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693761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9.10KB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资料2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了解《尚书•舜典》中记载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艺术的一些基本知识:
“学在官府”“诗教”“艺术的整体和谐性”“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统一指挥形式及简单化装。
二、《尚书•舜典》中记载的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文中记载了我国早期对文学的一些基本认识。
如原始文艺的形态、诗歌音乐的特点、文艺的社会作用等,这些认识对我国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1、诗言志的观点。
2、诗歌的教育作用的观点。
3、诗、乐、舞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论语(节录)
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儒家“经典”,记录了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是研究孔子生活、思想的重要资料。
2、了解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孔子常说的“文”,一般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六艺。
其概念和后世的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虽然也包括文学、文章在内。
孔子对这个包括文学在内的广义的文或文学是极为重视的。
不但自己熟悉,而且还把这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3、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在孔子的文学思想中,最突出的是他对诗乐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
孔子把诗、礼、乐相提并论,确立了文艺在礼冶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他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说在教授弟子诗、书、礼、乐的教育顺序上,应先从容易感动学生,情志的《诗经》开始,然后才是礼和乐。
4、掌握“论诗”中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对诗的功能和系统总结。
孔子特别重视诗的效果,即社会作用“兴”就是说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对读者有启发和感染作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兴”-孔子已经意识到诗在感情上打动人的力量,但重点仍在理性上的启发。
“观”诗歌是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因为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和得失,也就是说诗能起到帮助读者认识社会现实生活的作用。
“观”-孔子把握到文艺反映现实生活的实质,但落脚点仍在政治教化。
“群”说明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互相切磋砥砺,起到提高修养,增强团结作用。
“怨”诗能起到讽刺时政,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起到表达民情的作用。
“群”“怨”-体现了孔子的礼冶思想。
“兴”“观”“群”“怨”对文艺的社会功能作了全面概括,即根据文艺的特点,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5、理解“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观点:
“尽善尽美”:
美指艺术形式,善指政治内容,说明孔子已懂得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从政治和艺术,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衡量,是文艺批评的一大进步。
“文质彬彬”:
完整表达了孔子的质文观,强调文学既要文采,又必须以达意为主,要恰到好处,不过又无不及。
孔子这个文质并重,辞意兼顾的看法,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6、理解“思无邪”的观点:
“思无邪”:
孔子对诗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思想内容方面可以认为,孔子提出的“思无邪”的本意,未必就像汉儒、宋儒那样保守和偏狭。
相反,他的尺度还是比较宽泛的。
7、掌握“中和之美”说:
“中和之美”在诗的艺术标准方面,孔子很重视诗和乐的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是儒家追求的审美理想。
在孔子的言论中,则体现在“思无邪”一语。
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实际上就是“中和”的原则,孔子认识诗三百合乎这个标准,故立于范本,称之为“思无邪”。
