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670643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1.58KB
双减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双减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工作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做好对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监督管控;
严控书面作业量,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创造性、实践性。
提升课后延时服务质量,通过自习课和普惠时间段的延时服务,完成学科知识的作业任务。
开拓多元个性化服务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二、聚焦家长教育需求,创新开展暑假托管
今年暑期,为解决许多双职工家庭未成年学生的照护需求,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教育局探索开展“暑假小学生托管工作”,帮助确有需要的家庭及学生安排暑假生活。
托管试点学校招收小学一年至五年级学生开展托管服务。
本着学生自愿、教师志愿的原则,根据本区实际情况,以街道为单位确定托管服务试点学校,学生以就近的原则参加托管服务,创设作业辅导、阅读训练、兴趣培养、体质训练等托管模块。
一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对上一学期的知识要点进行巩固性练习,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是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开展适合的课程内容,将课后服务中个性化服务内容延伸到暑假中,开展阅读与赏析、写作、书法、口算、速算、拇指算、读书汇和影视欣赏等跨学科类课程。
三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阅读课、数学思维训练、趣味英语、口语训练、动手制作、七巧板、创客、魔方、三棋、音乐、室内轮滑、乒乓球、篮球、排球、跳绳、体育游戏、烘焙、厨艺课程、种柩、手工编织、声乐、折纸、彩塑、儿童画、电影等课程,让小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三、聚焦规范办学行为,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一是迅速启动全域治理。
区教育、市场、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治理工作专班,对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启动全面排查、深入治理行动。
二是部门联动推进整治。
区教育部门抽调专业人员,对区内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学行为、师资配备、协议签订等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依法清理取缔无证校外培训机构。
三是全面叫停学科培训,按照国家、省、市“双减”工作部署要求,停止区内所有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扎实推进双减治理工作落地见效。
四、聚焦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学生放假教师开学围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安排“培养造就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未成年人保护法》4个专题,开展教师暑期全员培训,激励教师热爱学生、善待孩子,当好“四有”好教师、践行“四个引路人”。
同时组建师德师风监督专班,公布监督热线,开展在职教师暑期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引导广大教师坚守师德底线,塑造师魂,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对于“教育内卷”来说也是如此。
想要破除机械的教育现状,就需要教育改革。
本次的浪潮退去,我们对于教育也有了更多的反思,无论是作为家长、老师还是校外机构,只有秉承教育的初心,才能让教育这座大船行稳致远。
如何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
答: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一是规模总量庞大。
据统计,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己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果任其发展,将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不仅增加学生课外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还会扰乱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是违法违规情况突出。
由于违法违规成本较低,导致无证无照机构屡禁不止,虚假宣传、超前超标、乱收费、与中小学招生入校挂钩等违法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机构倒闭、卷款跑路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三是被资本裹挟状况严重。
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培训行业,展开“烧钱”大战,广告铺大盖地,对全社会进行“狂轰滥炸”式营销,各种贩卖焦虑式的过度宣传,违背了教育公益属性,破坏了教育正常生态。
为此,《意见》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主要提出了以下举措。
一是坚持从严审批机构。
《意见》要求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对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
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意见》要求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分类制定标准、严格审批。
二是严禁资本化运作。
《意见》要求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资产。
已违规的,要进行清理整治。
三是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
培训机构主要采用的是自编材料,一些英语培训机构使用境外教材。
《意见》要求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
教育部将出台《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管理办法》,对培训材料管理提出要求。
四是严控学科类培训机构开班时间。
《意见》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五是学科类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
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后,对其收费纳入政府指导价管理,由各地政府科学合理确定计价办法,明确收费标准,首先在试点地区实行,之后逐步在全
国范围内推广。
学习《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
见》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泉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组织全体督学学习了该文件。
反思了这几年来参与的督导评估工作,我对《意见》中“加强学校的督导、加强和改进教育评估监测、改进督导方式方法”等运行机制方面的改革深有体会,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就我市在推动泉州市示范幼儿园评估工作方面的做法浅谈自己的三点体会。
2010年以来,国家、省分别颁布了多项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学前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泉州市学前教育事业同样蓬勃发展,仅幼儿园的数量由2010年的1050所增加至202x年的1610所,“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但是学前教育仍是基础教育的短板,特别是办好学前教育,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努力回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新期盼,成为新时代学前教育的新命题。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适应教育新发展,泉州市多措并举、主动推进本地学前教育的发展,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致力本土的学前教育发展性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扩大优质资源的发改面,建立更加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制,我市申报了省级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
