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647219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69.04KB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
《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历史分析和近期展望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观察我国粮价近五十年的走势(图1),在计划经济时期,变化相当平缓。
这基本可以从政策面上找到解释。
1953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对粮食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销售政策,即统购统销。
基本做法:
对农村的余粮户,在留足口粮、种籽、饲料、和缴纳农业税后,政府统购农村绝大部分余粮;
对城镇居民和缺粮农民实行统销。
国家实行统购统销后,严禁私营粮商自由经营粮食,并对粮食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由政府定价。
统购统销政策1979年后才逐步松动,到了1985得以正式取消。
从1985年开始废除统销统购政府定价的政策。
从此,我国粮食改革逐步走上市场化道路,价格大幅波动也开始出现
1.2、1985年以后
1985年以后的二十年时间里,粮价经历了几次剧烈波动,也伴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收紧,以至完全放开。
1985年,我国粮食取消统购统销,改为合同定购,定购以外的粮食实行自由购销。
我国的粮食政策开始由原来的统购统销改为定购统销和议购议销“双轨”运行的政策。
粮食价格形成定购价格和议购价格的“双轨”机制。
1993年2月,国务院发出通知,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价格”,实行“统一政策、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粮食价格改革原则,争取在二三年内全部分开价格。
同时取消了40年的粮食统销。
但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这项放开粮食价格的重大改革没能继续进行下去。
1994年、1996年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定购价格,同时制定了粮食保护价;
1997年实行“四分开一完善”,1998年改为“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实际上又恢复了粮食价格的“双轨制”。
国家对小麦、稻谷、玉米等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
进入21世纪,粮食价格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
2001年,江苏等8个省市率先放开粮食市场,逐步拉开了全面放开粮食购销价格的序幕,从2004年开始,国家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
但在市场价格阶段,国家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对小麦、稻谷等品种在部分省市实行了最低收购价政策。
2、粮价波动成因
根据上一节的叙述,1953-1984的粮食市场,实行的是政府定价的统购统销政策。
粮价基本变化不大。
我们把注意力放在1985年以后的粮食市场。
88-89,92-95,04年我国经历了粮食收购和零售同比增长10%以上的情况
在1985-2006年的22年时间里,我国经历了三次比较明显的粮食涨价(粮食生产和零售价格同比增长>
10%),1988-1989,1992-1995,2004。
比较主流的解释集中在几个方面:
供求紧张因素,通货膨胀因素(包括通胀造成的生产资料、流通加工环节的涨价和农民的惜售心理),国家不合时宜的粮食政策加剧粮食市场的波动等。
对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家的分歧并不太大,主要的争论集中在哪个因素对粮价的走势更具决定性的,以及各个因素间的因果关联。
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各个因素,然后提出我们的论点。
2.1、供求因素—用相对量代替绝对量
对于粮食这类大宗产品,用供求来解释价格变化,在理论上是最合理的。
在粮价剧烈波动的年份附近,都有减产严重的情况(图3),如1988,1994,2003年的减产。
但仔细分析,又存在着前后矛盾的情况。
1990-1993显示连续四年产量大于消费量,理论上库存应该在增加。
但粮价却在1993年开始猛涨。
00-02年供需缺口一直很大,却不见粮食涨价。
05年也是勉强供需平衡,当年的粮价却比较稳定,没有延续04年的上涨。
这些现象,用供求或者估计的库存数据都很难得到解释。
供求和价格波动存在矛盾:
92、93、95年产量大于消费量,但价格上涨幅度很大。
00-03年,供需缺口大,价格却变动不大
