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阅读拔尖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四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0612496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447.12KB
同步阅读拔尖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四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文档格式.docx
《同步阅读拔尖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四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阅读拔尖四年级语文上册各类阅读真题名师解析连载四含小古文非连续性文本等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家都很(称赞赞同)。
第二天,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开始挖山。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
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好笑,就地劝告愚公:
“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
用尽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
”愚公
地回答:
“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
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一直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
听了这番话,那个自以为(精明聪明)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后来,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了,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搬走了。
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没有高山(阻止阻挡)了
。
1.用“\”把文中括号内不合适的词语划去。
(2分)
2.联系上下文,在第5、6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提示语。
3.在文中找出与“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意思相反的一句话:
.
..(2分)
4.这个故事的起因是:
;
经过是:
结果是:
。
主要内容:
.
.。
(4分)
5.天帝是被愚公的什么精神感动的?
6.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请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二)夸父逐日(江苏南通)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名叫夸父。
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心里十分难过。
他想:
“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那该多好啊!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多米。
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
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
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米宽。
他还没跑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洒在夸父的脸上。
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夸父倒在地上,他的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树上结满了果实。
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用“”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再仿写两个。
(3分)
2.夸父追日的原因是什么?
用“”在短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3.夸父追日的结果是什么?
..
4.短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中可以体会到.
5.“夸父追日”常用来比喻什么?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
B.比喻人类战胜自然的决心和雄心壮志。
C.比喻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二、说明文真题阅读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江苏启东)
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
起先,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竹片或木片叫做简或牍。
把竹子木板劈成同样长度和宽度的细条(一般5寸至2尺长),削平表面,在上面用刀子刻字或用漆笔写,每片可以写8到14个字。
有的把简牍用麻绳.丝绳或者皮条串编起来,叫做"
册"
,也写作"
策"
这个"
字,像在几片竹简中间穿上绳索的样子。
传说孔子因为勤奋读书,竟把这种穿册的皮条翻断了多次。
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当然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
"
缩微胶卷"
就是其中的一种。
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缩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
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以放大到原来大小。
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法国的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长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
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有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也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
1.阅读选文,具体说说"
与"
缩微图书"
的主要区别。
(2分)
2.选文第四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选文中举法国谍报人员用信鸽传递情报的事例,意在说明什么?
..
4.由"
到"
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种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5.选文第三段中说“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句子“一般”一词有何表意作用?
6.你理想中的书籍是怎样的?
请设计一种并简要说说这种书的特点。
(50字左右)(3分)
三、名著片段阅读。
西游记(节选)(江苏
盐城)
①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捆在后院里,派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吃。
忽听小妖来报:
“大王,孙悟空、猪八戒来要师父了!
”那妖怪赶紧腰束锦绣战裙,赤着脚,手持丈八长的火尖枪,驾着五辆小车出洞应战。
②那怪见到悟空,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举起火尖枪就刺。
行者使了一个身法,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
“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
看棍!
”那妖精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
“泼猢狲,不识时务!
看枪!
”他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变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相互厮杀。
③那怪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回合,不分胜败。
猪八戒在旁边按捺不住,也举起钉耙前来助战。
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
行者喝教八戒:
“赶上!
赶上!
”二人赶到他洞门前,只见那怪一只手举着火尖枪,站在中间的一辆小车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
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那怪连喷了几口,只见大火烧空,火云洞顿时被烟火迷漫。
八戒慌了,回头便跑。
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那妖怪。
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之前更胜。
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他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
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
④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
1.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家鼻子:
________
(2)那妖精在门首:
(3)着小的排宴奏乐:
2.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片段内容:
4.原著中孙悟空最后请来了________________(谁)收服了“那怪”。
请联系原著写出“那怪”的父母:
________________。
我还知道西游记中著名的故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5.第③段中“八戒慌了,回头便跑”一句能不能去掉?
为什么?
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一)月亮湖水上游览公告牌(江苏无锡)
月亮湖水上游览公告牌
票价:
白天船票60元/人晚间船票80元/人
优惠:
1.儿童票:
1.2米以下免票1.2~1.5米半票(1.5米以下儿童需有成人陪同)
2.老年票:
60岁及以上老人半价,70岁及以上老人免票。
线路:
扬州码头一白鹭湾公园一七彩水街—东水井一彩虹门一扬州码头
注意事项:
1.营业时间:
白天9:
00-
-18:
00
晚间19:
22:
00。
2.持白天门票的游客,应于19点前返回扬州码头,否则按照20元/人补收门票费(1.2米以下免票,1.2~1.5米儿童10元/人)。
3.因照明系统原因,为确保安全,晚间航线,不停彩虹门。
4.本次船票自购买之日起,两日内有效。
退票请在有效期内。
1.从公告牌可知,游览月亮湖可购买两种船票,分别是船票和船票。
其中,船票略贵。
2.陈东想前往彩虹门观赏,你建议他购买船票。
3.李强于2018年1月17日购买的船票,他可以在2018年1月18日乘坐吗?
(
)(2分)
A.可以。
B.不可以。
4.李东明的外公今年65岁,他游览月亮湖需要购票吗?
