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植物和阳光 青岛版六年制.docx
- 文档编号:20708137
- 上传时间:2023-04-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0.46KB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植物和阳光 青岛版六年制.docx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植物和阳光 青岛版六年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植物和阳光 青岛版六年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植物和阳光青岛版六年制
10、《植物和阳光》说课稿
1;来自各市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2:
我说课的题目是《植物和阳光》,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预设问题、资源建议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3;我将从课表定位、教材作用、内容分析、学情分析四个方面阐述我的第一个板块,教材及学情分析,
4: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植物与环境》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内容隶属于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中四大板块中的“生命科学领域”。
5: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科学大概念范畴,本单元所依托的科学大概念是:
“植物能适应环境,可制造和获取养分来维持自身的生存”。
新课标所界定的一二年级的学习目标是:
说出植物需要阳光和水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落实到本节课的目标是:
说出植物需要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6:
上一节课《种大蒜》总体感知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和水分,本节课深入探究植物和阳光的关系,下一节课《植物和水》将重点研究植物和水的关系。
7:
从教材上流程上看,分为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拓展活动。
8:
其中课前活动准备提示要有目的的准备表面颜色不同的水果。
9:
活动
(一)通过观察植物果实表面颜色不均匀、小草在大树背阴下和大树旁向阳处长得茂盛程度不同,引导学生发现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启发猜想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原因,并进行解释。
10:
活动
(一):
观察并解释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11:
活动
(二):
教材意图做一组对比实验,对两株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同种植物在不同阳光强度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和交流;教材意图的不变量是两株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同种植物、及时浇水,变量是阳光强度。
让学生比较观察阳光下和背阴处,植物的变化。
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12:
经过这一实践活动,在知识上
13:
活动
(一)和
(二)从逻辑角度来讲是递进的关系,从科学探究过程的角度分析,又是一个先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实验验证的关系。
这部分既是对上一个活动作出解释的验证,也是对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这一解释的初步认识。
14:
拓展活动:
观察喜阳、喜阴植物的课下拓展活动。
课后拓展活动:
让学生继续观察,将视角从实验室扩展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并找到喜阳和喜阴植物,对植物长期形成的适应阳光强度的情况做分析。
学情分析:
15:
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有:
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和植物握个手》已经认识了植物的花、叶、茎。
对植物大体概况有所了解。
知道植物是一种生物,茎、叶、花、果实是植物的一部分,通过本单元第一课《种大蒜》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亲身体验种大蒜的快乐与收获,初步感知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等外部能量的供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植物和阳光的关系。
经过一年的科学课程学习,逐渐养成倾听、观察、记录、交流、合作、整理习惯;
对客观现象有了一定的观察、描述、交流、分类、猜想、比较、预测能力,但这些能力知识初步的,对于解释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教师的指导。
低年级学生要以培养兴趣、能力和习惯为主,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乐趣。
在探究领域中,观察是认识周围世界、发展各种能力的第一步。
在整个小学阶段我们都应重视观察,本节课重点培养学会观察、解释的探究技能。
16:
根据我对课标、教材、学情的分析,制定了以下四维教学目标如下
17:
(一)科学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初步让学生感知植物的生存和生长与阳光有密切关系。
(二)科学探究目标: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1、能观察和描述果实颜色不同、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等具体现象,分类比较中提出关于植物和阳光的问题。
2、能依据已有的经验和观察到的现象,对问题做出简单猜想。
3、初步了解探究对比实验需要制定计划,实施条件,培养利用实验结果解释自然现象的意识。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对自然现象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趣;
2、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建立用事实说话的意识,乐于分享信息;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长期观察的学习态度等。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人类利用阳光对植物的影响服务于生活,热爱生物和自然环境。
18:
重点:
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和生存过程需要阳光。
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果实颜色不均、阳光下和背阴处植物生长情况不同等现象,归纳总结共同点,并推理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第二个活动中对比实验的设计和理解。
19:
三、说教学过程的准备和组织
20: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提前两星期将两盆生长情况差不多的同种植物(蒜苗
21:
或其他植物),一株放在靠窗台的阳光下,为了对比更加鲜明,另一株放入纸盒里,放在教室的背阴处角落里,及时浇水,过一段时间,课堂上进行观察。
22:
学生准备:
指导学生准备各种植物表面颜色不均的果实。
也可以指导学生课前观察:
在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一些在向阳处和背阴处生长的植物图片或视频。
23:
将本科教学活动设计为四部分:
(一)创设情境挖掘现象
(二)提取经验猜想解释
(三)制定计划实践验证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24:
(一)创设情境挖掘现象
导入:
通过第一课《种大蒜》的实践,有没有总结出让蒜苗生长茂盛的秘诀?
