?
妻: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极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妾:
徐公何能及君也!
(虽是赞美,但缺乏“妻”发自内心的情感)
客: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只是肯定,并无情感,完全是敷衍的态度)
(以上问题,应当让学生的一件得到充分的展示,讨论或者争论都是可以的,最后再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个点拨或者小结)
问题五:
文中怎样刻划邹忌这个人物的形象?
明确:
邹忌是文中着力刻划的的人物,作者通过人物的外貌、言行的细致描写,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容貌昳丽,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臣形象。
问题六:
邹忌向齐王进谏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
请说出你的理解。
邹忌把家庭的琐事扩大到国家大事上去:
“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对于国家大事来说,也是一样。
到这个层次,是个大飞跃,是文章主题形成的关键。
这个飞跃之所以很自然,原因是这里用了一种“类比”的思维形式。
五、参考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面貌又长得光艳美丽。
早上,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
”他的妻子说:
“您十分漂亮,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又问他的妾说:
“我跟徐公谁漂亮?
”他的妾说:
“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位客从外边讲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就问客人:
”客人说:
“徐公不如您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
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差得很远。
晚上,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说道:
“我的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
我的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
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对我有所要求。
”
于是,邹忌上朝去见威王,说:
“臣子我确实知道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臣子的妻子偏爱臣子,臣子的妾害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有求于臣子,都说臣子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的领土方圆一千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宫里的妇女近臣没有谁不偏向大王,朝廷上的臣子没有谁不害怕大王,全国范围之内没有谁不想有求于大王。
从这点看来,大王受到的蒙蔽可厉害了。
威王说:
“对。
”就下了一道命令:
“各级大小官员和民众能够当面指出孤家的错误的,得到头等奖赏;
上书规劝孤家的,得到二等奖赏;
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国事传到孤家耳里的,得到三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臣子们都来进言,宫门口和庭院里像个闹市;
几个月以后,要隔些时候才有人来进言;
一年以后,有人虽然想进言,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和魏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的国家”。
六、“阅读练习·
探究”解答
第一题
(以小悟大,从家事到国事,采取使对方不设防的迂回战术。
)
邹忌采用的办法,简单说来,就是“以小悟大,从家事到国事”。
在君主制度下,臣子对君王的进谏,正如本单元《讽谏小议》中所言:
“实在是一种刀斧手阴影下的血腥冒险。
设想他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说话,最聪明的办法是不用言语去激怒他。
”当然,在战国时代,士的地位较高,君王也较能听从臣子的建议,但毕竟还是君臣关系。
更何况,即便是现代社会,一般人际关系中的批评建议,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寻找对方易于接受的“点”切入。
邹忌以妻、妾、客人对自己“美”的偏见问题为切入点,言之成理。
因为这只是小事、家事,并未进入国事正题,所以对方没有提防心理,易于接受,这就在对方的心理上设置了埋伏,也就是把对方悄悄地纳入他预设的“圈套”中了;