孔子的美好思想把个休与社会联系起来,把内容与表现联系起来,把艺术与教化联系起来,把文体与对象联系起来,因此尽管他关于艺术的审美的观点只是只言片语的,却有着内存的逻辑性,在中国美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意义。
一、孔子的“论文”的观点:
泛指文化和学术,具体则指《诗》《书》和文艺。
与后世文学或文章的概念不尽相同。
二、孔子的“论诗”的观点:
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和“兴观群怨”。
2、“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
3、“思无邪”和“中和之美”第三节毛诗序
1、《毛诗序》是我国第一篇较完整的诗论,是两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理论篇章,可以看作是从先秦到汉代儒家诗论的总结。
2、了解关于《毛诗序》作者的不同看法:
东汉郑玄《诗谱》认为《大序》是孔子弟子子夏所作,《小序》为子夏,毛公合作;
宋代以来的学者,认为是东汉卫宏所作;
今天看来,这篇文字很可能并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大约完成于汉代学者之手的一篇结集成果,它应是汉儒综合先秦儒家和汉代有关的批评而写成的。
3、《毛诗序》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这说明诗歌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情和志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诗歌既可以反映出人的思想认识,又表现出人的感情色彩。
后人把情志分途,言志,缘情分立,与《毛诗序》大相径庭。
4、《毛诗充》阐述了诗歌感人化人的特征:
“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这说明诗歌的社会作用,强调其教化作用,与孔子“兴观群怨”的观点,《荀子•乐论》中的论点,一脉相承。
儒家这些观点,在封建社会中一直起指导作用。
5、理解《毛诗序》论述了诗歌与时代的关系:
“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这说明诗歌反映着各个时代的不同的社会政治情况,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也说明了诗歌反映时代的冶乱,兴衰的变化,基本正确。
6、《毛诗序》阐述了诗歌的分类和表现手法:
《毛诗序》提出“六义”说,这也是根据《周礼•春官》的旧说而来,但对六义的解释,却成为古代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义”中的风、雅、颂是诗的体裁,赋、比、兴只是诗的表现手法。
《毛》对风、雅、颂三类诗歌的区别和理解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第四节史记•太史公自序(节录)[西汉]司马迁
1、《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和传记文学的形式。
是创造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人物传记又是富于独创性的传记文学作品。
本文是《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一段,自述著作《史记》的动机,说明了自己的历史观,以及《史记》一书的创作精神,对我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有深远的影响。
2、理解作者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春秋笔法”就是《春秋》的创作原则和写作方法,通过叙述历史而为现实政治服务,在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褒贬中,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采善贬恶”,明辨是非,秉笔直书,爱憎分明。
这就是司马迁从理论上对《春秋》创作原则和写作方法的概括,并且宣告他写作《史记》就是继承这种“春秋笔法”。
3、了解作者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司马迁非常重视言论的作用,本文中,他对《春秋》《诗》和《书》等的作用给予高度的评价,并把撰写《史记》当作终生奋斗的事业。
司马迁在本文中强调写作《史记》是“成一家之言”,他认为要成一家之言,就是要考察和吸取大量的思想资料和历史资料,研究兴衰成败的道理,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
司马迁认为创作要有对历史、社会负责的责任感,以进步的政治思想,对黑暗现实进行大胆批判,敢于批判现实,抒发激愤的感情,既有胆,又有识,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尽管这样不能见容于当时,也要“藏之名山”,而不能发违心之论。
4、掌握“发愤著书”说:
这是司马迁文论最有价值的观点,是在“生活是创作源泉”探讨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把握住了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捕捉住了创作的根本动力。
在司马迁看来,作者对生活必须有特别的感受,要经历磨难,达到愁苦忧思,疾痛惨怛,蓄愤积于心胸,非发不可的地步,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这就是“发愤著书”(参看课本最后一段)。
