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卷.docx
- 文档编号:2063328
- 上传时间:2022-10-2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45.42KB
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卷.docx
《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卷.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广州中考语文卷
2017广东广州中考解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重现∕重荷差使∕参差不齐B.崎岖∕畸形门楣∕媚上欺下
C.撩拨∕嘹亮踌躇∕更胜一筹D.较量∕气量拮据∕引经据典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难读易错字字音的辨识。
A项,chóng∕zhòng,chāi∕cī;B项,qí∕jī,méi∕mèi;C项,liáo∕liáo,chóu∕chóu;D项,liàng∕liàng,jū∕j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宽恕相得益章剽悍洗耳恭听
B.愕然无可质疑寒噤暗然失色
C.烦燥肃然起敬愧怍慷概淋漓
D.祷告迫不及待臃肿一拍即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字形的辨识。
A项,章—彰;B项,质—置,暗—黯;C项,燥—躁概—慨。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是恰当的一项是()(3分)
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美丽,尤其是木雕,以其______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____________,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_________,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具体而微引人入胜B.美不胜收精雕细刻引人入胜
C.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惟妙惟肖D.美不胜收具体而微惟妙惟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巧夺天工:
形容制作技艺之高超。
美不胜收:
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这里是指雕塑作品雕刻技艺之高,第一空应该选择“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精雕细刻:
精心细致地雕刻。
与“简练粗放”相对应的词语应该是“精雕细刻”,故第二空应该选择“精雕细刻”。
引人入胜:
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惟妙惟肖: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这里指“三英战吕布”组雕的人物雕刻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第三空应该选择“惟妙惟肖”,故答案为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言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最近,阿尔法狗与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
B项,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后缺宾语,补写“的活动”。
C项,“连胜三局”表意不明。
D项,“干预、发现和制止”语序不当,改为“发现、干预和制止”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梳理。
③句总说“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⑥—②句按照逻辑顺序阐明“这个有意义的世界”是人类共有的,是每个人分别构成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⑥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承接③句中“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⑤句“实际上”承接⑥句的“表面上”;①句“每个人”承接⑤句“每个人”;④句“不仅”与②句“也”相接。
故答案为D.③⑥⑤①④②
6.学校为弘扬传统文化,举办了一次书画展,其中有一幅丰子恺的画(如右图)特别引人注目,请欣赏这幅画,按要求作答。
(1)请描述画面主要内容。
(3分)
【答案】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
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晓岸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解析】本题为图文转换题,介绍画面的内容,要观察画面的构成要素,既要抓住画面主要形象:
残月、两棵杨柳、两个农人,还要注意画面上人物的衣着(戴着草帽)、动作行为(田间劳作),注意画面上文字信息“杨柳晓岸风残月”的题名和作者的署名。
描述画面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注意描述的逻辑性。
(2)请说说你对这幅画主题的理解。
(2分)
【答案】以“杨柳晓岸风残月”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写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体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画面主题的理解。
抓住画面中的题名“杨柳晓岸风残月”及人物形象:
两个农民在田间插秧劳动,从中体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这一主题思想。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
(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默写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风住尘香花已尽,欲语泪先流。
物是人非事事休,日晚倦梳头。
B.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生。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D.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E.何处无月?
何夜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F.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辨别能力。
A项,正确应为: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C项,“生”改为“升”。
E项,“何处无月?
何夜无竹柏?
”改为“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F项,“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后面应为“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__________________,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⑥________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答案】①在乎山水之间也②故园东望路漫漫③留取丹心照汗青④波撼岳阳城⑤无丝竹之乱耳⑥过尽千帆皆不是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
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
①“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不要写成“呼”。
②“故园东望路漫漫”中的“园”不要写成“院”。
③“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不要写成“汉”。
④“波撼岳阳城”中的“撼”不要写成“憾”。
⑤“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不要写成“思”。
⑥“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帆”不要写成“翻、番”。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4分)
(说明,本题有2分附加题,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
古代文人黑客常借“禽鸟”这一意象来传情达意,李商隐在《无题》中,用青鸟传情表达对爱人的牵挂: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用雁儿送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① ?
。
”刘禹锡在《秋词》中,用鹤儿冲天展现对生活的乐观:
② , 。
【答案】①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与默写能力。
此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并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
①“归雁洛阳边”中的“雁”不要写成“燕”。
②“便引诗情到碧霄”中的“碧霄”不要写成“璧宵、壁宵”。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5分)
(1)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2)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3)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5)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
(1)大腿
(2)像(3)通“饲”,喂(4)见识短浅(5)犯过错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第
(1)题“两股战战”中“股”是古今异义词,“股”是“大腿”的意思。
第
(2)题“佛印绝类弥勒”中“类”是“像”的意思,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3)“食之不能尽其材”中“食”是通假字,通“饲”,是“喂”的意思。
(4)“先帝不以臣卑鄙”中“鄙”是古今异义词,“股”是“见识短浅”的意思。
(5)“人恒过然后能改”中“过”是形容词用用动词,是“犯过错”的意思。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1题(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欲穷其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悉如外人悉以咨之
C.停数日,辞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D.未果,寻病终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辨别。
A.穷尽;贫穷。
B.全,都。
C.告别,告辞;推辞。
D.不久;寻找。
10.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答案】(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翻译。
依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翻译,要做到字字落实。
抓住重点词语,“妻子”古今异义,指妻子儿女;“绝境”即“与世隔绝的地方”;“云”,说。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了标记,但当他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已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事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寻求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及主题的理解。
A项,渔人不是因为迷路误入桃源的,而是发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觉得很好奇,“欲穷其林”,发现桃源。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知太守没有亲自去寻访桃源。
12.阅读下面这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广州 中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