《基于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构建研究》,并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一、把握正确方向,彰显“泉州模式”新思路
“十二五”以来,教育部颁发了《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修订了《幼儿园工作规程》,指明学前教育的发展要回归到教育的原点,主要以儿童的发展为本。
泉州市以提升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为导向,促进幼儿发展为主旨,构建“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评估思路。
一是树立正确理念。
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实施目标是实现幼儿园的自我反思成长,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通过查阅教育教学计划、了解作息安排、观察游戏的组织策略等形式,以及在卫生保健、环境安全等后勤保障方面的评估过程中,促进幼儿园和教师转变教育行为和方式,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树立正确的育儿观,真正实现以幼儿为本的学前教育核心价值。
二是坚持科学导向。
“十三五”以来,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既是提升质量的重要抓手,又是核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级收费的重要指标。
因此各级各类幼儿园通过评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将评估作为提升幼儿园品质的重要途径。
各级教育部门将各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纳入绩效考核指标,这些举措确保了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顶层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建立更加优质普惠的学前教育体制。
三是促进持续发展。
2008年以来,福建省教育厅对示范园的评估采取了动态管理的模式,幼儿园被确认为示范园后,并不是终身享有这项荣誉,而是采取了省级抽查、市级评估的方式,不断深化和巩固示范园的创建成果,促进示范园可持续发展。
泉州市2012年开始在示范园的复评工作中先行先试,以开放作为复评的手段,建立行政主导、教研协同的各级示范性幼儿园教育教学开放制度。
二、创新评价指标,解读“泉州模式”新内涵
泉州市评估工作是2009年参照福建省的评估办法和评估标准制定的,经过十几年的风雨,该标准已经无法顺应新时代对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的新要求,我市对原有的评估指标进行调整和补充,探索各级示范园创建的流程、指标以及标准说明,便于评估工作得以客观、高效开展。
一是融进科学理念。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问题,也成为幼儿园举办者自身发展的需求。
因此我市对评估标准的评估要素核对,与时俱进地融进新理念、新思想,增加新时期学前教育过程中的新内容、新情况,力求让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评估体系与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发展形势接轨。
二是推行减负评估。
为切实减轻申报园所在创建迎评过程中的负担,不断丰富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内涵,推行减负评估,力求评估内容人本化,评估手段多样性,评估指标可操作性,评估方法创新性。
在评估指标中增加了评估办法和目录索引,评估专家赴申报园所进行现场评估中,申报园不再按评估标准提供档案资料,而是侧重实地评估的现场,根据评估办法的要求提供目录索引,评估专家直接到园所的档案室、教师办公室、各功能室进行查阅,逐步实现评估工作简化程序,从而使评估工作规范化、信息化,真正达到为基层减负的目标。
三是聚焦评估实效。
针对评估要素宽泛、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评估指标中我市增加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创建过程要“怎么做”,让评估工作更有实效性。
我们倡导示范园评估“泉州模式”的评估过程,是以评估现场和幼儿表现为主旨,通过环境和活动看教师和幼儿,再通过师幼表现和园长汇报看幼儿园管理,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引导幼儿园不断改进和提升,从而真正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三、夯实评价过程,建立“泉州模式”新流程
到202x年,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有项重要的指标:
各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将提高到40%。
为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我市充分注重“两手抓”:
一手扩数量。
202x年起,泉州市对当年创建省、市、县示范幼儿园分别给予20万、15万、10万进行奖励,永春县、晋江市、台商区等县(市、区)财政对民办园创建各级示范幼儿园给予奖励资金,以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幼儿园积极创建各级示范园;
一手抓质量。
关注创建过程,注重前期核查和落实改进的程序,由原来的“创建一申报一评估一确认“流程,在县级提交申请报告后,增加了市级行政前期核查,拉手园帮扶指导,审核整改情况等过程,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一是前期核查指导。
泉州市遵循以评促建的原则,更多在于扶持提升促发展,不断推动各地加强对幼儿园的规范管理。
申报幼儿园所属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提交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市级会实地初步核查幼儿园的自评和所属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评定结果,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人员配备、班生数额、财政投入、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核查,确认申报资格。
督促幼儿园所在辖区政府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创建支持,积极为示范园的建设和发展创建提供必要的条件。
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研员、高校专家、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实地指导,帮助幼儿园梳理办园成效,提升保教质量。
二是拉手帮扶推进。
为每所申报园量身定制,指定一所省级示范园或市直幼儿园作为拉手帮扶的单位,拉手帮扶园采取派驻骨干教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跟班学习、送教下乡、拉手教研等活动。
针对幼儿园管理、一日活动的保教环节进行多次的业务指导,有效推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梳理提炼成本园的特色课程,总结出独特、先进、稳定的办园经验。
同时申报园的成员到拉手园进行跟班学习,通过边实践、边学习、互帮互学的形式,逐步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申评创建示范性幼儿园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注重后期整改。
更多关注评估的过程,是开展评估创建的真正目的。
注重幼儿园的后期整改是提升保教质量的关键,使幼儿园充分认识到接受评估不仅限于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估对幼儿园自身成长产生的价值。
在市级实地评估后,要求幼儿园针对评估过程中专家提出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分析症结所在,确立整改目标,促进幼儿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市级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拉手帮扶园对申报园提供的整改方案,以“回头看”的形式指导其制定确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防止整改步骤浮于表面,树立质量意识,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
开展示范园评估是教育督导职能中评估监测的重要项目。
通过评估创建,指导幼儿园不断规范办园行为,提高育人质量。
“泉州模式”评估体系的建构正是一场基于质量评价的学前教育发展道路探索,一段基于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质量的追寻。
截至202x年春季,泉州市创建与评估了级示范幼儿园391所,其中省级50所,市级63所,县级278所。
《意见》的颁布,必将进一步引导泉州市学前教育在评估理念的领先性、管理指导的专业性、动态发展的科学性、评价体系的严密性、示范辐射的常规性等方面纵深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作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