(学生能回答出选择健康的蒜瓣、晒太阳、及时浇水等因素)。
25:
引入上一节课种大蒜情境,出示老师种的两盆大蒜(绿蒜苗和黄蒜苗),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观察并提问:
观察老师种的两盆大蒜,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到阳光对蒜苗的影响,明确本节课探究目标(落实探究目标1)
26:
(二)提取经验猜想解释
1、观察不同光照条件下同种植物生长情况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阳光下和背阴处小草生长的图片,接着提问;小草在大树背阴下和大树旁向阳处生长情况一样么?
重点观察叶子颜色、植株高矮疏密程度等,描述小草生长情况的不同。
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到校园实地观察向阳处和背阴处小草的生长情况,再汇报。
27:
师生总结:
阳光下的小草生长茂盛,背阴处的小草稀疏,说明小草的生长需要阳光。
(2)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更多同株植物、同种植物在向阳处和背阴处生长的图片。
28:
无论是观察图片还是实地考察,都是先观察现象,再解释原因。
探究技能突出了情境性,便于学生理解
29:
1、观察水果表面的颜色
提前将学生和老师准备的植物果实分组,让学生观察这些植物有什么特点
(1)教师指导学生先观察并描述一种水果(苹果)表面的颜色,交流讨论同一个苹果向阳面和背阴面颜色不同的原因。
(观察这些水果,你有什么发现?
指导学生规范描述,如:
“我发现苹果一面是红色的”,“我发现石榴的两面颜色是不同的”)
30:
(2)教师引导学生再观察比较石榴、冬枣等更多水果表面颜色。
(汇报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同一个水果为什么表面的颜色不同?
你有什么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通过更多图片实例验证猜测,引导学生重点联系果实和阳光的关系。
)
31:
(3)师生归纳总结水果表面颜色与阳光照射的关系。
总结:
同一水果向阳面和背阴面接受的阳光照射情况不同,生长情况不同。
(从单个水果到多个水果,培养观察、描述、分类、比较、猜想、归纳的探究能力、交流表达、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再次巩固探究目标1、2)
32:
(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西瓜表面颜色,共同探讨瓜农给西瓜“翻身”的目的。
提问(“瓜农为什么要给西瓜翻身?
”)
总结:
经常给西瓜翻身是为了使西瓜表面均匀地晒到太阳,以免果皮颜色不一致,留下黄斑、白斑,降低西瓜品质。
(了解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利用阳光和植物的关系服务于生产,落实目标(四)科学技术与环境目标)
33:
观察阳光对花朵盛开的影响,有没有发现仙人柱的花朝阳的一面盛开旺盛,从同种植物到多种植物,体现了归纳推理的思想,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解释的探究技能,落实探究目标2、3)
34:
总结:
同种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情况不同,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推理、逻辑思维、学会解释、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5:
(三)制定计划实践验证
1、制定计划
(1)指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实践,提问: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呢?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以下实验方案
方案:
同种植物、生长情况差不多、浇同样适量的水。
分别放在阳光下和阴暗处。
(落实探究目标3)
36:
2、提前观察并记录
教师出示方法指导,并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对象:
提前观察老师准备的两株植物
观察要点:
花和叶的颜色、植物高度(花盆顶端到植物最高点),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图画。
37:
将实验结果提前放到课堂上,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当观察到阳光下的植物叶子颜色深、茎粗壮,而黑暗角落里的植株叶子颜色浅,茎又细又长,像小瘦子,没力气时,学生更加相信,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有显著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并将向学生渗透设计对比实验的意识贯穿始终。
38:
3、动手实验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课下完成实验。
(2)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中长期观察、如何记录植物生长情况。
观察时间要长一些,每次观察时间必须相同,将观察的现象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39: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2、课下观察朝阳和背阴的地方各有哪些植物
(1)指导学生先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喜阳、喜阴植物;准备到哪些地方观察
(2)交流观察注意事项
家长陪同,注意安全,爱护花草
(3)教师总结提出具体要求
①提供几个观察地点:
山前和山后,石头旁和石头下,大树下和大树旁,小区楼前和楼后等
②不认识的植物,可询问家长、网络查询。
③及时将观察记录填写在活动手册中。
(渗透德育;保护好身边的植物,学会利用植物对阳光等外部环境的适应,合理栽培植物!
