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优秀主题教案《有趣的种植园》及教学反思5篇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681818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2.70KB
幼儿园中班优秀主题教案《有趣的种植园》及教学反思5篇Word下载.docx
《幼儿园中班优秀主题教案《有趣的种植园》及教学反思5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优秀主题教案《有趣的种植园》及教学反思5篇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本文扩展阅读:
种植园,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
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
第二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叶子》及教学反思大全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叶子》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丰富幼儿对树叶的知识:
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有趣的叶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幼儿热爱自然,喜欢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树叶,了解树叶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叶柄、叶脉、树叶的正反面。
3、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4、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幼儿学习拓印画。
活动准备
户外有落叶木场地;
彩色颜料、毛笔、浆糊等绘画用具,示范画一份。
一、捡落叶,拾落叶。
带幼儿到户外场地,谈话导入,让幼儿自由捡拾地上的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幼儿自由探讨,发现树叶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1、形态各异(大小、长短、圆扁以及带锯齿)
2、颜色不同(包括枫叶、绿叶、落叶)
3、树叶的组成(叶柄、叶脉、叶子的正反面)
三、将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拓印画。
1、出示范例,讲解示范。
用毛笔蘸上颜色,涂在叶子上,涂好后将叶放在纸上面用手轻轻一按,有颜色的叶子就印在纸上了。
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叶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成非常好看的画面。
2、幼儿动手印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印得多,印得好,印过的叶子应放会盒子里。
提醒幼儿颜色不要涂得太多,但要涂满,换颜色时应把毛笔洗干净,再涂其他颜色,保持桌面.衣服整洁。
3、展示幼儿作品,对保持整洁的幼儿给予表扬。
活动延伸:
叶子的用处(茶叶、菜叶如果幼儿感兴趣,可简单提一下光合作用)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是孩子们秋游吃桔子发现叶子而引发的,通过今天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出,幼儿对此活动也很感兴趣,表现得非常活跃。
也是从今天来看,孩子们的兴趣还远远不止是老师所想到的这些,而是更多、更加广泛。
叶,是维管植物营养器官之一。
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有蒸腾作用,提供根系从外界吸收水和矿质营养的动力。
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称“完全叶”,如缺叶柄或托叶的称“不完全叶”;
又分单叶和复叶。
第三篇:
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转动》及教学反思大全中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转动》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积极参与探索,体验转动带来的快乐,探索、发现各种转动的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科学优秀《有趣的转动》含反思教案吧。
目标
⒈探索、发现各种转动的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转动的运用。
⒉积极参与探索,体验转动带来的快乐。
⒊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⒋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准备
⒈录音机、磁带、记号圆点。
⒉操作材料:
筷子、球、伞、风车、钟表、卷笔刀、盖子、转动玩具、筐子等。
⒊直升飞机、自行车、方向盘、地球仪、水车、摩天轮、旋转木马等物图片展板一块。
过程
1.身体转起来。
(1)教师做手腕转动,帮助幼儿了解转动的现象。
(2)试一试、找一找,发现身体其他部位的转动。
(3)交流身体转动的部位,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在自己相应部位贴上圆点标记。
(4)听音乐做各种不同的转动动作,感受身体各部位的转动:
让我们来听口令一起做做转动操吧(边指圆点标记边运动:
脖子转一转、手臂转一转、小手转一转、指头转一转、屁股转一转、膝盖转一转、小脚转一转、整个身体转一转)。
2.物体转起来。
(1)介绍物品,引导幼儿操作、探索。
我们的身体转动起来了,你能使桌子上的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吗?
找一样物品试一试,把你的好方法记住待会儿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适时介入观察、引导。
(3)集中交流:
你拿到的是什么物体?
你是怎么让它转动起来?
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4)刚才大家用转、摇、滚、吹的方法使这些物品转了起来。
3.转起来的有趣现象。
(1)在物体转动时,你能发现什么秘密,它有什么变化?
请你再去试一试。
(2)在玩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发现转动时的有趣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
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你看到它有什么变化?
你感觉到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4)物体转动时会有风、会带动边上的物体、会往前进,卷笔刀转动可以用来削铅笔,时钟转动开关时间会变化。
4.生活中的转动。
(1)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也会转动?
(2)结合图片了解生活中的转动现象。
(3)迁移幼儿经验:
老师请你回去后再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会转动?