然后由此顺势推出君王受蒙蔽的原因,自然进入正题,符合逻辑,顺理成章,所以对方能乐于采纳。
这是战国时谋臣策士们常用的一种“迂回战术”。
《战国策·
赵策》中的触龙劝谏赵太后,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学生回答,大意即可。
这篇文章对我们的启示,可以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怎么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问题。
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爱虚荣、喜欢被恭维奉承的弱点,而别人对我们的赞扬、恭维,都可能带有其主观方面的因素,如感情倾向、畏惧心理、利益驱动等,因此往往不客观,不正确,作为接受者,一定要有清醒、客观、理性的认识,不要因为自己的主观好恶和非理性而被对方所蒙蔽、误导。
(当然反过来类推,对待他人的批评、建议,原理也一样。
)其次,作为批评、建议者,即使是正确的道理,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尽量寻求双方的共同点,从对方易于接受的地方(如日常小事、生活常理等)入手,由小及大,由感性到理性。
具体已如上述。
第三,要善于从小事中总结规律,领悟大道理。
真理往往是很朴素的,小事与大事、家事与国事,其间差别很大,但往往在道理上是相通的,关键在于是否善于领悟、发现和总结。
邹忌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一般人身上,也许就一笑置之、轻易忽略了,但他却能从中悟出君王受蒙蔽的大问题。
学生能说出前面两个方面的大意即可。
详见主编导读,参见参考资料。
第二题
第1小题:
除了练习中提到的三个方面外,还有徐公“寝而思之”悟出的私、畏、有求三个原因,“令初下”后的进谏三变。
在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三”似乎是一个表示最适宜的多数的数字,故有“事不过三”的说法。
一般说来,它基本代表或概括了事物的多数、多种类、多属性、多层次等,在叙述上又不显得罗嗦重复,恰到好处。
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文学作品或常用语言中大量存在。
孔子有“三人行”、“三月不知肉味”,杜甫有“三吏三别”,做人要“一日三省”,做事要“三思而行”,学习要“举一反三”,唱曲有“一唱三叹”,幸运叫“三生有幸”,连骂人也是“祖宗三代”,等等。
尤其在叙事文学中,更有诸如“三顾茅庐”、“三气周瑜”、“三碗不过岗”、“三勘蝴蝶梦”之类的故事。
课文中的这个特点,使其作为历史记载,却带有更多叙事文学的色彩。
第2小题:
参见第一题第一问的答案。
第3小题:
妻子说邹忌美,是因为爱,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基本上是出于感情方面的偏爱,并非有意的蒙蔽。
而小妾,与邹忌是奴与主的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她习惯了讨好迎合,不管邹忌是否真美,她只能说美,这种蒙蔽是出于畏惧的心理惯性,既无妻子那样的感情偏爱,也不像客人那样为了某种利益需求而刻意恭维。
至于客人,则完全是出于个人功利的目的,而不顾事实地讨好对方,是有意的蒙蔽。
纵观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蒙蔽,也基本上由这三种原因(感情倾向、畏惧心理、利益驱动)造成的,因此虽然事有大小之别,但道理基本相通,将之“放大”,来揭示君王受蒙蔽的成因,很有说服力。
以上各题具体参见主编导读和参考资料。
第三题
首先是为了在行文上避免同语重复、语气单调。
其次,也或多或少地与人物身份及其动机不同有关。
妻子的回答,有强烈的赞颂色彩,与下文的“私我也”呼应。
小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一句,赞颂色彩明显较淡。
而客人的回答,毫无赞颂或感叹的意味,只是一般的陈述语气,给人以敷衍应付的感觉。
具体参见参考资料。
第四题
1.服:
穿戴。
2.闻:
使动用法,使……听到。
之:
的。
3.寝:
睡觉。
它,指代前面发生的事。
美:
意动用法,以……为美。
私:
偏爱。
4.孰:
谁。
5.孰:
“熟”的古字。
6.间:
间或,偶尔。
期年:
12曹刿论战
1.认识曹刿的智慧;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一些文言常识。
1.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2.一些文言常识。
2课时
[导入示例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选自《左传》,它的作者是写战争的能手,《左传》中留下了许多文学性很强的场景和细节。
但是,在这里的战争,好像没有流血的样子,也没有悬念和转危为安。
前面一句“可矣”,下决心出击了,下面一句就是“齐师败绩”。
这不是太轻松了吗?
前面写战争前动员和政治上的调整和落实,花了那么多篇幅,都是为战争;
可真正到了打仗,却好像还没有开打就赢了。
再说,齐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曾经九合诸候,一匡天下,齐国的军队绝不是豆腐渣,怎么就这么轻易地“败绩”了呢?