供求和价格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两种判断。
一个是供求和价格在短期内,甚至一两年的时间内基本无关,另一个是数据层面也许存在问题。
我们倾向于第二个观点,因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数据是难以准确估计的。
一些学者提出我国的粮食产量过去存在着低估的可能性。
特别在90年代后期,地方国有粮企在收购粮食后,往往难以顺价销售,所以收的越多亏损的越多。
这可能会诱使地方少报粮食产量。
而地方政府还可能存在高报和虚报受灾面积的可能;
或者多报农业结构调整面积,表明地方遵从中央政策进行了调整。
这些因素都可能低估粮食的产量。
在消费方面,近二十多年,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副食品食用较多。
而且在外用餐比例不断提高。
粮食消费的绝对量也是比较难以把握的数字。
考虑到绝对量可能存在着偏差。
我们使用误差较小的数据相对量。
考察当年的生产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之差,应该就能比较好的度量当年的供应紧缺程度。
因为我国的粮食进出口较少(去年下降到总产量的1%以内),进口为了补充库存,一般直接进国库储存,所以此处先不考虑进出口对市场的影响。
(国家抛售库存影响供求的分析在2.3部分)
再考虑当年新粮上市,在每年的年中以后。
所以,市场上半年的供应和去年的产量相关,下半年供应和今年的新粮相关。
衡量当年的供应量,取上一年和当年产量的平均值更为合理。
图4显示了调整后的供应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之差,以及粮食生产者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
除了04年以外,其他年份的价格变化,和供应消费同比的差,存在着反向的关系。
特别是92-95年的粮价高涨期,看产量数据(图3),除了94年外,都在增长,但同时消费量的增长更快一些,这导致了92-95年供应和消费的同比差一直是负数。
从历史数据看,供应和消费增速差,这个指标能很好弥补绝对量存在偏误的问题,解释除了2000-2004年以外的大部分价格波动的基本面。
2.2、通胀因素—粮食供应和经济周期的关联
粮食终端零售价格中,粮食的收购成本约占一半。
图2显示粮食的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波动极为一致,这并不是正常的现象。
暗示了粮价波动可能和通胀存在着较大关联。
88-89,92-95年的粮价上涨,CPI和粮食零售价格有着十分趋同的走势(图5)。
而根据粮食在CPI中的消费占比,粮价上涨只能解释很小部分CPI的同比上升。
所以,通胀引起粮价上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这在一些文献中得到了验证。
但2004年是个例外,当年通胀从CPI上看,并不严重,但粮价大涨。
对这种情况,安信宏观分析师,从粮食生产、加工环节和工业相关。
流通环节和服务业相关。
给出了粮价和第二、三产业GDP缩减指数联系,以及农民通过感受CPI,PPI,以及第二、三产业GDP缩减指数产生存粮惜售心理。
从理论和数据上能完整地解释88-89,92-95,04年的涨价(图6)。
但又有一些问题显现出来。
首先,粮价的上涨幅度在峰值上远高于通胀程度,难以用简单的通胀导致成本上升来解释。
第二,供求可能是最主要的粮价基本面,为什么粮价的周期和宏观经济的周期高度一致?
为什么00-02的三年产量低谷阶段,粮价没有起来?
惜售心理真的要比供求更为重要?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除了通胀导致成本上升和惜售以外。
宏观经济周期通过对粮食供应产生影响,进一步影响粮食价格。
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通胀和粮价两者周期的一致性:
(1)宏观经济对农户存粮行为的影响;
(2)粮食生产的黏性。
国家粮食局专家的估计,我国农户的存粮占我国粮食总库存的60%以上,如果按照前几年40%的库存消费比,农户的存粮占总消费的24%。
农户存粮数量有1/4的波动,将会导致市场的供应量增加或减少6%。
这对于供应偏紧的粮食市场影响不小。
宏观经济对农户的影响:
经济通胀情况下,真实利率较低或者为负,从资产配置角度,农户持有粮食的成本比现金低,农户更愿意多存粮。
这在一些文献研究里也得到了验证(3.3部分表3有部分数据支持)。
而农户多存粮的行为,使得市场的供应量有一定的减少,价格压力变大。
而通货紧缩情况下,农户持有现金更为划算,存粮意愿下降,市场的供应上升。
生产的黏性:
我国的农户由于职业选择,播种习惯,种植经验,销售渠道上有限。
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黏性。
这在我国21世纪初推行生产结构调整的经验里也容易看到。
即使在种粮成本收益率较低的情况下,只要现金的成本收益为正,农民还是会选择继续种粮。
这也就解释为什么在2000-2003种粮收益率很低情况下,产量没有以较大幅度的同比一直下降。
所以,真实的情况是,在粮食生产周期的谷底,如果遇到宏观经济紧缩的情况,由于农户消减存粮,市场供应增加,而且生产具有黏性,所以粮价不上升。
