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593937
- 上传时间:2023-01-24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72.88KB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技术考试要点整理中级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NA微阵列的制备、样品的制备、靶分子和探针之间的杂交、杂交信号的检测与分析。
具有快速、敏感、高通量检测平台。
核酸杂交(基因探针杂交技术)--是指单链RNA和DNA或DNA和DNA或RNA和RNA,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借氢键相连而形成杂交分子的过程。
杂交百分率>70%(≥69%)为高度同源性,同源性在60%以上是一个种,同源性在60%--70%是同一种内不同亚种,同源性在20%--60%同一属内不同菌种,同源性20%≤不同属的菌种。
AFLP的含义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有很大功能的DNA指纹技术。
一种是罕见切割酶,一种是常用切割酶。
具有RFLP技术的可靠性和PCR技术的高效性。
6.细菌诊断流程有:
双岐索引法,表解法,数字编码鉴定法。
致病性岛:
由基因编码决定的一团与致病性相关的基因组。
7.病原细菌确定原则:
(郭霍Koch原则)1、从一种疾病病人中能有规律地发现一种细菌2、能够分离这种细菌获得纯培养3、把这种细菌的培养物引入易感动物体内,可以引起与病人类似的疾病4、在实验感染引起的疾病中仍然能够分离同一种细菌。
8.杆菌肽用于A(敏感)与非A群链球菌的鉴定。
O/129抑菌试验对弧菌有用而对气单胞菌无用。
9.奥普托欣试验:
肺炎链球菌敏感。
10.杂交分:
斑点,菌落原位,Southern(DNA)印迹,Northern(RNA,DNA)印迹。
11.L型细菌:
细胞壁缺陷(形态多样,染色不定,可过滤,渗透压敏感,生化减弱等)培养应高渗透压(3-5%氯化钠、20%蔗糖),琼脂浓度0.5以下半固体培养基。
染色多为G染阴性,形态不一(巨球形是特征),固定要用10g/L鞣酸不能用火焰。
增殖:
以二分裂、出芽、巨形体释放颗粒方式。
一般菌落有:
油煎蛋样(L),颗粒型(G),丝状菌落(F),鉴定要点:
染色易变多形性,生长在增菌液中微浑,颗粒样沉淀或沿试管壁生长,返祖现象。
致病特点:
慢性和反复发作性感染,致病物质是毒素。
L型细菌在体内体外都可形成。
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都是细胞壁缺陷的细菌。
12.细菌的突变:
基因突变(又称点突变;
有碱基对的置换、插入、或缺失、错码)、染色体畸变(易位、倒位、重复、缺失)。
突变:
自发突变、诱发突变。
质粒在细菌的自发突变中起重要作用。
细菌质粒在重组DNA技术中常用的载体。
质粒的分离提纯使用酚处理,用乙醇沉淀。
13.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专性胞内寄生,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大多数DNA噬菌体的DNA为线状双链(有尾噬菌体的核酸);
RNA噬菌体的RNA为线状单链(无尾噬菌体的核酸为环状单链DNA或线状单链RNA)。
对紫外线敏感10-15分钟失去活性。
噬菌体分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以复制方式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少脱壳。
在液体培养基中使混浊菌液变澄清,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噬斑。
温和噬菌体---是噬菌体基因组整合于宿主菌染色体中,有溶原性周期、溶菌性周期。
噬菌体可以根据不同细菌的表面受体来裂解目标菌---是判定某些种类病原体的重要依据。
14.肽聚糖的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无交联桥)。
磷壁酸为G+特有,分壁和膜两种。
外膜层由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组成。
细胞质内有核蛋白体(蛋白合成地),核质(主要遗传物质)质粒,胞质颗粒,是细菌蛋白质和酶类合成的重要场所。
鞭毛是由细胞质伸出的蛋白性丝状物。
性菌毛仅有1~10根,毒力和耐药质粒都能通过它转移,有致病性。
15.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和黏膜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
免疫分子:
补体、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中枢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鸟类法氏囊。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B淋巴细胞介导,CD4+Th辅助,Th2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IL-4、IL-5、IL-6、IL-10);