这样的处理,透露出作者的匠心:
文章的重点,不在战争,不在战争如何取胜,而在战争为什么取得了胜利。
文章的中心,不是战争,而是决定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的人。
而且也不是这个人的一切,而是这个人的思想,他的战争理论。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的理论吧。
[导入示例二]
本课文的题目“曹刿论战”,可能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一篇议论文。
其实不是。
这是一篇记叙文,是从《左传》中节选出来的。
《左传》据说是对孔子所编《春秋》的注解和阐释。
孔子编《春秋》,按年月日顺序,提纲挈领,很简明,于是后来就有人作“传”,也就是加以注解和补充丰富。
现在读的这一节,就是左氏对《春秋》所记载的鲁庄公十年时的大事所作的一个注解和补充。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1)乃入见:
(曹刿)于是就入朝见鲁庄公。
(2)问何以战:
(曹刿)询问凭什么来打战。
何以,宾语前置。
(3)民弗从也:
民众是不会跟从的。
(4)牺牲:
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信用、信服;
福:
赐福、保佑,名词作动词。
(6)忠之属也:
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
注意句子的判断句式。
(7)战则请从:
请:
请允许我……。
注意与“曹刿请战”的“请”的区别。
(8)乘(shè
nɡ):
战车。
(二)学习课文第二、三段。
方法如上。
(1)战于长勺:
(两军)在长勺开战。
介词词组(于长勺)后置,翻译时要提到动词(战)的前面。
(2)公将鼓之:
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进攻。
鼓:
击鼓;
名词作动词。
语气助词,不译。
(3)驰之:
驱车追赶。
(4)下视其辙:
(曹刿)下车查看了齐国部队的车痕。
(5)既克:
打败齐师之后。
(6)夫战,勇气也:
打战,靠的是勇气。
夫,句首语气词;
本句是判断句。
三、布置作业。
诵读并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体现曹刿智慧的方法。
二、理解课文内容。
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判断准确吗?
请根据课文说出你的判断。
[参考答案及板书设计]
鲁庄公的意见曹刿的判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公将驰之。
刿曰:
①②国内政治方面;
③④军事方面。
可见曹刿的判断是准确的。
曹刿的“论”战,除了他的智慧,还体现在哪一些方面?
细心观察和准确判断。
[例]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本文主要体现的是曹刿的“论”还是“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论。
文章大部分的篇幅都是写曹刿的询问、对战斗过程的分析判断以及取得胜利的原因的解说。
而真正表现“战”的只有第二自然段的几个句子。
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
1,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
2,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
3,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
4、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
1,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
2,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
3,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层层递进;
4,以上两点以及文中的排比句式,都构成铺张排比的风格,体现了《战国策》的文风(下篇《唐且不辱使命》类同)。
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肉食者鄙”的代表还是一个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的君王?
这一切,都可以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与曹刿的几个“未可”和“可矣”中去分析其中的“微言大义”:
鲁庄公应该属于前者。
这种非常含蓄的手法,后来就成了史学写作的传统,叫做“春秋笔法”。
这个办法太厉害了,不管是国君还是大臣,都免不了要受到当世和后来的检验,所以有孔夫子订《春秋》而“乱贼臣子惧”之说。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既可。
三、课堂练习。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
(1)谋划/参与
(2)信用、信服/赐福、保佑(3)车子压出的痕迹/倒下2.