(
)(2分)
A.需要。
B.不需要。
5.周勤有120元钱,他带着儿子周凯(身高1.3米)前往月亮湖游览,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因为带的钱不够,周勤和儿子周凯不能一同乘坐晚间船游览。
B.周凯不能单独乘坐游船游览。
(二)灭火器说明书。
(江苏扬州)
灭火器说明书
1.这份说明书向我们介绍了灭火器的和两方面的内容。
取出灭
火器后,应先,再去灭火。
灭火时,人应站立在火源的。
2.检查灭火器时,压力表指针在黄色区域表示(
A.灭火器内干粉压力较小,有无法喷出的可能或已经失效。
B.灭火器内压力过大,不可以使用。
C.压力正常,灭火器可以正常使用。
D.灭火器压力过大,可以使用,但有爆破、爆炸的危险。
3.检查灭火器配件,主要检查、、是否完好。
五、国学经典
(一)文言文阅读。
薛谭学讴(江苏苏州)
薛谭学讴①于②秦青,未穷③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④。
秦青弗止⑤,饯于郊
衢⑥,抚节⑦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⑧行云。
薛谭乃谢⑨而求反⑩中,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①讴:
唱歌。
②于:
向。
③穷:
尽,完。
④遂辞归:
于是就告辞回家。
⑤弗止:
没有劝阻。
⑥饯行于郊衢:
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
⑦抚节:
打着节拍。
⑧遏:
阻止。
⑨谢:
道歉。
⑩反:
通假字,同“返”,返回。
1.下列对“响遏行云”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形容秦青的歌声非常悲痛。
B.说明秦青的歌声声音很大,天空中的云都被振住了,不能流动。
C.说明秦青的歌声悦耳,天空中的云都被陶醉了,忘记了流动。
D.形容秦青的歌声嘹亮,高人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
2.下列对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薛谭有“知错则改”的大丈夫品质。
B.秦青对待学生,宽容大度、仁爱和善。
C.薛谭头脑不清晰,缺乏艺术鉴别力。
D.薛谭有着对声乐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
3.读画横线的句子,结合注释,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的画面。
4.薛谭要回家的原因是(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5.这则文言文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发?
(二)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江苏扬州)
庄子①欲刺虎,馆竖子②止③之,日:
‘两虎方且④食牛,食甘⑤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⑥必有双虎之名。
”卞庄子以为然⑦,立须⑧之。
有顷⑨,二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
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注释]①庄子:
此处指卞庄子,春秋时鲁国的勇士。
②
馆竖子:
旅馆里的童仆。
竖子,童仆。
③止:
④
且:
将要。
⑤
甘:
美味,香甜。
⑥一举:
一次行动。
⑦
然:
正确,对。
⑧须:
等待。
⑨
有顷:
顷刻,一会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馆竖子止之
(2)从伤而刺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
3.与这则故事意义相近的成语是。
答案见下一页
阅读真题名师解析(四)答案
一、
(一)
1.划去:
号召称赞精明阻止2.示例:
不屑胸有
成竹3.又怎么会搬不了这座山呢?
3.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很不方便
愚公召集全家老小一同挖山天帝被愚公感动,派大力神下凡把山搬走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为了使交通便利,召集全家坚持不懈地挖山,最终感动天帝,将巨山移走。
4.坚持不懈、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6.
示例:
认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会获得成功。
或奇迹是执着创造的。
(二)
1.一眨眼霎时间示例:
一刹那转眼间
2.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心里十分难过。
3.夸父倒在地上长眠了,手杖化成了一片桃林;
感动了太阳,使它放慢了脚步,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4.比喻夸父奔跑的速度之快
5.A
二、
1.“册”是由竹片或木片制成;
用绳子串编;
笨重.体积大,使用不方便。
“缩微图书”由胶片制成;
采用缩拍技术;
轻便、体积小。
2.作比较.列数字。
3.缩微图书体积小.重量轻;
缩微技术的运用时间早。
4.科学技术的发展。
5.“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这样说更符合实际。
6.设想有创意,特点表述清楚即可给满分。
三、1.自己门口手下2.红孩儿
3.红孩儿捉了唐三藏,孙悟空和猪八戒到火云洞救师父,与红孩儿打了起来,猪八戒和孙悟空被红孩儿喷出的烟火逼走
4.观世音菩萨牛魔王、铁扇公主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
5.不能去掉。
一方面说明红孩儿法术高明,另一方面衬托出孙悟空
勇敢无畏。
四、
(一)月亮湖水上游览公告牌1.白天晚间晚间2.白天3.A4.A5.A
1.使用方法检查方法拔掉保险销上风处
2.
D
3.喷嘴压把保险销
四
1.
D2.
C
3.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流动的云。
4.自谓尽之
5.示例:
学无止境,学习应该虚心,不要浅尝辄止。
.
点拨:
卞庄子有勇有谋,没有直接与两虎搏斗,而是利用两只老虎之间的矛盾,选择合适的时机|才出手,最后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事情要善于利用智慧,抓住有利时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去做。
1.
(1)指代卞庄子
(2)指代老虎
2.卞庄子跟着受伤的老虎并刺杀它,一下子果然获得杀双虎的功效。
3.示例:
一箭双雕(或一石二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阅读 拔尖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各类 题名 解析 连载 四含小 古文 连续性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