粮食生产继续在低位徘徊。
类似的情况发生在从2000到2003年上半年。
直到宏观经济通胀的来临,本来低迷的供应,遇上农户存粮增加导致的供应进一步减少。
粮价在供应不足和通胀这两个基本面下,就有了大涨的理由。
所以,粮价和经济周期同步的主要是在生产黏性下,通过农户的存粮行为使得两者同步。
2.3、政策因素—并不是最重要的
在一些研究中,提及了国家85年结束统销统购政策后,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反复的政策冲击造成了粮食产量的不稳定,从而造成价格动荡。
这种解释,在一些时点上,有其合理的一面,1985年的产量大幅下降,部分是由于当时制定的订购价和超购价的不合理。
1992-1993的价格猛涨,可能部分是由于决策层对粮价上涨定位为供应不足。
但从理论层面看,只要政府脱离了完全管制的统销统购政策后,粮食政策就是由粮食供求决定的内生变量。
因为政策的目的是连接生产和需求两个市场,保证粮食供求平衡,抑制产不足需和谷贱伤农。
从而,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一只有形的手”,调节供求平衡。
在时点上,或许有些错误的决策,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但这不会是市场波动的主要推动力。
政策被供求关系所内生。
国家动用库存平抑粮价,也会考虑价格到底是不是体现了供求的基本面。
如果价格已经处于低位,再平抑粮价无疑进一步降低农民种植积极性,将来的问题会更大。
而且粮食此类大宗产品的价格周期,有长期的内在驱动因素。
根据IMF的研究报告,历史上,运用政府力量去平抑或者补贴大宗产品,维持产品稳定价格的努力,基本上是要失败的。
我们对比了过去十五年中国和美国市场的粮食零售价格同比概率分布图(图8和图9)。
虽然在波动幅度上,我国要大于美国(和终端产品的成本结构有关,粮食初级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波动幅度某些时段,比中国更大)但可以发现,两者概率分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这暗示了政府的政策,并不是决定粮食市场的价格行为的主要因素。
更重要的是,从解释层面,政策因素的影响,除了调整库存以外,往往在产量变化里得到了体现。
在已经考虑了产量变化的前提下,没有必要去重复考虑政策因素,除非要对产量变动进行分析解释。
2.4、我们的分析框架
对历史数据的考察和讨论,我们确定了分析粮食涨价的基本框架。
我们认为供应增速不足是构成粮食涨价的基本条件。
而通货膨胀触发粮价上涨和推动粮价上涨的主要力量。
政府的政策冲击,只能在短期内,扰动供求,改变不了趋势。
生产供应的波动,具体的追根溯源,可以概况为科技水平提高,自然灾害,农民的种植意愿等等。
而政策对生产的冲击作用,一般通过改善农民收益,而体现到种植意愿层面上。
科技水平是一个较平稳的量,相邻年份波动在逻辑上不应该很大。
所以,对于生产的冲击,我们主要考虑灾害和种植意愿。
种植意愿我们用粮食作物当年的成本收益率和其他作物比较来代表。
因为有通货膨胀因素和土地、劳动力费用调整的情况,因此时间间隔较长的种植收益率数据,会缺乏一定的可比性。
我们重点分析当年农民种植油料、棉花的收益率和粮食收益率的对比来确定种植的积极性。
这也很好的代表了农民种植的选择过程。
种粮收益下降,部分是由于粮食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不作为主要因素考虑。
当然部分也有可能是政府制定的粮食收购政策,导致收购价偏低,但这在1985年改革以后,已经比较少见。
市场是个复杂系统,基本面构成以后,短期内何时会确切地产生价格上涨,取决于一些偶然的不可预测因素。
由于月度数据的限制,我们只会仔细分析2004年的粮食涨价过程中涉及到具体的时点。
3、粮价大涨的分析
3.1、三次粮价大涨的基本面确立
我们认为粮价上涨的基本面来自供应增速小于消费增速,而触发和推动因素来自于通胀中的第二三产的GDP缩减指数上涨。
后者也可以模糊地理解为CPI和PPI的一个综合反应。
从下表的详细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粮价大涨的年份,第二三产的GDP缩减指数都高于20年来的平均水平;
而供应和消费增速之差都低于平均水平。
这里有个特例是2004年,当年的供应增速大于消费增速,但粮价上涨幅度很大。
具体考察,我们发现,这一波粮价上涨是开始于2003年的10月份,而2000-2003年连续三年,供应增速都小于消费增速。
关于2004年粮食涨价,我们在后面给出更加详细的分析。
3.2、供应增速不足的原因
通胀中的第二三产GDP缩减指数上涨属于宏观经济的研究范畴,此处作为外生的条件。
重点来分析导致粮食供应增速下降原因,从中得到预测将来供应不足的启示。
在分析框架里,我们主要考虑:
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和种粮相对收益下降导致农民的种植意愿下降。
自然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每年都有。
国家统计局有历年的农田受灾面积(因灾作物单产少于常年一成)和成灾面积(因灾作物单产少于常年三成)的数据。
根据对数据的观察,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例历年有一定的浮动,显示了灾害的程度不太相同。