(1)这是尽本分的一件事。
可以凭这个打仗。
(2)那齐国是个大国,很难意料,我担心它埋有伏兵。
四、总结
文章记载的是一次规模并不太大的战争。
齐国是强国,鲁国是弱国,结果弱国却取得了胜利。
这在鲁国历史上当然是要大书特书一番的。
对于历史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事实。
在这里就是战争的过程,尤其是决定胜负的关键的史实。
但是,我们看到的文章,对于战争取胜的过程写得相当简洁,就是人家进攻了,军鼓打起来了,鲁国军队不动声色。
待到人家打了三通战鼓,这才出击。
从道理上说,齐鲁两国军队一番恶战,是免不了的。
但是在本文中,从决定“可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战斗的描述,没有惊心动魄的搏斗,就一下子“齐师败绩”了。
可见,作者写作的重心不在战争的过程,而在于曹刿对战争的判断,也就是他的战争理论。
文章是讲战争理论的,但是又用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现。
故事是挺生动的,理论中充满了智慧。
文章的特点,就是充满了智慧的趣味。
这篇文章的好处,就在于不仅仅记载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借助曹刿的口,揭示了制胜之道。
首先,战胜之道,不完全在战争之中,而在战前。
要调整、落实政策,以拉拢民心和“神心”(在当时,是十分虔诚的),特别要提起小大之狱,“必以情”,即使有处罚,也要合情合理,感情上沟通,也就是把内部矛盾从物质的到精神的降低到最大限度。
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一要领:
民心。
其次,在战场上,敌强我弱。
特别是在对方士气正旺之时,要沉住气,不能硬冲硬撞。
等到他士气衰竭了,“彼竭我盈”,在士气对比上我方由弱转强,才可以反击。
这一点可以归结为曹刿战争理论的第二要领:
士气。
也就是“蓄气(士气)”为上。
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还不是一般的勇气,而是“一鼓作气”。
也就是第一鼓的勇气。
第一鼓没有激发出来,再来第二鼓,就不但不能提高,反而是“衰”了,弱了。
看到勇气“衰”了,再以第三鼓来提气,可能恰恰相反。
把所气都鼓光,鼓可能泄气了。
这可以说是曹刿的战争心理学。
文章对于这种心理规律的概括也很精炼: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数千年来,在现代汉语书面和日常口语中,被广泛运用,说明这种理论得到广泛的认同,也说明他把抽象的理论,概括得很精炼尖锐,鼓气次数与质量成反比。
这样的说法,与一般日常经验形成反差,因而具有思维的冲击力。
“齐师败绩”了,曹刿却并没有立即追赶,而是仔细拿准了齐国“辙乱、旗靡”,才下令追逐。
这说明曹刿不但是理论家,而且很懂得战争的实践,不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很冷静,很从容地收集信息,不到有充分的把握,不下决心追赶。
这样的军事理论,本来是很简明的,如我们所指出的,就是一,民心,二士气,三细心。
但如果直接把这些理论说出来,可能是很粗浅,很干巴的。
本文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的经典,就是因为用了一些文学的笔法来讲述这段史实。
因为有了故事,而且曲折悬念还挺多的,这样的行文,容易让读者产生期待。
例如,曹刿问及战争的准备,一共问了三次,前两次,他都表示不满意;
第三次,他的回答也是“忠之属也”,该做的都做到了,马马虎虎,可以打了。
后来到了战场上,他一共只说了四句话,极其简短,每句只有两个字。
第一句是鲁庄公想打了。
他否定:
”第二句,齐人三鼓了,他认为:
”齐人打败了,鲁庄公要追,他又说了:
”等到他有把握断定齐人是真败,不是假逃。
又说了两个字“可矣!
”这真是太精炼了。
想像一下,在当时的战争中,应该是战鼓喧天,人声鼎沸,血肉横飞的。
在这样的氛围中讲话,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表情、语气、姿态全都省略了。
为什么这么大幅度地省略呢这是因为,全文的目的,就是讲曹刿的“战争论”,而这个战争论,又是要以战争的胜利来论证的。
因而,与战争胜利有关的思想,都留在文章中;
而与战争获得胜利无关的非思想性的感性形象,则一概删除。
[一点说明]
如果条件许可,本文还可以有另一种教学方式,即课文的标点符号去掉,并制作成课件投影在屏幕上,让学生逐段进行断句。
这样除了理解内容的意思,一些文言知识也可以在讨论中学习。
如果担心学生文言知识掌握不牢靠,可以另外设计一些练习来加以巩固。
相关资料
(一)参考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师大 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历史 智慧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