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623115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31.98KB
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文档格式.docx
《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下册专题限时复习训练6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该机构是( )
A.军机处B.内阁
C.议政王大臣会议D.中书省
解析:
A 材料反映了这一机构成员的临时性,符合这一特点的只有军机处,A项正确。
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成员都很稳定,不是临时的。
中书省在明朝时已被裁撤。
2.(2018乌鲁木齐检测)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
这实质上表明( )
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C 锦衣卫直接受皇帝控制,“就近设置”便于皇帝传召和控制,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三法司是国家正式的司法机构,“就远设置”说明地位的下降。
3.(2018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
”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B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材料内容与清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联系起来。
材料反映的是清代官员处理公务的情况,官员要“揣摹此样本”“画成依旧葫芦样”,联系清代政治特点可看出,由于专制主义的加强,官员行事死板,政治体制僵化。
4.(2018宁波模拟)徐一夔在《始丰稿》中记载:
“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
每夜至二鼓,一唱众和,其声欢然,盖织工也。
余叹曰:
乐哉。
旦过其处,见老屋将压,机杼四五具,南北向列,工十数人,手提足蹴,皆苍然无神色。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当时钱塘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B.织工在工作时热情高涨,心情愉悦
C.织工的工作条件比较恶劣
D.早期的作坊主可能亲自参与劳动
B 由材料中“有饶于财者,率居工以织”“机杼四五具”“工十数人”可知A、D两项正确。
由“老屋将压”可知织工的工作条件较恶劣。
由“皆苍然无神色”可知B项不正确。
5.(2018浙江模拟)明代,广东省规定炼铁“定山主以为炉首,立炉首以为总甲,收土民以为丁伴,择荒郊以为冶所,严巡捕以为约束,明保勘以为清查,时启闭以为聚散,定丁数以为撙节”。
这反映了明代( )
A.“重农”政策有所松弛
B.官营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
C.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很严格
D.在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 从材料中的“定”“立”“严巡捕”“明保勘”“定丁数”等表述可以看出,明朝政府对冶铁业的管理十分严格。
A、B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6.明朝浙江湖州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经营项目
数量
产量
收入(白银)
稻
30亩
90石
90两
桑
10亩
养蚕600个(卖出250个,
织绢120匹)
125两
家禽
58头
(略)
55两
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比较发达
C.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D.湖州地区丝织业发达
C 湖州地区丝织业兴盛,收入超过农业和畜牧业,说明商品经济发达,但是,以男耕女织和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说明仍然是典型的小农经济。
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
7.(2018石家庄模拟)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
”这反映出苏州( )
A.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十分完备D.商品经济发达
D 从材料信息看,苏州一带出现假冒商标的情况,其目的旨在以假乱真从中受益,这本质上反映了当地商品经济发达。
故选D。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雇佣关系,故排除A;
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业法律是否完备。
8.(2018东莞调研)有学者认为:
“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
A.长安B.北京C.上海D.广州
D 18世纪末,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口通商,因此,正确答案为D。
9.(2018厦门检测)一位前往洛阳经商的潞州商人,住在洛阳城中一处专供潞州人居住的会馆里,接洽商务、汇兑、装卸货物,均极便利。
此人因生意有成,就在会馆里唱戏酬神。
据所学知识推测这位商人所处时代是( )
A.汉代B.唐代C.宋元D.明清
D 材料中的“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停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与长途贩运发展、形成大小各种商帮有关,商帮、会馆都产生于明清时期,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
10.(2018郑州检测)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他们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 )
A.李贽B.黄宗羲
C.顾炎武D.王夫之
A 李贽否定儒学正统的权威性,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故A项正确。
11.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提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
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的观点。
他强调画家创作要追求( )
A.布局构图的精妙B.畅神写意的原则
C.社会教化的功能D.绘画技法的创新
B 由“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是说从真实角度讲,绘画不如真的自然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则肯定了绘画艺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写意原则。
因此,A、C、D三项未能从题干中反映,B项为正确选项。
12.康熙帝用武力消灭台湾郑氏政权,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对此最确切的评价是( )
A.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B.进一步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扑灭反清武装
D.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
B 本题旨在考查康熙帝统一台湾的历史意义。
“郑氏政权”非外来势力,A项错误;
康熙帝消灭郑氏政权,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进一步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巩固了国家统一,故B项评价最确切,排除C、D两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2018杭州质检)17~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洲展开的同时,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也在潜滋暗长,然而中西方历史发展轨迹却出现了巨大的反差。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
梨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
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
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
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思想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
……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
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
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的“梨洲”指的是谁?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民主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
(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及思想特点方面有什么新发展?