效应是抗体(Ab);
1、病毒中和抗体(不能直接灭活病毒,IgG、IgM、IgA)2、血凝抑制抗体(HLAb)3、补体结合抗体。
IgG在体液中含量最多,分子量小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
IgM分子量大,是最早产生的抗体,中作早期诊断。
IgA存在黏膜分泌液中,在局部可阻止病毒侵入,能抵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具局部抗体。
IgE可与肥大细胞膜上的Fc受体结合。
补体C:
存在血清中,不耐热,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
由9种成份,11种蛋白组成。
补体激活两个途径:
传统途径
(一)---被Ag-Ab免疫复合物IC活化,顺序C1、C4、2C、3C、5C、6C、7C、8C、C9。
旁路途径
(二)---被细胞的脂多糖激活。
补体激活---酶促级连反应。
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介导,效应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TL)、CD4+Th1细胞、CD8+毒性T细胞CTL)。
Th1细胞诱导产生迟发型超敏反应(DTH)
16.测特异性抗原最常用实验:
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荧光试验、胶体金免疫吸附试验
17.细菌营养转运的方式有:
离子,透性酶,磷酸酶。
营养物质进入机体的方式:
易化扩散、主动运转(由透性酶完成)、基团移位(糖类由磷酸酶磷酸化进入胞内,不能再透出菌体)。
18.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充足的营养、适宜的温度、合适的酸碱度、必须的气体环境。
细菌生长的温度极限-7--90℃:
嗜冷菌最适温为10~20℃,嗜温菌为20~40℃,嗜热菌为50~60℃。
适宜的酸碱度PH7.2—7.6。
细菌生长繁殖分为四期:
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9.(肠道杆菌)细菌的四种生化反应: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合称为IMViC。
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呈--++。
还需做糖发酵试验,KIA产酸产气,MIU+――,有菌体(O)荚膜(K)鞭毛(H)三抗原。
肠杆菌科分型多采用苯丙氨酸脱氨酶和葡萄糖酸盐试验。
可疑菌分别接种克氏双糖铁(KIA)尿素靛基质动力(MIU)来定属。
细菌代谢所需能量主要以生物氧化作用而来。
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
热原质、毒素与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
热原质除去的最好方法---蒸馏。
内毒素(G-脂质A)、外毒素(G+产生的毒性蛋白质产物,具有抗原性强、毒性强、作用特异性强、不耐热、人工化学可脱毒性,0.4%甲醛脱毒后形成类毒素进行人工免疫)。
据亲和性及作用靶点分为:
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细菌的内毒素一般由:
脂质A(主要成份),非特异性核心多糖,菌体特异性多糖。
一般7~10天后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IgG和IgM能在血中直接中和病毒。
热原质:
脂多糖,多由G-产生,耐高温,可引起发热反应,高压蒸气灭菌(121℃20分钟)使其破坏。
20.细胞壁的作用:
承受胞内高渗压、支持细胞膜、维持细菌形态;
是鞭毛运动的支点。
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肽聚糖(又称黏肽、胞壁质),是原核生物特有的成份,能破坏肽聚分子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抑菌和杀菌作用。
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肽聚糖、脂蛋白、外膜、脂多糖(LPS)(类脂A、核心多糖、特异性多糖),菌体脂多糖(LPS)能引起发热故称热原质,又称为细菌的内毒素。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物质纳泄、生物合成、呼吸作用、形成中介体。
细胞质中的异染颗粒主要成份:
RNA、多偏磷酸盐
21.有芽胞破伤风菌需沸水煮3h才杀死。
水中加入2%碳酸钠能将沸点提到105℃又能防止金属生锈。
22.紫外线波长265~266nm时杀菌力最强。
日光灯波长约0.5µ
m。
23.滤菌器用于除菌的孔径是0.22µ
m,另外以石棉板为滤板的金属滤器称Seitz滤器(蔡氏滤器)按滤孔大小分K:
最大,澄清用,EK-S最小,可阻止大病毒通过EK:
居中,除去一般细菌。
玻璃滤菌器分G1~G6,G5,G6两型能阻止细菌通过。