老师可以亲自带领学生寻找校园里的喜阴和喜阳植物,教会学生善于观察身边事物,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热爱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情感态度!
落实科学态度目标3)
40:
四、教学评价,评价要目标明确、方式多样、具体指向、关注全体。
41:
教学评价设计为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
42:
(一)过程性评价。
评价要提前制定规则,及时反馈。
规则师生都明确,反馈指向具体行为表现。
是否倾听、是否观察、是否记录、交流、合作、整理等,特制订如下课堂观察量表,由小组长记录评价,组长每周一轮。
每堂课收集的对号,按照对号量的多少,分别评出,课堂—印章(“周科学小博士”)、家庭—喜报(“科学小达人”)、学期—奖状(“本学期小科学家”)。
通过外在奖励调动内在动机,使学生养成倾听、观察、记录、交流、合作、整理的好习惯。
课堂评价要多样化,评价的组织形式要有自评、小组评、教师评价。
为了落实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
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
“你真棒”。
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一句表扬,或是一个小红花、五角星、印章都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43:
(二)结果性评价,以活动手册为载体,检验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44:
五、预设问题
45:
1、为什么苹果被阳光照射的一面会红?
内因
苹果中含有名为花青素的天然化合物,花青素增多就会显出红色。
外因
阳光照射苹果时,受照射的这一面花青素就会大量增多,苹果向阳的这一面就会逐渐变成红色。
46:
2、善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的学生看到被太阳晒到的那一面苹果、石榴都比较红,就会以为太阳晒到的果实表面都比较红,对这种以偏概全的观点。
47:
教师应给与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与更多图片、实例丰富学生的认识,引导小学生用科学思维,全面观察、辩证的思考问题。
48:
3、根据课程标准及教材,本课设定的目标为:
说出植物需要阳光维持生存和生长。
通过观察阳光对果实、枝叶等的影响,及阳光对短期植物的影响,学生基本能感受并认识到阳光对植物有影响,但是说出“需要”,很多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可以在学生经过了课下继续广泛观察、后期课程跟进的基础上,慢慢引导着学生达到理解植物是需要阳光的这一深刻认识。
或者补充视频资料(热带雨林植物争夺阳光之战)
4、部分学生在理解了阳光对植物有影响的基础上,再寻找喜阴、喜阳植物时会产生更多问题,如:
喜阴植物是不是不需要阳光也能生存?
植物不都是喜欢阳光么,为什么有的还躲在阴暗处?
深海里的植物需要阳光么?
除了阳光,植物还受什么影响?
延伸出更多思考,猜测,探究欲望,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批判精神,鼓励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利用学会的简单归纳,总结观察出一种现象后,要大胆猜测,积极搜集信息,善于思考,慢慢学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疑问。
并加以合理利用,为学生继续观察更广阔的生命世界提更更多有力支持。
49:
给大家搜集一下资源,请大家酌情参考
50: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不合理之处,希望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多提出宝贵意见。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植物和阳光 青岛版六年制 年级 上册 科学教案 植物 阳光 青岛 版六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