因为播种面积历年有变化的趋势。
所以我们选取成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来衡量粮食产量收到的冲击程度。
成灾面积的比例,从1985年到2006年,平均值为16.7%,标准差为3.0%。
说明我国灾害的影响面积,波动量并不是很大。
如果按照平均成灾面积中,粮食产量减少5成计算,每年因灾损失产量8%左右,标准差1.5%。
对于供需处于紧平衡的粮食市场,1%的差别也许并不足以对市场造成大影响,但极端天气的产量下降就会超过正常值的3%以上,能造成短期的供应紧张。
图11可以看出,成灾比例和供应消费增速差两个数据存在较为显著的反向关系。
种粮相对收益(图12):
种粮收益,我们主要看相邻几年的走势,以及粮食和其他主要争地作物的比较。
图中可以看到,87-88连续两年的种粮收益下降,可能造成88-89两年的供应增速不足。
同样90-91发生了连续的种粮收益下降,并且种粮收益低于油料和棉花。
04年之前的四年时间里,种粮收益都在历史最低点徘徊,低于油料和棉花的收益。
相对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些年份,为什么供应的增速会出现不足。
种粮收益下降的原因,我们主要考虑是周期性因素和国家的政策性因素。
从85年以后的数据来看,我国粮食收益率变化有三个较为明显的周期:
1985-1991,1991-2000,2000-。
粮价大幅上涨基本发生在收益率周期的谷底左右。
我们国家政策在1985年放弃统销统购以后,是一种调节供求关系的角色。
属于供求周期内生的变量。
但政策在短期内可能会对周期产生扰动。
4、2003-2004粮价上涨的详细分析
2004年的粮价上涨比较值得分析。
首先,因为时段离得较近,对现在的情况比较具有启示意义;
另外,2004年的粮价上涨和一般的基本面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之前2000-2003连续四年产量大幅下降,但粮价基本不动。
而2004年的粮价上涨,发生在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幅回升的背景下。
虽然当年,第二、三产GDP缩减指数走高,但整体的CPI不高。
粮价的上涨呈现来得快,去得快的现象,在2005年初突然停止上涨。
分析2004年的粮价上涨,不仅能验证我们分析框架是否有效,还能在今后粮价上涨的时点判断上,得到一些经验性的启示。
首先,要回答为什么在2000和2001年,连续粮食产量下降情况下,粮价没有上涨。
最直接的回答是,当时没有出现通胀,从2000-2002年,中国经济呈现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第二、三产业GDP缩减指数分别为-1.1%、-1.5%、-2.1%,在整体通货紧缩下,粮价上涨的动力不足。
更重要的是,通货紧缩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预期,持有现金的收益增加,存粮的成本上升,农民更愿意降低库存(表3)。
降低库存的行为增加了市场上的供应。
根据国家粮食局的估计,农户的库存占粮食总库存的60%,农户的存粮行为,直接影响粮食的供应。
另一方面,从一些调研情况的反应,当时农村的产业结构正在剧烈变化,农民的存粮意愿下降。
另外,从政策层面,96年以来,我国粮食库存积压严重,00年开始部分地区放开购销市场化。
各地也纷纷出台了促销压库措施,将粮食风险基金用于减少库存的补贴和奖励,从而在总体上增加了粮食的供应。
粮食在2000-2002存在着不少的缺口,很多证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但另外一些证据,指向了那几年的粮食产量存在着低估的可能性,就是说缺口没有统计数据显示的那么大。
因为农业调整政策和粮食收购政策,使得地方有低报产量的动机。
00-03粮食供需缺口很大,但因为通货紧缩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户存粮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同时国家粮库改革,有促销压库动作。
以上两者造成价格疲软。
2003年年底粮食涨价基本面的形成,主要包含着两条线:
通胀和减产
通胀:
初见端倪在2002年7月,央行企业的煤油电的价格指数开始摆脱负增长,并在02年12月迅速窜到了近10%。
在2003年1月,CPI和PPI同时开始正向增长,03年3月,PPI同比增长达到了4.6%(图13)。
同时,年初的玉米价格同比突然增长了4%,并到4,5月份涨到了8%,随着03年7月,非典疫情结束,价格管制松动,玉米推动肉类价格在7月份开始上涨,并到年底迅速涨到12%(图14)。
减产:
2003年的旱灾和水灾都重于常年。
淮河发生了特大洪水,加上其他灾害。
03年总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35.7%,成灾面积占21.3%,在近20年灾害严重程度里排第二位。
由于之前的粮价格低迷,种粮积极性不高,种粮相对收益到达一个底部状态。
两个因素合力作用,使得2003年的粮食产量为1989年以来15年中的最低。
政策面:
南方粮食销购市场的放开,国有企业失去垄断地位,私人粮商进入收购粮食。
但后来粮价大涨,国家为什么不控制价格,调用大量库存平抑粮价?