24.高压灭菌指示物:
嗜热脂肪芽胞杆菌(ATCC7053),紫外线杀菌指示物:
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
25.细菌遗传物质主要在于染色体、质粒和转位因子中。
质粒:
不依赖染色体而复制,不相容性,转移性,指令性,大多数质粒在自然状态下是一种闭合环状双链DNA。
主要有耐药质粒,Col质粒(编码肠毒素)Vi质粒(编码细菌与致病性有关的蛋白)。
转位因子为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可在DNA中移动,主要有三类:
插入顺序(最小的转位因子),转座子,转座噬菌体。
质粒载体具有特点:
复制起点、抗菌素抗性基因、多种限制酶的单一切点、较高的拷贝数
26.病毒的特性:
1、只含一种核酸2、基因组复制3、缺乏完整的酶系统4、RNA病毒的RNA经反转录合成互补DNA(CDNA)。
甘油(10%)或10%二甲基亚砜的血清作悬浮细胞的液体在液氮中保存细胞,在干冰温度(-70℃)和液态氮温度(-196℃)下长期保存其感染性;
将冻存在小管或安瓿里的细胞以较慢的冷冻速率(1℃/分钟)冷冻,直至—150℃,再将这些小管贮存在—150~-196℃的液氮中,解冻做法是:
将封口的小管迅速放入37℃的水中,直至所有的冰融化,然后打开管口,将内容物移入培养基。
PH5-9稳定;
射线和紫外线、X线、r线能灭活病毒。
病毒学上常用的细胞类型:
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传代细胞。
27.超净工作台应采用层流技术净化空气、选择垂直气流通风方式。
洁净度可达百级,只保护样品。
28.菌体蛋白电离后带负电荷;
而碱性染料电离时染料离子带正电。
29.染色程序及方法:
制片→固定→媒染→染色→脱色→复染→水洗→干燥→镜检。
革兰染色法:
初染(草酸铵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95%酒精)、复染(番红)。
抗酸染色法:
5%石炭酸复红、5%盐酸酒精脱色、美兰复染。
芽胞染色:
菌悬液→孔雀绿→水浴15-20分钟→涂片→干燥→固定→水洗脱色→番红或稀释石炭酸复红复染→水洗→晾干
荚膜染色:
(负染色法、墨水法)。
负染色法:
制片(蒸馏水+菌)→干燥(晾干)→染色(复红)→水洗→干燥(晾干)→涂墨素。
背景灰色、菌体红色、荚膜无色透明
鞭毛染色---镀银法;
媒染A液—10%单宁酸10ml+5ml饱和硫酸钾铝水溶液+1ml苯胺饱和水溶液+5%氯化铁水溶液成墨色。
银染B液—5%硝酸银+浓氨水(比重0.88)成薄雾状。
制片(蒸馏水+菌)→干燥(晾干)→染色(A液3—5分钟)→水洗→干燥(晾干)→染色(B液稍加热分30—60秒)→水洗→干燥(晾干)。
菌体深褐色、鞭毛褐色。
30.病毒吸附蛋白(VAP);
血凝素(HAs)。
病毒的复制周期: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组装、成熟和释放
31.病毒突变株分:
条件致死性突变株,空斑和宿主依赖性。
遗传型变异机制有突变,基因转移,重组。
突变率由复制的准确度,DNA发生损伤的机会,及对损伤DNA修复程度来决定。
32.非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IFN)、NK细胞。
干扰素(IFN)--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只能抑制病毒,即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
33.小淋巴细胞分为:
T细胞、B细胞、K细胞。
T细胞来自骨髓,在胸腺成熟。
在人体血液中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0—70%,;
在胸导管则占95%以上。
B细胞第一个合成产物是u链。
34.碱基的置换:
嘌呤换嘌呤,嘧啶换嘧啶为转换,嘌呤换嘧啶为颠换。
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有:
调控部位,调节蛋白,效应分子。
35.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提供的游离DNA片段,整合重组(与染色体重组)使受体菌的性状发生变异。
一般有链,嗜血,芽胞菌有此功能。
36.G+菌等电点pI=2~3,G-菌等电点pI=4~5。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占细菌干重的10%,DNA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中。
G+菌的感受态是由感受态因子(CF)的胞外信号诱导的。
37.转导:
以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基因转移到爱体菌内而致受体菌基因改变,分普遍和局限。
38.接合:
受体菌和供体菌直接接触,供体菌通过性菌毛所带的F质粒或类似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
39.溶源性转换:
是噬菌体的DNA与细菌染色体重组,使宿主遗传结构发生变异。
40.原生质融合:
两种经过处理失去细胞壁的原生体混合和可发生融合后的双倍体可发生染色体间的重组。
41.基因重组可使基因再激活表现为:
交叉复活和多重复活。
42.粘附素是细菌表面的蛋白质有菌毛和非菌毛。
进入宿主:
黏附,定植,侵入,转归。
毒力有侵袭力和毒素。
43.侵袭力:
菌体表面结构,菌毛,侵袭性酶(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等)。
是指病原突破宿主机体的防御功能,并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45.细菌种的科学命名采用拉丁文种属双命名法,前一字为属名,名词,后一为种名,形容词。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伯杰分类系统,也有用CDC(USA)。
目前以细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作最高一级分类依据将原核界分为薄,坚,软,疵壁四门。
科,属,种分类主要依靠生化特性和抗原结构。
46.显微镜的分辩率为波长一半。
荧光显微镜的光源为超高压汞灯(50—200W)。
47.油浸物镜的工作距离一般是0.2mm。
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细胞和细菌的亚结构。
相差显微镜特殊装置—--环状光阑、相板,利用光干涉现象。
适用于对活体细胞生活状态下的生长、运动、增殖情况、及细微结构的观察。
用绿色滤光片。
48.不能立刻接种的血应用SPS(氯化钠溶液)抗凝。
怀疑细菌性心内膜炎时血培养不少于三次。
49.肠杆菌科的强选择(SS琼脂)弱选择(EMB,麦康凯)。
50.直接镜检2h报告,最后鉴定和药敏一般不过3天,除血外,必须在24h内预报
53.α溶血是草绿色,β溶血是透明环,γ溶血红细胞不溶解,双环。
54.细菌数量达106~107CFU/ml时培养肉汤才见混浊。
55.血培养中有105菌落形成单位(CFU)/ML时才能通过革兰氏染色检出细菌。
56.AMS系统是目前微生物鉴定中最常用的自动化仪器。
57.突变种纯系动物:
实验动物正常染色体中某个基因发生了变异的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突变品系动物。
58.纯***动物:
无计划随意交配的动物。
近交系动物:
采用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繁殖20代以上的纯品系动物。
无菌动物:
体表肠道内无菌、体内无抗体。
悉生动物:
给出无菌动物引入已知的5~17种正常肠道菌的动物。
59.小白鼠对肺链,破伤外毒素敏感,豚鼠对结核白喉易感,猫对金葡萄菌肠毒敏感。
测定病原体的感染性最好选用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
60.菌种保存:
“冻干”保存—稳定剂(脱脂乳、蔗糖)。
冻干菌种只能使用一次,冻干菌种打开后需要以传代保存形式保留工作菌种。
冻干菌种在使用时须“复苏”且须传代才能恢复原生长特性。
低温保存:
-20℃或-80℃+甘油作稳定剂。
菌种取出须置于干冰或预冷的铅质容器内,用完立即放回不可菌种解冻。
冷冻干燥保存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利用各种斜面和半固体加石蜡油是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一般不含糖,不用液体。
61.在细菌生长到足够量时加入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在细菌停止繁殖后质粒还在复制,可以提高质粒的收获量。
62.粪便呕吐物应接种高盐卵黄或高盐甘露醇琼脂,触酶阳性,凝固酶阳性玻片法筛选,试管法确证。
必须做苯唑西林的敏感试验。
63.真菌,霍乱,铜绿及粪碱需在室温保存,而脑膜炎,淋球,初次分离的流感嗜血菌保存于37℃。
每转种三代要鉴定一次。
65.葡萄球菌:
产生脂溶性色素,多数分解甘露醇产酸液化明胶和产生血浆凝固酶。
蛋白抗原(A蛋白)种属特异无型特异,多糖抗原(A,B,C)是半抗原,有型特异。
是抵抗力最强的无芽胞菌。
66.布鲁司菌:
无鞭无芽G-呈散沙状,S型有荚膜,专性需氧,抵抗力强,37℃,PH6.6~6.8,血液、血清、肝浸液可促进生长,48小时形成微小,无色透明光滑凸起菌落。
6个种19个生物型,对人致病是羊、牛、猪种。
血清凝集试验(SAT)是常用诊断实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补体结合试验(CFT)、免疫荧光试验(IFT)等。
静脉血3—5毫升。
用肝浸液琼脂培养基、蛋白胨、土豆浸液琼脂等。
动物分离—豚鼠。
生化特征:
分解尿素、产生硫化氢。
诊断标准:
血清试管凝集试验(SAT)1:
100++以上,补体结合试验(CFT):
1;
10++
67.莱姆病原:
伯道疏螺旋体引起莱姆病,细胞结构:
原生质柱、表层、外膜、鞭毛。
微嗜氧G-,能自身合成类脂化合物、主要脂肪酸,并将嘌呤碱结合到核酸中,但不能合成长链脂肪酸,发展酵代谢产物---乳酸。
蜱传播媒介,鼠主要宿主动物,标本在-20—4℃运送。
标本制成悬液,暗视野显微镜20×
10或40×
10下检查。
病原分离:
接种BSK培养基33℃培养。
用兔抗B31特异性多克隆抗体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或ELISA、WB---最终确诊方法。