分析启蒙运动在世界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10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12分)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可知“梨洲”具有民权主义思想且著书《待访录》由此判断其指黄宗羲。
“主要内容”结合所学作答。
第
(2)问“新发展”由所学可知启蒙运动把矛头直指封建制度,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科学,并提出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等为未来资本主义政治的构建提供了蓝图。
“作用”结合所学从对“欧洲”和“世界”两个角度阐释。
第(3)问考查学生对阶段特征的掌握。
16、17世纪的中国处于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君主专制加强,宋明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而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深入(由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科技发展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同时启蒙思想自身也符合了时代要求。
答案:
(1)黄宗羲。
(1分)
主要内容: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和限制君权的主张;
把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认为工商皆本。
(3分)
(2)新发展:
启蒙运动将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主义;
(2分)高举民主、科学大旗,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描绘了未来资本主义的蓝图。
(2分)
作用:
启蒙运动冲击了欧洲封建统治,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分)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
(2分)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3)原因:
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分)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2分)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
(2分)欧洲则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解放了思想;
(2分)科学与知识的进步和西欧社会的变化促成了欧洲启蒙思想家描述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14.(2018贵阳二模)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农工商”不仅是职业区别,更是对社会阶层的严格界定。
科举制将士与商的社会结构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材料一 北宋举子一旦考取,就不再经吏部考试而直接授官,考生都试图“以一日之长,决取终生富贵”。
宋代开科期间每年录取的进士是唐代的4倍以上,各科录取的总人数是唐朝的10倍左右。
应试者激增,扩大了官员的来源,也造成士人入仕困难、冗官现象出现、“士人家鲜不得穷窘”的局面。
宋政府的惠商、恤商措施,激励着仕宦之人“纾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者有之,兴贩禁物茶、盐、香草之类……日取富足。
”
——人教版《历史·
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
范仲淹认为:
“国家专以词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
——《范文正公集》(卷上)
材料二 明清社会上传统的轻商思想逐渐淡化,在短篇小说“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由于科举及第成为获得政治地位或保持世袭门第的重要途径,徽商“即使以商致富而无名秩,对他们而言,仍然不算显亲扬名,家族的荣耀只能通过读书入仕才能获得。
”他们倾大量资本于兴办学校之中,使大量子弟投身科举,凭商入仕后又使用政治上的特权促进地方和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徽州赢得“东南邹鲁”的美誉。
——陈其南《明清徽州商人的职业观与家庭主义》
材料三 徽商“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堂,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出现士商合流的主要原因。
(9分)
(2)根据材料二,以明清时期的徽商为例,简述科举制对士商合流产生的政治、文化影响。
(11分)
(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江淮一带的士大夫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其阻碍者。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阐释这一观点。
(6分)
本题考查宋代以来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
第
(1)问,综合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既要看到官僚队伍的变化,又要看到商人群体的变化,还应注意政府政策变化。
第
(2)问,政治上的影响要注意从地主、商人、官僚“三位一体”的角度分析,文化上的影响可以从商人素养、文化发展、轻商观念、市民文学等角度分析。
第(3)问,“促进”主要从士大夫投资商业的影响回答,“阻碍”主要从士大夫对商业利润的使用回答。
(1)通过科举入仕的士大夫群体日益庞大,入仕艰难;
政府的重商措施;
官僚贫困化日益加剧;
选官标准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士大夫贱商的观念,投身于商业活动。
(2)政治上:
科举制导致明清时期的地主、商人和官僚渐趋三位一体;
扩大了统治基础,维护和延迟了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5分)
文化上:
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商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重视发展教育,维护文化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传统轻商观念淡化;
体现商人价值的市民文学流行。
(3)促进者:
士大夫通过商品流通积累商业资本,带动工商业发展,从而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阻碍者:
士大夫受传统重农抑商观念束缚;
致富后资金主要用于购地消费,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 历史 下册 专题 限时 复习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