司马迁从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诗》三百篇以及自己的《史记》创作中,总结出作者“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概括了先秦以来中国文学的一种普遍现象,符合进步文学的创作规律,这曾经启示和鼓舞后世的进步作家。
。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和详解2)
“发愤著书”说,代表了古代进步创作动机的一个主要特征,“愤怒出诗人”“哀怨起骚人”。
他们对黑暗社会怨愤越深,其气就越盛,作品内容就越丰富,其艺术价值就越高。
两千年,司马迁总结的创作批评,至今仍激励着中国的进步作家在创作中与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
一、《史记•太史公自序》的主要内容:
1、对“春秋笔法”的概括。
2、提出“成一家之言”的观点。
3、总结“发愤著书”说。
第五节楚辞章句序[东汉]王逸
1、《楚辞章句》是现在最早的《楚辞》完整注本,其中《楚辞章句序》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评论尤其值得重视。
2、了解历史上对屈原的不同评价:
历史上很多对屈原有不同的评价,汉代刘安,司马迁,杨雄,班固,王逸诸人对屈原的不同评价,构成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次重要的文艺论争,反映了两各不同的文艺思想。
交锋的结果,肯定了屈原作品的历史地位,肯定了屈原作品的批判现实的精神,肯定了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但双方对屈原开拓的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都缺乏理论认识。
3、理解屈原作品的艺术性:
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屈原之词,诚博远矣。
自终汉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词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来者矣。
)
4、掌握作者对班固的驳斥:
文章是直接对班固《离骚序》而发的,《离骚序》对屈原其人及作品进行了无端的诋毁和批评,基本否定了刘安和司马迁原来对屈原所作的崇高的评价,他所依据的是《五经》经义,作者“以子之矛,攻子这盾”引经据典,同样用《五经》经义批驳班固的错误论断。
“人臣之义,以忠正为高,以伏节为贤,古者危言以存国,杀身以成仁”其标准在论语中“谋国之忠”“人臣之义”“杀身之勇”反对“怀道迷国”“逡巡避患”的可鄙。
赞美屈原“直若砥失,言若丹表,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反对班固“露才扬己”“苟欲求进”“怨刺其上,强非其人”,是完全违背《五经》经义的。
作者征引《诗•大雅•抑》中卫武公刺周厉王的诗句和伯夷叔齐“让国守分,不食周粟”的故事,驳斥了班固对屈原的诋毁和批评。
5、掌握作者对屈原的评价:
①王逸认为刘安对屈原的评价“大义粲然”,屈原的创作精神是满腔忠贞的爱国热忱,是关心国家人民命运的政治热情,是对丑恶势力至死不妥协的斗争意志,是坚持气节,杀身成仁的高贵品质。
②作者对屈原作品的题材与艺术特色作出了自己的评论:
把《离骚》的许多题材、用语同儒家经典一一对照,想以此肯定作品的价值。
结果是牵强附会、窒碍难通。
这是王逸受儒家思想局限的明显反映。
③对屈原作品的艺术性,王逸也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屈赋文采珍奇,辞藻华美,为历代所师法“取其要妙,窃其华藻”。
④最后,王逸对屈原作品对后世产生的影响,还作了极其热情的赞颂和期待。
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王逸的预见。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文论
第一节典论.论文[魏]曹丕
1、《典论.论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上较早的一篇重要的文学专论。
2、了解曹丕对“文人相轻”所持的态度:
曹丕对此是持鲜明反对和冷静分析的态度的。
作者认为,从主观方面来看“文人相轻”之病一患“善于自见”,即只见己之所长,不见人之所长;
“又患暗于自见”即不见己之所短,而只见人之所短。
作者认为还应从客观方面来分析下述两类情况:
一是“文非一体,鲜能备善”,即对于某一具体作家来说,要求他是各体兼擅的“通才”,那是很难的;
二是“咸以自骋骥()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对于一些杰出的作家来说,由于矜才自负,互不服气,也就难免彼此“相轻”。
再加上“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的积习,更容易影响开展公正切实的文学批评了。
作者认为,开展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审己以度人”。
3、了解“文本同而末异”:
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
”这里所说的“本”,就当指文章写作上的共同根本的原则和规律;
“末”应当是指各类具体文章的体裁和表现手法,并连带涉及到了风格问题。
4、理解“文以致用”的观点:
曹丕在文中特别强调了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
在强调文章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时称之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作家可以“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在理论上突破了前代的传统观念,给予文学创作如此崇高的评价,是建安时代文学领域中的新倾向,也是我国文学趋于独立发展的标志。
5、掌握“文体论”:
曹丕对提出的八体文章的四种特点即所谓“四科八类”,作了综合的分析,①奏、议用于朝延公事,故重“雅”②书、论贵在辨析是非,故宜“理”③铭、诔用于记载事功,悼念亲故,故应重“实”④诗、赋以抒情赋物为主,要能感人,帮宜“丽”。
6、掌握“文气说”
曹丕以气论文的主要观点是:
“文以气为主,气有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这里所谓的“气”,是指作家的才性,所谓“体”是指作家天赋的本质。
由于作家天赋的才性、本质不同,形诸作品,便成为作品的不同风格。
“文气说”合理的方面,是他认为作品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作家的气质和才性;
不足之处是,它过份强调了作家气质和才性的先天性和不可改变性,而忽略和抹煞了后天的生活实践和学习锻炼等等对作家的重大影响。
《典论.论文》中表现了曹丕哪些文学见解:
①曹丕反对“文人相轻”提出了文学批评应持哪种态度的问题。
②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并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作了具体分析。
③在讨论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时,曹丕还非常强调气的作用,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④特别强调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
⑤强调作家应“贱尺璧而重寸阴云”排除饥寒和逸乐的干扰,强力著述以传于后世。
⑥曹丕的文学批评意见采取了全新的观点,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第二节文赋[晋]陆机
1、陆机的《文赋》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作品。
2、掌握作家关于创作构思和布局谋篇的过程:
①进行文学创作构思必须观察万物,钻研古籍和怀抱高洁的心情。
在现实生活中体验: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绘;
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文以情生,情因物感,才是创作过程的起点。
②构思阶段: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
“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艺术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然后使感情更加鲜明,物象更加清晰。
③进入写作过程,在众多形象中,作者进行了选择和概括:
“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
或本隐以之显,或求易而得难”;
对艺术素材进行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工作。
④最后,创造出具体而概括的形象:
“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⑤艺术创作过程实质上是形象思维过程,从而触及到艺术创作中一个带有普通规律性的问题。
3、理解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①首先要求以意为主,以辞为辅,“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
”要求以思想内容为根本,确立文章的主体;
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编织文章的色彩。
②其次,在内容方面,强调情;
形式方面,强调丽。
③最后,不仅重视作品内容,而且要求有真情实感,形式方面要求构思巧妙辞妍丽。
4、了解作文之利害的几方面问题:
1、文章的层次结构。
2、突出文章中心的重要性。
3、文章意与辞贵在独创。
4、文章的协调与剪裁。
5、五种文病。
4、理解文学创作之难:
首先重申了“非知之难,能之难。
”指出要说出文学创作的规律也许并不难,难的是掌握并自如运用创作规律遣词造句。
其次,精心创作出的作品,要得到知音的赏识并不是容易的事。
再次,只有付出辛劳,才能使自己的作品“与天地乎并育”。
最后,作者指出,文学创作是学无止境的,吸取好的创作经验,写出自己的新意。
5、掌握创作中的灵感问题: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物感我应,或通或塞,其机会极其神妙莫测,不可理解,不易捕捉。
“来不可遏,去不可止”灵感来去突然倏忽;
“藏若景灭,行犹响起“,灵感隐现有踪有迹。
创作灵感通塞,虽属于主观内在因素,但自己却感到无能为力。
6、理解陆机论述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①“伊兹文之为用,固众理之所因”,文学的作用在于明理。
②“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文学的作用是无限的,可以垂范后世,取法前修。
③“济文武于将坠,宣风声于不泯”,起风化教育作用,维持文武之道,意义深远,无所不包。
④“配沾润于云雨,象变化乎鬼神”可以感化人心,如春风化雨。
⑤“被金石而德广,流管弦而日新”,可以被之金石,流传不朽,施之管弦,传诵四方。
总之,作用是极其巨大,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第三节文心雕龙.神思[梁]刘勰
1、《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第一篇,具有总纲性质。
2、理解“神思”是什么:
刘勰在文中第一句就做了解释:
“古人云: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神思之谓也。