再来告诉大家。
延伸活动:
制作陀螺
与幼儿商讨制作陀螺的方法,引导幼儿做一做、玩一玩。
新《纲要》强调:
“科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因此,我以幼儿的科学教学为切入点,尝试了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
在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中,我也遵循了纲要中的多种原则。
在本活动中,我以谈话导入,调动了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
通过提供多种幼儿身边熟悉的操作材料进行操作、观察、猜想、思考中体验、获取有关转动的知识经验。
在交流中,我采取了自由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的形式,让幼儿去探索发现。
但在交流时,我对幼儿的问题太单一,只是问问孩子是怎么把物体转起来的,忽视了物体转动时的有趣现象,没有作很仔细的观察。
转动指物体以一点为中心或以一直线为轴作圆周运动。
第四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豆子》及教学反思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豆子》8篇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感受与父母合作的乐趣,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常见和不常见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称及外型特征,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有趣的豆子》8篇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一:
豆豆大搜索
1.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常见和不常见的豆子,了解豆子的名称及外型特征。
2.感受与父母合作的乐趣。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指导:
1.发动幼儿与家长一起搜集豆子以及豆子的图片或资料。
2.将幼儿搜集的有关豆子的资料全部布置在“小豆豆、大世界”的区角里,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或自由活动时间进去观察、探索。
活动二:
玩豆豆
1.玩豆豆,了解豆子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力,大胆表述观察的结果。
幼儿搜集来的各种豆子。
1.“今天豆豆家族聚会,我们也去参加吧!
”带幼儿走进活动室。
2.引导幼儿说出豆子的名称。
提问:
“这些豆豆,哪个是你带来参加聚会的?
你都认识哪些?
它叫什么名字?
”
3.启发幼儿利用豆子的基本特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玩豆豆。
4.引导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玩法,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5.引导幼儿说说刚才是怎么玩的,发现了豆子的什么秘密。
(引导幼儿说出豆子的特征)
活动三:
豆豆排队
活动目的:
1.将搜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好记录,进一步感知豆豆的基本特征。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人手一份豆豆(蚕豆、黄豆、红豆各10粒)。
2.鞋盒盖子人手一个、记录纸2份。
1.引入活动:
“为什么不同豆豆用的数量一样多,可排的队伍不一样长呢?
2.幼儿第一次探索,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样的豆豆,排列的队伍不一样长。
教师交代操作要求,队伍要一个紧挨着一个,排好了数数有几个,并做好记录。
3.让幼儿讲述结果:
“为什么都是10个,队伍会不一样长呢?
”(相同数量的豆豆,颗粒越小,排的队伍越短,颗粒越大,排的队伍越长。
)
4.第二次探索,感知大小不一样的豆豆,排列的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用其他种类的豆子再进行排队比较。
区域活动:
制作标本:
采集豆子的叶、花、果实和种子制成标本。
豆豆画:
利用豆类的不同颜色,不同大小,大胆表现豆贴作品。
分豆豆:
用各种工具将混合在一起的豆豆分类放在器皿中,比一比,谁分得比较快,用什么方法分会快。
豆豆乐器:
用不同种类的豆豆或罐子制作乐器,探索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用大小不同的豆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用不同罐子发出声音又会怎么样?
豆豆乐:
以各种方式玩豆豆,体验与豆豆接触的感觉。
加工豆浆:
在老师协助下,将浸泡过的大豆放入豆浆机中,加工成豆浆,或者用石磨来制作。
让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大豆变豆浆的整个流程,并将豆浆煮熟后品尝。
活动四:
豆豆变变变
1.了解大豆的一系列变化及用处,增强对事物变化的兴趣。
2.进一步观察比较干湿不同的黄豆的外形特征,初步认识大豆的结构,发展感知事物的能力。
让幼儿事先将大豆放在水中浸泡至涨大。
1.引导幼儿猜测、讨论“豆豆会不会变,怎么变的”。
2.观察浸泡过的大豆,验证自己的猜测。
3.将浸泡过的大豆和干大豆作比较,说一说:
“发现了什么?
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剥去浸泡过的大豆的种皮,观察里面大豆的结构。
5.在自然角观察实验,发现新的秘密。
活动五:
豆豆大宴
1.进一步了解豆豆的主要功能——可以食用。
2.知道豆类食品营养丰富,培养常吃豆制品的习惯。
各种豆豆,如煮豆子、卤豆子、炒豆子、爆豆子等等。
豆制品,如豆芽、豆浆、豆腐干等等。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你们知道豆子都有什么用?
可以怎么吃呢?
2.尝一尝。
幼儿品尝各种各样的豆子。
3.说一说。
让幼儿说说各种各样方式做出来的豆子味道如何,自己最喜欢哪种。
4.请幼儿尝一尝豆浆等豆制品,激发幼儿探索豆制品制作过程的兴趣。
活动六:
参观豆腐作坊
1.观察了解豆豆经过不同的加工方式就产生不同的食物。
2.增长社会实践的经验,学会与人交流。
联系好一家豆腐作坊,并与作坊的老板做好一些知识性的准备。
1.提出参观要求:
安全要求和问题要求。
2.参观豆腐作坊,请工人介绍,了解豆子是通过什么样的流程而制作出了不同的食品。
3.幼儿向工人提问。
4.幼儿小结自己的发现。
5.幼儿观看录像,了解黄豆还能做成其他的豆制品。
活动七:
豆豆本领大
1.幼儿与家长一起寻找豆类制品,进一步了解大豆对人类的贡献。
2.激发探索其他豆类植物的兴趣。
3.知道豆类食品营养丰富,培养爱吃豆制品的情感。
发动家长带领幼儿一起寻找大豆制品,并在班内举办展览会。
1.故事《小豆丁拜寿》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
2.豆豆家族的成员可多了,你们可以告诉小豆丁豆豆家族里还有哪些成员吗?
