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718955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50.51KB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结合景观图片或视频,明确自然带和地域分异的概念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体现一陆地自然带
以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为例,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出沿海向内陆分布规律及成因
列表归纳比较陆地环境地域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四、【三维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自然带的概念、类型和分布。
2•能解释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含义和空间尺度。
3.能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4.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结合实例,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5.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㈡、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熟悉主要的陆地自然带及其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获取由“赤道到两极、由沿海到内陆”的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3•通过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4•掌握区域分析与对比的地理研究方法,利用景观图片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形成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5.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和案例探究、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养成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差异性的学习,理解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树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因地制宜的正确观念。
2.树立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的思想,因此在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形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
3.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五、【教学重点】
1.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六、【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七、【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法、归纳演绎法、案例法、多媒体演示法
八、【教具准备】
多媒体素材库:
图片,①各自然带的景观图;
②五带分布图、世界
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③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分布
九、【课时安排】2课时十、【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幻灯片展示景观图片】我国炎热的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凉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多雨的东南沿海(江南水乡)、干旱的西北内陆(沙漠),感知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
正如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自然环境中也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板书】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学生讨论列举与生活和生产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感性认识
【教师介绍】自然地理环境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其中,我们熟知的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比全球性地域分异的尺度小。
【幻灯片展示归纳】五带分布图、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思考】学生结合上面三幅图阅读课本思考:
陆地自然带的成因和特点。
【板书】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教师归纳总结】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填图】
【过渡】陆地上有哪些自然带呢?
(引导学生读图5.6,)
【板书】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北半球为例)
【游戏探究】假设同学们座位区域内是陆地,靠边同学以外的地区为海洋;
靠门两行同学为大陆东岸(或西岸),靠窗两行同学为大陆西岸(或东岸),中
间两行同学为内陆地区;
横排中间行为赤道,其余横排同学自己推出大致的纬度。
(尽量按下图排列模拟最好)
【多媒体演示】以亚、欧、非为例,演示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大陆中部的自然带景观图,引导学生探究
【过渡】为了更容易掌握自然带的分布,我们把这个图简化一下
【多媒体展示】陆地自然带分布简图,引导大家对号入座,注意对应的纬度是多少,以及位于大陆东岸还是西岸或是大陆中部。
大中鄢大陆东岸
E—W1
【问题讨论】
(1)请将板图中符号与你所在的自然带对号入座”,提问扮演自然带的同学,说出所在的纬度和海陆位置,或者说出所在区域的特征(气候、植物、动物、
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
分析该自然带的成因。
(2)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
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一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
—25°
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
—35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
—50°
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
—60°
之间的大陆西部)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
—70°
之间)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大陆内部)
【游戏互动】争当优秀导游:
用PPT分别展示我国由南到北、由东到西自然带的景观图和我国背景图。
将学生分成二组。
在上面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根据景观图判断自然带并进行空间上的排列
(现在都很时尚旅游,这节课呢,也让我们的同学来过过导游瘾,好,现在第一组的同学从海南出发沿着蓝色的路线前往黑龙江;
第二组的同学从北京沿绿色的路线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将风景照与实地一一对应并说出自然带名称,看
看哪组的同学做得又快又准)
【启发提问】
1•我国从南往北的景观排列,提问排列的思路,自然带分布的成因?
2•我国从东往西的景观排列,提问形成这种景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为下面讲分异规律作准备)
3.怎样最直观地看出各地的差异?
(观察植被状况:
因为植被对地理环境有明显指示作用)
4.说说家乡的自然带
【课堂小结】影响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多媒体展示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根据气候类型分布图填写气候带的分布图,进行归纳总结。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过渡】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图5.6)中可以看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自然带分布有什么规律呢?
【板书】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㈠地带性分布规律:
【启发提问】(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炎热而
北方温凉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炎热、气温较高;
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
【多媒体展示由赤道到高纬的自然带】由于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向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即作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称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教师讲解】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有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在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分布影响,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都各有自己独特的地带组合。
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针阔混交林带;
大陆西岸中纬度地带组合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大陆内部中纬度地带组合有两种形式:
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带。
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景观欣赏】各自然带景观,进一步感知,加深对各自然带的认识,扩大见识。
【启发提问】在景观上我国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归纳】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从而造成各地降水量多少的不一样,便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植被、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
这种呈南北方向延伸、东西方向更替,大致与经线方向平行的地域分异规律,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多媒体展示,教师讲解】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也产生了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如亚欧大陆中部,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
图5.9、图5.10两幅景观图,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
【活动探究】1课本P98活动题,2•北京奥运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有人建议在北京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树种,这样做合适吗?
【转折】有的同学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
【教师】越向山上走感觉越凉,越潮湿,需要添衣服,特别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
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板书】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教师讲解】陆地上有许多高大的山脉。
随着海拔的变化,这些山脉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启发讨论】完成课本P98活动题(利用投影胶片或景观图分析图5.11)
【教师讲解】珠穆朗玛峰由于海拔高度大(8848.13米),垂直自然带发育是比较典型的。
从它所处的纬度来看,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一致的,即为常绿阔叶林带。
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教师依图分析)
处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如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教师总结】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谱相似。
垂直地域分
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课堂小结】多媒体展示(指导学生进行总结)
分异规律
形成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特例
水平分异
从赤道
到两极的
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东西延伸
南北更替
非洲沿20°
E经线自然带的变化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分布
莱西更右
南北延伸
亚欧大陆中纬度
从沿海向内陆
垂直分异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水热
状况
海拔高度
垂直更替
喜马拉雅山
垂直自然带
板书:
㈡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补充说明】我们这节课简要地分析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
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其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
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
例如,我们在初中地理中学过绿洲。
还记得什么叫绿洲吗?
再比如,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太平洋沿岸),有一条狭长的(热带)荒漠带,而缺少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主要是分布在赤道以北地区。
这主要是受大的地形起伏的影响。
因为南美洲西部是一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受其影响,两边的气候状况不同,所以就出现了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带,这也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
【总结】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
自然带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许多是人类还没有认识到的。
因此,人类不能随意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也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
保护全球环境,人人有责。
【课堂练习】请说出以下古文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课后作业】阅读教材P99材料、思考Pl00问题研究
板书设计: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1、全球性的地域分异:
2、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
之间)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中西部)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
—35之间的大陆东部)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
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
—50°
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
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
之间)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大陆内部)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㈡非地带性分布规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自然 地理环境 差异性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