”向在此而心在彼,自然是想象的作用,所以这里说的“神思”,的指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
3、理解“思理为妙,神与物流”:
这是刘勰想象论的重要纲领,一方面说明想象活动必须扎根于现实,脱离现实,想象活动就失去了依据,作者以布、麻为喻,说明了想象活动就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
另一方面,“神与物流”也说明了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就是形象思维。
4、掌握想象的作用和过程:
①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身在此而心在彼,可以由此及彼,不爱身观局限的艺术思维活动,即文中的“神思”②作用:
要创造出有声有色的生动的形象,必须运用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创造。
③想象活动的过程,志气和辞令具有重要作用,起决定作用。
志气泛指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是想象活动的动力,想象的展开是沿着思想感情的轨道进行的。
辞令则指语言或语词,刘勰把辞令作为想象活动的枢机,只有准确的语言才能构成准确的意象,强调文学必须以言达意,究尽物色,曲写纤毫。
5、了解意象的提练:
在想象飞驰以后:
“神思方运,万涂竞萌”,头脑中各种意象纷至沓来,众多而纷杂,然而“暨乎篇成,半折心始”,最后描绘成篇时只有想象的一半。
由各种纷杂的意象到构成艺术形象,其中有个提炼功夫,即形象思维过程中概括化、典型化的问题。
6、了解“虚静”说:
刘勰认为: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进入艺术构思过程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排除干扰,消除头脑中的杂念;
但是他又反对劳累精神,苦思冥想,主要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
7、掌握艺术构思能力的培养:
平时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四种基本训练:
①“积学以储宝”强调通过学习来积累文博的学识;
②“酌理以富才”,强调培养分析批判能力;
③“研阅以穷照”,强调观察和体验生活,扩大眼界;
④“驯致以怿辞”,强调掌握和提高艺术表现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文思就会开通。
1、理解“神思”“神与物流”“虚静”等美学命题:
“神思”反映的就是艺术创作中的想象和构思,“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指明文学创作不能拘泥现实,专构目前所见,从事刻板摹拟,而应容许虚构的存在。
“思理为妙,神与物流”是想象论的重要纲领,①想象必须扎根现实②作者的思维活动是与具体物象结合在一起的。
“虚静”艺术构思思路开通的问题。
“陶钧文思,贵在虚境,疏瀹五脏,澡雪精神“。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笔记和详解3)
第四节诗品序[梁]钟嵘
1、《诗品序》是作者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诗品》写的序言。
2、理解“滋味说”:
钟嵘在诗歌创作问题上提出了“滋味”说。
1、钟嵘重视诗歌的群、怨,他认为好的诗歌必须是有“滋味”的。
2、“滋味”:
钟嵘认为应该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
详,指描写的细致;
切,指描写的深刻。
在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赋、比、兴并重,做到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藻采,感染力强,才是“诗之至也”。
3、“滋味”说,主要强调文学作品形象性的特征。
4、诗歌形式上,不赞成采用“文约”的四言和“文繁”的骚体,而极务主张五言,因为“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5、“滋味”说对后世影响很大。
杨万里、王士祯均得益于此。
3、掌握作者反对片面追求声律的观点:
钟嵘反对声病,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追求自然真美。
有力的抨击了“永明体”,他认为“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如果一味追求声律,反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
作者虽反对“伤其真美”的八病等的矫揉造作,但对诗歌自然的音乐美并不排斥。
4、掌握作者反对作诗大量用典的观点:
作者反对作诗用典。
认为诗歌是用来“呤咏情性”的,指出作诗一味引经据典,流弊其广,幽默的讽刺了一些诗人卖弄学问,但写作时援古证今,钟嵘也不一概排斥,认为“经国文符”“撰德驳秦”等适于用典,但作诗,就不适用了。
5、掌握作者关于写作动机被激发的观点:
钟嵘认为写作动机的激发,有赖于客观事物的感召: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有利于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继“四候之感诸诗”之后,又阐述了社会环境对诗人的感召,突出了“群”和“思”特别是“怨”的作用,主张人们通过诗歌来反映社会现实,并根据诗歌抒情的特征,通过个人的抒情以表达遭遇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论 选读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