3.现在,我们就去参观一个豆制品展览会,看看我们喜欢的豆宝宝在那里变成了什么。
4.幼儿寻找大豆制品,引导幼儿说出相应的名称,并互相交流。
5.提问:
你们在展览会上看到了什么?
是由哪种豆宝宝做成的?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豆制品的名称、特征、用途等。
6.提问:
你们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豆豆能变成这么多好吃的食物呢?
听优美的音乐,幼儿吃豆浆、绿豆糕、豆腐干、卤汁豆腐干,提醒幼儿吃好豆腐干后,将牙签放在盆子里,擦干净嘴巴。
活动八:
小豆子、大世界
1.了解生活中的豆类制品,能用多种形式将豆类制品分类。
2.培养总结经验的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豆制品的图片资料、幼儿参观的录像带、纸张等。
活动内容和指导:
1.制作“豆豆棋”,引导幼儿将豆豆的生长过程制作成棋,鼓励幼儿小组讨论、合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完成豆豆大家族的发展图,把豆豆家族所有的制品用生命树的形式表现出来。
3.制作《大豆一家亲》图书。
请幼儿相互合作将大豆制品绘画下来,装订成册,并且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寻找,发现了新的大豆制品,随时为图书增页。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种子成熟了,孩子们都被这些变化激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而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豆子,知道豆子可以制成好多吃的、用的东西。
并通过给豆子排队的探索,使幼儿感知数量、大小不同时,排列的队伍会不一样长,所用的豆子会不一样多。
最后让幼儿自己制作豆豆乐器并给歌曲伴奏,让幼儿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
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豆主要是指豆科植物的种子或荚果。
豆类的正品有大豆、菜豆、绿豆、黄豆、蚕豆、红花菜豆、印度菜豆等。
第五篇: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冰》及教学反思中班主题教案《有趣的冰》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有趣的冰》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北方迎来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天。
小朋友的小手、小脸都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依然没有冰冻孩子们探索冬天的热情与好奇心。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而科学活动最能有效地让孩子们实现探索、发现的愿望,于是我设计了这节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冰,让孩子们充分挖掘和感受“冰”中所隐藏的奇特奥秘。
1、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2、有积极探索冰的兴趣。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
知道冰的变化,会用不同的方法感知冰的特征。
教学难点:
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材料:
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冰块,电炉子,小盆若干个,冰猴儿。
经验准备:
幼儿对冰有过接触,如:
吃过冰糕、冰块,看过冰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找冰
教师带幼儿到户外找冰,找冰时教师引导幼儿在冰、雪之中区别什么是雪,什么是冰,并把冰块拣到塑料袋里带回教室。
二、基本部分:
1、玩冰
教师和幼儿把带回来的冰,用水冲干净,放到几个盆里,幼儿分成几组玩冰。
幼儿可以摸一摸,看一看,用冰块相互敲一敲,在观察一下,冰在盆里的变化。
提问:
(1)摸一摸,感觉一下,冰是怎么样的?
(2)敲一敲,听一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3)看一看,冰是什么颜色的,在盆里有什么变化?
(4)摸完冰,手是什么样的感觉?
为什么?
玩冰时,教师要提醒幼儿手凉时搓搓手。
2、冰不见了
教师把装有冰块的盆放在电炉子上,让幼儿观察,直到冰完全融化成水。
冰遇到热会怎么样?
变成什么?
水又是怎样变成冰的?
三、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找一平地,泼冰场。
四、活动延伸:
冰场冻好后,教师组织幼儿到冰场上做游戏。
如:
玩冰猴儿、打出溜滑儿等。
晶莹剔透的冰,深受孩子们喜欢。
他们对冰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对冰的认识仅仅是一些感性的经验,对于冰的特性并不是很了解。
在开展此次主题活动中,我从孩子们的生活中选材,设计教学方案,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唤起他们的已有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从幼儿实际出发,提供自我探究的空间,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出冰的主要特征。
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疏松”(低密度)的刚性结构。
最邻近水分子的O-O核间距为0.276nm,O-O-O键角约为109度,十分接近理想四面体的键角109度28分。
但仅是相邻而不直接结合的各水分子的O一O间距要大的多,最远的要达0.347nm。
每个水分子都能缔合另外4个水分子,形成四面体结构,所以水分子的配位数为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趣的种植园 幼儿园 中班 优秀 主题 教案 有趣 种植园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