我们认为,政策是个供求的内生变量。
决策层明白当时的粮价低估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供应和消费的缺口高达10%,再去控制粮价,无法保证今后的供应。
经过几年的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东部地区省市,谷物种植比例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根据统计局定义的东部地区,我们经过计算,东部地区谷物播种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从1999年的29.2%下降到26.4%,下降比例为9.6%。
特别像浙江下降的比例达到了42.8%。
省内产不足需,需要调运粮食的量增加。
而长期以来,铁路运力紧张,导致了局部地区容易出现价格上涨。
所以,以上条件的具备,使得粮价上涨的基本面确立,基本上只差爆发。
终于,在十月份秋粮收购的时候,一切开始爆发,一两个星期,价格上涨10%以上。
关于2003-2004年的粮价上涨,还有一个问题是,粮价上涨的趋势为何在短期内就得以停止。
稻米价格上涨集中在2003年10月、11月以及2004年3月,之后基本维持在高位(图15)。
我们认为粮价环比上涨趋势得以停止,主要是粮价上涨的最主要的基本面供应发生了反转,而推动因素的通胀在2004年都得到了控制。
粮价在04年下半年以后停止上涨,因为涨价已经到位,而且当年供应充足,通胀得到有效控制。
2004年的粮食生产:
经过粮价30%以上的恢复性上调,种粮的成本收益率到了50%的高位水平,略高于经济作物的收益率。
加上2004年极为风调雨顺,自然灾害成灾面积是1985年以来的最低点,为总种植面积的10.6%,而这个数字在2003年是21.3%。
多方面因素,使得2004年的产量大幅恢复性增长,同比增长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0%。
所以,在2004年下半年,夏粮、秋粮陆续丰收后,供应比较充足,价格缺乏上涨的最基本动力。
2004年的通货膨胀:
当年的通胀情况并不严峻,CPI同比最高点为5%。
在2004年的下半年,PPI有所上涨,但同比涨幅在10%以内。
而92-95年的通胀水平均为10%以上。
供应充足,通胀虽有上涨,但没有失控。
两个条件使得2004年初粮价一直稳定地维持在高位,没有继续上涨的动力5.粮价的近期展望静态和动态的分析都指出,粮价是否一定能大涨,主要看当时是否处于粮食生产供应的谷底状态。
并且,当期是否有宏观经济的通胀条件。
5、粮价的近期展望
5.1、供求状况
从2004-2007年,风调雨顺,粮食供应消费差,呈现正向。
但由于种粮相对收益在下降,生产的同比的增长在逐步放缓。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今年的消费同比由于养殖业的恢复等原因,要比去年略高,造成了2008年的生产增速略小于消费增速,两者之差可能为-0.12%
5.2、自然灾害对供给的冲击
目前,南方的洪涝对农业的影响还不显著(参看前期报告《理性看待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但今年最终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今后两个月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根据我们的测算,水灾使得粮食的减产在过去20年里在2-8%之间徘徊,平均值为4%。
根据往年的洪涝灾害的资料,1991,1994,1998,2003年都发生过较大的洪涝灾害。
按照一般的水文统计规律,今年洪涝的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粮食价格 波动 历史 分析 近期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