68.钩端螺旋体: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双股DNA。
需氧或微需氧,是致病性螺旋体中唯一能人工培养的。
其中鼠类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和储存宿主,通过人的皮肤黏膜侵入。
常用柯夫培养基或EMJH培养基,需加入10%兔血清或牛血清,培养液透明有轻度乳光,摇动时有云雾状混浊。
G-Fontana镀银染色成棕色。
对酸碱敏感,最适是PH7.2~7.5,低于6.8,高于7.7生长不良,最适温28~30℃,12h分裂一次。
电镜下基要本结构:
柱形原生质体、内鞭毛、外膜
标本:
血液、脑脊液在发病后10天内,出现发热但未用药前,不能即时送检,血液用不含枸橼酸钠抗凝5-20℃保存,1周内接种。
2周取尿液则用1%牛血清白蛋白保存,用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取50微升接种到5毫升培养基中每个稀释度2管,每管中先加入30微克新霉素滤纸片或每毫升培养基加5-氟尿嘧啶200-400微克。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每周1次连5周,阴则每月2次连4月。
病原鉴定:
血清群用显微凝集试验(MAT),血清型用交叉凝集吸收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
69.致病性链球菌:
沉淀生长(肺链为混浊),在含腹水的培养物上生长良好,溶血株呈絮状或颗粒状生长,不溶血株呈均匀混浊生长。
(一)化脓性链球菌:
标本1天内送,不超过2天。
THB增菌肉汤、5%脱纤维羊血的胰酶消化大豆琼脂培养基,血液和脑脊液应先增菌后接种平板,脓液、咽拭子直接种于血平板。
A群链对杆菌肽敏感青霉素G为首选,抑环>10cm敏感。
(90%对人致病)
B群链CAMP试验阳性(鉴定指标35℃卵育),马尿酸钠水解试验阳性
D群链七叶甘水解试验变黑色为阳性,6.5%氯化钠生长试验(黄色)
快速检测:
酶标免疫测定法、PCR(A群链致热外毒素A,B,C基团speA,speB,speC各溶血素O基团slo)。
抗溶血素O抗体---溶血法、胶乳凝集法。
(二)肺炎链球菌:
37.5℃pH7.4—7.6初次CO2卵育,在含3%~5%的兔血清中生长良,血平板上草绿色a溶血环。
如G+具有矛头状双球菌可初步诊断。
培养时间过长会自溶管底澄清,以奥普托欣试验、分解菊糖,胆汁溶菌阳性区别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主要抗原有:
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核蛋白抗原。
胆汁溶菌试验---0.5ml生理盐水细胞悬液制成相当于0.5麦氏单位的密度标准。
取细胞悬液0.25ml+0.25ml2%的脱氧胆酸35--37℃培养2小时,管液清澈或浊度消失为阳性。
氨基糖苷类合用,β溶链致病性最强,α溶链为条件致病菌。
几乎所有的肺链对Optochin敏感。
(三)猪链球菌:
人感染致病:
脑膜炎、心内膜炎、败血症、中毒性休克。
35个血清型。
2型致病其属于R群,属特异基团tuf、种特异基团16SrRNA
70.肠球菌属:
能在高盐(6.5%NaCl)高碱(pH9.6)40%胆汁培养基上和10~45℃生长,是G+菌中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病菌。
临床上分离最高的是粪肠球菌,可分庆霉素高耐药和低耐药,一般用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联合。
71.脑膜炎奈瑟菌:
脑液中位于中性细胞内,大多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产酸不产气,具有氧化酶和触酶。
能产生自溶菌不宜冰箱应立即保温送检,冬末春初为流行高峰,青霉素G为首选。
依据荚膜分13个血清型,主要是ABC三个血清型及W135、Y。
通常采3管脑脊液(化学、微生物、细胞学)含添加剂的巧克力平板(CAP)和血琼脂平板(BAP),如不能立即接种,,则接种至预热35℃的转运—分离(TI)培养基中保温通气,可保存7天,血液采集后1分钟内注入肉汤中。
镜检:
脑脊液2000r/min离心20分钟,沉淀物镜检脑膜炎双球菌常在多核白细胞内或细胞外。
Kovac氧化酶实验10秒内呈紫色阳性反应。
快速检测:
乳胶凝集试验测抗原。
上清液可—20度冻存长时间。
72.淋球奈瑟菌:
G-人类是唯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
不耐干燥,35—36℃,2.5—5%CO2生长,最适pH7.5,对糖类生化最低只能发酵葡萄糖,主要有菌毛蛋白,脂多糖,外膜蛋白抗原。
细菌培养是目前世卫推荐的唯一方法,用培养法查女病人宫颈口表面分泌物。
培养基中应含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
标本接种在巧克力血琼脂平板或T-M培养基。
急性期淋病菌常在白细胞内,慢性期淋病菌常在白细胞外,在中性粒细胞内有G-性双球菌具有诊断价值。
73.梅毒病原:
菌体形似弹簧,运动活泼,两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检验 技术 考试 要点 整理 中级