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篇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讲案.docx
- 文档编号:2065121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139.34KB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篇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讲案.docx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篇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讲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篇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讲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篇第13讲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讲案
第13讲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历史知识经常时空混乱,怎么办?
建·时空坐标
回顾历史,想一想
历史知识经常支离破碎,怎么办?
构·思维导图
结合教材,试一试
示例如下:
历史线索经常脉络阻滞,怎么办?
通·阶段特征
依据史实,理一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底至今)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新中国在民主政治、经济建设、科教卫生、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政治上: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力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并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不断交流和发展。
2.经济上: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3.思想科技文化上: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
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
思想开放、生活时尚、竞争意识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
4.外交上: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自主学习·通史整合
对接一轮 固本培元
温馨提示:
先根据本讲涉及的时空范围自主回忆相应的必记知识点,然后依据下面的“知识梳理”检验一下,效果更好。
一、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民主法制走向健全
(1)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
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民主制度的完善
①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②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改变了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的村民选举制度。
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2)香港、澳门的回归: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海峡两岸关系
①1979年以后,两岸关系趋向缓和,1992年两岸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②“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是阻碍国家统一的主要因素。
3.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1)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对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3)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它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经济建设
1.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内容: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②意义:
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内容: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在全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②意义:
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①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②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③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④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2.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步骤: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的思想文化
1.邓小平理论
(1)形成过程
①1978年,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这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②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概括。
④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⑤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⑥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2)意义:
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内容: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意义:
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科技、文艺、教育
(1)科技: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文艺的春天:
“双百”方针得到进一步贯彻执行。
(3)教育: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实行“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211工程”;启动“希望工程”。
1.新时期的不结盟政策意味着中国不关心国际事务。
(×)
提示:
不结盟政策并不等于中国不关心国际事务,而是指中国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不同任何大国结盟和搞战略攻关,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大国的关系,同时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政策。
2.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体现了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提示: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中国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旨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3.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
提示:
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4.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俄结成联盟。
(×)
提示:
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
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伙伴的利益。
5.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性质相同。
(×)
提示:
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而港、澳问题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需要国家间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因此,在“一国两制”方针下,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所不同,作为中国对港、澳恢复行使主权的象征,中央政府向港、澳派驻军队;台湾可以保留军队。
6.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都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
(×)
提示:
两者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享有自治权,但并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两者的区别在于:
(1)设立的地区不同。
前者在港、澳地区,后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2)自治程度不同。
前者具有高度自治权,后者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3)社会制度不同。
前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后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4)解决问题不同。
前者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后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愿望。
7.“一国两制”政策下“两制”地位相同。
(×)
提示:
“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8.台湾问题与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相同。
(×)
提示:
台湾问题与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的原因不同。
德国分裂和朝鲜半岛的分裂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产物,是外国干涉所导致的国际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共两党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土地公有制的性质。
(×)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公有制基础上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进行的改革。
农民有生产、分配的自主权,但没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10.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唯一模式和最终模式。
(×)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进一步流转,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因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唯一模式和最终模式。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
提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农民只是获得了土地经营权。
12.只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
提示: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因此,只要有市场经济就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与社会制度无关。
13.中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有本质的不同。
(√)
提示:
经济特区的“特”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特别行政区的“特”指港、澳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变革生产关系。
(×)
提示: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内容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
(×)
提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在中国,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体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表现。
16.“一国两制”的思想不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
(×)
提示:
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包括经济、政治、外交、教育、学术等方面,“一国两制”的思想属于邓小平理论。
17.邓小平理论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
(√)
提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也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其他思想。
18.“希望工程”是利用国家力量办学的工程。
(×)
提示:
注意区分“211工程”与“希望工程”。
“211工程”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工程,即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
而“希望工程”则是利用社会力量办学的工程。
19.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
提示: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
热点考向·活化思维
主题微课模拟演练
主题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典例1 (2016·天津卷)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现代 13 改革开放 新时期 中国特色 现代化 路讲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